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食管括约肌及食管体部的清除功能在防御胃食管反流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 %8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
陈 焰 宋震亚 唐训球 钱可大 杜 勤
(浙江大学附属二院消化科,杭州 8&+++.)
目的
贲门失弛缓症是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
碍性疾病, 其病因未明, 多数认为是一种神经原性疾 病, 与食管壁肌间神经丛 ( 9:;<=>?@’ 变性 A 神经丛) 有关, 患者食管体部缺少蠕动、 食管下括约肌 ( 52,) 松弛不全。以往诊断主要依靠食管钡餐检查, 本文 研究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测压的改变及对诊断的价 值。 8/ 例 贲 门 失 弛 缓 症 及 8+ 例 健 康 志 愿 者。主要症状: 吞咽困难 8/ 例, 反流 && 例, 胸痛 / 例, 消瘦 08 例。所有患者均内镜检查, 0/ 例患者的 食管腔扩大, && 例同时伴滞留液, 8+ 例贲门区紧闭, 推进胃镜时阻力感。/ 例可以较顺利进镜。食管钡 餐表现: 80 例患者均显示钡剂通过贲门时的受阻, 上方食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贲门部呈鸟嘴样改变。 0 例食管钡餐无异常发现。食管测 压 采 用 液 导 法 (仪器均是瑞典 ( BC4D,EF;?GH?A 公司产品) 。测定食 管下 括 约 肌 静 息 压 ( 52,6 ) 、 下括约肌松弛压 ( 52,36) , 计算下括约肌松弛率 ( 52,33) , 同时测食 管上括约肌静息压 ( I2,6) 、 食管上括约肌松弛压 (I2,36) 。食管体部蠕动波幅、 同步收缩波 (局部或 全程的同步收缩) 和继发性收缩波 (未吞咽时食管的 收缩波) 的发生百分比。所有数据均采用 $ $ # 表
为 0!"8 $ &!"& "# 0+"# $ &&"+’’() ( ! 7 +"+/ ) 。 /" 1234 组餐前和餐后食管远端蠕动收缩波幅明显 低于 (, 组, 分别为 /0"8 $ 8%"% "# -+"- $ 8%"& (! * 和 %-"# $ 8%"! "# !."- $ 8."0’’() (! * +"++&)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 在 1234 患 者 和 健 康 人 群 中 餐 后 52,6 下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0" 52, 松弛后收缩 功能和食管远端蠕动清除功能在 1234 发病中起重 要的作用。 结论
组中黏膜正常者多于 2 组, 而萎缩性胃炎所占比例 低于 2 组。 1 组和 2 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胃 体黏 膜: (! E 0 组和 1 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 (! E %"%%$) 1 组和 2 组之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0 组和 1 组中黏膜正常者多于 2 组, 而萎缩 %"%B) 性胃炎所占比例低于 2 组。’" 贲门状态: 0、 1、 2组 各有 @ 例 ($@"=> ) , (&"$> ) , (!"#> ) 合并食 ’例 $例 管裂孔疝。 0 组和 1 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 E 。#" 7: 值: 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反流性食管 %"%B) 炎的 7: 值 ( DB> 可信区间) 为 $"D! ( %"D= F !"&=) 。 出现反流样症状的 7: 值为 $"@& (%"&’ F !"B#) 。胃 体黏膜萎缩者患反流性食管炎的 7: 值 ( DB> 可信 区间) 为 B"#& (’"&D F ="%=) 。出现反流样症状的 7: 值为 ’"@B (!"%@ F B"!#) 。存在食管裂孔疝者患反流 性食管炎的 7: 值 ( DB> 可信区间) 为 &"% ( B"&# F , 出 现 反 流 样 症 状 的 7: 值 为 ’"B! ( $"!$ F $%"$@) 。 B"&’) $" 现有 () *+,-./ 感染对反流性食管炎和 反流样症状的发生可能并不直接起决定性的作用。 !" () *+,-./ 感染可能是通过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而对胃食管反流病起保护作用。 ’" 胃食管反流病 的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 *+,-./ 感染显然不是 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结论
结果
(增刊) 0++&"0&
基础医学与临床
百度文库
L>AH? M;NH?>O ,?H;F?;A >FN BOHFH?A
%.
