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豁免的范围

国家豁免的范围
国家豁免的范围

浅析国家豁免的范围

【摘要】根据国家主权平等为依据所确立的国家豁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法则。国家豁免的原则也经历了从绝对主义的权威到限制主义的盛行。但对于国家豁免的范围的确定还存在一定争议。本文从限制主义国家豁免主义的角度试对国家豁免的范围做一粗浅的总结,希望可以理顺国家豁免范围问题。

【关键词】国家豁免;主权平等;绝对豁免主义;限制豁免主义;商业行为一、国家豁免原则

国家豁免全称是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它源于国家主权原则,又称主权豁免。是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之一。一国的国家财产在任何别的国家,都受特殊保护,未经财产所有国的同意,不能对外国国家财产行使司法管辖权,不能对这种财产实行没收、扣押及采取其他强制手段。国家豁免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家豁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司法管辖豁免,即对任何国家财产除非外国明示自愿接受其司法管辖,不得强制别国受其法院管辖;(二)诉讼保全豁免,即在国家作原告或被告的场合,除非它明示同意,法院地国家不得以参加诉讼国在其境内的财产作诉讼担保为由查封、扣押外国国家财产;(三)强制执行豁免,即一国在外国法院参加民事诉讼,无论是当原告或自愿作被告,外国法院的判决都不能对其强制执行。狭义的国家豁免权仅指国家的司法管辖豁免,本文所使用的国家豁免仅是狭义上的国家豁免。

对于国家豁免的原则,各国的学说和实践都存在很大争议,但总体上而言可以分为绝对豁免主义和限制豁免主义。

绝对豁免论主张,凡是国家行为和国家财产,不论其性质如何,除非该国自愿放弃豁免权,一律应当豁免外国法院或其他国家机关的管辖。国家及其财产的绝对豁免是基于主权国家的独立、平等和尊严。国家及其财产的受益者包括国家元首、国家本身、中央政府及各部、其他国家机构和国有企业及其财产。

限制豁免理论主张把国家的行为分为公法行为或主权行为和私

法行为或非主权行为,对于外国国家公法上的行为给予豁免,而对其私法上的行为则不给予豁免。限制豁免论仍然承认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是国际法上的一般原则,国家不享有豁免的情况是例外,只不过是把国家及其财产享有豁免的范围限于所谓主权行为以及与这

种行为有关的国家财产。限制豁免论的理论根据是国家行为具有双重性和商业活动属民事活动。

一般说来,社会主义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坚持绝对豁免论,西方发达国家主张限制豁免理论。从19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豁免经历了从绝对主义的权威到限制主义的盛行,时至今日,奉行限制豁免主义已成定局。但是不可否认在推行限制豁免原则时,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多的困难,存在更大的受诉风险。因为,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虽然几乎同为市场经济,但在经济结构上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经济较为落后,为了提高本国

经济的效率,更多地直接参与本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更多地注重利用国家本身的力量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国家豁免案件中,发展中国家作为被告国出现的机率,也势必高于发达国家。其次,在法律文化和观念上,发达国家更加侧重于保护私人的利益和权利,使他们免受国家强势力量的压制。而发展中国家则更注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发展权和效率被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同时,发展中国家还要防止发达国家的私人和法院利用限制豁免论,对其进行滥诉和干预自己的经济主权。以上利益和观念的差异,深刻指明了为什么发达国家竭力主张利用性质标准缩小国家豁免的范围,而发展中国家却竭力主张兼用目的标准来扩大国家豁免的范围的

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限制豁免原则有其进步性,其更能体现公平原则及法律保护弱者的理念,此时,讨论哪种制度更有理论意义,到不如顺应整个世界的发展,讨论如何规范限制豁免、范围等,以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二、相对豁免主义下国家豁免的范围——界定及判定方法(一)国家可以豁免的行为——主权行为

国家主权又称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立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利。包括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自卫权,根据“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的法谚,国家及其财产除非在国家放弃的豁免权前提下,是不能受到他国的审判的。在这一

点上,绝对豁免理论与相对豁免理论达成了一致。所以,国家可以豁免的行为总体上而言是指主权行为。相应的,非主权行为就不是国家豁免的对象,主要是指商业行为等。

国家行使主权的行为即是主权行为。国家主权是涵义相当广泛的概念,既包括政治主权,也包经济主权、社会主权以及文化主权等等。其中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体现。因而国家的主权行为不但包括政治主权行为,也必然包括经济主权行为、社会主权行为及文化主权行为等。既然主权行为在国家豁免的范围内,则必然得出经济主权行为、社会主权行为及文化主权行为等也在国家豁免的范围内。但总之,国家的主权行为有一个共性,也即进行国家行为认定时必须考虑的因素——a仅因其主权才得以行使的,无主权者不能行使、b其目的通常为国家统治、管理的需要。缺少这些因素的行为一定不是国家主权行为,即使是以国家的名义行使的。但仅具备这些因素,是否可以认定该行为是国家行为,则是需要具体分析的。(二)不得豁免的行为——商业交易、侵权等限制豁免论的基本精神己经构成当前国家豁免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对于限制豁免的内涵仍存在争议,豁免的例外情况也处于不能明确确定的状态,而且由于各国的不同理解,在实践中的认定也有差别,这就导致了法律标准的不统一,进而产生法律是否公平的问题,成为国际私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不得豁免的行为,2004年《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

