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认知语言学导论(最终版)
认知神经科学导论

读书笔记
神经科学的神经元联结络机制、细胞分子学作用原理等方面的大量问题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揭秘。
神经细胞、前额、脑神经、脑衰老的知识,人老了脑功能也下降,做学问要趁早。
属于典型的不知所云对垃圾教科书了,一堆概念跟报菜名一样,不懂的人一头雾水;但是作者又没有任何观 点和批判性,有知识背景对读者也会觉得味同嚼蜡。
认知神经科学导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Βιβλιοθήκη 图神经科学基础知识
神经
科学
理论
认知
测谎
导论
认知
导论 基础
记忆
神经科学
科学 神经科学 脑
思维
大脑
心理
内容摘要
《认知神经科学导论》内容简介: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教材,《认知神经科学导论》由三部分共十二章 组成。第一部分(第1、2章)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概念、方法学原理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第 3-7章)是《认知神经科学导论》的主要内容,分别讨论了知觉、注意、学习记忆、语言思维和社会情感等认知神 经科学基础知识;第三部分(第8-12章)分别讨论了成瘾行为、测谎、精神疾病和脑与心理发展障碍等问题的当 代研究进展,它是第二部分内容的延伸与扩展,使认知神经科学基础知识更贴近社会生活和疾病等重要问题。 《认知神经科学导论》的特点在于它的系统性、前沿性和广泛性。系统性是指其对基本心理过程的认知神经科学 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前沿性在于它吸收了认知神经科学近几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引用了较多2008-2009年的文 献资料;广泛性指它蕴涵的多方面的内容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认知神经科学导论》不仅适用于心理学、教 育学、医学等院系的本科基础教学,还可作为法律、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作为提高基础理论 水平的读物并有助于上述各领域的研究人员扩展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神经语言学课件ppt.ppt

皮层下结构本身不负责语言处理,仅仅会激活 以语言处理系统为基础的皮层,并把心理语言 学的计算结构从一个西尔维联合皮质转移到另 一个西尔维联合皮质。与现有数据一致的最简 单的模式是只在西尔维联合皮质中进行语言处 理。
起源:关于大脑和语言之间科学性的调查始于 19世纪中期。
代表人物:Brouillaud, Lordat, Paul Broca. Broca在1865年发表的“通过对一例失语症患
者的观察看语言产生的部位”被认为是第一篇 科学性研究失语症的论文。
Lebouragne案例
一个只能发出“tan”这个音节的57岁不能说话 的病人。他似乎能理解人们对他说的话,他也 能通过手势和改变语气来表达他的需要和情感。 多年来,他患有右侧肢体衰弱,并最终卧床不 起。由于他常年躺着,他死于右腿引发的褥疮 感染。在他整个住院期间,他的语言能力保持 稳定 。
词义性命名不能——不能命名,不能接受语音 提示,不能从列举的名称中选出正确名称。
语义记忆项目丢失的五个标记 通过不同的输入(图片、书面文字、口语)
在特殊项目上的语义项目产生一致结果 与一个项目特征相对的相关保留的上位信息 相对保留的更高频率项目的信息 没有任何改善的引导和嵌入 在执行任务的速率上没有效果
布洛卡的分析:病人已经失去了清晰说话的能 力,但是保留了语言理解和发出、辨别有意义 手势的能力。
布洛卡对研究失语症方法的定义
优点:主导了医学和科学思考数十年 ,认为语 言障碍是说话、理解、阅读、写作等日常任务使 用语言的能力的障碍。这个方法把焦点放在基于 语言交际发生的普通任务中,让研究者们在探讨 大脑是如何和语言功能相联系这个问题上取得了 进展。
《神经语言学》PPT课件

完整版ppt
32
❖ 对现代语言学的贡献:
❖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使现代语言学建立在客观 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使语言学这门最接近 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获得更坚实的自然科学 基础。
完整版ppt
33
❖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认识自然语言的
本质、探索言语活动的奥秘有重大的理论意 义,同时对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失语症治疗、 聋哑人语言教学、言语功能恢复、犯罪言语 特点分析、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有重大的实 践意义。
完整版ppt
14
左右脑合作
❖ 正常人的左右脑通过脑梁紧密连接在一起, 同时活动,并不是完全将功能分开来承担的。 任何一方在特定的功能上都有自己一定的优 势。
❖ 当大脑左右半球受到一定损害后,就出现了 言语(语言)障碍了。
完整版ppt
15
(二)言语障碍(失语症)
❖ 言语障碍是指人在口语、书面语、手势语等 的表达或理解中发生的异常或出现的缺陷。
❖ 比如:口吃。表现为语流中断,重复发音,或维持 缄默,常起于儿童早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 少。但在情绪激动时,仍可出现。
完整版ppt
21
(三)神经语言学
❖ 定义: ❖ 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是现代语
言学的一门前沿学科,是语言学、神经科学 和心理学等相互交叉、相互促进而形成的。
❖ 缺陷:大脑损伤部位的确定往往需要等到患者去世 之后进行尸体解剖。
完整版ppt
30
❖ 二是根据医学和神经科学对言语活动现象的 观察材料提出假设,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得 出实验结论。
完整版ppt
31
