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讲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 心理学发展背景— 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革命的兴起
(二) 社会背景--大众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
(三)受生活学习背景的影响
(四)受米勒与多拉德(Miller & Dollard)的影 响
早期行为主义 (华生) 行为主义 (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 (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与传统行 为主义的区别
(六)主要著作
《青少年的攻击》(Adolescent Aggression,1959)
《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1963,与R.H.Walters合著)
《行为矫正原理》(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1969)
替代经验
观看或想象那些与自己相近的人们的成功操作能提高观察者的 自我效能判断,并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 而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示范者遭到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信念, 觉得自己也没有取得成功的希望。
言语说服
言语劝说包括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以及自我规劝。 言语劝说被广泛用来说服人们去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赢得 行动目标;社会劝说在其作用的有限范围内能引致自我效能 持久的变化,自我规劝使人们在操作特定任务时付出更大、 更持久的努力,这种努力要比他们在自我放任的情形下大得多。
认知
第二个概念是认知的作用过程.外部事件的符号 再现,对于解释观察学习的现象和在人类作用中 所发现的多样性都是不可缺少的。这种认识过程 在人类一般的学习中都是极为重要的。按班杜拉 的观点来说,研究证明:“通过工具条件化、经典 条件化所废除的和惩罚引起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大 量的认知因素加以调节的。” 。
(五)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该理 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彼此关联起来,构成一个有内在 逻辑的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 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第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间接经验的获得, 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 形成缺乏说服力。 第四,班杜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对人 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这表明其 理论本身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
模仿对行为的影响
1. 学习新行为。 2. 促发潜在的行为。 3. 改变抑制。 4. 唤醒情绪。
观察学习与模仿的区别
模仿是对学习榜样的简单复制,而观 察学习不仅仅是模仿,还是一种更复杂 的学习形式,包含中介的认知因素。要 通过四个过程才能完成。
榜样
概念: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 榜样或示范者。 基本类型: 1,活的榜样。指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2,符号性榜样。指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 3,诫例性榜样。即语言描绘或形象化表现的某 个带有典型特点的榜样。
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
期望与价值 P
观影响行为
种族、身高、性別等生理 特征与社会属性,引发不 同的环境反应
不受环境回馈影响
之行为,改变个人 B
印象
行为引发的 环境事件
差別的社会待遇影响
E个体的自我概念
被引起的环境事件 可改变活动的方向 或強度
主体因素与行为
P--B代表人的主体因素与行为之间双向的相互影响和决定关系。 人的信念、期待、意向、自我概念等认知因素往往强有力地支 配并引导其行为,即人怎么想就会怎么做。但人是理性的, 他的理性能力不允许思维朝任意性方向发展而必须与世界 保持同一,这就是通过行为及其结果的反馈作用实现的。
(四)工作经历
1969-1970年,受聘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 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受聘为斯坦福 大学约丹荣誉教授; 1976年,当选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1980年,当选美国西部心理学会主席,同年当选美 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 198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医学部院士
(五)荣誉和奖励
主体因素与环境
E--P代表环境因素与主体因素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关系。 在环境与人之间,不仅环境决定人,而且人也决定环境。 在社会情境中,这种双向决定关系表现得尤为明显。 社会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更大的流变性。 不仅人的信念、期待、情绪反应习惯、认知能力等的发展与变化, 是示范作用、社会等社会影响力的结果,而且人又以其生理的、 心理的以及社会的主体特征影响到他的社会环境。
一
注重内部认 知因素对行 为的影响
二
注重观察学 习(间接学 习)
三
注重学习过程 中的自我控制 和自我调节作 用
03 观察学习理论
三. 观察学习
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的行为表现基础上,经由奖励或 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班杜拉 (A.Bandura)则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学习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类 学习而言则未必成立。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 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 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二)、主要来源
(二)、主要来源 替代经验
言语劝说
成败经验
情绪唤起
直接经验
行为的成败经验(即直接经验)是个体在行为习得与操作中的亲身经历, 因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人们对自己能力判断的感知。 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西我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降低, 而且还会泛化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
自我调节过程
第三个概念是自我调节过程.班杜拉认为: 个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所假设的结果 来调节他们自己的行为.这个过程是根据自我 控制的过程来解释的,而不是以直接的刺激 反应联系所解释的.