约》(以下简称《豁免公约》对国家豁免范围做出了限制性规定。根据《豁免公约》第三部分的规定,国家对以下八种诉讼不得援引豁免:(1)国家与外国自然人和法人从事的商业交易;(2)雇用合同;(3)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4)财产的所有权、占有和使用;(5)知识产权和工业产权;(6)参加公司或其它集体机构;(7)国家拥有或经营的船舶;(8)仲裁协定。这个《豁免公约》反应了国际社会的一般实践和认识。

其实,在不得豁免的行为的范围上,通过具体列举的方式很难达成一致,另一方面,通过列举的方式是否可以穷尽所有不得豁免的行为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对不得豁免的行为的理论上的概况主要包括商业交易行为、侵权行为。

1.商业交易行为

商业交易行为,按字面理解,即通常国内法所调整的民商事行为,此处的商业交易行为应指在民商事行为中所有可能发生在国家与

私人之间的行为(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否可能发生民商事行为?及此时的处理?)。根据民法的理论,国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成为民事主体,既然国家可以参与民事活动,则必然要遵守民事活动的规则,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此时的国家没有特殊权力,其与民事活动相对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应与普通非国家主体同样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主要指民事法律),不应享有审判时的豁免权。这是符合民法公平、平等精神的,而且国家豁免的特权来源于国家主权,其与

国家职权是紧密相连的,仅从国家的职能看,国家是不具有参与民事活动的职权的,因此,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一方与国家主权并无必然联系,也就不能因其为国家而在与民事主体从事商业交易活动中享有任何特权。

2.侵权行为

起初,限制豁免理论旨在纠正国家参与民商事活动时国家享有豁免权而造成国家与非国家一方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不平等。但随着豁免理论的发展,一些国家行为成为绝对不得豁免的行为,例如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的国家侵权行为在确定法院地是否有管辖权时,不再区分是国家的公法行为还是私法行为了。这体现了对弱势一方受害人的特别保护。在此之前,国家行为造成的侵权的损害赔偿一般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由受害人的所属国代为提出要求,通过协商或是交付仲裁与国际法院解决,但行政部门往往出于外交关系的考虑不愿行使这一权利以致私人的权益受到损害。而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程序繁杂,等待时间也较长,不利于对受害当事人的保护。当然,这也可能存在是维护国家主权还是保护弱势受害人利益的价值选择的冲突问题。目前,国际上的趋向是选择后者。但为减小对国家主权的侵犯、尊重他国主权,在认定时,通常有严格的限制。由此也可以看出国家豁免理论发展至今,个人在国际法地位的变化及对人权保护的强调起了很重要作用,推动着国家豁免范围的进一步缩小。因为早期的限制豁免是把国家行为分为主权行为和非主

权行为,对主权行为是给予豁免的,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人权尤其是基本人权保护的强化使得即使是国家主权行为,如果导致侵犯基本人权也可能会被排除享有豁免。

3.国家行为的判定

因此,现在的限制豁免理论对国家行为的划分可以进一步归纳为:1、无论国家行为的性质都不得豁免的行为,例如侵权,这些行为不需要具体分析国家行为的性质,一旦发生,受诉法院在有管辖权的情况下即可受理,国家不享有豁免权。但这些行为目前仅限于侵权行为,其种类是否有可能扩充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且侵权行为符合什么样的条件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2、区分公法行为和私法行为,主要是区分主权行为和商业交易行为。法院在判断一项行为是否是享受豁免权的国家行为时,应首先考虑该行为是否是不能豁免的行为,如果是,则不必再进行国家行为性质的判定,如果不是,就需要进一步确定是公法行为还是私法行为,以确定是否适用国家豁免。

参考文献:

[1]杨松.从仰融案看跨国诉讼中的国家豁免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7(1).

[2]张露藜.论国家豁免中商业交易的认定[j].现代法学,2006.03,(2).

[3]彭丹丹.国家豁免范围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7.

[4]顾慧华.从国家豁免理论的发展看国家主权内涵的演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02,2(2).

仓库管理制度细则

仓库管理制度细则 仓库管理制度细则 库管责任 库管:负责对买进物品的验收工作, 并登记造册, 进行妥善管理。定期清点仓库, 经常掌握物品的数量与完好情况, 并于期末向领导提出详细的报告, 对过期、报废和不能使用的物品应及时办理销帐手续。4 .领用物料部门应开具领料单,若需配套领料时,应配套领用; 6 .领用物料或成品发货后应及时登记有关账卡。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1、上岗后第一时间应对仓库的门,窗及各库区存放的物资进行巡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五金仓库管理制度 1 物资出库凭证为领料单(以主管签名为准,无签名不准领料,特殊情况主管应电话告知仓管员)方可办量出库,任何人不办理领料手续不得以任何名义从仓库拿走物资。3 仓库保管员必须建立完善的工具借用台账。5 工具因故障ZYB重油渣油泵不能正常使用需退还仓库或借用到期退还时保管员发现工具存在故障,借用人须填写《非正常状态工具退还单》,借用人对非正常状态表现和原因作简要说明,保管员对非正常状态原因和相关责任进行调查。 仓库保管员岗位职责 仓库保管员岗位职责●有效地管理库房,具体负责公司商品和物品的保管和供应工作。●仓库要保持通风干燥,根据仓库的环境、通风条件、气温变化,调节干、湿度和恰当的温度。●严格执行仓库的安全

