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鱼类营养缺失导致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的过剩和缺乏都可以引起营养性基本的发生继而引发细菌病毒病的发生,
由于各种原因人工配合饲料不可能时时按照最合理的方式和营养进行投喂,而且长期摄入营养不平衡的饲料 就会出现营养性疾病。
饵料中缺乏某种必需营养素,只是营养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因子,营养性疾病包括食物中营养素的缺
乏、过剩和不平衡。缺乏症有两种情况,宏营养素缺乏,如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缺乏;微营养素缺
乏,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在生产实践中,宏营养素中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的主要是脂质,无论是缺乏
氧化或不平衡均可引起严重疾病;其次为蛋白质。而微营养中的任何一种成分都会对鱼类的健康和生长表
现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对快速生长的幼鱼或成鱼的影响更加突出
营养素全面的人工配合渔用饲料,如果原料品质、配方和加工工艺等精良,品质通常比较好,很会
出现投喂某一批饲料后,饲料的营养素失衡与采食水生动物出现的临床营养性疾病的症状刚好匹配的情
况。然而,当家庭小作坊式人工混合湿料或利用各种废弃物作为饵料时,出现营养失衡的概率会非常之
高。即使是高品质的商品化配合全价饲料,由于原料、加工工艺和存储等因素,也会导致某种营养素的降
解,特别是在高温髙湿条件下存储时,更容易发生特定营养素的降解。
同一养殖水体中不同个体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很多时候处于严重缺乏症到轻微缺乏症之间的复杂变异
状态;而且很多时候,会呈现多种失衡症混杂,或者是同感染性疾病混杂在一起。因此,只有通过某种鱼
类在单一缺乏某一营养素条件下的详细试验硏究,才能获得对该品种的该营养素营养病理学的真实理解
尽管国内也有不少鱼类营养性疾病的临床病例报道,但缺乏试验验证,因此本章内容的主要参考资料来源
于国外研究者的实验性研究。水产动物的营养性疾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体色暗化,而生长
不良则是最普遍和最明显的临床症状。
随着对人工配合饲料原料和饲料配方实践的认识深入,与饵料因素有关的鱼病除了营养性疾病外,还
应该包括食物中的有害或有毒成分,或内源性抗营养因子,以及在密养条件下涉及的其他因子,而这些因
素引起的疾病在投饵性精养环境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从指导生产实践的角度看,饵料包括营养素和非营养
素,饵料因素引起的疾病也就包括营养性疾病和非营养因素引起的疾病。


营养性鱼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变异性大导致诊断困难患营养性疾病的鱼类,通常更容易继发
各类感染性疾病,而这些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往往更加突出和明显,并会掩盖营养

性疾病
所呈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于营养性疾病的病程一般比较长,短则数周、长则数月,甚至数年。正
是由于营养性鱼病的病程普遍比传染性疾病的病程长,往往还没有等到营养性疾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
就被感染性疾病的症状所掩盖。而临床兽医在诊断时,更加倾向于认为病因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即使排除了感染性疾病的干扰,临床上出现单一营养素缺乏或中毒的病例很少,更多的时候是多种营
养素的综合缺乏或中毒,而且不同的缺乏症或中毒症又可能严重程度还不一致。营养性疾病的病程长,也
决定了其出现典型症状所需要的时间长,而由于水生动物个体差异和所处生境差异,使得同一病例中的不
同个体处于不同病程,这正是临床所见多数病例的症状处于严重症到轻微症之间的复杂变异的原因。多种
失衡症混杂和同一失衡症中个体病程及严重程度的复杂变异,也导致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困难。
而且饲料营养因素引起鱼病的治疗困难

1.发现患病已处晚期导致治疗困难
由于营养性失衡症的诊断难,导致很多病例都是发展到疾病晚
期,或是在诊断感染性疾病时才被发现,而此时水生动物所表现出的某些形态结构变化和机能改变已经不
可逆,难以治疗

2.给药途径的限制导致治疗困难
经口给药是治疗营养失衡症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是营养失衡症引
起水生动物食欲下降或者因继发感染而食欲废绝,即使有疗效明确的药物,也难给药。虽然可以选择经水
给药,但只限于少部分小分子药物或营养素,而且生物利用率低、成本高。
3.可选择的药物少导致治疗困难