( ! * +"++&) , !"# $ %"&’’() (, 组由 &%"! $ -". 降到 ( ! * +"++&) ; /"% $ 0"!’’() 1234 组和 (, 组餐前 或 餐 后 52,6 两 组 比 较 无 显 著 差 异 ! 7 +"+/。 8" 1234组餐前和餐后 52, 松弛后收缩波幅明显低 于 (, 组, 分别为 &#"- $ &%"! "# 8-"8 $ 0%"8’’() (! 和 &0"! $ &+"+ "# 8-"8 $ 0%"&’’() (! * * +"++& )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各组餐前餐后 52, +"++&) 松弛后收缩波幅无显著差异, ! 7 +"+/。%" 1234 组 和 (, 组空腹状态深吸气膈脚张力为 8&"- $ &."/ "# ( ! 7 +"+/) , 餐后深吸气膈脚张力 8!"- $ 0+"%’’()
方法
医生在线
医生在线
餐后 G46 的屏障功能及食管体部的清除功能在胃 食管反流发病中的作用。 男 B 例, 女 ’ 例, 年龄 H4:I 患者组 & 例, 中位年龄 B%"B; 健康对照组 ( (6) 男 ’! F B@ 岁, & 例, 女 ’ 例年龄 $D F #B 岁, 中位年龄 ’!"B 岁。同 B 例, 方法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N PQ8/N;, 6N/QRNQ9 ;R8 2,/R/N9
(增刊) !%%$"!$
! " #$
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夏志伟 姚 炜 金 珠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北京 $%%%&’)
目的
本文对反流性食管炎及具有反流相关症
状的患者的 () *+,-./ 感染及黏膜炎症和其他相关因 素进行分析, 试图对 () *+,-./ 与胃食管反流病之间 的关系做初步的探讨。 方法 经性别、 年龄配对选择以下 ’ 组患者: 0 组: 经胃镜检查证实存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 1 组: 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而内镜未见明显食管炎症 表现的患者; 因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接受内镜 2 组: 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前仔细询问 患者的病史。在胃镜检查时仔细观察食管黏膜炎症 情况, 于胃窦小弯、 胃窦大弯、 胃体小弯及跨齿状线 部位各取黏膜活检 $ 块, 部分患者在食管下段加取 $ 块黏膜。所有活检黏膜标本均做 (34 染色和 536 银染色。另取胃窦小弯黏膜 $ 块做快速尿素酶实 验。计算百 分 率 和 7889 :;</( 7: 值) 。结 果 采 用 6*66 软件分析。 $" () *+,-./ 感染情况: 0、 1、 2 组患者的 ($% ? ’@) , ( $@ ? () *+,-./ 感染率分别为 !="&> #’"!> ! , ( !% ? #$) 。 0 组和 2 间比较: ’=) #&"&> ! A ’"B@, %"%$ C ! C %"%B。0 组和 1 组, 1 组和 2 组间比较均 无显著性差异。!" 胃黏膜炎症分析: 分别分析了各 组中胃窦和胃体黏膜的正常黏膜、 轻度慢浅炎、 中度 慢浅炎、 重度和萎缩性胃炎所占比例。胃窦黏膜: 0 组和 1 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 A ="DB, , ! E %"%B) 0 结果
! " #!
下食管括约肌及食管体部的清除功能在防御 胃食管反流中的作用
孙晓红 柯美云 王智凤 方秀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
目的
本研究探讨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餐前和
步进行餐前 $J 和餐后 !J 食管 K( 和食管压力监测。 标准试餐方便面 &%L, 火腿肠 B%L, 热量为 #D%MN;,。 其中阳性 $" K( 监测结果: H4:I 组 & 例, 阴性 $ 例, 而 (6 组 & 例中只有 $ 例为阳性。 = 例, 两组比较 ! E %"%$。 !" H4:I 组和 (6 组 餐 后 G46 压力均下降, H4:I 组 G46* 由餐前 $!"% O @"# 降到
—
示, 统计处理采用 G 检验。 结果 &" 食管体部测压表现: 8/ 例贲门失弛缓 症患 者 体 部 &++J 均 为 同 步 收 缩 波, 其 中 .&"%J (80 K 8/) 为低幅同步收缩汉。-"#J (8 K 8/) 为正常幅 度收缩波。-/"!J (8+ K 8/) 同时存在继发性收缩, 且 继发性收缩也均是非传导性收缩波。静息食管压均 高于胃内压。0" 食管下括约肌测定: 贲门失弛缓症 患者的 52,6 为 %."+ $ %&"8’’(), 明显高于对照的 ( ! * +"+&) , (0. K 8/) 的患者的 &-"! $ %"/’’() -0".J 仅 &!"&J ( # K 8/) 在正常范围 52,6 明显高于对照, 内。食 管 下 括 约 肌 松 弛 率( 52,33 )为 #."& $ 明 显 低 于 正 常 对 照 的 .#"+ $ +"&J (! * &#"8J , 。8" 食管上括约肌测定: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 +"+&) 管上括约肌压力 (I2,6) 为 %&"+ $ &!"-’’(), 与正常 对照组 8."% $ &%"%’’() 无差异 ( ! 7 +"+/) 。 结论 食管测压是一种操作简便、 快速而安全 的食管功能检测方法, 可观察食管各部位的运动功 能。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体部低幅同步收缩波和 可早期诊断及判断轻重程 52,33 增 高 尤 其 重 要, 度, 是确诊本病的可靠的方法。对所有疑为贲门失 弛缓症的患者均应进行早期食管测压, 不仅可早期 发现疾病且对判断预后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