制度,库内严禁吸烟,上下班前后,对仓库的门窗、货垛、电源、消防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发GZYB系列渣油泵现隐患及时处理,保证库房和物资的安全。 仓库安全作业指导书 外来人员进入仓库区域管理规定 5.3 外来人员进入仓库区域的管理规定 5.3.1 非仓库管理人员严禁进入仓库储存区域。5.3.4 对必须进入仓库物料储存区的相关业务人员(如IQC、品质复检、稽查审核等),经库房同意后、在《外来人员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并由仓库人员陪同后方可进入,严禁携带与物料无关的物品进入,离开时在登记表中登记“离开时间”,如有携带物品,要接受仓库人员的检查。 第二条、管理(一)仓库管理1、储运部是仓库主管部门,储运部经理是仓库安全保卫及管理工作的ZYB渣油泵直接领导人,应做好日常工作的布置管理和监督。6.客户如需寄仓应征求储运部经理同意,经办人员应办理有关手续,并开双联寄仓单,储运部经理签名后仓库、记帐员各留一份,货物还清客户后,配送员负责收回客户的寄仓单。 (六)物料出库提运过程中,禁止配送员随意进入仓库内部场所,对不听规劝的可拒绝出货,并报储运部经理处理。 仓库管理分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物料管理须按照几点原则:先进先出,物以类聚,三账(实物,卡,电脑账)合一.物料按规定存放等。负责将物料的存贮环境调节到最适条件,防止鼠害、虫咬等,负责定期对仓库物料盘ZYB型增压渣油泵点清仓,做到帐、物、卡三相符,

两种制度比较

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优缺点谈谈我们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浏览次数:354次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10-12-19 10:49 |提问者:雯雯流水 最佳答案 我认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没有缺点。但关键是我们怎样定义社会主义。 如果硬要把过去的单一公有制定义成社会主义,那么当然它有许多缺点——因为它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或者说真正的社会主义不是这个样子的,邓小平就针对这一点强调过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我认为社会主义就应该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当然在初级阶段它显得不那么完善,有许多问题和缺点,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它刚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对于我们中国,则是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脱胎出来),它必然带有许多旧社会的缺点和弊病,如果没有倒是很奇怪的事情了。到了社会主义的中级或者是高级阶段,这些缺点或弊病才会大大减少或降低。 其实,社会主义并不等于单一公有制。 我们看一看邓小平先生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里他并没有提到公有制,这不会是他的疏忽,应该是他认为社会主义并不等同于公有制。 借用他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说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公有制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公有制;私有制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私有制。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按照小平同志的论述,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 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所有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任务,自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且是首要任务,即“发展是硬道理”;

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一个任务,但它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需要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逐步地消灭剥削,逐步消除两极分化; ③.“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要达到目标。这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最终”二字。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目标不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或者中级阶段能够达到的,而是要经过整个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够达到的。等我们达到这个目标,实现了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开始进入我们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 从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指望刚一进入社会主义就能够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初期,不能采取单一的公有制体系。 根据对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存在着剥削和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社会,但它也是一个逐步消灭剥削、逐渐减小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既存在着按劳分配,也存在着按资分配的社会,但它还是一个按劳分配逐步增加、按资分配逐步减少的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也在不断发展,直至最终彻底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也就彻底消除了按资分配(或者说私有制)。这时,也就开始进入我们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 从另一个角度讲,把单一的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世界是复杂的,它充满着变化,一个社会的所有制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从历史上看,现实的社会都很复杂,它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这些生产关系的变迁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和单纯。 例如:在奴隶社会末期,诞生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它在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斗争中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但即使到了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在地主与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这种最主要的生产关系的主导下,也还残存着仆人、丫鬟与购买他们的主人这种接近于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在鸦片战争后,我们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程度也并不相同,在它的前期,封建的程度多一些,后期则是殖民地的程度更多一些;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英国的“光荣革命”也只是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奠定了一个基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是在与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的。在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它的黑奴制度也还残存了很长时间。 由此可见,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总是会包含很多种生产关系,有比较低级阶段生产关系的残余,也有比较高级阶段生产关系的萌芽,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生产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旧的生产关系并不情愿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生产关系也不会那么轻易就能确立自己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引领这个社会向前的生产关系一定会逐渐发展、壮大,而落后的生产关系残余则不可避免地

(完整版)2017年地理高考真题全国卷一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 C.款式新D.质量优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论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

论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 仇博恒 内容摘要: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是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及其财产享 有的特殊权利的原则,同时也是解决国家间经济争端的重要原则。目前,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原则在国际社会中存在着绝对豁免主义和限制豁免主义两种理论。国家豁免原则是以国家主权原则为基础派生出来的一个主要的国际法原则,由于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它也随之呈现了一种从绝对豁免到限制豁免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历史的简单介绍,重点探讨了限制豁免之所以能够取代绝对豁免而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的原因,并对我国将来豁免法的立法趋向和现实对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绝对豁免;限制豁免;中国;发展;对策;主权平等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一直是国际法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该原则从传统的绝对豁免理论发展到限制豁免理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国际上涉及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的问题也日益增加。为使我国在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的问题上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发展,进一步对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的讨论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的内涵 国际法上的国家豁免也称国家主权豁免或国家管辖豁免。国家豁免泛指一国的行为和财产不受另一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方面的管辖,即非经一国同意,该国的行为免受所在国法院的审判,其财产免受所在国法院扣押和强制执行。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是国际法上一项古老原则。格老休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指出:“凡行为不属于其他人的法律控制,从而不致因其

