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腕及手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腕及手部筋伤
腕部是连接前臂与手的结构,是前臂肌腱、血管、神经分布到手的管道。

腕前浅表面可以看到三条腕横纹,腕近侧横纹位于尺骨头的平面上;腕中间横纹相当于桡腕关节线的两端;腕远侧横纹微凸向手掌,通过桡腕关节中线的最高点,并相当于屈肌支持带的近侧缘。

强力握拳屈腕时,腕前面的三条纵行肌腱明显突出。

掌长肌腱居腕的正中部,正中神经由掌长肌腱的深面出现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掌长肌腱的桡侧为桡侧腕屈肌腱,尺侧为尺侧腕屈肌腱。

尺神经居指浅屈肌腱和尺侧腕屈肌腱之间。

腕深层掌侧有腕、掌侧韧带和腕横韧带。

腕横韧带与腕骨在屈侧所形成一个较深的凹陷,组成骨性纤维管道,即腕管。

腕背侧韧带与桡、尺骨远端形成的骨性纤维鞘管,容纳伸肌腱,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拇长展肌腱、拇短伸肌腱、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指伸总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小指固有伸肌腱,以及尺侧腕伸肌腱。

上述各间隔内均有滑膜鞘包绕肌腱,各滑膜鞘的长度均超过腕背侧韧带的宽度,故在韧带的近端和远端均有滑膜鞘延伸出来。

(见图4-1)。

手掌的中央凹窝,即手心。

手心两侧的鱼腹状隆起,桡侧的为鱼际,尺侧的为小鱼际,中间的凹窝包含屈肌腱及深部手肌(蚓状肌及骨间肌)。

在手背可以看到指总伸肌腱的投影,有时可看到该肌腱与邻近手指的腱结合。

手指借掌指关节与手掌相连。

手指掌侧皮肤较厚,富有汗腺和指纹。

指腹处神经末梢丰富,触觉灵敏,可辨别物体的质地和形态。

指掌侧皮下组织聚积成球状,其间有纤维将皮肤连于指骨骨膜和腱鞘。

第一节桡腕关节扭挫伤
桡腕关节又称腕关节,由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与尺骨下端的关节盘形成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构成,属椭圆关节。

损伤后如治疗不当,后期容易引起腕骨间彼此关系的改变,即所谓桡腕关节不稳。

【病因病机】
桡腕关节的扭挫伤是由外力造成的。

桡腕关节处于背伸、尺侧偏斜位时,加上受到过猛
的外力作用,使桡腕关节活动超出正常范围,会引起相应的腕部韧带、筋膜等组织损伤。

同样,损伤也可发生在屈腕、桡侧偏斜位。

由于桡腕关节活动依靠止于腕骨远侧的肌肉作用,远侧列腕骨因与掌骨紧密相连,故与掌一起活动。

当腕背伸时,远侧列腕骨也随之背伸。

腕掌屈时,远侧列腕骨也随之掌屈。

桡腕关节桡、尺侧偏斜时,远侧列腕骨也随之运动。

当外力超越一定范围,即可发生桡腕关节扭挫伤。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根据受力的部位与方向的不同,在腕部相应或相反的部位发生肿胀,酸痛无力,局部有压痛,致使桡腕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一般挫伤较扭伤重,血肿较明显,超过6-8h后局部逐渐出现皮下瘀血斑。

(二)X线检查
桡腕关节正侧位、斜位X线摄片一般无异常发现。

如疑合并骨折,可在伤后2周再摄片复查。

【辨证论治】
桡腕关节扭挫伤后应适当休息,局部行简单外固定。

软组织挫伤瘀血、肿胀广泛者,早期应用冷敷,待好转后改为湿热敷。

(一)手法治疗
扭挫伤初期,腕部肿胀在特定的位置,压痛不明显时,可先作轻缓地按、摩、揉、捏等手法,再拿住拇指及第1掌骨左右摇晃3-5次,然后逐个拔伸第2-5指,使筋急、筋挛得以松弛。

最后,屈伸腕部数次,理顺经筋。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早期肿痛并见,治宜祛瘀活血、消肿止痛,方选仙复汤。