❖ 从20世纪中期左右开始,包括CT在内的大脑成像技 术能够使研究者很快确定大脑损伤的部位。近30年 以来,功能性大脑成像技术大大拓展了神经语言学 研究对象的范围。解剖关联法主要局限在具有大脑 损伤的患者,而先进的功能性影像学技术可以用于 观察正常人的大脑活动情况。这一技术主要包括正 电子释放成像(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脑电图(EEG)、脑磁图(MEG)等, 它们的基本原理是在进行某项语言任务时,大脑相 关部位的神经活动要相应地增强,随之产生血液供 应量和电化学的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检测 发生变化的部位来判断参与该任务的大脑区域。
神经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的领域由两个相关研究领域组成:语言障碍(有时也被称为“失语症”)、语言和大脑之间的关系。
失语症在对于大脑损伤后语言出现的错误方面有了重大发现,有些发现对语言是什么以及语言是如何被处理的进行了解释。
失语症和语言及大脑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密切相关的。
把病人语言障碍和神经病变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为影响语言的大脑损伤类型和位置提供证据。
这间接地给我们提供了信息:大脑是如何正常处理语言的。
实际上,这种传统的“亏损—病变”或者“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方法是我们多年以来唯一能了解失语症的途径。
这个方法被认为是精炼的,因为语言障碍的描述已经非常详细了,这吸引了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并且因为神经影像学的进步,考虑到了比先前可能的更为精确和完整的词汇特征。
近些年,当主体在执行涉及语言的任务时,传统的大脑语言组织的相关的亏损—病变研究方法,已经被正常主体的大脑功能的研究所补充。
“功能神经影像学”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功能磁共振(fMRI),主要测量局部脑血流量(rCBF)。
测量也可以用在电生理电位皮层和小型电磁势上,来纪录出现在语言功能关系中的神经活动。
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大部分这些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它们存在,它们演变和应用到大脑和语言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已经让目前时期成为历史上最令人兴奋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时期之一。
在本章中,我将介绍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1.失语症1.1失语症简史尽管早在古埃及就已经知道大脑损伤会影响语言,但是关于大脑和语言之间关系的科学性调查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
Brouillaud, Lordat和其他人的推测工作为失语症和神经语言学做了准备——Paul Broca在巴黎人类学学会上陈述了现在著名的Lebourgne 案例(Broca 1861).我们将在下文中回顾“神经语言学”部分。
“失语症”部分相当简单,但是在神经语言学这个领域有深远的影响。
布洛卡理论的实例来自于21年前一个57岁的不能说话的病患。
认知语言学导论

认知语言学导论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认知过程的学科,它的发展源于20世纪70年代。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它探讨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和机制,以及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1. 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指人们对语言的规则、结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认知。
它是人类语言能力的基础,也是人们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前提。
2. 语言使用语言使用是指人们将语言知识应用于交际过程中的行为。
它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语言的非语言化表达形式,如手势、面部表情等。
3. 语言认知语言认知是指人们对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认知过程。
它涉及到人类大脑的神经机制、心理过程和认知能力等方面。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语言知识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探讨语言知识的认知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理解和处理语言信息。
它研究语言知识的获取、存储、组织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语言知识与其他认知能力的关系。
2. 语言使用的认知过程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使用的认知过程,即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理解和表达语言信息。
它探讨语言使用的语用、语境、语言变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关系。
3.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即语言如何影响和反映人类思维过程。
它探讨语言的概念、类比、隐喻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语言与文化、社会认知的关系。
三、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 行为实验行为实验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对被试者的反应时间、错误率等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来探讨语言认知的机制和规律。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理解带有否定词的语句时,需要花费更多的认知资源,反应时间更长,错误率更高。