由于研究滞后,营养缺乏性疾病发生后主要治疗手段是“缺什么补
什么”,除个别疾病外,很少从生理生化代谢角度考虑治疗靶点,因此,针对性药物少也导致治疗难

4.感染性疾病的干扰导致治疗困难
绝大多数营养性疾病发生后都很容易继发感染性疾病,而感染性
疾病的发病急、病程短,更容易将治疗重点引到主要针对病原体的处理上,而忽视对营养性疾病的处置
当然,临床渔医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经常会遇到下面情况,抗菌药物投喂几天后,死亡减少或停止,但
一旦停用抗菌药物后很快又出现死亡。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主要原因:一是水环境不良导致继发感染:其
次是营养性疾病导致继发感染。由于水环境改良相对于营养性疾病的治疗所需时间短、且处理措施和可选
择药物也较多,因此如果水质改善后,还是出现上述现象,必须要考虑对营养性疾病的治疗。

5.治疗周期长导致治疗困难
疾病恢复需要一定时间,由于营养性疾病发展比较慢,其治疗恢复期也就比
感染性疾病要长。一般的营

养性疾病要有3-4周以上的治疗才能看到效果;有些病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而
生产中养殖者很难有耐心坚持对营养性疾病进行治疗,而把治疗侧重点放在见效快的抗感染治疗。事实上,对某些
严重的营养性疾病综合征(如脂肪肝综合征或肝胆综合征)不进行妥善处理,将会引起持续或反复的继发感染

养殖中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或应急

(一)饥饿
近年来,饥饿再投喂、补偿生长等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水产养殖上还未对饥饿下过一个正式的定
义,而医学上对此研究已经比较系统。饥饿是指“食物供应不足或断绝、食物摄入不足或摄食困难甚至不
能摄食,从而使杋体处于能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或缺乏的状态”。按饥饿发生的程度,饥饿分为完全饥饿
状态和不完全饥饿状态。前者是指完全得不到或者完全无法摄入食物;后者指能够得到或摄入食物,但不
能完全满足机体需要。

1.病因鱼类发生饥饿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完全剥夺食物,或投喂不充分,或因行为、生理和机械
干预而影响摄食。完全剥夺食物,可能发生在鱼类被偶然因素困在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投饵不充
分,可能发生在管理差、或暂养的供游钓鱼类、或养殖密度过高;行为性饥饿,通常用于描述仔鱼(卵黄
苗)因为投喂方式、或饵料品质或味道等原因,而不能认识或接受人工饵料所引起的饥饿。没有摄食的仔
鱼( larvae)或鱼苗(fry),发生行为性饥饿时,可能会发生结构性营养素的分解代谢,幸存一段时间
它们会表现出体色发黑、头大和身体消瘦。当仔鱼或其他快速生长的鱼类,被饥饿到一定程度后,它们的
身体会进入到一种因损伤而诱导的分解代谢崩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再给予它们正常的营养素,也已
经不能利用,最终无法恢复而死亡。这种不能恢复的状态被称为非返回点( point of no return,PNR)。那
些能够侥幸度过PNR的仔鱼,虽然能够存活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以死亡而告终
在临床上,饥饿有“跑马病”和“萎瘪病”两种常见表现形式。跑马病常发生在鱼苗阶段,如阴雨天
多,水温低,池水不肥,当鱼苗经10~15d饲养后,池中缺乏鱼苗的适口饵料而引发此病;萎瘪病主要是
由于鱼苗或鱼种放养过密,饲料不足,致使部分鱼得不到足够饵料,萎瘪致死。当然,长期饥饿的成鱼,
或越冬后不能及时补充饵料的成鱼也会发生萎瘪病

2.症状及病理变化患跑马病的病鱼成群围绕鱼池边,长时间狂游不停,像跑马一样。由于体力消耗
过分,使鱼体消瘦,最终体力耗尽而死亡。患萎瘪病的病鱼体色发黑,头大身小,背如刀刃,肋骨可数,
病鱼往往在池边缓慢游动,病鱼鳃丝苍白,呈严重贫血状,不久即死亡。患鱼主要