后期肿胀消退,关节活动尚僵硬者,方选补筋丸或小活络丹。

2.外用药早期外敷消肿止痛膏或双柏散,后期用五加皮汤熏洗。

(三)功能锻炼
由于腕部皮下组织结构松弛,伤后肿胀明显,手背皮肤张力增加,牵拉掌指关节及拇指使之过度背伸,有时很难一时将受伤腕部控制在功能位上。

后期容易发生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挛缩,出现掌指关节僵硬,故桡腕关节扭挫伤后应以主动活动为主。

如用一宽度适当的木板握于手掌内,以控制拇指及手指的掌指关节,也利于指骨间关节做屈曲位锻炼。

或揉转金属球、核桃,以锻炼手腕部屈、伸和桡、尺侧偏斜及环转运动。

(四)其他疗法
1.理疗桡腕关节扭挫伤后期可用超声波治疗,以缓解疼痛和肌痉挛,加强局部组织代谢。

2.局部封闭疗法泼尼松龙12.5~25mg加1%普鲁卡因4~6ml,作压痛点及其周围封闭。

第二节腕关节盘损伤
桡腕关节的三角形纤维软骨盘因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引起的损伤,称为腕关节盘损伤。

腕关节盘又称三角纤维软骨,是一块位于尺骨茎突与桡骨的尺切迹下端之间的纤维软骨,略呈三角形。

其中央比周围薄,上下面呈双凹形。

腕关节盘的中央厚约3~5mm,呈盘状,容易破裂。

其较厚的尖端借纤维组织附着于尺骨茎突的桡侧及其基底小窝,一部分与尺侧副韧带相连;其较薄的底附于桡骨的尺切迹边缘,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相移行,形成桡腕关节尺侧的一部分;其掌侧及背侧与桡腕关节的滑膜相连。

桡腕关节关节囊的下部与腕关节盘相融合,由于关节囊松弛无力,滑膜向上突出于桡、尺骨间,并越过远端骺形成隐窝,允许作旋前和旋后运动。

腕关节盘除分隔桡尺远端关节与桡腕关节外,也是尺、桡骨下端相互拉紧与联系的主要结构。

(见图4-2)
腕关节盘是腕尺侧的缓冲垫,是桡尺远侧关节的主要稳定装置,正常时,腕关节盘在任何旋转角度均处于紧张状态。

一般在前臂旋后位时,腕关节盘掌侧部分紧张度增大,而在旋前位时背侧部分紧张度增大。

【病因病机】
桡腕关节在工作时多呈旋前位,桡腕关节尺侧偏斜和背伸时,三角骨的近侧面紧压腕关节盘的腕侧关节面,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活动;同时在关节盘的尺骨侧则因随同桡骨旋转,需要在尺骨头上滑动,如此在同一关节盘的上、下面出现了动与不动的矛盾。

当前臂旋前、桡腕关节尺侧偏斜、背伸及手被固定时,可发生腕关节盘撕裂。

在手部固定并前臂旋转时,旋转应力以手部为杠杆而作用于桡骨,同时旋转中心不再是尺骨,这种情况可使桡尺远侧关节发生异常活动。

如旋转力过大,则能引起腕关节盘破裂。

此外,由于桡骨远端骨折等损伤,也可使腕关节盘破裂。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腕部有明显的外伤史。

