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的机制与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制Th2细胞功能及其细胞因子 释放,抑制嗜酸性、嗜中性粒细 胞趋化;抑制树突细胞白介素12 产生;诱导体液免疫、抑制细胞 免疫;增加IL-10分泌及诱导 产生Th2或DCs诱导的耐受 ; 自身免疫、恶性肿瘤及器官移植 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能通过局部神经 元-肥大细胞反馈 增加嗜酸性粒细胞 环作用参与神经源 胞质中钙浓度;促 性炎症反应的控制; 进嗜酸性粒细胞的 促炎症反应作用及 趋化作用;促进白 增加抗原递呈细胞 介素16产生 功能
抗组胺药的机制与应用
陈志强老师 张怡萱 2016.07.25
组胺
• 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胃黏膜壁细胞、肥大 细胞、嗜碱粒细胞等细胞的组氨酸脱羧酶从L组氨酸合成而来, 通过其4 种组胺受体(H1 、 H2 、H3 和H4)产生效应,主要储存于肥大细胞 中。
• Q:想一想那几个部位的组胺浓度最高? • 组胺是经典的致痒介质,皮内注射组胺引起瘙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Clinic 2010年第 25卷第1 期 19-21 抗组胺药研究进展
分布
组胺受体的功能
H1
H2
H3
H4
广泛,如神经细胞、气道和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 表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嗜 酸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DCs、T和B、肝细胞、软骨 细胞
广泛,同前。如胃肠道、平滑肌、 心脏等
Ⅱ、组胺的药理作用
4、神经系统 • 刺激感觉神经末梢H1受体发生瘙痒或疼痛,
这是荨麻疹和昆虫叮咬反应的主要原因; • 刺激自主神经节后纤维H1受体释放儿茶酚
胺等介质,使血管收缩; • 刺激交感神经节后纤维H2受体可发生急性
促炎效应。
Ⅲ、组胺受体类型
1、H1受体(H1R) 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和毛细 血管壁,参与调节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睡 眠、记忆、血压、头痛、心动过速等。 ; 2、H2受体(H2R) 主要分布于消化道分泌腺, 与消化性溃疡发生有关; 3、H3受体(H3R)主要分布于组胺能神经元 表面, 参与调节组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 释放, 以及减轻皮肤瘙痒, 防止气道过度收缩等。 4、H4受体(H4R)主要分布于骨髓和外周造 血细胞,主要是参与粒细胞的分化, 可能介导 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
Ⅰ、抗组胺药概念
• 指能通过与组胺之间竞争性结合组胺受体, 从而在组织内拮抗组胺作用的一类药物。 根据结合受体不同分为H1R拮抗剂、H2R拮 抗剂和H3R拮抗剂。临床上常用H1R拮抗剂 治疗过敏性疾病,被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 鼻炎、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性疾病。
组胺(HA)
Ⅰ、组胺生化结构 Ⅱ、组胺的药理作用 Ⅲ、组胺受体类型
Ⅰ 、组胺生化结构
1、化学结构为β-乙胺基咪唑,分子量为 111Dalton;
2、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皮肤、肺、胃粘膜、 肝、 肌肉、 结缔组织 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 粒细胞);
3、体内HA是由L-组胺酸经L-组胺酸脱羧酶的 脱羧作用而得;
3、平滑肌 • 刺激H1受体引起收缩,但各种平滑肌的敏感性
不同。①健康人支气管平滑肌对组胺不敏感, 但哮喘和其他有肺部疾病患者对组胺的敏感性 可增强100~1000倍,引起支气管收缩甚至痉挛, 小剂量即可引起呼吸困难;②胃肠平滑肌收缩, 大剂量可引起腹泻;③人子宫平滑肌对组胺不 敏感,但孕妇发生变态反应时,可引起流产或 早产。 • H2受体引起舒张。
主要分布于组胺性 神经元;嗜酸细胞、 单核细胞、DCs
主要分布在于骨髓 和外周造血细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中性粒细胞、嗜酸 细胞、DCs、T
组胺受体 在变态反 应和炎症 调节中的 作用
(瘙痒、疼痛;血管扩张、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 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 增加组胺和其他介质的释放、 增加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 加嗜酸性、嗜中性粒细胞趋 化作用,增加抗原递呈细胞 功能及B细胞活性;阻断体液 免疫和IgE产生;诱导细胞免 疫(Th1);增加IFN-γ分泌 及自身免疫
1981 第二代抗组胺药问世 1955 阐明抗组胺药的抗变态反应作用 1943 抗组胺药中枢系统不良反应首次报道 1942 抗组胺药首次用于临床
1937 1910
合成第一个抗组胺药 首次发现组胺
Modified from Simons FER. Antihistamines, Chapter 51, in Middleton's Aller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osby, 6th Edition, 2003
4、新合成得HA主要与蛋白质结合,以无活性 复合物形式储存于肥大细胞和碱性粒细胞 中。
Ⅱ、组胺的药理作用
1、心血管系统 (1)心脏 激动心脏H1受体,减慢房室传导,增强
心房肌收缩力;激动心脏H2受体,使心率加快,心 室肌收缩力增强。
(2)血管 激动血管的H1和H2受体均可引起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血管通透性增加。
(3)血小板 血小板膜上存在H1和H2受体。激动H1 受体,可激活磷脂酶A2,介导花生四烯酸释放,调 节血小板内Ca²+水平,促进血小板聚集。激动H2受 体,可增加血小板内cAMP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 最终效应取决于二者功能平衡变化结果。
Ⅱ、组胺的药理作用
2、外分泌腺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亢进,唾液等 其他外分泌增加;
组胺受体 在中枢神 经系统的 作用
睡眠觉醒周期、饮食摄入、 体温调节、情绪和攻击性行 为、定位、记忆、学习功能
神经内分泌
突触前异受体;减 少组胺、多巴胺、 5-羟色胺、去甲肾 上腺素、乙酰胆碱 分泌
尚未确定
N Engl J Med 2004;351:2203-17.
抗组胺药
Ⅰ、概念与发展史 Ⅱ、抗组胺药作用机制 Ⅲ、理想的抗组胺药物标准 Ⅳ、抗组胺药分类
痒并伴有充血、风团、红斑三联反应,即荨麻 疹症状。用抗组胺药通常能减轻瘙痒。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Clinic 2010年第 25卷第1 期 19-21 抗组胺药研究进展
组胺相关研究历史回顾
2000 H4 受体克隆成功 1999 H3 受体克隆成功 1998 H1 受体多态性阐述 1993 H1受体克隆成功 1991 H2受体克隆成功 1986 报道抗组胺药物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