他人意志的行使而使之无效的权利,称为主权”。可以说当格老秀斯提及主权“不属于其他人的法律控制”其已隐含着主权国家在他国享有豁免权的意义了。自18世纪后期开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国家政府的职能向经济方面扩大,在国际关系上具体来说是逐渐从传统的外交领域扩大到经济领域,当在国家与私人的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纠纷,出现了私人在一些国家的法院起诉外国政府的情况时,于是就产生了主权国家在外国法院的豁免问题。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豁免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从19世纪开始的各国判例的积累过程之中。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马歇尔指出“各国主权完全平等和绝对独立,共同的利益促使他们互相交往并和平相交,由此产生的某种情况,即各主权国家放弃行使各自具有的一部分完全排他的属地管辖权。”西方著名国际法学者戴西也提出“法院无权审理对任何主权国家的诉讼,对外国主权国家的财产不得扣押或宣告处分,即使从事商业活动的船只也是如此。”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豁免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从19世纪初开始的各国判例的积累过程之中。181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斯库诺交易号诉麦克法登案”的判决,可以被认为是确立国家豁免原则的最重要的早期国内法院判例之一。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马歇尔在判决中指出了给予被告国家管辖豁免的基本理由,即“各国主权完全平等和绝对独立,共同的利益促使他们互相交往并和平相交,由此产生某种情况,即:各主权国家放弃行使各自具有的一部分完全排他的属地管辖权。⑷西方著名国际法学者戴西也提出”法院无权审理对任何主权国家的诉讼,对外国主权国家的财产不得扣押或者宣告处分,即使从事商业活动的船只也是如此。“此后英国法院自 1820年,德国法院自1815年,法国法院自1827年,比利时法院自1840年起也都遵循这一原则,并且此原则逐步被其他国家所接受。 二、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两种理论之比较 (一)思想观念对比 1、绝对豁免主义的思想观念 绝对豁免的理论基础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主权平等是国家交往必须遵循的国际法原则,而平等者之间是没有管辖权的。正如国际法学家奥本海在其生前所著的《国际法》一书中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对另一个国家主张管辖权。外国管辖豁免往往不仅是引申自平等原则,而且是引申国家独立和尊严原则。”基于此,早期的国家及其豁免原则是在绝对豁免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并且在西方国家权威学者的著作中得到了承认。著名国际法学者海德(Hyde)、戴赛、菲兹莫利斯(G.fitzmaurice)、哈克沃斯均赞同这一理论。绝对豁免原则对于尊重和维护国家主权,发展国家间的正常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证豁免制度简介.doc

作证豁免制度简介- 根据日本刑事法学家田口守一的解释,证人的刑事豁免权制度是指:“根据自我归罪特权而先例拒绝陈述权,从而不能获得证实犯罪的必要证据时,对于共犯关系中一部分人免于刑事责任,使他丧失拒绝自我归罪的特权,强制让他陈述,用他的陈述证明其他人有罪的制度。”可见,证人豁免权制度是与证人的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紧密联系的,并且可以说,证人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是证人豁免权制度的前提与理论基础。 如上所述,“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是现代法治国家一项重要的诉讼原则,也是联合国确立的最低刑事司法准则之一。它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和证人的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证人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是指证人因陈述而可能使自己受到刑事追究或处罚时有拒绝作证的特权。赋予证人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固然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护证人的利益,但是其不利之处就在于,无论司法机关是否决定对证人的相关罪行进行追究,都无法获得他对其所了解的案件事实的陈述。这样,对于与该证据能否提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对于需要就案件进行审理的法院都是不利的。因此,各个规定有这一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在采用这一制度时也对其设定了一定限制,旨在于趋利避害,证人豁免制度可以说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限制方式。即在一定情况下要求证人放弃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的特权,而对有关事实进行陈述,对于这种陈述可能给其自身带来的不利后果,赋予其刑事豁免权。这样,

司法机关就有权获得证人的证言,从而有利于查明案件真相,而与此同时,证人也并没有因为提供证言而导致自证其罪,达到了与主张反对强迫自证其罪而拒绝作证同样的效果。 豁免是为了取得证人证言,而进行的一种司法交易。因为,证人的犯罪行为极有可能与当前被追究的犯罪有关联,当证人指证他人的犯罪事实时,有可能会同时暴露自己的罪行,将自己置于面临被指控的危险的境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证人往往行使拒绝作证特权,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附带遮掩了他人的犯罪事实。为了获得犯罪证据的同时又不违反法律的规定,不侵害证人的拒证特权,追诉方不得不在两者间寻求平衡,即用赋予证人豁免权的办法来换取证人放弃拒证权并对有关事实进行陈述,帮助追诉方实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犯罪的追究。司法机关通过放弃对证人的一定刑罚权,换取追究其他更为严重的刑事犯罪的有力证据,既尊重了证人的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刑罚权的实现在总量上也没有受到削减;证人通过对司法机关提供诉讼上的帮助,换得刑罚的豁免,其放弃“反对自证其罪的特权”而损失的利益得到了补偿。同时,对证人的豁免也体现了司法机关利益权衡的结果。这里追诉方舍弃了对相对轻微的证人的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的追究,而选择了对更为严重的证人所了解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追诉,体现了一种价值的权衡,赋予证人作证豁免权实际上是为了有效地打击重大犯罪而放弃轻微犯罪。 美国关于证人豁免权的规定最为完备,并且在豁免的范围