初期肿胀、疼痛局限于桡腕关节之尺侧,桡腕关节功能受限,腕作伸屈、旋转动作时引起疼痛。

后期尺骨头部分局部肿胀和压痛,酸楚乏力。

将桡腕关节尺
侧偏斜并作纵向挤压时,可引起局部疼痛。

作桡腕关节被动旋转活动时,尺骨头向背侧移位,桡尺远端关节有异常活动,并发出弹响声。

(二)X线检查
桡腕关节X线摄片可见桡尺远侧关节间隙增宽,尺骨头向外背侧移位。

应用碘剂作桡腕关节造影,穿刺部位在尺骨茎突内侧及局部皮下浅静脉的外侧,当针头穿过腕背侧韧带及关节囊进入关节腔时,可有明显的减压感。

正常情况下造影剂仅充盈于关节盘远侧的桡腕关节腔中;但当腕关节盘发生破裂时,则造影剂即可通过破裂缝隙进入桡尺远侧关节及其囊状隐窝中,显示腕关节盘破损部位。

(三)鉴别诊断
桡腕关节扭伤、腕尺侧副韧带损伤、急性或慢性创伤性滑膜炎其桡腕关节关系属正常。

【辨证论治】
腕关节盘无直接的血液供应,仅在周围与关节囊和骨附着处有少量血液供应,大部分依赖关节腔内的滑液营养。

若系边缘损伤,有可能自行修复。

急性损伤者,手法后可进行外固定3-4周。

拔伸捺正法患者坐位,臂伸位掌心向下。

医者在患者前方,先行适当的相对牵引,在牵引下将腕部摇晃2-3次,再轻轻揉按、揉捏尺骨头与桡骨远端的尺侧缘,使其突出处复平,随之将分离的桡尺远侧关节捺正并保持稳定位置。

(见图4-3)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初期治宜祛瘀消肿,方选七厘散等;后期治宜活络补筋,方选补筋丸或小活络丸。

2.外用药早期外敷消肿止痛膏,后期用海桐皮汤煎水熏洗。

(三)功能锻炼
损伤早期尽量避免腕部旋转活动。

在佩带护腕时逐渐加强桡腕关节正常活动,如握拳等。

(四)其他疗法
1.局部封闭疗法用泼尼松龙12.5-25mg加1%普鲁卡因4-6ml作尺骨茎突与桡骨远端痛点间注射,每周1次,3次为1疗程。

2.手术疗法对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可作腕关节盘切除。

第三节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
由于腕部伸屈活动过频,引起桡侧腕伸肌群肌腱的劳损,造成周围腱膜、筋膜炎性改变,称为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

前臂桡侧伸肌群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

在前臂背侧中、下1/3处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从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之上斜行跨过,该处没有腱鞘,仅有一层疏松的腱膜覆盖(见图4-4)。

由于腕伸肌活动频繁,又无腱鞘保护,使肌腱间相互摩擦增多,故容易引起肌腱周围组织的劳损。

【病因病机】
频繁过量的桡腕关节伸屈活动,或跌仆时手掌撑地,或在桡侧腕长、短伸肌将桡腕关节固定于背伸位的情况下用力握物或提重物等因素,均可导致桡侧腕伸肌腱及其周围组织的创伤、劳损,产生炎性反应,充血、肿胀而发生本病。

由于筋膜增厚形成皱褶,并有纤维素渗出,肌腱滑动时可触觉捻发音。

【诊断】
(一)临床表现
多发于青壮年,多见于从事双杠、举重、木工等活动者,有明显的上肢及腕部劳损病史。

腕桡侧部疼痛、乏力,前臂中、下1/3交界处桡骨背侧肿胀、疼痛明显,桡腕关节屈伸活动时疼痛加重。

(二)检查
按压患处而屈伸桡腕关节时,可感到或闻及“吱吱”的捻发音。

由于压痛点在腕伸肌腱与拇长展肌、拇短伸肌的交叉处,故本病又名创伤性肌腱膜炎、念发音肌腱周围炎。

【辨证论治】
轻者局部热敷和减少活动后,症状可自行痊愈。

发病急而稍活动即疼痛者,不宜立即行理筋手法,待病情缓解后再行手法治疗。

(一)手法治疗
1.按摩法先点压合谷穴,再牵引舒腕,牵引捻肘及点压天窗、缺盆、中府等穴位。

2.理筋法一助手握患肢前臂上端,医者一手握拇指,与助手相对拔伸牵引,用另一手拇指沿桡骨腕伸肌腱自下而上反复用推法,直至桡腕关节活动时捻发音消失或减轻为止。

(见图4-5)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治宜祛瘀消肿、舒筋止痛,方选舒筋丸。

2.外用药局部外敷消炎止痛膏或贴宝珍膏,配合海桐皮汤熏洗。

(三)功能锻炼
患者以健侧拇指对患肢桡侧腕伸肌腱自下而上,沿其肌腹反复用推法。

(四)其他疗法
1.理疗适当局部固定,可结合物理疗法如透热疗法、蜡疗等。

2.局部封闭疗法以泼尼松龙12.5-25mg加1%普鲁卡因4-6ml作封闭治疗。

第四节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指由于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在管内受压而形成的综合征。