这表明否定词对语言理解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2. 神经影像技术神经影像技术是认知语言学的另一种研究方法,它通过对被试者的大脑活动进行监测和分析,来研究语言认知的神经机制。
例如,一项研究使用fMRI技术发现,当人们听到语言信息时,大脑的听觉区、语言区和认知控制区都会被激活,说明语言认知涉及到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
兰姆

神经认知语言学是美国60年代兴起的重要语言学流派之一,创始人是著名语言学家悉德尼・兰姆(Sydney Lamb)。
该理论注重语言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强调语言学理论不悖于大脑神经事实,其朴实的理论论据引人深思。
神经认知语言学让人看到语言学的确是门交叉学科,它涉及信息科学、神经生理学、认知科学的连通主义理论、语符学等。
该理论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同时,可以说又是一种神经生理理论、认识理论、语符理论,它在认知科学计算机工程方面的应用很有特色。
本书努力反映理论的多神角特色,并以汉语为实例,介绍分层次语言关系系统的分析、综合和操作检验的主要策略。
♦
♦
♦美国语言学家悉德尼•兰姆是神经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创导者。
早在50年代,兰姆就流露出研究语言和大脑关系的愿望。
到60年代兰姆大脑语言中根本不存在语词,语法,语音及其规则,语言只是一个关系系统。
为了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兰姆构建了和神经网络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关系网络模式。
认知语言学导论评述

认知语言学导论评述认知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派地位确立开始,经历了30多年的稳步发展,其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向更深层次拓展,各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纷纷涌现,相应的学派著作也层出不穷。
Vyvyan Evans和Melanie Green合著的《认知语言学导论》一书自2006年在爱丁堡大学一经出版,就因其全面而详细的综述性理论介绍广受国内外语言学界重视,几乎成为了认知语言学学习和研究的必读本。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共23章,本文将简要介绍其各章框架内容,并对该书进行适当评述。
一、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认知语言学基础本部分包括4章(第1章—4章):第1章以介绍语言的符号和交际功能,系统性的语言结构和语言学家的任务为开篇。
第2章阐释了认知语言学的两项基本共识:概括性共识(描述能够解释人类语言方方面面普遍原则的共识, p. 28)和认知共识(反映一个能与人类大脑和思维相一致的普遍认知原则的共识, p.40- 41),同时还重点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认知的体验性。
第3章从类型学、形式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维度探讨了语言的共性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具体分析了人类语言的个性差异,本章的最后还介绍了Sapir-Whorf 假说,强调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第4章论述了基于使用的语言观在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语言历时性的演变和儿童的语言习得三方面的解释力,从而向传统的形式语言学提出挑战。
第二部分:认知语义学本部分包括9章(第5章—13章),涵盖了认知语义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第5章综述了认知语义学的四项原则(概念结构的体验性;语义结构等同于概念结构;语义表征的百科观;语义结构等同于概念化),为第二部分后续的理论介绍做下铺垫。
第6章围绕体验观和概念结构展开,首先介绍了Johnson(1987)的意向图式理论,说明了人类的认知体验是概念化的源泉,接着以Talmy的结构意义(图式意义)进一步证实了语义结构反映概念结构,概念结构源于体验性的理论主张(p. 177)。
《认知语言学》课件

语篇的认知模型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的生成和理解依赖于人们的认知模型 ,如“事件框架”、“信念-愿望模型”等,有助于学生 理解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过程。
05
认知语言学的未来发展
认知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人机交互
研究如何让机器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实现更加 自然和高效的人机交互。
信息检索与推荐
探究如何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知识,更加精准地检 索和推荐信息内容。
THANK YOU
比较不同语言的认知模式
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认知结构和表达方式,揭示语言的共 性和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语言学
研究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使用背后的认知机制,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 果。
语言与文化认同
探究语言如何塑造和反映文化认同,理解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 要角色。