办公室管理制度细则

*****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行政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二oo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办公时间 第二章办公用品与财产管理 第三章办公卫生、安全和节约 第四章计划、总结及例会制度 第五章文件及发文编号 第六章印章管理 第七章车辆 第八章保密 第九章接待 附表 本着“效率优先、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广州集团总部管理体系为依据,根据杭州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补充办公室管理制度,以进一步细化规范公司管理秩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一章办公时间 第一条日常办公时间规定 (一)夏时制 8:30——12:00 1:30——5:30,冬令制 9:00——12: 001:00——5:00。每月允许两次因为交通等不可预测原因造成的迟到,原则上不得超过半小时。 (二)大小礼拜工作制,每周五个工作日,间隔一周六个工作日; 第二条工作时间的特殊规定 (一)由于头一天工作或应酬超过晚八点结束,次日早上在告知上级主管领导 得到批准前提下,允许迟一小时到岗; (二)就总部规定不定时工作时间授权的工作名单执行不定时工作制度,其他工 作人员实行上下班时间打卡制; (三)对于不遵守工作时间的人员,首先实行上级领导提醒制,无效前提下实行 工资扣减处罚(主管领导视情况而定),当月超过三分之一工作时间迟到和一周以上旷工者公司有权力解除合同; (四)不定时工作时间以外的工作人员非正常工作日非国家法定三天大节假期加 班尽可能采取调休的形式,不再另外支付加班工资; (五)如因工作需要,并经公司批准,在国家法定三天大节假日需工作,则依照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支付不低于该员工日工资300%的劳动报酬。 第二章办公用品与财产管理 第三条办公用品申请及购买 (一)日常办公用品(单价不超过50元)由部门负责人于上月度结束前申报下 月度办公用品需求清单给行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负责汇总后由总经理签字认可后由行政办公室具体人员负责购买及办理入库登记手续; (二)单价超过50元的办公用品,由具体使用人提交申请使用报告给部门经 理,确认签字并送总经理确认批准,送交行政办公室具体人员实施采购,涉及到具体采购特殊规格型号要求需要申请人陪同前往共同采购; 第四条办公用品的领用

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下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下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首都经贸大学阳泉研究生班二班 董晖

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下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苏东剧变后,在全世界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前途问题的讨论。针对二十世纪以来,资本主义阵营出现的新情况,社会主义将何去何从,如何应对,是当代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迫切关心的问题。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现象及其长期性 世界在不断更新,资本主义也在发展和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不少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生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迄今为止,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是18世纪中叶至I9世纪中叶发生的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第二次是19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以发电机、电动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从本世纪中期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第三次技术革命。 (二)新的科技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在就业人员的结构方面,白领工人、脑力劳动无产者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蓝领工人、体力劳动无产者所占比重则显著下降。 (三)垄断有了新发展。集中和垄断仍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但与二战前相比,垄断有了新的特点。第一,在生产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私人垄断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垄断对整个经济生活的控制进一步加强。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更大的

发展。第三,资本进一步国际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和增长,某些行业的巨头为跨行业、跨部门、跨国界的跨国公司所取代,成为主宰。 (四)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缓和了劳资矛盾。二战后,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垄断资产阶级通过企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增加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发给失业救济金,实行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缓和了劳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家的社会职能增强了,国家进一步社会化。 (五)殖民主义采取了新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特别是许多殖民地附属国的政治独立和旧殖民体系的瓦解,以直接占领殖民地和对殖民地进行赤裸裸暴力统治和掠夺的旧殖民主义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代替它的是新殖民主义。它表面上承认殖民地附属国的政治独立,实际上通过备种手段从经济上、政治上间接控制这些国家。 (六)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大大加强。它们建立了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地区一体化组织,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国际会议,直至每年一次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协调其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关系,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困难,努力在应付国际危机和国际冲突方面协同一致,并力争在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方面达成共识。 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也在发生变化,民主更加

柽柳的功效与作用柽柳的药用价值

柽柳的功效与作用_柽柳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柽柳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柽柳的功效与作用、柽柳图片、柽柳的药用价值、柽柳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柽柳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柽柳简介 柽柳图片 柽柳的功效与作用 柽柳的药用价值 柽柳的药用附方 柽柳的配伍应用 柽柳的临床应用 柽柳的副作用 *柽柳简介 柽柳,中药名。柽柳的嫩枝叶是中药材,产于中国各地,鲜