表现为桡侧3-4个手指麻木疼痛,鱼际肌萎缩,拇指外展、对掌无力,正中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

腕管有四壁:前壁为腕横韧带,后壁为一层覆盖桡腕关节及腕横关节光滑韧带的筋膜组织,桡侧壁为舟骨结节和大多头角骨结节,尺侧壁为腕豆骨、钩骨钩突及其韧带。

在腕管内通过的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及正中神经。

(见图4-6)
【病因病机】
(一)腕管内压力增大
长期反复用力进行手部活动可使手和腕发生慢性损伤,临床常见于木工、裁逢等。

尤其是女性,腕部的活动范围较大。

在掌指和腕部活动中,指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长期与腕横韧带来回摩擦,引起肌腱、滑膜和神经的慢性损伤。

在握拳屈腕时,则更易受伤(见图4-7)。

大量肌腱、滑膜水肿使管腔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压。

风湿和类风湿性疾病,产后或闭经期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胶原性疾病和掌长肌先天性肥大,均可诱发正中神经受卡压。

(二)腕管容积减小
如月骨脱位、桡骨下端骨折畸形愈合等都可使腕管内腔缩小,腕横韧带的增厚亦可使腕管缩小,压迫正中神经。

(三)腕管内容物的增多
如常见的腱鞘囊肿、脂肪瘤、钙质沉着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中年患者居多,女性多于男性,以单侧多见。

主要症状为患手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手指运动无力及血管、神经营养障碍等。

轻者仅在夜间或持续用手劳动后出现手指感觉异常,但运动障碍不明显,仅少数患者用手指做精细动作时有不灵活的感觉。

重者手指刺痛、麻木,且持续而明显,有时疼痛可向前臂乃至上臂、肩部放射,夜间或用手工作时加剧,甚至影响睡眠和劳动。

(二)检查
屈腕同时压迫正中神经1 -2min,麻木感加重,疼痛可放射至中指、食指;用手指叩击腕掌部,中指等麻木为阳性;屈腕试验可进行两侧对比,更有助于明确诊断。

(见图4-8)
(三)鉴别诊断
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两者麻木区不单在手指,往往前臂同时也有痛觉减退区,并且运动、腱反射也出现某一神经根受压的异常变化。

同时,有颈部症状与体征等。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理筋手法按压、揉摩外关、阳溪、鱼际、合谷、劳宫等穴及痛点;然后将患手在轻度拔伸下,缓缓旋转、屈伸桡腕关节,再用左手握腕,右手拇、食两指捏住患手拇指远节,向远心端迅速拔伸,以发生弹响为佳;依次拔伸第2、第3、第4指。

以上手法可每日1次,经1-2周后可望缓解。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治宜祛风通络,内服小活络丸。

2.外用药外贴消炎止痛膏或宝珍膏,并用海桐皮汤局部熏洗。

(三)功能锻炼
除练习各指屈伸活动外,逐步练习腕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和粘连。

(四)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取阳溪、外关、合谷、劳宫等穴针刺。

2.局部封闭疗法可选用泼尼松龙12.5-25mg加1%普鲁卡因4-6m1,于腕横韧带近侧缘中点向腕管内注射。

(见图4-9)
3.手术疗法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切除腕横韧带以减压。

第五节指伸、指屈肌腱断裂
外伤引起的手部指伸、指屈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早期而有效的治疗是恢复手指功能的关键。

【病因病机】
手部肌腱的断裂大多数由撕裂伤、切割伤、戳伤等引起。

由于损伤部位不同,有指伸肌腱或指屈肌腱之分。

肌腱断裂后,指屈肌腱回缩是非常明显的。

指伸肌腱从前臂起始,止于远节指骨的背侧,位于皮下,只在腕背横韧带下有一段包在腱鞘内。

在正常情况下,手指充分屈伸时,肌腱滑动的范围较小。

随着不同区域的肌腱断裂,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如指伸肌腱远侧指间之抵止部肌腱断裂,远节指骨产生锤状指呈屈曲畸形。

指深屈肌腱从前臂起,经腕管、手掌、指屈腱鞘止于手指远节的掌侧。

指屈肌腱断裂后,若失去早期修复机会,近端回缩较多。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指伸肌腱断裂,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曲后而不能主动伸直。