表现为体重损失和形态
学改变,身体更薄和头部相对较大,皮肤颜色变暗,最终失去
食欲。剖检,可见内脏苍白,伴有贫血,没
有腹脂。肝脏通常萎缩伴随边缘锐利,没有内脏脂肪
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缺乏脂肪细胞和组织。骨骼肌肌纤维的细胞浆颗粒变性、且细胞核从细胞膜迁
移到肌纤维中央;肌纤维淡染,细胞浆浓缩成链,嗜伊红颗粒存积在清晰的胞浆内。消化道萎缩,伴随狡
原纤维、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核比例增加。造血组织发暗和萎缩,但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脾脏和肾
脏的黑素巨噬细胞中心明显增大,黑素巨噬细胞内有大量脂褐质沉积和黑色素含量增加。饿死鱼的1个非
常显著的特征是,其黑素巨噬细胞中心含有高水平的含铁血黄素。

3.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结合组织病理学进行确诊

4.防治针对不同病因,提供满足养殖水产动物需要的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饵料。

(1)跑马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解决池中的饵料问题,鱼苗放养密度不能过高,鱼苗下塘后根据池中
天然饵料的情况,及时投喂豆浆或豆渣等适口饵料,发现鱼苗跑马时,可用芦席或苇帝等从池边向池中横
立,隔断鱼苗狂游的路线,并在池边投喂一些豆浆、豆渣、酒糟和蚕蛹之类的饲料。
第六章科因素引起的鱼病及其防治83

(2)萎瘪病的防治方法严格掌握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投放足够的饲料。越冬前要使鱼吃饱长
好,尽量缩短越冬期停止投饲的时间。当发现鱼患萎瘪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增加营养。

(二)高温饱食缺氧应激死亡征

1.病因高温季节投喂过饱,会引起水产动物急性的缺氧性应激死亡。摄食活动是与特定代谢消耗相
关的,这种特定代谢消耗被称为特异性动力活动消耗( specific dynamic action,SA)。这些变化与消化
代谢密切相关,包括肠道或相关器官的血管循环血液量增加、酶增加、其他代谢性酸性产物増加、氮代谢
排岀产物增加。很难确定到底是哪个过程对整个SDA效应产生贡献,因此,Ware(1975)建议将SDA定
义为一个更广泛的定义,“在食物转换过程中的应该支付的税金”。不管这种不确定性如何,由SDA产生
的这些确切的过程,引起了代谢性氧气消耗需求。在高温条件下,当水体溶解氧水平下降,而此时鱼类的
代谢性耗氧量又大幅度增加,投喂过饱会导致高的需氧量,以适应SDA需要,在这种条件下很容易导致
高死亡率。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例子有草鱼、青鱼在饱食情况下,会比鲢、鳙先浮头
在高温季节,如果鱼类本身存在鳃或血液的潜在利用氧气问题或在水体溶解氧比较低的夜间,投喂过
饱导致耗氧量增加,会急剧增加缺氧死亡概率。此外,因污染、转运或捕捞引起的鳃

增生性或血管扩展性
损伤时,会降低鳃的功能,鱼会在比正常生存的溶解氧略高的水环境中发生死亡。当然,通常这种因投喂
而增加的代谢氧需求增加,并不一定就和呼吸系统损伤同时发生
其他能增加SDA相关死亡率的因素,如脂肪肝综合征(其抑制了红细胞生成素生成,进一步抑制了
造血功能)、慢性出血性败血症(VHS)、传染性鲑贫血症(ISA

2.症状及病理变化高温饱食缺氧应激死亡病例的典型特征具备缺氧死亡(俗称泛池或泛塘)所具有
的特征。鱼类死亡发生在摄食后约2h以后,口张开,肠道有相当大比例的食物没有被消化。

3.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及傍晚投喂过饱等事实可以确诊,但通常容易被认为是泛池。