用或干用。干燥的枝梗呈圆柱形。嫩枝直径不及1.5毫米,表面灰绿色,生有许多互生的鳞片状的小叶。质脆,易折断。粗梗直径约3毫米,表面红褐色,叶片常脱落而残留叶基呈突起状。粗梗的横切面黄白色,木质部占绝大部分,有明显的年轮,皮部与木质部极易分离,中央有髓。气微弱,味淡。以色绿、质嫩、无杂质者为佳。 *柽柳图片 *柽柳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解表,透疹,解毒。用于风热感冒,麻疹初起,疹出不透,风湿痹痛,皮肤瘙痒。 1、《纲目》:消痞,解酒毒,利小便。 2、《东医宝鉴》:主疥癣及一切恶疮。 3、《本草备要》:治痧疹不出,喘嗽闷乱。 4、《本经逢原》:去风;煎汤浴风疹身痒效。 5、《现代实用中药》:治关节风湿。 *柽柳的药用价值

【药名】柽柳 【别名】柽,赤柽,三春柳,春柳,三眠柳,长寿仙人柳,观音柳,雨丝,蜀柳,垂丝柳,西河柳,红柳,红筋条。 【药用部位】柽柳科植物柽柳的干燥细枝嫩叶。 【炮制方法】除去老枝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味甘、辛,性平。 【归经】归肺、胃、心经。 【功效】疏风,解表,透疹,解毒。

【主治】用于风热感冒,麻疹初起,疹出不透,风湿痹痛,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煎汤擦洗。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及体虚汗多者忌用。 *柽柳的药用附方 1、治小儿痧疹不出,喘嗽,烦闷,躁乱:西河柳叶,风干为末,水调四钱,顿服。(《急救方》) 2、治斑疹麻瘄不出,或因风而闭者:西河柳叶、樱桃核,煎汤洗之。(《经验方》)

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含义

- . -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含义 (2) 二、国外豁免制度适用的X围比较 (2) (一)特定行业 (2) 1.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公用行业 (2) 2.银行、保险业 (2) 3.农业 (3) (二)特定的卡特尔 (3) (三)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 (4) (四)特定组织 (5) 1.工会 (5) 2.特定企业组织:行业协会及中小企业团体组织 (5) 三、豁免制度适用的X围的演变趋势 (5) (一)从主要对行业豁免转入到对行为豁免 (5) (二)从绝对豁免转向有条件豁免 (6) (三)合理行为豁免将成为主要形式 (6) (四)随着管制的不断放松,反垄断豁免的X围越来越大 (7) 四、我国反垄断豁免制度立法 (7) (一)我国反垄断立法的现状 (7) (二)关于反垄断豁免制度的不足和建议措施 (7) 1.垄断协议 (7) 2.自然垄断行业 (8) 五、结语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谈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适用X围 法学专业学生周凡人 指导教师尹雪英 摘要:反垄断法豁免制度作为反垄断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各国反垄断立法中都有规定。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XX国反垄断法》,作为一国的“经济宪法”备受瞩目。本文认为,在肯定立法成果的同时,对于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适用的问题仍值得探讨。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绍了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含义,并对若干国家和地区适用除外制度进行系统研究,进而分析该制度适用X围的变化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和探讨我国新颁布的反垄断法的适用豁免制度,同时提出了一些完善该项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反垄断法;豁免制度;适用X围;演变趋势 Discussion aboutthe Exemption System’s Applicable Scopeof Anti-monopoly Law Student majoring in Law ZHOUFanren Tutor YINXueying Abstract:The exemp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basic systems of anti-monopoly law, existing in the various countries' counter-monopoly legislation. On August 30, 2007, Standing 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onsidered and pass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timonopoly law", which took the country's much attention as “the economical constitution”.This article believed that, during affirmation legislation achievement, the question of the antimonopoly law exemption system was still worth discussing.Under this background,in this article,themeaning of theantimonopoly law exemption system is introduced first, andthe exception system ofsome countries and the areais researched, thenthe change and tendency of this system is analyzed, and in this foundationthe exemption system’s applicable scopeof our country’s new anti-monopoly lawis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Simultaneously some consummate suggestion and measure about this system are proposed. Key words:anti-monopoly law;the exemption;applicable scope;evolution tendency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最为重要的机制就是竞争机制,反垄断法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反垄断和制止限制性竞争,保护自由的竞争。因此,作为现代经济法的最典型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的反垄断法,被誉为一国的“经济宪法”,是各国发展市场经济所必不可少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XX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标志着中国经济立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中国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

现场5S管理制度细则.doc

现场5S管理制度细则1 现场5S管理制度 1.目的与适应范围 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调动全员参与现场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 本制度适用于内蒙古泰弘生态环境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 2.名词定义 “5S”定义: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3.管理职责 3.1 综合办管理职责 3.1.1本制度由综合办归口管理。综合办责编写制度; 3.1.2综合办负责统筹“5S”管理工作的组织、监督和评价制度的实施。每月根据检查结果评出现场优秀班组和待改善班组并实施激励。 3.1.3综合办负责对现场考核进行兑现。 3.3各部门管理职责: 3.3.1负责对本部门的现场管理进行总策划、标准宣贯、自查、问题整改; 3.3.2负责配合检查和执行本制度,使生产现场及办公现场符合5S标准;

3.3.3相关部门责任人按规定参加联检并提报结果; 5.1现场管理“5S”标准 5.1.1 要的。即区分需要与否,留下必要其它都清除; 办公区5S实施标准: 1)办公桌上的物品时时刻刻摆放整齐,下班时必须清理,保证桌面上只有电脑和相关设备。2)。 3),同类物品不得分散放置。 4) 生产部门5S实施标准 1)原物料、成品、半成品、余料、垃圾等定时清理,区分“要”与“不要”的。 5.1.2 便取放的位置,加以标识; 办公区5S实施标准: 1) 2) 3