在中节指骨处,指伸肌腱的两侧腱束融合在一起,附着于远节指骨基底部背侧,若此处断裂则形成锤状指(见图4-10)。

指伸肌腱较薄,肌腱断裂后指骨间关节不能伸直,日久可导致关节屈曲、挛缩。

(二)检查
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时,指骨间关节即处于伸直位。

作伸腕试验时,手指不能屈。

固定近侧指骨间关节时,如不能主动屈曲远侧指骨间关节,则为指深屈肌腱断裂(见图4-11)。

如指浅、深屈肌腱都断裂,固定掌指关节,则远侧和近侧指骨间关节都不能主动屈曲。

检查指浅屈肌腱时,要注意排除指深屈肌的影响。

由于第2~5指的指深屈肌腱共一个肌腹,故可握住一指的两个邻指于完全伸直位,以固定指深屈肌腱并使之处于紧张状态,可
使该指的指深屈肌不能发生屈指作用。

这时如被检查指的指浅屈肌腱未断,则能主动屈曲近侧指骨间关节(见图4-12),否则不能。

固定拇指掌指关节,如不能屈曲拇指骨间关节,则为拇长屈肌腱断裂。

(二)X线检查
指骨间关节正侧位片,除外指骨骨折、指骨间关节脱位。

【辨证论治】
(一)手术治疗
新鲜的手指肌腱完全断裂时,应力争进行一期手术。

晚期由于肌腱断端的粘连及断腱的回缩等,会给手术增加困难。

肌腱损伤的创口不整齐、断腱碎裂或有缺损者,不能直接缝合。

肌腱断裂合并有明显的软组织血运障碍者,不宜做一期缝合。

某些损伤,如在肉食加工、皮毛加工、污水中作业等工作中受伤或被动物咬伤等,虽然伤口及肌腱断端比较整齐,但这类损伤术后容易感染。

除非断腱两端均显露可以缝合外,一般不宜在伤口的远、近端去寻找断腱强求缝合。

某些损伤,如在肉食加工、皮毛加工、污水中作业等工作中受伤或被动物咬伤等,虽然伤口及肌腱断端比较整齐,但这类损伤术后容易感染。

除非断腱两端均显露可以缝合外,一般不宜在伤口的远、近端去寻找断腱强求缝合。

如受技术条件限制,断裂的肌腱可以不强求一期缝合。

特别是指屈肌腱,在手指纤维鞘管内断裂时,手术较复杂,操作要求较高(见图4-13)。

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增加感染机会,或造成广泛粘连。

此时可先缝合伤口,争取伤口一期愈合,再对损伤的肌腱作二期修复。

对闭合性手指远节伸肌腱全断者,术后可用铝板条或指骨小夹板,将患指近侧指骨间关节尽量屈曲,远侧指骨间关节过伸位固定4~6周。

手部指浅、深屈肌腱全断者,术后按上述固定夹板的要求,固定患指于指屈位4-6周。

对于手指肌腱部分断裂者,可仿上述方法作适当固定。

(三)药物治疗
1.内服药损伤早期治宜清热解毒,内服五味消毒饮;后期因指节损伤,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凝滞,内服麻桂温经汤。

2.外用药后期可配合中药热敷、熏洗,方如海桐皮汤等。

(四)功能锻炼
一般肌腱断裂后,需制动3~5周,以后可去除制动,开始练习活动,1周后逐渐加大活动量。

锤状指术后需制动6周,若活动过早,肌腱吻合处稍被拉长,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第六节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附近或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内含无色透明或微呈白色、淡黄色的粘稠液。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为劳损所致,或外伤诱发。

它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结缔组织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变有关。

腱鞘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相连,但并不一定与关节腔或腱鞘的滑膜腔相通。

囊腔多为单房,但也有多房者。

囊壁为致密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无衬里细胞,囊内为无色透明胶冻样粘液。

【诊断】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多见于青年及中年,女性多于男性。

最常见于腕背(见图4-14),起自手舟骨及月骨关节的背侧,位于拇长伸肌腱及指伸肌腱之间;其次多见于腕掌面偏桡侧,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发生于腘窝内者,伸膝时可见如鸡蛋大的肿物,屈膝时则在深处,不易触摸清楚。