4.预防高温季节注意保持良好水质,及时防治鳃部寄生虫感染。下午或傍晚减少投饵量,不能投喂
过饱。



蛋白质营养失衡引起的鱼病及其防治

蛋白质作为水产动物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要素,一般占干重的65%~75%。蛋白质不仅是组织器食
长和修复的构成物质,也是酶、激素和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组成成分。蛋白质是水产饲料中最主要也是
最昂贵的营养成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氨基酸不均衡,则水产动物很快就会表现出生长减慢或
止,并出现体重下降;相反,如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不但会增加养殖成本,还会导致氮代谢废物∞
增加、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氮超标,从而影响水产动物生长,降低水产动物抗病能力,甚至引起中毒死亡。
蛋白质适宜需求量是指能满足水产动物氨基酸需要,并获得正常生长发育、最佳生长和健康的最低饲
料蛋白质含量。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最近,不少学者
基于功能和环境考虑,重新评价了多种水产动物对某些氨基酸的需要量,并评述了常见水产动物的蛋白质的需要量

水生动物饲料的蛋白质水平,明显要高于陆生温血动物的饲料蛋白质水平。所有水生动物都需要相当
高水平的蛋白质,作为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来源,当然糖异生也能提供很少一部分氨基酸。2006年
全球有鳍鱼类和甲壳类养殖业共计消费鱼粉372.4万t,约占当年全球鱼粉生产量的68.2%。
随着鱼粉价格攀升,饲料制造商总是千方百计地调整配方,期望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保证基
本的蛋白质需要。从长远看,渔用饲料中鱼粉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而鱼粉将主要用在一些高价值的水产饲
料,如开口或苗种期饵料、特种水产料和繁殖期饲料等。现代渔用饲料工业中,用植物源蛋白、陆生动物
(主要是畜禽肉)源蛋白或微生物源蛋白完全或部分代替鱼粉是一种必然趋势。

必须氨基酸缺乏也会引起疾病 氨基酸有精氨酸 赖氨酸蛋氨酸

等等

过多的氨基酸和摄入有毒氨基酸就会中毒



必须脂肪酸缺乏.:①饲料组成不良;②使用的鲜活饵料必需脂肪酸缺乏,或使用冰
鲜鱼脂肪酸氧化;③饵料单
2.症状及病理变化鱼类饵料长期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引起缺乏症。饲喂必需脂肪酸(EFA)缺乏
的试验性日粮后,试验鱼均表现出生长缓慢、饲料效率低下,部分试验中还观察到死亡率增加;此外,已
经报道的鱼类EFA缺乏症还包括皮肤病(鳍腐烂)、休克综合征、心肌炎、肝苍白肿胀(脂肪肝)、肠系
膜脂肪増加、鳃岀血、脊椎前或侧凸。鲤、虹鳟、真鲷EFA缺乏时,还表现岀繁殖能力下降。
虹鳟EFA缺乏症表现为晕厥或休克综合征,死亡增加,对黄杆菌引起的尾鳍腐蚀的易感性增加,产
卵性能下降,孵化率降低和幼鱼的存活率下降;肝肿大苍白,肌肉水分增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胰脏脂肪
浸润,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


脂肪肝综合征:
脂肪肝是指肝内脂肪过多的一种临床现象。医学上标准是超过肝湿重的5%-10%组织学上是30%以上,水产原则上参考医学标准

主要是摄入脂肪过多和抗脂肪肝物质的缺乏导是追主要原因。
还有学者提出肠源性毒素是脂肪肝的病因之一,肝脏是清除毒素和肠源性细菌的重要场所,肠源性内毒素和脂肪肝之间会互为因果,加重彼此症状,最终恶性循环。

重金属的污染
贡污染
亚硝酸盐和氨氮的超标
农药
阳离子化合物,比如除虫聚酯类
燃油原油污染
蓝藻毒素等等都会引发脂肪肝或是各种疾病
一般死亡对象是养殖系统中大规格肥胖的个体先死亡,或高温季节以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为特征的病鱼在解刨是才发现{常见的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罗非鱼等}还有天气环境突变如大风大寒流暴雨而突然发生死亡或继发性出血肠炎等疾病,所以要提前抗应激外泼或是水体增肥补充矿物质从而增加抗应激能力。还有就是越冬后开春水温上升期死亡,由于脂肪肝经常伴发细菌性感染,但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不能根治,一般治疗就算短时间控制下来之后一段时间又会增加死亡量。

