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理气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从健脾疏肝通络法浅析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

思路。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刘静等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认识
减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根据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学将
(二)疏肝
其归属于“痞满”“腹泻”“反胃”等范畴。“痞满”是
对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由于慢性病病程长且迁
指患者自己感觉胀满,但是不疼。即《伤寒论》中“满 延难愈,通常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久的药物治
作者单位 1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参考文献 [1]李君玲,田佳星. 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病机及分型的研究进展
(上接第163页)
2 结果 72例患者PICC置管期间,穿刺部位渗血3例,经按 压固定或云南白药外敷后均治愈;感染1例,经红外线 照射治疗后治愈;导管堵塞3例,未见导管脱出和意外 拔管事件。 3 讨论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行PICC置管术可减轻患者 反复穿刺的痛苦,从而提高治疗效率,而在置管期间给 予置管前宣教及置管后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可显著降低 患者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保证PICC导管的使用 安全性和有效性。
主要与脾虚失运、肝失疏泄、胃络瘀阻有关,治疗上则 形成瘀血。阴虚火旺,煎灼脉络,耗伤津液,血液黏
应该以健脾疏肝、活血通络为主。
稠,亦致瘀血。《血证论》曰:“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
二、健脾、疏肝、通络
生,其根生出于肾水……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
(一)健脾
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瘀血可致他病,瘀血阻于
胃肠道不适症状。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有的并发症。 焉。”充分说明脾与肌肉、四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消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 渴日久,脾虚失运,生化乏源,肢体失养,则肌肉萎
伊托必利联合健脾理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及机制研究

伊托必利联合健脾理气法治疗2 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及机制研究2乐亭县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600[摘要]目的:分析伊托必利联合健脾理气法治疗2 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及机制。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西医治疗和中医联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胃排空率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实施伊托必利联合健脾理气法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保证患者预后。
关键词:伊托必利;健脾理气;2型糖尿病胃轻瘫;治疗效果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机体代谢紊乱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
糖尿病的血糖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多系统损害,导致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病变,胃肠道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部位,最常见的疾病为胃轻瘫。
糖尿病患者胃轻瘫发病率为50%,是指无机械梗阻的状态下表现为胃动力障碍、胃排空迟缓、胃蠕动减弱等表现。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60例。
实验组中有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3.26±4.52)岁,平均病程为(7.15±2.33)年,平均胃轻瘫病程为(2.13±0.36)年;对照组中有男性31例、女性2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4.17±4.36)岁,平均病程为(7.32±2.31)年,平均胃轻瘫病程为(2.18±0.35)年。
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
《益气健脾理气化痰祛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观察》

《益气健脾理气化痰祛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观察》摘要:糖尿病性胃轻瘫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表现为胃动力障碍,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
本文旨在探讨益气健脾理气化痰祛瘀法在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效果,通过观察病例,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
一、引言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胃排空延迟、胃动力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
目前,西医治疗多以改善胃肠动力、调节血糖等为主,但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性胃轻瘫与脾胃功能失调、气机不畅、痰瘀互结等有关。
因此,本文采用益气健脾理气化痰祛瘀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糖尿病性胃轻瘫诊断标准的病例,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及合并症患者。
2. 治疗方法采用益气健脾理气化痰祛瘀法,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
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血糖水平、胃排空情况等指标的变化。
三、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的主观症状如胃胀、纳差、恶心等均有明显改善,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2. 血糖水平变化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3. 胃排空情况改善通过胃排空试验观察,患者的胃排空时间明显缩短,胃动力障碍得到改善。
四、讨论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与脾胃功能失调、气机不畅、痰瘀互结等有关。
益气健脾理气化痰祛瘀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调整脾胃功能、畅通气机、化解痰瘀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胃排空等。
五、结论本文观察结果表明,益气健脾理气化痰祛瘀法在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该方法能够调整脾胃功能、畅通气机、化解痰瘀,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5月收治的76例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多潘立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扶正健脾汤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动力指标。
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对比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治疗后胃动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胃动力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脾胃虚弱;糖尿病;胃轻瘫;多潘立酮;扶正健脾汤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而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消化道并发症,其主要特征是胃动力水平紊乱、胃排空时间长,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该疾病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健康发展。
有研究报道称,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30%-70%,且该疾病多发于60岁以上的糖尿患者[1]。
西医多采用降低患者血糖、提高胃动力、缩短胃排空时间或手术治疗为主,虽然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但预后效果较差、不良反应多且复发率较高,不利于患者恢复。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中医药在糖尿病胃轻瘫等方面的治疗逐渐被接受。
有研究报告指出,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多以燥湿化痰、调节脾胃为治疗原则,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效果好,保障患者生命健康[2]。
所以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6例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健脾行气消胀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4例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7期 -81-健脾行气消胀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4例Treating 64 cases of diabetic gastroparesis by the Jianpi XingqiXiaozhang therapy陈红梅马春玲刘小琼(东莞市塘厦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721)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07-0081-03【摘要】目的:观察健脾行气消胀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4例符合标准的DGP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为1个月。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安全性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健脾行气消胀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较好。
【关键词】健脾行气消胀法;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糖尿病胃轻瘫【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Jianpi Xingqi Xiaozhang therapy on DGP. Methods: 64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or 1 month. The changes of symptoms, signs and safety indexe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87.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65.63%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reating DGP by the Jianpi Xingqi Xiaozhang therapy is effective.【Keywords】The Jianpi Xingqi Xiaozhang therapy; The Houpo Shengjiang Banxia Gancao Renshen decoction; DGP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07.038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因胃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观察健脾导滞交通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效果