(三)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类大量的学习是认知的。 一旦认知获得发展,就可以成为人的功能领域的重要因
(二)观察学习的基本概念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之所以不 同于其他学习理论,一个重要的因素就 是班杜拉提出了三个基本的、相互联系 的、贯穿于观察学习理论全过程的概念, 即替代性、认知、自我调节。
替代性
班杜拉把替代性过程解释为:“实质上,所有来自 直接经验的学习现象,都能够出现这样一个替代性 基础,就是通过对别人行为的观察,观察者本身就 能表现这种行为的结果”。这意味着观察学习可以 解释:个人没有任何直接经验就会对客体产生学习 的现象。所以,这种替代性学习模式对学习复杂技 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因为,大部分的复杂 技能的学习(如:驾驶汽车,做外科手术等)都不能通 过尝试错误的学习形式去获得。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1,1977)
《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 , 1997)
02 理论来源与背景
二 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
传统行为主义 (不满)
认知学习 (吸收)
社会学习理论 (批判继承)
素,如知觉、问题解决、动机等。
2、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结果的反应。 班杜拉认为,当一个行为反应出现时,会引导出一定的
行为结果,这些结果都极大地影响着人类行为的全部技能.
3、学习的另一个来源是通过观察。 在观察学习的研究中,班杜拉分析了四个观察学习的下
位过程,即:注意、保持、运动再现和动机过程。
模仿
自我效能感
01 基本概念
意义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01
04 04
作用机制 03 03
02 02 主要来源
(一)、基本概念
班杜拉认为,当人们接受强化后,会认知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随 关系.从而产生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这种期望决定了行为的出现。 对强化的期望,可分为“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两种。 结果期望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能否导致某一结果(强化)所进行的推测。 效能期望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所进行的推测。
观察学习理论的提出是依据一些实验的结论,如:攻击行为的实验 第一组,攻击——奖赏组
第二组,攻击——惩罚组
第三组,控制组
观察学习的特点
1,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 2,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 3,认知过程起重要作用。
观察学习的类型
1. 直接的观察学习:对行为的简单模仿。 2. 抽象性观察学习: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 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 3. 创造性观察学习: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 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行为方式。
(四)积极意义
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 知 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 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 制,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他所建立 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着重强调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 种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尤其是替代强化。
(四)积极意义
环境与行为
B--E代表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决定关系。 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 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 关系的手段,因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也受到环境的现实 条件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就要求行为采取相应的方式, 否则行为将与现实的环境条件不相关而无效。
思考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与传统的行 为主义观点不同
他不回避人的行为的内部原因,不否认认知功能是 人的行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观察学习论揭示了人类 和动物的 一种极其普遍的学习方法。他可以很好地运 用到语言知识的教学方面,还有更重要的是他对行为 习惯和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和 参考价值。
(一)观察学习的几个理论问题
班杜拉认为,对于观察学习理论的研究,有几个重要 问题: 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个人在社会情境下如何学会一个新 的行为反应.其答案就是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根据所得到 的奖励而作出的行为反应. 第二个间题就是如何说明个人的能力对观察一个示范榜 样行为的调节作用和观察者(或学习者)对这些行为的连续 反应. 第三个问题是观察学习的选择性。 最后,观察学习理论还必须解决怎样的动机因素, 才能调节有选择性的观察所获得的行为反应.
概念: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个体向所观察情景中某个 人或团体行为学习的历程称为模仿方式。 方式:1,直接模仿
2,综合模仿 3,象征模仿 4,抽象模仿 分类:
即时模仿:指模仿反应有榜样的行为直接地、即时地 引起。并不十分需要认知机能发挥作用。
延时模仿:是对校样行为的观察过去了很长时间后所 进行的模仿。需要对观察过的行为进行内部的想象和 回忆进行,依靠表象记忆指导。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汇报人:张翅 彭会敏
目录 /Contents
生平简介
观察学习理论
03
自我效能感理论
05
04
06
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与背景 三元交互理论 对班杜拉的评述
01 生平简历
(一) 基本信息
(二)学 习 经 历
(三)学 术 生 涯
1953年,班杜拉结束了博士实习训练,来到斯坦福大 学的心理学系 20世纪50年代,研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心理问题研 究) 20世纪80年代初步形成社会认知理论 80年代中期以后,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1972年,获辜根海姆研究基金奖(the Guggenheim fellowship)及美国心理学会 杰出科学家奖; 1973年,获加州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奖; 1977年,获卡特尔奖; 1979年,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80年,获得攻击行为国际研究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199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杰出贡献桑代克奖 2001年,获行为治疗发 展学会终身成就奖; 2002年,获西部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它不但可以使我们超越经由赏罚控制来学习直 接经验的限制,而且可以使我们超越事先设计的 学习情境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人的许多 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所以,观 察学习对我们进行社会规范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观察学习法在现实学习应 用中作用很大,如武术,游泳的学习过程等
榜样的来源
1,有能力的人。 2,有威望和权势的人。 3,有与学习者自身情况相关的行为。
如何合理的运用榜样
多种榜样将激发学习者创造出新的, 具有创造性的行为。接触多种榜样的 人更具有创新性。
榜样要真实可近、平凡感人。如果 榜样完美化理想化。会使人感到高不 可攀虚假骗人。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 还会降低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