症状及病理变化
尽管不同病例中对对脂肪肝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描述可能存在差异,但还是有
般轻度脂肪肝患鱼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体型跟野生同体重鱼比体型短粗,
如果在水质环境好且稳定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死亡,因此也不会引起重视。随着病情发展,病鱼会出现食欲不振、游
动无力、生长缓慢和抗病力降低,如果发生剧烈应激可能出现无症状死亡,或者继发机会病原菌感染出现
以出血、肠炎、烂鰓、腐皮等为特征的死亡。大部分发病鱼会继发细菌感染,出现体表鳞片松动、脱落
赤皮、出

血、肛门红肿;同时,可见鳃丝肿胀或烂鳃。严重贫血并伴随鳃苍白是比较普遍的症状。死亡率
高,特别是年轻、生长快的鱼类。
剖检时,病鱼血量明显少于正常鱼。常见肝胰脏肿大、边缘钝圆、质脆易碎、贫血,肝胰脏颜色暗
淡、严重者变黄或部分发黄,有的肝胰脏上出现花斑样条纹。胆囊常肿大,有的肿大到正常的2~3倍,
部分可见胆囊壁变薄,胆汁颜色加深或严重者变成墨绿色,有的病例能见到胆囊内有结晶物。肠道常充
血、发红,肠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该病若不采用有效药物治疗,进一步发展可以继发烂鳃、赤皮、肠
炎、鳍和尾溃烂、出血、疖疮和溃疡等症状,严重时肝脏坏死脓肿或呈豆腐渣样病变,常伴有腹水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严重,病鱼肝细胞排列不规则,肝细胞索不明显,细胞核从肝
细胞中央移向边缘。后期,肝细胞出现蜡样质或脂褐质沉积,导致胞浆染色失真。巨噬细胞不同程度地浸
润肝脏,其中巨噬细胞中包含蜡状质。此外,肾脏和脾脏的造血组织萎缩,且黑素巨噬细胞中心充满高淤
度的淡染色素。超微水平可见,线粒体水肿,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充满大量的脂质小体;细胞核偏离,核
膜破裂。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大体剖检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对诊断具有指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包括贫
血、肝肿大、色苍白或发黄、质地变脆、轻触易碎
(2)组织病理学进行确诊肝脏切片观察到肝细胞内脂肪变性严重,变性细胞占视野内细胞数量的
30%~50%以上,具体定量指标与品种有一定的相关性。
6.防治
(1)预防针对可能病因并消除这些病因,是预防脂肪肝的基础。养殖期间定期(约20d)检查鱼体
肝脏健康状况,发现脂肪肝及时参考治疗措施,提前预防。
2)治疗
①饲料中补充抗脂肪肝因子,包括蛋氨酸、胆碱、L-肉碱、甜菜碱、磷脂、肌醇和牛磺酸。
②根据不同鱼类在饲料中补充必需脂肪酸,如淡水鱼通过植物油补充18:2n-6或/和18:3n-3;狭
盐性海洋鱼类添加海鱼油来补充20:5n-3(EPA)或/和22:6n-3(DHA)。
③降低饲料中蛋白含量,减轻肝脏负担。如用发酵豆粕替代鱼粉·能缓解加州鲈脂肪肝(王新霞,
2009)。
④饲料中补充磷酸二氢钙、维生素E和硒(Se)、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等营养素、黄芩甙、多酚等
⑤脂肪肝发生后,鱼类肝胰脏消化酶合成受阻,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产酶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
菌、EM菌等,还可以减少继发的经肠道细菌感染
⑥饲料中添加壳寡糖等消脂因子。