生产部门5S实施标准: 1)。 2)。 3) 4)。 5)不合格品、破损品及使用频度低的物品,须划出位置并作明显标示。 5.1.3生产现场始终处于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 办公区5S实施标准: 1)。 2)屑、线头、布片。 3)。 4)。 5)。 6)窗帘、窗玻璃保持干净,悬挂整齐。 生产部门5S实施标准: 1),每个物品、区域都必须明确责任人。 2)。

国际法:国家豁免原则 香港释法 刚果案

人大释法”要香港跟随中国给予刚果外交豁免权 (2011-08-27) 案件的起因是,刚果在上世纪80年代,向南斯拉夫Energoinvest公司借钱发展水电工程,其后无法履行协议,经仲裁后须赔偿。而美国对冲基金FG Hemisphere Associates LLC,则以低价购买了该债务。 该对冲基金在2008年知道,属于中国国企的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三间子公司,在刚果取得采矿权,并会支付一笔“入场费”,因此,就要求刚果将这笔2亿美元(约2亿4600万新元)的款项用作抵债。 原审时刚果政府向香港法院提出“国家豁免权”,指出一个主权国在未获同意下,不受另一个主权国法院的管辖。法官认同有关“绝对主权”,判基金公司败诉。 原告其后提出上诉,上诉庭的法官认为,香港的普通法应该采用“相对主权”看待案件,即使涉及两个主权国,但水力发电融资协议、及采矿等“入场费”,是商业行为,因此改判原告得直。 刚果于是上诉至香港终审法院。在终院处理期间,北京曾向港府多番施压,强调“刚果案”涉及中国外交政策,香港终院无司法管辖权,也无权处理。 而香港司法界当时坚持,应尊重《基本法》总体保留原有香港法律制度的大原则。 “人大释法”要香港跟随中国给予刚果外交豁免权 (2011-08-27) 早报导读 [时事漫画] 澳洲最高院阻止澳与马国交换难民 [中国早点] 国资委"拉郎配" 央企重组貌合神离 [新马关系] 我国移交四水供设施给柔佛州 [总统选举] 一个外国人看新加坡总统选举 ●易锐民香港特派员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昨日全票通过,对香港《基本法》第13条第一款及第19条进行解释,香港要跟随中国,给予刚果民主共和国享有绝对外交豁免权。 会议在北京召开,听取了香港终审法院就刚果欠债引发的外交豁免权争议,提请解释。

开封市主要植物名录表

开封市主要植物名录表(总13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开封市主要植物名录表(字母排序) 2014-07-31 序号中名学名(拉丁名)科名属名观赏特性生态习性 1矮天牛Petunia hybrida Vilm茄科碧冬茄属观花不耐霜冻,怕雨涝 B 2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Thunb.)Decne. Et Planch. 五加科 八角金盘 属 观叶 喜荫,不耐 寒,不耐旱 3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 松科松属观形观干喜光,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耐干旱 4白三叶 (白车轴 草) Trifolium repens蝶形花科三叶草属观叶观花 喜温暖湿润, 耐酸性强 5百杜鹃Exochorda racemosa(Lindl.)Rehd. 蔷薇科白杜鹃属观花 喜光,耐寒性 颇强 6百日草 (百日 菊) ZinniaeIegans菊科白日菊属观花 性强健,耐干 旱、喜阳光, 喜肥沃深厚的 土壤 7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唇形科黄芩属观花喜温暖气候和湿润、半阴 8北海道黄 杨 Cuzhi卫矛科卫矛属叶有光泽 耐荫,较耐 寒,耐旱 9碧桃Duplex蔷薇科李属观花喜光,耐寒,耐旱,忌积水 C 10彩叶草Coleus blumei唇形科鞘蕊花属观叶喜温耐寒适应性强 11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 柏科侧柏属观形 喜光,对土壤 酸碱度要求不 严,耐干旱 12菖蒲Acorus calamus天南星科菖蒲属观叶观花喜光,通风良好,喜富含有

XX公司管理制度细则

目录 一、岗位职责 1.1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1.2工长岗位职责 1.3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4技术员岗位职责 1.5质检员岗位职责 1.6施工员岗位职责 1.7预算员岗位职责 1.8试验员岗位职责 1.9安全员岗位职责 1.10材料员岗位职责 1.11收料员岗位职责 1.12保管员岗位职责 1.13现场机械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二、各项管理制度 2.1现场生产管理制度 2.2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2.3现场用电管理制度 2.4设备管理制度 2.5日常管理制度 2.6供应管理制度

2.7经营管理制度 2.8分包管理制度 2.9预结算管理制度 2.10材料保管管理制度 2.11现场运输车辆管理制度 2.12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2.13图纸会审制度 2.14技术交底制度 2.15施工挂牌制度 2.16班、组质量分析例会制度 2.17自检、互检、专检、交接检制度2.18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2.19成品保护制度 2.20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2.21物资保管验收制度 2.22培训上岗制度 2.2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制度 三、技术、质量责任制 3.1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 3.2工长质量责任制 3.3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责任制 3.4技术员质量责任制 3.5质检员质量责任制 3.6施工员质量责任制 3.7材料员质量责任制 3.8班、组长质量责任制

