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现代德育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现代德育意义
胡晓040602010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南京2100 97 )
[摘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涉及到观察学习、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重要概念。

对现代德育在个体道德品性的形成和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观、重视道德评价、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现代德育
社会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分支,而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是这一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在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把行为和认知紧密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是现代社会学习理论中最为系统、最有影响和最具生命力的理论,它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对今天的德育工作有很重要的启示。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系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

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

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关于行为的习得过程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

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

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

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
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

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

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

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二)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

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

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

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三)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

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四)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

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

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
成功的预期水准。

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

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现代德育意义
(一)社会环境在个体道德品性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因此社会环境在个体道德品性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学生就比较容易观察那些新奇的、与他们自身相似,或认为是优秀的榜样,以他们作为学习模仿对象。

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净化学生周围的环境,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据统计,美国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已经从电视上看到了一万五千例凶杀镜头,这也是美国频频发生儿童暴力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班杜拉认为社会环境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榜样的示范学习进行的。

由于教师的特殊地位和身份,榜样人物中教师往往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克服德育过程中的重“说教”轻“身教”的现象;同时榜样也来自于学生同伴、家长和周围其他人,父母、同伴和其他成人等在学生生活中无处不在,其表现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示范动作,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强化作用,从而影响学生。

鉴于父母、教师、同伴、大众媒介等对学生品德的重要作用,作为家长,应发挥好的示范作用,力争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行为、思想、情感的学习环境;另外,要净化影视、小说等大众媒介工具所传播的内容,积极发挥大众媒介的示范教育作用。

(二)交互论的道德教育观对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德育观是社会决定的,即学生道德发展完全由社会环境决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的道德要求。

传统的德育过程,是依照社会要求对学生德性进行改造的过程。

而班杜拉的主客体交互论的道德发展观与现代德育观的发展趋向一致,为建立现代德育观提供了依据。

现代德育应是主客体交互式的,它更重视人这一实践主体,认为人是有情感、有意志的,德性不过是人把握社会现实的方式。

学生在特定情况下,综合加工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形成有个人特征的思想道德观念等等,并作为学生个体稳定的特征保持下来,成为学生主体性的一部分。

因此,思想品德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个体的、主体的。

(三 ) 重视自我调节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一定道德信念支配下的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

只有当学生把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的标准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标准,并利用这些标准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节时,学生才能形成较稳定的道德行为。

学生是在对外界各种行为的榜样示范的观察基础上,通过他人启发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念,并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强化和巩固这些观念。

最初,学生往往是以成人、教师、同伴等各种榜样示范的标准为模仿标准,因此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是榜样示范评价的简单再现。

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丰富,社会交往范围和视野的开阔,以及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有选择地接受榜样标准,按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道德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学生就是通过这种观察、模仿、内化、实践的不断反复过程,逐渐走向社会化和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的。

学生内部标准的建立始终贯穿社会化过程,也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成效。

因此,重视学生内部标准的建立及通过自我评价反应加强行为动机在道德教育中具有
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鼓励并促进学生通过实践示范得来的外部标准内化为他们的内部标准,即积极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能力,自觉调节道德行为,因为学生习得的道德知识只有真正被学生内化以后,才能真正地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程度高低,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成效。

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为自我评价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批评等手段做好自我评价,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

同时在德育过程中要重视自我体验对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因此无论是自我肯定还是自我否定都能起到强化的作用,有助于良好品德形成。

(四)自我效能有助于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自我效能对受教育着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尤其是在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中能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项关于儿童的自我效能和沮丧的研究发现,问题行为越多的孩子其沮丧水平越高。

这表明,不良品性和自我效能有紧密关系。

自我效能能够激发个体的道德动机水平,影响个体在道德活动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影响个体在面临困难、诱惑、障碍、挫折时对道德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它还会影响人的归因,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强的人把成功归因为自内在的能力和努力,把行为的失败归因为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

正确的道德归因对后续道德行为有明显的影响。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帮助品行不良的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尝到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思想和行为上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的滋味,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改变不良行为,塑造新行为的决心。

学生往往把他人的肯定和表扬看成是自己品德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加以表扬。

另外,教师应切合学生的实际,鼓励他们努力达到成功。

但是并不能一味的赞扬,因为赞扬并不总是对学生起积极的作用,只有恰如其分的赞扬才能够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奖励和自我效能,从而能持久地坚持某种道德行为。

当然,负面的语言对学生不会有任何帮助,只会削弱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品德不良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一定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运用。

班杜拉一方面认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强调外部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同时他也强调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内在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这也正体现了班杜拉的三元决定论,即人的行为、环境、内在因素是相互影响的。

这些观点对现代德育工作都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云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现代德育的启示.镇江高专学报.2004,(7)
[2] 沈莉萍,试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道德发展观.教育探索.2001,(1)
[3] 容中逵,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现实教育意义.高教论坛.2002,(6)
[4] 姚篮,试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