⑦饲料中添加对肝脏毒副作用小的抗菌药物,控制继发的细菌感染。

⑧饲料中添加保肝健脾利胆的中草药


脂肪氧化
1.病因鱼类饲料脂质中含有高浓度的多不饱和

脂肪酸,当缺乏合适的抗氧化剂保护时,
这些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类暴露到空气中的氧气后很容易被氧化。氧化酸败控制,是所有饲料原料或
配合饲料成品面对的最严重问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特别对脂质过氧化损害(氧化酸败)敏感,这
此饲料原料包括鱼油、鱼粉、米糠和很少或缺乏天然抗氧化物质的油料作物的饼粕。脂肪氧化酸败最容易
出现的原因为、配合饲料中使用被氧化的鱼油或植物油,配合饲料存储不当(如没有密封在阴凉处存放)
引起脂肪氧化,使用的冰冻天然饵料(如海水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目前,氧化酸败被确信为在
饲料原料或成品存储中发生的最重要的变质性变化之一。基于这种原因,养殖鱼类的饲料中通常要包含大
量的维生素E及其他抗氧化剂。
当脂肪发生氧化酸败时,必需脂肪酸的营养价值事实上变成对鱼类健康有害的物质。在脂质自发氧化
过程中,形成化学降解产物,包括自由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醛和酮等,依次同其他的营养成分(维
生素、蛋白质和其他脂质)反应,降低这些营养成分的生物价值和消化利用率;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酸败产
物,对鱼类产生相当严重的病理学效应。
在缺乏合适的抗氧化剂保护的情况下,存储饲料的自动氧化率随脂氧化酶(存在于生大豆中)、血液
成分(如存在于肉粉和血粉中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过氧化物(脂质自动氧化的产物)、光(紫外线容
易形成单线态氧和自由基)、升高的温度(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快)和微量元素(铁、铜能通过在氧
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而加速脂质氧化反应,而锌能诱导过氧化氢裂解为自由基)的存在而增加。
2.症状及病理变化饵料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物的主要影响,在于这些产物可与维生素E发生反
应。虹鳟、斑点叉尾鲴、鲤、五条師的研究显示,饲喂酸败油脂所引起的鱼类病理变化与缺乏维生素E的
症状相似;而通过添加维生素E,能抑制或减轻这些病理变化。许多品种(鲑鳟鱼类、罗非鱼、鲤等)中
进行的研究表明,脂质过氧化的病理学效应能被维生素E缓解或克服。虹鳟历时6周的饲喂试验表明,含
氧化鱼油的饵料中供应维生素E,能预防脊柱前凸的发生。不同鱼类的脂肪氧化酸败,引起的病变可能存
在变异。饲料脂肪酸败引起养殖虹鳟的脂肪肝综合征,或肝脏类脂豆状核变性。与脂肪氧化酸败有关的其
他病理学变化,可包括充血、出血、脾脏含铁血黄素沉积、突眼、脂肪组织炎症、皮肤变黑、肝局灶性坏
死和骨骼肌肌病
尼罗罗非鱼脂肪氧化酸败引起病变,表现为在口鼻部、胸鳍
和背鳍基部皮肤血管明显的充血和一定程
度的出血,脊柱前凸,

眼球突出,腹部水肿(浮肿),白内障,眼眶塌陷,死亡率增加:肝脏颜色发暗
胆管明显扩张,腹部支持性脂肪组织的脂肪炎,肝、脾、肾和脉络膜的细胞内腊样质沉积。
鲤表现为食欲丧失,生长不良,瘦背症及渗出性素质样病变,高死亡率;解剖可见,肝胰腺、肾脏肿
大,颜色变淡,肌肉水肿,红肌褪色;肝胰腺后期呈墨绿色,上有针尖到米粒大的灰白色坏死灶;鳃小片
上皮细胞増生;肝细胞变性及溶解性和凝固性坏死;胰腺腺泡萎缩,腺细胞坏死;肌纤维蒌缩、变性、坏
死。电镜下,可见各组织细胞线粒体肿胀、扩张,嵴断裂溶解,结构破坏;心肌细胞膜肿胀、扩张,间隙
增宽,闰盘变浅甚至消失;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增多,微绒毛脱落;骨骼肌纤维萎缩(叶仕根等,
2006)。
斑点叉尾表现为体表色素减退,生长不良,饲料效率降低,死亡率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
渗岀性素质(水肿),肌肉萎缩,脂肪肝。五条鲕表现为厌食、生长缓慢,脂肪沉积减少,肝肿胀,背部
肌肉歪斜,肌肉营养不良。大鳞大麻哈鱼表现为体色变暗,贫血,嗜睡;肝脏黄褐色色素沉积(腊样质沉
积),肾脏异常。虹鳟表现为生长下降,饲料报酬低下,死亡率增加;贫血,红细胞脆弱增加,红细胞压
积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肝脏脂肪变性,腊样质沉积,严重的肌肉损伤。白鲑表现为生长降低和死亡率增
加。银鲑表现为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增加
氧化鱼油投喂黑鲷幼鱼,引起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利用率下降,肝脏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显著增高,维生素E含量显著减低;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彭士明等,2007)。
3.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大体剖检变化可以初步诊断
(2)饵料来源、保存情况及氧化酸价测定,可为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所以要平时适当内服添加抗氧化剂与治疗脂肪肝类似

