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论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思考题
《诗经》中文论思想的表现有哪些方面?试 举例说明之。 “文”的起源是什么?谈一谈其向文学转变 发展过程。 “诗言志”的理论内涵是什么?
本章延伸阅读书目
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6年版。 王文生:《论情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 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第一章、先秦文论概述
本章我们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先秦思想文化 二、先秦文化与文论之关系 三、先秦文论的主要概况
一、先秦思想文化
先秦思想想文化主要指周代的礼乐文化和春 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文化。 周人克殷后,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反抗力量的 强大,采用具有民主精神的的原始社会的习 俗调和阶级矛盾,建立了系统的宗族制度、 兴礼乐,从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 以礼乐为主的灿烂周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象征最高道德和社会规范的 礼乐逐渐崩坏,社会分化,导致思想上的大
Baidu Nhomakorabea
季札从音乐(包括诗歌)的风格上去考察其中所 体现的思想感情,从而借以辨别政治优劣,风俗 好坏。这就把文艺看作是政治的晴雨表,把文艺 与政治关系提到一种极端化的高度,似乎政治完 全可以决定文艺。这种片面观点对以孔子为代表 的儒家文艺思想曾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言志”的提出 第一, “志”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杨树达《释 诗》一文中说:“志字从心,士声”,也就是借 助语言来体现,即为“志”。 第二,闻一多在《歌与诗》中说:“志有三层含 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一、中国上古文字的象征功能。 第二、《易》中的八封象喻之义。 第三、《诗经》中的文学理论思想。 正如美国文艺理论家布鲁克斯所说:“自始以来 的诗人,多喜欢谈论自己的作品,把文学见解写 入自己的诗篇。所以,人类自有了诗歌,雏形的 文学理论便相偕出现。荷马在他的史诗卷首,向 缪斯女神呼求灵感。这种行为便暗示一种诗的创 作理论----即是诗篇的形式乃是神赐灵感的结果。 这种看法对于后世诗歌理论史,有其重大的影 响”。(《西洋文学批评史》)
》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 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11)!大风也哉!表东海者, 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 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 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 “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 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 “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 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I之衰乎?犹有先王 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 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 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 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匾,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 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 所同也!”
第三,唐孔颖达《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五年》中 云:“此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 也。” 所以说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看,大家公认最早说 明诗的来源的“诗言志”的志,乃是以感情为基 底的志,而非普通所说的意志的志。普通所说的 意志的志,可以发而为行,并不一定发而为诗。 发而为诗的志,乃是由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七情, 蓄积于衷,自然要求以一发快的情的动向。情才 是诗的真正来源,才是诗的真正血脉。
二、先秦文化与文论之关系
先秦礼乐之“乐”,并不是指单纯的音乐, 而是指诗、乐、舞三位一体艺术总称。据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 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 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 兽之极。”可见古代的艺术是载歌伴舞的; 还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季札观 乐”。
纷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主要是在 探讨政治、哲学问题的主张中,间接地谈到许多 与文学有关的见解,他们的政治、哲学等方面的 主张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如儒家包含在政治主张的文学思想,在中国文学 理论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道家虽然很少 直接谈论文艺,但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思辨色彩和 美学意味的命题,对后世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 评影响甚深。
先秦的诗歌理论脱胎于乐论,后随着诗歌从乐舞 中剥离出来。与礼乐制度相关的文论在诸子间展 开辩论,焦点就在于对礼乐的肯定与否。 墨家对礼乐完全持否定态度。墨家从狭隘的功利 主义观念出发,反对礼乐,提出“非乐”的主张。 如《非乐上》: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 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 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 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 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 为不美也,非以刍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 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 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 墨子曰:为乐非也。”
三、先秦文论概况
文学观念的起源:
第一、最早“文”的含义是修饰之义。汉代许慎 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文,错画也,象交 文”。线条交错形成花纹的形式。从甲骨文到金 文的发展来看,“文”的产生与上古先民的纹身 有关。那么上古先民为什么要纹身呢?因为纹身 是原始社会很多部落民族的常见习俗,它的用意 并不在于妆饰、美化外形,乃是为了行使巫术与 宗教的职能,即借助人体上的刻画的图形作为沟 通天人的符号,以获得某种神秘的力量来充实其 身,才是“文”的真实原因。在中国很多古典文献 中都有这种类似的记载,如《左传》、《国语》、 《文心雕龙》等。 第二、由广义的“文”过度到文化之“文”的关 键式人物是孔子。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 “文”,都是文化之义。孔子“言之无文,”
《诗经》中有很多诗篇的作者曾明确地表达了他 们的写诗目的。如《小雅·嵩高》、《小雅·巷 伯》、《大雅·烝民》等篇章既表达了作者的思 想感情,突出诗歌的美刺功能,也彰显了先秦人 的审美风尚。 第四、《国语》、《左传》等古籍中的文学批评 思想。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献诗讽谏说;二是 观诗知政说。如《国语·周语上》“邵公谏厉王 弭谤”,还有《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 “季札观乐”: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 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 也,然则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庸》、 《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 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
法家虽没有完全否定文艺,但将文艺视为无用之 物,认为文艺是供消遣的玩物。如《韩非子·五 蠹》: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 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 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 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 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 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 法。”
行而不远”来劝谕后学,孔子所说的“言文”, 属于一般的修辞令,尚不同于文学创作。但恰恰 是这隶属修身的的“言文”,将文化的内涵往文 学审美方向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后世有关作品语 言文采的种种理论论述,便是从“言文”之说中 引申开来的。“文身,文德,文言”可说是“文” 之一词,由始发义向文学审美领域中已积累了相 当的文学审美要素,只等待“文质”关系的建立 及其向审美性的转化。 第三,战国以后,文化之“文”慢慢向文学含义 突破了一大步,如《史记·吕不韦传》记载《吕 氏春秋》作好以后,曾“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 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 金”。第四,对《诗》的认识,把它作为与文化、 政治、道德、伦理来看待的文化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