认知语言学的技术应用研究
自然语言处理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然语言处 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认知语言学与心理学的交叉
01
研究语言与认知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探究语言习得的机制和
过程。
认知语言学与哲学的交叉
02
探讨语言与意义、真理、知识等哲学问题的关系,深化对语言
本质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03
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机器对人类语言的
认知理解和生成。
认知语言学的跨文化研究
语言的动态性
语言的动态性
语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 会、文化和认知的变化而不断发
展变化。
语言的演变
语言的动态性表现在词汇、语法和 语义等方面的演变,这些演变是由 社会、文化和认知的变化所驱动的 。
神经认知语言学导论(最终版)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语言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相互交叉、相互促进而形成的。
三者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用神经语言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习得、语言掌握和言语生成。
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人脑如何接收、存储、加工和提取言语信息。
二、练习:1、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学科创立前期3000BC-1861;学科创立期1861-1941;学科发展期1941- ~)2、以美国的埃及学家__________之名命名的手稿,被认为是人类史上第一件神经语言学文稿,可能由埃及一位名为Imhotep的内科医师所写,所记载的内容可回溯至公元前__________年。
(Edwin Smith;3000)3、中世纪脑室说认为大脑可分为三个脑室,第一脑室负责__________,第二脑室负责__________,第三脑室负责__________。
(感觉;认知;记忆)4、十八世纪在欧洲流行的“颅相学”(phrenology),其最著名的代表认为是__________,而与之相对立,流行于十九世纪的“脑功能整体论”,其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高尔Gall;弗卢龙Flourence)5、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__________对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第一个将语言学理论用于指导神经语言学研究,以他名字命名的“回归现象假设”用于语言磨蚀,意指:__________学会的,__________磨蚀,掌握好的,__________磨蚀。
(布拉格;雅克布逊Jakobson;先;后;后)6、遗忘与磨蚀的区别?(1)相似A、机制相似Repression and suppression (压抑和抑制)Distortion (扭曲)Interference (干扰)Decay (消退)Retrieval slowdown and failure (检索减慢和失败)Cue dependency (线索依赖)B、过程相似C、结果相似(2)差异:磨蚀是遗忘的一种特殊类型1.大脑由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髓脑组成。
认知语言学导论第三章(概念的隐喻和转喻)

隐喻和转喻:从言语修辞格到概念系统
概念隐喻和语用隐喻
活隐喻 活隐喻是在话语使用中产生的语用隐喻,语义与交际语境的张力所创造的隐
喻,也是死隐喻的来源。活隐喻是有语境依赖的 这可是唐僧肉 这可是唐僧肉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1.1
隐喻和转喻:从言语修辞格到概念系统
作为认知工具的隐喻
规约化隐喻
人体范畴是基本范畴,往往用来隐喻其他比较抽象的范畴。如 ① “手” 的隐喻:“水手、枪手、转手” ② “眼睛”的隐喻: “开眼、显眼、扎眼、顺眼、眼力、眼光、眼界、心眼、
饱眼福” ③ “心”的隐喻:心术、三心二意、决心、恒心、揪心、心地、恶心、心病
1.1
隐喻和转喻:从言语修辞格到概念系统
bed(床头)、 head of sentence(句首) ① mouth(嘴)看构成:mouth of hole(洞口)、mouth of river(河口)
1.1
隐喻和转喻:从言语修辞格到概念系统
概念隐喻和语用隐喻
汉语常见的死隐喻 ① “仙”字形构造所传达的隐喻就是“山中之人为仙”或“仙者山人也” ② “焚”这个字形将大规模的燃烧比喻成“架在火上的树林” ③ “辞”这个字形态使人隐喻地联想到“口舌辛劳” ④ “家”上面的宝盖头的形状隐喻性地提示了房屋之顶
。
隐喻不仅是一种利用语言手段表达思想、在风格上增加魅力的方法, 也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思维的方法。如:
我不仅在语言上利用“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我们也 通过金钱(被称为源概念)对时间(被称为目标概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
隐喻就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 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
最新认知语言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幻灯片课

Understanding Mind by its use in Language
Natural language would not in itself shape the human mind in any fundamental way, although the internal mentalese thoughts being represented by the natural language sentences would.
