高一语文试卷讲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

一、试卷分析

1、难易程度材料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题目有一定难度。

2、试题结构2020年高考新题型

二、成绩分析

02 310219020112 杨硕640 13963 14 5 115 1

03 310219030305 田懋欢534 24919 85 20 114 2

07 310219071330 邵旭冉432 35427 381 29 112 3

02 310219020105 张浩琦615 16396 23 8 111 4

03 310219030604 牛彤530 25322 87 21 111 5

05 310219051001 范修莹407 37776 473 31 111 6

08 310219080909 刘扬438 34839 353 21 111 7

08 310219081509 王均颖367 40946 564 48 111 8

01 310219010127 曹玉茹544 23825 70 14 110 9

01 310219010702 宫瑞然524 25930 99 19 110 10

02 310219020104 杜晨曦701 8653 1 1 110 11

03 310219030108 高玉549 23290 62 16 110 12

03 310219030228 孔珂483 30277 195 30 110 13

三、主要问题

1、对课文的重视不够充分。

2、理解能力急需提高。

3、语文基本功不够扎实。

4、卷面不够整洁。

四、应对措施

1、态度上要重视。

2、多阅读,勤思考,常总结。

3、练字。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了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类成群结队地拥向文明发达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阻断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马克·吐温对家乡密西西比河的乡村生活的描摹,福克纳对美国南方风情画般的描绘,以及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对俄罗斯的广阔草原、森林和乡村生活的由衷赞美,都已证明乡土像母亲一样孕育了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从乡土

小说的奠基者——鲁迅、茅盾、沈从文、废名,到后来的汪曾祺、孙犁、莫言等,他们始终痴情地关注着那片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

(选自黄志刚《莫言小说乡土情结探源》,有改动)材料三:

乡土情结作为中国人集体潜意识里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由农耕文明和儒家思想演化而来,其基本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土社会的生活往往受地域限制,域内接触多,与外界隔离,各自保持相对的孤立。

B.终老是乡的乡民生活在礼俗社会里,他们无须选择生活环境,接触的是“熟悉”社会。

C. 从乡村社会里得到的自由与法理社会的自由固然不同,但也不能突破规矩

的约束。

D.乡土社会的信任是从熟悉中生成的,而这样的信任就只表现于在当地内部人之间。

2.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走向城市的人们割舍不下与故乡的联系,故中外文坛出现了一大批乡土小

说作品。

B.文中“与此不同”的不同点主要是指莫言描绘的乡间,滤去了表面的短暂性特征。

C.乡土情结的产生与农耕文明、儒家思想密切相连,很多古诗文都表达了这种心态。

D.乡土情结有多种类型,其中思乡思亲的情结对于国人来说更为浓厚,更值得推崇。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证明乡土社会“熟悉性”论据的一项是(3分)

A.“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B.“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

C.“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D.“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会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

4.从论述结构上看,材料一是层进式,还是并列式?为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5. 学校要召开关于“乡土文化”专题会,请你就上述三则材料做成三个主题的演示文稿在会上作介绍。这三个主题是什么?分别有哪些要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百合花(节选)

茹志娟

8.小说节选部分对通讯员的牺牲只是借他人之口简单交代,这样处理有何作

用?请简析。(4分)

①间接描写,便于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