观察健脾导滞交通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健脾导滞交通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导滞交通汤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
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
结论健脾导滞交通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健脾导滞交通汤;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效果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jianpi daostagnation decoction on diabetic gastroparesis[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jianpi daoyaoji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gastroparesis.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gastropare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They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erical comparison table,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iabetes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jianpi daojie tong on the basis of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CM syndro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5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CM syndrom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2.5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jianpi daoyaojie decoc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gastroparesis.【key words 】: invigorating spleen, regulating stagn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oup;Diabetic gastroparesis;Clinical effect糖尿病性胃轻瘫是一组继发于糖尿病,以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胃节律紊乱等为主要特点,不伴有机械性梗阻的常见消化道慢性并发症[1]。
加用健脾调气方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观察

2020年第23卷第2期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收稿日期:2019-04-20第一作者简介:魏卓恒(1980—),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内科加用健脾调气方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观察魏卓恒,万纳(林州市人民医院,河南林州456550)摘要:[目的]观察加用健脾调气方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
[方法]将101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组。
两组均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5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51例加用健脾调气方(黄芪20g ,党参15g ,白术30g ,山药30g ,陈皮12g ,枳实12g ,木香6g ,炙甘草10g ,柴胡9g ,升麻6g )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4周。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健脾调气方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促进胃动力,缓解胃肠道症状,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临床症状,且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糖尿病性胃轻瘫;健脾调气方;中医证候;胃动力;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441(2020)02-0017-03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慢性消化道并发症,主要由于胃的自主神经病变造成胃张力缺乏,胃动力紊乱,引起腹胀、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的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性胃轻瘫发病率随之增高。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缓解胃肠道症状,改善营养状态、控制血糖等为目的。
笔者对51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加用自拟健脾调气方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01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3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
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参加本次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各66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传统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在基础上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通过不同药物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4.85%),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胃泌素、胃排空时间以及胃动素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文使用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336-02糖尿病胃轻瘫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症[1],大多数糖尿病均受此病的困扰。
本文选取我院13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研究组66例患者采取了健脾消滞汤的加减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呈现: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1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随机抽取132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的病情均经过全面的临床诊断,得到了确诊。
(1)将13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66例)与对照组(n=66例)。