His mind wandered. The idea came to mind. Follow your mind, not your heart. I don't mind your behavior. She changed her mind.
The great minds of the 20th century Don't pay him any mind. He had in mind to see his old teacher. He reads to improve his mind. Things to keep in mind when preparing a talk.
Different Theories
Mind is a device that operates according to strict rules concerning the manipulation of symbols
认知神经学导论

认知神经学导论你知道吗?认知神经学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隐藏在我们大脑这个巨大而又复杂的迷宫里。
我对这个领域那可是充满了好奇,就像一个探险家发现了新的大陆一样兴奋。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可算是让我深刻地见识到了认知神经学的奇妙之处。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解谜活动。
那活动场地布置得像一个神秘的古堡,到处都是奇怪的符号和隐藏的线索。
小李呢,他就像是大脑开了挂一样。
我们刚走进那个古堡似的场地,我还在懵圈的时候,小李就已经眼睛放光了。
他看着墙上那些歪歪扭扭的符号,嘴里嘟囔着:“嗯,这个看起来像是大脑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映射呢。
”我当时就傻了眼,啥?这跟大脑神经元有啥关系?我就问他:“小李啊,你可别瞎扯了,这就是些奇怪的符号,说不定是装饰呢。
”小李白了我一眼,说:“你懂啥,你看这些符号的排列,有的是单个出现,有的是成组出现,就像神经元有的单独工作,有的协同工作一样。
”我们继续往前走,到了一个有很多小机关的房间。
每个机关上都有不同的图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解开。
我在那手忙脚乱地乱试一通,急得满头大汗。
小李却不慌不忙,他仔细地观察着每个图案,然后说:“你看啊,这个图案的线条粗细和走向,就像我们大脑处理视觉信息时,不同神经通路的强弱和走向一样。
”然后他就像有了灵感一样,开始快速地摆弄那些机关,没一会儿就听到“咔嚓”一声,机关解开了。
我当时就特别佩服他,就缠着他给我讲讲这认知神经学到底是咋回事。
他一边走一边说:“你想啊,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超级精密的机器,认知神经学就是研究这个机器是怎么运转的。
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些符号和图案,首先是眼睛把信息传送给大脑,这就像信号输入。
然后大脑里的神经元就开始工作了,它们会根据以前的经验、记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就像电脑的处理器一样。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那你咋就这么厉害呢?能把这些和认知神经学联系起来。
”小李得意地笑了笑说:“嘿我平时就爱看这方面的书啊。
你知道吗,我们大脑里有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就像这个解谜活动里,每个小关卡可能就对应着大脑的一个小功能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语言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相互交叉、相互促进而形成的。
三者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用神经语言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习得、语言掌握和言语生成。
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人脑如何接收、存储、加工和提取言语信息。
二、练习:
1、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学科创立前期3000BC-1861;学科创立期1861-1941;学科发展期1941- ~)
2、以美国的埃及学家__________之名命名的手稿,被认为是人类史上第一件神经语言学文稿,可能由埃及一位名为Imhotep的内科医师所写,所记载的内容可回溯至公元前__________年。
(Edwin Smith;3000)
3、中世纪脑室说认为大脑可分为三个脑室,第一脑室负责__________,第二脑室负责__________,第三脑室负责__________。
(感觉;认知;记忆)
4、十八世纪在欧洲流行的“颅相学”(phrenology),其最著名的代表认为是__________,而与之相对立,流行于十九世纪的“脑功能整体论”,其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高尔Gall;弗卢龙Flourence)
5、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__________对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第一个将语言学理论用于指导神经语言学研究,以他名字命名的“回归现象假设”用于语言磨蚀,意指:__________学会的,__________磨蚀,掌握好的,__________磨蚀。
(布拉格;雅克布逊Jakobson;先;后;后)
6、遗忘与磨蚀的区别?
