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疾病知识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预防和治疗
处理原则:防病进展,改善血液循环 1 )一般疗法: 2 )药物治疗:
⑴ 辨证论治 ① 寒湿阻络 治 则:温经散寒活血 方 药:阳和汤或黄芪桂技五物汤
②血脉瘀阻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剂:桃红四物汤 ③湿热或热毒盛 治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剂:四妙勇安汤 ④气血两虚 治则:补气养血 方剂:顾步汤加减、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伤和感染 中医:寒邪侵入至经脉不通 ②内因:自身免疫、内分泌紊乱及遗
传因素 中医:脾气不足、肾气不足
3病 理 特征: ① 动脉始静脉止,由远及近 ② 节段性分布 ③ 活动期—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炎症 ④ 后期:炎症消退,新生毛细血管形成 ⑤ 侧支循环逐渐形成,但不足以代偿
4 临床表现和分期
临床表现
肢体增长变粗。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 定义: 是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 性和周期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 相当于中医的脱疽 地域:北方>南方 年龄:青壮年 性别:男性
难治性疾病 截肢率 国外:20% 本邦: 2%~7%,平均5%
自建国初期(1952年)采取中西医结 合治疗方法
2 病因:尚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明确 ①外因:吸烟,寒冷与居处潮湿,慢性损
病因
病因不详 易患因素: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
吸烟、高血压、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
病理改变
病变部位: 起于内膜 再至中层; 发病机制不详,高度预估与动脉内膜
损伤相关
血栓形成 内膜损伤
脂质沉积、斑块下出血凝固,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终闭塞
硬化斑块
易患部位:
全身性疾病,动脉分叉部易患;斑 块在大动脉分叉、管壁后方和分叉 之锐角处多见
① 患肢怕冷,皮温降低 ② 皮色苍白,或发绀 ③ 感觉异常 ④ 患肢疼痛:炎症刺激、缺血 ⑤ 营养障碍 ⑥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⑦ 游走性浅静脉炎 ⑧ 干性坏疽,溃疡不愈
分 期1
按缺血程度分 第1期 局部缺血期(早期)
患肢凉麻、畏寒,跛距500-1000m, 皮温低,色苍白,足背或胫后动脉 减弱;反复发作的游走性血栓性浅 静脉炎
注意:ASO是一缓慢演变过程!
侧支循环较易建立,有时下肢动脉多处病 变,而病人却无明显症状
若在AS基础上急性血栓形成,侧支循环未 及建立,将出现急性缺血症,肢体易坏疽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性别:男女均发病 年龄:中年后发病
临床时期 1、轻微症状期:早期供血不足 2、间歇跛行期:狭窄阻塞加重 3、静息痛期:趋于坏疽之前兆 4、溃疡坏死期:无法满足最基本的新 陈代谢及轻微损伤修复
原因:该部血液动力学变化复杂, 湍流、涡流,损伤血管内壁!
ASO后
侧支建立程度直接影响肢体灌注
1、病变近、远端压力差增大,侧支 开通、血管床增大,血流增加,最 终减小两端压力差
2、肢体运动组织缺氧,酸性代谢 产物增多,促侧支血管扩张,利于 其建立
3、近端愈狭窄,侧支愈易建立
小腿动脉闭塞后侧支少,有病例腘 动脉下段单纯闭塞即引起肢体坏疽
定义
发生在除颅内和心脏血管外的动脉、 静脉和淋巴管的疾病;
含狭窄、闭塞、扩张、损伤、畸形等 病变。
临床表现
疼痛 肿胀 感觉异常 皮温改变 皮色改变 坏疽
疼痛
间歇性疼痛 肢体活动:间歇性跛行、跛时、跛距 肢体体位:心脏平面(动、静) 温度变化:环境温度
持续性疼痛 动脉性静息痛 静脉性静息痛 炎症、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皮色与血管关系
毛细血管瘤:红色斑块 静脉曲张团:局部紫蓝 淋 巴 瘤:清白透亮 海绵状血管瘤:局部浅蓝
位置深在肌层可无皮色改变, 但压之缩小,松压增大
营养性改变
皮肤营养障碍 萎缩(慢性动脉功能不全) 肢体或足趾瘦细 肌肉紧张度下降 皮肤光滑 汗毛脱落
溃疡坏疽 好发部位(动脉、静脉)
⑵扩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 ⑶抗生素:少用 3)高压氧疗法 提高氧分压 增加血氧张力 改善组织缺氧
4)手术疗法 ⑴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⑵动脉重建术 ⑶截肢术
5)创面处理
定义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ns,ASO)
因动脉壁硬化,内膜增厚导致动脉狭窄 甚至闭塞的一组缺血性疾病,下肢多发
后下垂下肢皮色变化。
形态改变
动脉形态:搏动,杂音,质地。 静脉形态:膨大,迂曲,变硬。
肿块
搏动性与非搏动性
搏动性:动脉病
动脉瘤 动静脉瘘
边界清, 面光滑, 膨胀性搏 动;
先天性蔓状血管瘤 广泛 散在 多发 膨胀搏动性肿块
传导性搏动性肿块
无搏动性肿块特点 柔软 局部皮变 压 缩性
第2期 营养障碍期(中期)
间跛明显,静息痛;入夜痛剧,抚足坐 不能寐,皮温显降、色苍白、或紫斑、 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趾甲增厚变形, 小腿肌肉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 失。
第3期 组织坏死期(晚期)
有见第1、2期临床表现,患肢血循环严 重障碍,趾端发黑、干瘪坏疽、溃疡形 成。持续痛剧,继发感染转为湿性溃疡
浮肿
静脉性浮肿 淋巴水肿
感觉异常
沉重 感觉异常
疼痛、潮热、倦怠感、 麻木、针刺或蚁行感。 感觉丧失
皮温改变
动脉性阻塞:皮温降 静脉性阻塞:皮温升
皮色改变
正常:苍白、发红; 异常:青紫、黑色; 指压:压之退色-瘀在脉里
压不退色-瘀在脉外; 运动性色泽 体位性色泽(Buerger试验)抬高而
2.特殊检查 ⑴ 肢体血流图 ⑵ 超声多普勒检查 ⑶ 动脉造影
伯格试验(Buerger试验)
体位:平卧
方法:下肢抬高45°持续3分钟
结果:阳性——足部苍白、麻木或疼 痛;患者坐起,患肢下垂足部潮红或 见局部紫斑——供血不足
注意:结果提示肢体有无缺血,诊断 要结合病史
TAO与动脉缺血性疾病鉴别 ①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② 多发性大动脉炎: ③ 糖尿病足
分期2
1期:患肢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较轻 2期:肢体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为 2a大于200m 2b小于200m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3期:缺血性静息痛为主。入夜尤甚, 屈膝护足而坐,组织频于坏死
4期:干性坏死,感染则转湿性坏死
5 检查和诊断
诊断要点: 1.一般检查 ① 记录跛距和时间 ② 皮温测定 ③ Buerger试验 ④ 指压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