此外,躁背部也是多发部位之一。

多数患者除出现肿物外,无其他不适,少数有局部胀痛。

如发生在腕部,则腕力减弱,握物时有挤压痛。

囊肿的大小与症状的轻重无直接关系,囊肿小而张力大者疼痛多较明显,囊肿大而柔软者多无明显症状。

也有的囊肿坚如骨质,但仍存在一定弹性。

【辨证论治】
对囊壁较薄者,可用指压法压破囊肿二如囊肿在腕部,将手腕尽量掌屈,使囊肿尽量高突和固定,医者用两拇指相对挤压囊肿,并加大压力压破之。

再用按摩手法散肿活血,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1~2日。

对囊壁较厚、囊内张力不大、难以压破者,可先用三棱针刺入囊肿,起针后在囊肿四周加以手法挤压,使囊肿内容物散入皮下,然后外用消毒敷料加压包扎。

(二)药物治疗
外用药囊壁已破,囊肿变小,局部仍较肥厚者,可外搽茴香酒,或外贴万应膏,使肿块进一步消散。

(三)其他疗法
1.局部封闭疗法腱鞘囊肿有的为多囊性,可于局部麻醉后,换用大号注射针头,尽可能抽尽囊内粘液,然后固定针头,更换注射器,以泼尼松龙12.5~25mg加1%普鲁卡因2-4ml 作局封,并予加压包扎。

2.手术疗法反复发作者,可作手术切除。

应将囊腔基底起源处的囊腔环绕肌腱,在肌腱周围全部切除。

第七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桡骨茎突部位的肌腱在腱鞘内较长时间地过度摩擦或反复损伤后,滑膜呈现水肿、渗出增加、增厚等炎性变化,引起键鞘管壁增厚、粘连或狭窄,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病因病机】
拇长展肌及拇短伸肌的肌腱经过桡骨茎突部浅在骨沟,上有韧带覆盖,形成一纤维骨性鞘管。

肌腱出鞘管后折成一定角度,分别止于拇指及第1掌骨。

当拇指及腕活动时,此折角加大,从而更增加肌腱与腱鞘管壁的摩擦,久之可发生肌腱滑膜炎,肌腱局部变粗,腱鞘管壁变厚,逐渐产生症状(见图4-15)。

从事包装工作或拧衣动作频繁者,更易患本病。

鞘管表面可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水肿。

纤维鞘管壁正常厚度在0.lcm以内,腱鞘炎时可增加2~3倍。

这使管腔变窄,肌腱在管内滑动困难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诊断】
(一)临床表现
多数缓慢发病。

偶因手腕部过度用力活动,自觉腕部桡侧疼痛,提物乏力而发现患病。

桡骨茎突部可微有肿胀,局部有压痛。

疼痛严重者可放射到全手,甚至夜不能寐。

有时于桡骨茎突部可触及有摩擦音。

亦有因疼痛而拇指运动无力,以握拳时为甚。

(二)检查
将患者拇指屈曲,然后握拳同时将腕向尺侧倾斜时,会引起局部剧痛。

(见图4-16)【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推按阳溪法以右手为例。

医者左手拇指置于阳溪穴部(相当于桡骨茎突部),右手食指及中指挟持患肢拇指,余指握住患者其他四指,并向下牵引(见图4-17A),同时向尺侧极度屈曲;然后,医者用左拇指捏紧桡骨茎突部,用力向掌侧推压挤按,同时右手用力将患者腕部掌屈(见图4-17B);最后仲展,反复3-4次。

每日1次。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治宜调养气血、舒筋活络为主,方用桂枝汤加当归、威灵仙、姜黄、桑枝等。

2.外用药一般手法治疗后在桡骨茎突处敷以消肿膏,以绷带包扎固定,并配合海桐皮汤熏洗。

(三)其他疗法
1.局部封闭疗法以泼尼松龙12.5-25mg加1%普鲁卡因2-4ml鞘管内注射,每周1次,3次为1疗程。

2.手术疗法病程较长,鞘管壁较厚,局部隆起较高,反复发作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第八节指屈肌腱鞘炎
指屈肌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

多发于拇指,病变发生在掌指关节部位籽骨与韧带所形成的环状鞘管内。

亦有单发于中指、无名指,病变发生在与掌骨头相对应的指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