(1)相似
A、机制相似
Repression and suppression (压抑和抑制)
Distortion (扭曲)
Interference (干扰)
Decay (消退)
Retrieval slowdown and failure (检索减慢和失败)
Cue dependency (线索依赖)
B、过程相似
C、结果相似
(2)差异:磨蚀是遗忘的一种特殊类型
1.大脑由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髓脑组成。
2.大脑按进化可分为原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
3.大脑皮质上有许多沟裂,沟裂之间的凸起部称为大脑回。
4.大脑沿前后向获得的垂直剖面称之为矢状面;
大脑沿前后向获得的水平剖面称之为横断面(水平面);
大脑沿左右向获得的垂直剖面称之为冠状面(额状面)。
5.Broca 布洛卡的研究建立在详细的个案病例和解剖分析的基础之上,是失语症研究的里程碑。
同时,许多现代神经语言学家在回顾神经语言学历史时,把他的研究当作神经语言学研究的起点。
一、名词解释:
1.复脑文字:拼音文字主要是音码在大脑左半球上发生作用,而汉字、日文等是形码,音码,义码在大脑两半球上同时发生作用,所以,拼音文字可称为“单脑文字”,汉字可称为“复脑文字”。
2.什么是名动两重分离,其原因大体有几种?
标准答案:大脑左半脑下额叶区受损的病人,其动词的脑加工机制受损,表现出动词提取困难,而名词提取保持相对完好,左半球前额叶区受损的病人则是名词的闹加工机制受损,表现出名词提取困难,而动词提取保持相对完好。
其原因大致分为三种:
(1)语义——概念说(2)词汇说(3)语法说(grammatical account)
老师答案:名词和动词在大脑中的处理机制不同,在病理情况下,尤其是在对于失语病人情况下,有些会表现出名词异常而动词正常,有的表现出动词异常而名词正常,像这样一种现象就叫做名动分离或叫双重分离。
3.皮层指数:指新皮层的实际大小与一种典型的哺乳动物新皮层的期望大小的比值。
它不是指新皮层的绝对大小。
人类新皮层的容积是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新皮层容积的3.2倍,是具有相同体重的猩猩的新皮层容积的3倍。
二、判断题:
1、崔刚(2001)撰写的英文专著《失语症的口语表达障碍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失语症的专著。
(√)
2、就句子的产生时间而言,主动句所需时间最短,其次是把字句,被字句生成时间最长。
(×)
3、主动句法结构与被动句法结构在大脑结构中表现出一种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平形式储取机制。
(√)
4、在中文大脑词库中形、音、义码关系中,形和义结合较牢固而形和音结合较脆弱。
(×)
5、王德春等(1997)编著的《神经语言学》一书是目前国内唯一系统介绍神经语言学的著作。
(√)
6、国内临床失语症研究领域最突出、最系统的成果是高素荣等(2006)所主编的《失语症》一书。
(√)
7、汉译英和英译汉属于同一类型的语义加工。
(×)
8、大脑词库也称心理词典,是大脑中关于词汇信息的内容。
(√)
补:9.在大脑的演化过程中,两栖类动物的前脑发展成两个半球。
爬行类动物开始出现了大脑皮层。
哺乳动物开始出现了沟、回。
(T)
三、配对题:
△大脑皮层按进化的时间,可以分为:古皮层/质、旧皮层/质和新皮层/质
△皮层指数:指新皮层的实际大小与一种典型的哺乳动物新皮层的期望大小的比值。
△四大语言中枢:听力、绘画、书写中枢、布洛卡区。
四、简答题
1.阐述汉语与英语在视觉识别上的区别。
(举例分析)
提示:(1)汉语是汉字从词符文字过渡到词素文字的典型,而英语属于纯音素文字。
(2)汉字构造复杂,符号繁多,每个汉字具有多层次的分析性和高度的综合性。
它的排列是多向行进的,由上下、左右、内外三种基本位置排列组合而成,呈三维结构,而英语与语音的关系密切,其字形构造简单,为单向线性排列的视读单位,以先左后右一维结构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眼前,形成的视觉映像复杂程度较低。
2.应用所学的神经认知语言学知识,分析“能否在翻译能力测试时,只运用汉译英或英译汉的单一题型?”,并阐述你的理由。
(300字以内)
提示:(1)丁国盛的研究:通过fMRI技术揭示了汉语双语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前向翻译(汉---英)和后向(英---汉)引起的脑激活模式不同,【前向翻译主要激活了背侧前额叶,而后向翻译主要激活了双侧颞极】。
说明前向翻译和后向翻译存在不同类型的语义加工。
(2)翻译能力的测试时综合能力的反映。
需要测试了解被试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