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群体心理效应促动班级管理自动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群体心理效应促动班级管理自动化

“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在世人对心灵的诸多赞美中,没有比雨果这优美而动情的名言更脍炙人口的了;“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金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是我国古人对心灵奇妙作用的精彩描绘。宇宙之内,天地之间,最为神秘、奇幻、微妙的莫过于心灵了,她的情感之渊、灵感之源、智慧之母、创造之神。但是,心灵的发育外受社会因素影响,内受心理因素制约。其中心理因素的制约作用潜在而明显,有了健康的心理就能够植下完美心灵的种子,有了病态的心理,心灵就会扭曲变形。对于肩负着塑造健全人格和完美心灵使命的广大教师来说,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密切注重,万万忽视不得。

心理效益是指因为社会心理、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理解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学班主任,应认真学习和研究一些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提升管理实效。

一、全员激励,自主参与,杜绝责任扩散现象

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大多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发展,未能充分发

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为能真正体现。尤其是班干部的选拔,大多由班主任任命,且班级管理岗位设计较少,角色单调,这样只有少数人服务于集体,承担责任。而班级事务纷繁杂乱,仅靠少数人来管理,显然分工不能具体倒位,导致在实施班级管理中责任扩散,任务无法有效完成。所以必须改变班级内的组织机构和活动的运作机制。

第一、积极推行班委干部“组阁制”,定期改选。具体做法:第委会后选人,民主选举常任班委会。选举程序:自我推荐——竞选演说——群众讨论——民主投票。学生对这个举措会有不同反应,有的同学感到好奇,想试试;有的同学怕耽误学习,不想参与竞选;有的学生信心不足,想参加又怕选不上;有的同学想当又怕当不好,同学笑话……针对这些心理倾向,老师必须做好宣传动员,把理解统一到“我是班级主人翁”上来,不求人人实现,但求人人参与。实践证明:“组阁制”不但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班级

管理,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有利于学生远大志向、信念、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个性品质的形成。

第二、增大学生自主活动的广度与力度,倡导“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干”。传统的班级管理以堵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这种单向性的、不平等的关系天然地包涵着专制主义。而被剥夺了自主性、被伤害了自尊心的学生,对班主任保有反感,甚至怨恨情绪,师生关系时常处于冲突和对抗之中,更谈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观点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约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自己智能的强点。班主任应组织常任班委会共同制定各部门和班级管理条例,确定各部门下设管理岗位。减少兼职,尽量避免一人多职、一岗多人,要腾出位置,让尽量多的同学都有管理岗位,扮演一定角色,以防止责任扩散。一个人只有在肩负责任时他的责任心、自觉、自律、自制的品质才得以发展,只有在办事的过程中才能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所以,在增设班级管理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到位基础上,对某些管理角色实施还需动态管理。实施角色转换不但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管理经验和才能,提升人际交往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自主意识得以发展。

二、发挥性别助长效应,有效完成班级任务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因为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除了渴望同性之间的情感交流外,逐步地对异性也产生了关心、向往和爱慕之情,并开始注意衣着打扮,活动中竭力在异性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企图给异性留下好形象。这正是青春期少年性意识的特点,我们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与“早恋”相提并能论,要积极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性的交往活动。男女两性在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方面的发展不完全相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与异性有正常交往的人,比很少与异性交往的人智力更发达,思维更活跃,情感更丰富,心理更成熟。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性别助长效应。如:搞卫生时,无论重活、轻活,班主任都应注意在每一种任务中性别搭配,这样不但“干活不累”还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三、发挥社会助长效应,实现班级育人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1+1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第一种是1+1=2;第二种是社会抑制现象;第三种现象是1+1>2,这就是所说的社

会助长现象。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1+1>2的社会助长效应,重氛围建设,强化目标管理。第一,指导学生填写座右铭,并贴于书桌又上角,实施目标导向。第二,组织各小组定期评比、表彰。只有在争创与评比中,集体荣誉感、群体向心力才能得以更好形成,群体成员才会更好地接纳、认同班级目标。第三,班级展开的各种活动切忌由班主任指定一人设计、组织实施。尤其是主题班对活动,应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筹备中来,以展示班级生活的斑斓色彩和独特性。在活动成员间不但能够取长补短,也可扬长避短,以达到班级育人“共振”效应,从而高效实现班级育人目的。

四、准确使用“共生效应,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共生圈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人类当中也存有。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理应重复利用“共生效应”,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协助学生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共生圈”。在“共生圈”内,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各字从异于己优于己中持续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各“共生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赛,形成一个总的“共生圈”。这样,就会互相协助、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在班级中不知不觉形成。一学期下来,每个人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五、发挥模仿从众效应,形成良好班风

模仿是指没有外界行为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别人的影响,自觉地按某种行为去做;从众就是“随大流”,是群体中常见的一种心理,个人置身于一个群体中自觉不自觉地以绝大部分人的行为准则为规范。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培养准确的舆论和规范,树立榜样,发挥其模仿从众效应。通过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了模仿的条件。模仿的同学多了自然就产生了从众的心理效应。这样无疑会促动班级准确舆论形成,有利于学生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达成一致。

总来说之,我们要认真研究群体心理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体心理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这样不但有利于班主任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且有利于自主意识的形成,促动班级教育管理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