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第二批重点研究基地

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模式研究基地

基地负责人阎卫东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设有六个系32个专业,在校生人数6200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76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24人;“双师型”教师123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60人。学院软件工程系软件技术教研室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电子信息系自动化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有五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AutoCAD》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AutoCAD2004项目式实训教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教材。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2002年建院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成立了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科技研究所,研究所有固定的编制和研究经费,配备了完善的办公条件。学院领导在全院倡导“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经过2003年的造势、宣传和2004年的开拓、创新,到目前已基本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2003年我院参与的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它的顺利结题与获奖,标志着我院教师有能力承担国家级教育研究课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一大批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强、富有敬业精神的科研带头人脱颖而出,推动了学院教育科研工作。

建院五年来,科研课题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二等奖1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1项;辽宁省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三等奖一项;辽阳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五项,省市科技成果15项;发表学术论文729篇;科研经费到款额累计261万元;获得各种科研荣誉称号15个,二○○六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授予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建设规划

1.预期目标

到2010年,将基地建设成为省内有较大学术影响、能够承担并且完成较高学术质量的课题、拥有一支集研究、开发、教学、应用技术研究为一体的高素质

的研究团队,成为辽宁省高职院校中一流的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根据研究项目吸纳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实行多种方式合作研究和协作攻关,致力于办成以项目为核心聚集省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的新型研究机构。基地以辽宁中部地区崛起作为战略研究方向,主要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相关机构互动,与国内外有关科研和咨询机构结成互惠互利的战略联盟,通过项目招标聚集人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重点地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阶段目标

建设重点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和辽教科规办字[2008]15号文件精神,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申报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1、机构设置

(1)高教科技研究所根据基地建设需要,重新确立了“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三个高职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重点方向。

(2)按研究方向确立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咨询小组,专家咨询小组不定期就有关议题召开会议,评审确定基地有关事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王德年

“数控技术应用”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刘靖岩

“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马彪

(3)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作为基地的学术指导机构,并按章程行使职权,决定基地重大问题。

2、队伍建设

围绕基地三个研究方向组建和聘任专业研究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以课题发标方式组织和选择优秀的专业科研人员。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选聘专兼职研究人员:

直接选聘辽宁省本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通过课题招标选聘校内外研究人员,基地每年发布1-2个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公开向社会招标,项目资助强度平均每项3万元左右。

按项目经费相应比例配套直接选聘国家级纵向和横向相关项目或省部级重

点相关项目的研究进入基地进行研究。

基地安排专职研究人员7-8名,兼职研究人员5-6名,所有专兼职研究人员实行流动制。

3、人才培养

在“十一五”期间,基地不仅要出成果,还要出人才。通过课题研究和其他条件的创造,使一批青年学者在学术上更加成熟起来,尽快成为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领域的学术领头人和骨干。依托研究生科研工作站,培养一批后续队伍。注重学风建设,树立和培养踏实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精神。加强基地科研团队建设,培养一批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建设一支年龄合理、结构优良、素质上乘的科研人才梯队。

4、运行机制

实行以项目制为主体的运行机制;

①自带项目进基地研究,基地按相应比例配套经费。

②基地直接给项目和经费吸引人才进基地进行研究。

③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对研究项目和研究人员均实行动态管理。

④对相关成果出版予以资助,对以基地名义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权威刊物上的论文、学术专著在学院科技产业处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与相应比例奖励。

5、积极开展工作考察,建立对外工作关系和网络交流

积极与相关教育部社科基地联系并进行考察学习,积累申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经验;同时与相关领域的专家、特别是相关的国内学术权威建立联系。

6、鼓励对外学术交流,并加强日常科研管理

“十一五”期间,基地鼓励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聘请校外专家到基地讲学每年2人次左右,举办2次学术研讨会,并力争举办1次全省合作单位学术研讨会,建立工作论文交流制度,不定期组织科研论坛活动。

7、抓好科研成果的宣传转化工作

加强对外宣传,建立基地网站,与辽宁教育科研网链接。利用研究生科研工作站,促进最新成果的转化,积极对外举办为社会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或讲座。精选科研成果上报有关政府部门。

8、内部管理

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工作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成果管理制度研究人员的考评与激励制度、基地研究人员的聘任与解聘制度、对外学术交流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加强文献资料建设,保障必要的科研条件。

“十一五”期间,基地将以制度创新作为基地建设的关键,建立和完善课题招标制度、课题组研究人员聘任制,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完善制度约束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的奖惩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努力创新,健全有利于科研创新的长效机制。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创造出在辽宁省有较大影响的成果。实现高职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基地的总体建设目标。

4.合作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辽宁省科技基金委员会

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教育研究院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

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

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