研究组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为40至66岁,平均年龄为(50.4±5.7)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为41至64岁,平均年龄为(52.1±6.2)岁;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脾理气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理气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60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自拟健脾理气汤口服治疗,观察其疗效。
结果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4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3%。
结论健脾理气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治疗后不易复发,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值得推广。
标签:糖尿病性胃轻瘫;健脾理气汤;疗效
1945年,学者Rundles第一次报道继发于糖尿病的胃神经病变;1958年,学者Kassander将糖尿病引起的胃神经病变命名糖尿病性胃轻瘫,此后逐渐被广泛认识,现已将该病公认为一种胃排空延缓的疾病。
据国外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约有76%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胃轻瘫,其发病率较高,由于糖尿病性胃轻瘫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会影响血糖的达标,也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因素。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与神经病变、胃肠激素、高血糖水平、微血管病变及Cajal间质细胞等因素密切相关。
西医治疗以促进胃动力药为主,但停药后易于复发,远期疗效较差,而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近年来,笔者自拟健脾理气汤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60例。
其中男29例,女31岁;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6.4±2.5)岁;病程2~6.5年,平均病程(3.9±0.6)年。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症状:进食后,出现饱胀感,伴有恶心、厌食、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体格检查:可见胃部饱满,见胃型,或可伴有震水音阳性。
X线钡剂造影检查或胃镜检查显示胃蠕动收缩力减弱,且存在排空延迟。
排除合并有胃部肿瘤、溃疡病及幽门梗阻等及可引起胃动力异常的疾病。
1.2.2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胃脘部胀满不舒,食后饱满,恶心、欲偶,倦怠乏力,情志不遂时加重,纳食不馨,食量减少,大便干稀不调,舌志淡,舌苔薄白,脉弦细。
1.3治疗方法
1.3.1基础治疗。
根据患者的运动量、体重指数等为其制定个性化食谱,建议患者适量吃含纤维素的食物,注意少食多餐,以半流食为主,注意戒烟限酒;同时根据患者的并发症、年龄及血糖水平等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量,保持心情舒畅,同时给予个体化治疗,包括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使血糖、血压、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
13.2中医药治疗。
自拟健脾理气汤组方:炙黄芪25g、党参25g、茯苓25 g、枳实20 g、枳壳20 g、木香20 g、缩砂仁20 g。
1剂/d,水煎取汁200 mL,100 mL/次,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
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3随证加减。
伴有胃脘部灼热隐痛、口干渴、大便干燥、手足心热、汗出者,加玄参20g、生地黄20g、麦门冬20 g、黄连10 g生石膏15 g等以养阴清胃;伴有胃部冷痛、手足凉者,加干姜15g、制附子10g、肉桂5 g等以温胃调中;伴有恶心、呕吐、噎膈者,加生姜15g、清半夏15 g等以降逆止呕。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或显著减轻,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或透视等检查显示,胃蠕动及胃排空时间恢复正常,或显著好转。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或透视等检查显示,胃蠕动及胃排空时间有所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或透视等检查显示胃蠕动及胃排空时间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经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1 8例(30.00),有效41例(68.33),无效1例(1.67),总有效率为98.33%。
3讨论
糖尿病性胃轻瘫又可称为糖尿病胃麻痹,是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是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
其主要特点是胃动力下降、胃排空迟缓、胃节律紊乱而导致胃潴留。
除具有糖尿病本身固有症状外,还有早饱、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嗳气等。
临床中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率较高,影响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因此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以西沙必利、胃复安、吗丁嗽、红霉素等具有促胃动力作用的药物为主,但药效不持久、副作用明显(尤其是红霉素)等不足。
与之相比,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方面的疗效更明显,且副作用极少,复发率较低。
糖尿病性胃轻瘫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消瘅”、“痞满”、“呕吐”、“腹胀”、“积聚”等病证范畴,中医学对此早有记载,如《圣济总录》中言:“消渴,饮水过度,内溃脾土,土不制水,故胃肠患为腹满之疾也。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病程迁延日久,失治误治,加之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累过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气阴两虚,脾不健运升清,胃失和降,脾胃失养,无力运化水谷为本,而气机郁滞,阻滞脾胃气机运化为标,由此可见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因此在治疗时应注意谨守病机,标本兼顾,不可偏颇。
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拟健脾理气汤一方,该方即针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病因病机而设,方中以炙黄芪、党参、茯苓等以健脾益气,养胃和胃,用以治疗脾虚,配伍枳实、枳壳、木香、砂仁等行气止痛,以治疗气机郁滞,全方合用,标本兼顾,共奏健脾益气,行气导滞的功效。
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炙黄芪、党参、茯苓、枳实、枳壳、木香、缩砂仁等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动力的作用,为该方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奠定了药理学基础。
综上所述,根据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特点,在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健脾理气汤治疗,切中病机,标本兼顾,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且治疗后不易复发,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故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