3.9保管员质量责任制 3.10操作人员质量责任制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 4.1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4.2工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制 4.3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4.4技术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5质检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6施工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7预算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8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9材料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10试验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11资料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12机械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4.13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4.14 保管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原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原文 篇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读《邓小平文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有 感 本文是邓小平写于香港回归七年之前,全文精炼的概括咯中国在解决香港等领土问题所提出来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关于港澳台将来回归之后当地社会制度的实行与大陆主体 制度之间的关系。明确的告诉我们中国主体上上实行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特有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这主要是为了当地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发展。 很多人可能在之前不理解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制度,可能认为有反社会主义的倾向,这种想法是存在那些不了解此制度的实质的人。此制度的提出很明显的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实事求是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处理领土回归问题上的和平解决的想法,对大陆主体,对香港都是有利的,这不是我们领导人一时头脑发热想出来的玩弄手法,确实是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与世界的形式。 邓小平说:“遇到新问题就是要用新方法解决”,这体现

了他的创新性思维,从他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看出他的创新精神。当代的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永葆生机与活力,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立足,我们个人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社会。 文中还提到我们要有信心,对中国政府要有信心,同时大陆人也要相信港人的能力,港人更要有信息自己能管理好自己,抛弃西方资本主 义的殖民统治。相信我们的政策对咯,社会会有发展,我们中国人自己可以管好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列强插手。信心,在当今社会依然很重要,如果做什么事都畏首畏尾,那就办不成事情了。 即使有部分港人不是很赞同社会主义,但是最起码我们要爱祖国,爱香港。我们一定要明确“一国两制”的前提。把握好大方向,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也是一样,我们即使不能把握每件事,但是我们依然要明确自己走向前的大方向。 当我们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我们就要坚持下去,在实施过程中是避免不了困难的,我们要树立信心,把握方向,大胆的走下去。 篇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840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为的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实现祖国

中国柽柳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

中国柽柳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 摘要:采用Li-6400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对一年生中国柽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光照充足条件下,中国柽柳叶片Pn?G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Tr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中国柽柳叶片Pn与大气温度(Ta)?Gs?Tr?大气CO2浓度(Ca)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RH)有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中国柽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影响因子 Sudy on the Daily Variations of Photosynthesis Rate in Leaves of Tamarix chinensis Lour Abstract: Photosynthetic rate(Pn), stomatal conductance(Gs) and transpiration rate(Tr) were investigated in one-year-old Tamarix chinensis Lour. by using Li-6400 photosynthesis analyzer system.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m were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 the typical sunny days, both of them present double-peak curve of the daily variati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However, it presents single-peak curve of the daily variation of transpiration rate. Ther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Gs, Tr, and the CO2 concentration in air, while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RH in Tamarix chinensis Lour.. Key words: Tamarix chinensis Lour.; photosynthesis rate; transpiration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influence factors 柽柳属(Tamarix L.)植物为堇菜目(Violales)柽柳科(Tamaricaceae)灌木或小乔木[1]?我国柽柳属树种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一类具有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灌木树种,同时也是生态价值很高兼备经济价值的树种[2]?李向义等[3]研究了柽柳水势和蒸腾作用的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张海清等[4]研究了柽柳气体交换与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李怡等[5]对甘肃省人工栽植的五年生柽柳进行了光合特性的日变化研究?关于柽柳光合特性方面国内外已经有不少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干旱生理或者生理生态方面[6-10]?中国柽柳是濒危中药材管花肉苁蓉的寄主植物,研究华北平原一年生中国柽柳叶片的光合特性,揭示光照充足天气下中国柽柳叶片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能够为华北地区柽柳-管花肉苁蓉复合苗的源库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澳大利亚外国国家豁免法

【法规名称】澳大利亚1985年外国国家豁免法 【颁布部门】 【效力属性】有效 【正文】 澳大利亚1985年外国国家豁免法 *1*本再版中所示的1985年外国国家豁免法包括下表所示的1985年修正案No. 196, 法案列表 ┌─────────┬───────┬─────────┬────────┬─────┐ │法案│序号和年代│通过日期│ 生效日期│适用、保留│ │││││或过渡性规│ │││││定 │ ├─────────┼───────┼─────────┼────────┼─────┤ │1985年外国国家豁免│196, 1985│1985.12.16│Ss. 1-17, 18 (1)│ │ │法│││、(3)-(5)和19-43│ │ ││││1986.4.1 (见公│ │ ││││告1986, No. S128│ │

││││) S. 18 (2): 198│ │ ││││9.1.1 (见公告198│ │ ││││8, No. S359)│ │ ├─────────┼───────┼─────────┼────────┼─────┤ │1987年成文法(杂项│141, 1987│1987 .12.18│ S. 3:王室同意(a│ │ │规定)│││) S. 5 (1) │ │ │││││ │ └─────────┴───────┴─────────┴────────┴─────┘ (a)《1985年外国国家豁免法》由《1987年成文法(杂项规定)》第3节修正,其2 (1)规定如下: (1)根据本节,本法自接到王室同意之日起生效。 修正案列表 ad. = 被增加或插入am. = 被修正rep. = 被撤销 rs. = 被撤销并被代替 ┌────────────────┬───────────────────────┐│受影响的规定│如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