还有就是糖类过高治疗参考脂肪肝纤维素过高


矿物质营养维生素失衡引起的鱼病及其防治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胆碱 维生素C,其中B族维生素是辅酶需求量不是很多而胆碱维生素C需求量大,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
维生素K、维生素E脂溶性维生素可以穿透血脑屏障等等体内脂肪屏障。但是大剂量的使用脂溶性维生素容易引起肝坏死。
矿物质包括钙磷镁硒锰铁碘钾钠氯锌铜等等元素

鱼虾蟹对矿物质的需求量不是很高,但也是要补充的 钙磷镁硒锰铁碘钾钠氯等等元素,其中钾平时补充水产氨基酸肥的时候就是有的,钠氯等等也不缺磷铁也是饲料或是肥料中有的碘也不缺,但是镁钙硒还是有点缺乏。实际生产中缺乏钙镁容易导致小苗特别是 鲈鱼苗 桂鱼苗 等苗种的畸形

,如果只有钙缺乏镁维生素D维生素C等也会吸收不够好,虾蟹等甲壳类对钙的需求比鱼类要高一般脱壳不遂,软壳,断脚断须和钙的缺乏或是吸收率低有很大关系所以虾蟹脱壳高峰期要多用钙维生素C维生素D等有益矿物元素和维生素,而且水草也是很需求钙的,别忘记钙镁足够的情况下 维生素CD缺乏也影响钙的吸收,所以要做到平衡,只不过这个比较理想状态我们只能尽量靠拢,而且适当补充钙镁等矿物质还能减轻重金属毒素,增加水体总硬度总碱度,增加水体缓冲能力比如PH指数上下浮动不会相差很大,水体稳定性会好,鱼虾蟹抗应激能力会提高。我们公司的维生素C还有洗虾蟹身上黑色污垢的功能,不仅能够使壳色漂亮还能增加成活率,延长保活时间增加活力,而且无毒无害。其中白对虾弯弓抽筋和矿物质缺乏有很大关系特别是钾钙等的缺乏,只不过要特别注意水体中氯离子的超标有时候看起来虾蟹死亡或是水体肥不起来和缺肥或是缺矿物质有关,但是建议先检测氯离子,如果超标那就很大可能是和这个指标超标有关。当然也不能忽视氨氮亚硝酸盐的指标。水体中氯含量应该控制在0.02Mg/L以下,氨氮不能超过0.2mg/L硝酸盐不能超过1.4mg/L以上

而硒维生素E的缺乏容易引起鱼类虾蟹类的各种器官、肌肉等等的水肿 或是肌肉萎缩,白内障贫血等等,还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比如肝胆肾脾脑水肿或是萎缩的疾病等等 还有腹水病或是各种坏死病,一般维生素E可以替代一部分硒的功能,但是也只是一部分。维生素E缺乏还会引起脑液化坏死,所以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E特别适合黄颡鱼叉尾鮰等等容易的头部脑部疾病的鱼类两栖类水产生物。

维生素C鱼类上使用可以降低发病率 抗应激 解除毒素等等特别是 下雨 天台风 高温天等等极端气候 其中高温天强光天需要晚上使用,因为维生素见光容易分解。维生素C对外伤的愈合有加速作用,防止腐皮病发生几率。
维生素K缺乏会延长凝血时间,但生长不会有影响。


营养元素缺失和需求不足引起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有些是营养缺乏后引起各种疾病长时间用药消毒改良水质都效果不大的话 建议用药的同时外泼或是内服营养元素。实际生产中还有这种问题为什么水质肥了之后疾病会少,那是藻类吸收各种毒素增加溶解氧,在一个是藻类提供了各种营养元素,也是为鱼虾蟹生长和保健有很大的益处。所以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是重头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