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颗粒和阿司匹林的鉴别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的鉴别实验报告(3篇)

阿司匹林的鉴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阿司匹林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

阿司匹林的结构中含有酯基和羧基,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鉴别:1. 红外光谱法:利用阿司匹林的红外吸收光谱与标准品进行比对,判断其结构。

2. 氢氧化钠滴定法:利用阿司匹林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通过滴定测定其含量。

3. 三氯化铁试验:利用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部分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紫堇色配合物。

4. 碳酸钠试验:利用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部分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醋酸臭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红外光谱仪、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电子天平、水浴锅、电热套、研钵、漏斗等。

2. 试剂:阿司匹林片剂、水杨酸标准品、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酚酞指示剂、三氯化铁试液、碳酸钠试液、中性乙醇、稀硫酸等。

四、实验步骤1. 红外光谱法(1)取阿司匹林片剂适量,研细,制成粉末。

(2)将粉末均匀铺在红外光谱仪样品池中,进行红外光谱扫描。

(3)将所得红外光谱与水杨酸标准品的红外光谱进行比对,判断阿司匹林的结构。

2. 氢氧化钠滴定法(1)称取阿司匹林片剂0.4g,精密称定。

(2)将阿司匹林片剂溶解于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剂显中性)20mL中。

(3)加入酚酞指示剂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粉红色。

(4)记录滴定所需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3. 三氯化铁试验(1)取阿司匹林片剂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

(2)加入三氯化铁试液1滴,观察颜色变化。

4. 碳酸钠试验(1)取阿司匹林片剂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煮沸2分钟后,放冷。

(2)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和醋酸臭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外光谱法:阿司匹林的红外光谱与水杨酸标准品的红外光谱一致,证明阿司匹林结构正确。

板蓝根颗粒的鉴别方法

板蓝根颗粒的鉴别方法

板蓝根颗粒的鉴别方法
板蓝根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料,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

然而,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假冒伪劣的板蓝根颗粒,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因此,正确的鉴别方法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板蓝根颗粒的外观来进行鉴别。

正规的板蓝根颗粒应该是淡黄色或淡棕色的颗粒状物,颗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无明显的杂质和异味。

如果颗粒颜色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淡,表面粗糙不平,或者有异物混杂其中,就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我们可以通过闻味来进行鉴别。

正规的板蓝根颗粒应该具有清香的草药味,无刺鼻的异味。

如果闻到的味道过于刺鼻或者有其他异味,就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我们可以通过试用来进行鉴别。

将一小部分板蓝根颗粒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开水,搅拌均匀后静置片刻。

正规的板蓝根颗粒应该能够迅速溶解,形成清澈的药液,无残渣和沉淀。

如果药液不易溶解,或者有大量的残渣和沉淀,就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正确的鉴别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购买假冒伪劣的板蓝根颗粒,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在购买板蓝根颗粒时,消费者应该选择正规的药店或者医院,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清热解毒中成药中阿司匹林的薄层鉴定

清热解毒中成药中阿司匹林的薄层鉴定

清热解毒中成药中阿司匹林的薄层鉴定【摘要】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成药中阿司匹林的薄层鉴定方法。

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集的100种中成药,均采取薄层鉴定技术,评估中成药内阿司匹林含量。

结果:通过对100种中成药的鉴定,可知各薄层板处均未存在和阿司匹林Rf值相同的斑点,可判定待测药品中无阿司匹林成分。

结论:针对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薄层鉴定技术使用,可在短期内鉴定是否含有阿司匹林成分,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准确性高等优势,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清热解毒;中成药;阿司匹林;薄层鉴定技术阿司匹林为现代医疗中常见镇痛、抗炎、解热类药物,正是因治疗效果较佳,被部分药厂掺入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内,以此增强药效。

但在此过程中,阿司匹林极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若在遵医嘱给药下可有效控制,但以“添加剂”的掺入中成药内,会面临诸多不良反应。

在此过程中,做好中成药内阿司匹林成分鉴定,是保证用药安全的有效举措[1]。

抽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集的100种中成药,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仪器包括快速混匀器、离心机、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超声波清洗剂、电子天平及暗箱式紫外分析仪、1.2 试药将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羟甲基纤维素钠、硅胶GF254及氨水定义为分析纯,各药品均为国药集团,且为市场销售类中成药。

包括黄连上清丸、银黄口服液、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抗病毒颗粒、清热消炎宁胶囊及羚羊感冒胶囊、穿心莲片、牛黄解毒片、三黄片和羚翘解毒丸、清咽片等。

此外,阿司匹林对照品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3 溶液制备(1)对照品。

将甲醇予以充分溶解和稀释后,构成1.2mg/ml溶液,且定义为对照品。

(2)药品研磨。

若为胶囊剂型可带壳研磨,片剂带糖衣研磨,若为口服液可直接使用,依据药品说明书单次剂量,将药品置于烧杯内;经超声处理10min 起到加速溶解的效果,再使用甲醇定容25ml,随机抽取3ml液体置于离心管内,以4000rpm/min速率予以离心处理,约为10min后取清液,定义为待测品。

阿司匹林的化学鉴别方法

阿司匹林的化学鉴别方法

阿司匹林的化学鉴别方法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药物,那怎么鉴别它呢?嘿,咱可以试试三氯化铁反应!把阿司匹林溶解在水里,然后滴加三氯化铁溶液,如果溶液变成紫堇色,那就说明可能是阿司匹林啦!这就像侦探在找线索一样刺激,不是吗?那在这个过程中有啥要注意的呢?可得小心操作,别把溶液弄得到处都是。

而且要确保试剂是新鲜的,不然结果可就不准确喽!那这个鉴别过程安全不?放心吧!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那是相当安全稳定的。

就好比走在平坦的大路上,没啥危险。

阿司匹林的化学鉴别方法在很多场景都能派上用场呢!比如在实验室里确定药品的成分,或者在药品检测中发挥作用。

这多牛啊!优势也很明显呀,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特别复杂的设备。

想象一下,就像用一把小巧的钥匙就能打开神秘的宝箱一样方便。

给你说个实际案例哈,有一次在实验室里,大家就用这个方法准确地鉴别出了阿司匹林。

那效果,杠杠的!简直让人欢呼雀跃。

所以啊,阿司匹林的化学鉴别方法真的很不错,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用。

板蓝根的鉴别方法

板蓝根的鉴别方法

板蓝根的鉴别方法“哎呀,我好像有点感冒的迹象了!”我皱着眉头对妈妈说道。

妈妈一听,赶忙说:“那赶紧喝点板蓝根预防一下呀!”我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这就是真的板蓝根呀,万一是假的呢?”妈妈笑了笑说:“宝贝,别担心,妈妈知道怎么鉴别板蓝根呢。

”嘿,这可勾起了我的兴趣,我缠着妈妈给我讲讲。

妈妈耐心地开始说道:“首先呀,你可以看看板蓝根的外观,真的板蓝根颗粒大小比较均匀,颜色是棕褐色的。

然后呢,闻一闻气味,会有一股淡淡的中药味哦。

还有呀,你可以拿一点放在嘴里尝尝,真的板蓝根味道有点甜,还有点微苦呢。

”我瞪大了眼睛:“哇,这么神奇呀!那这些鉴别方法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当然有啦,宝贝。

比如在看外观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有没有杂质呀。

闻气味的时候要认真感受,别把其他味道当成是板蓝根的味道啦。

尝味道的时候可别一下子吃太多哦。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那板蓝根都在哪些场景能发挥大作用呀?”妈妈想了想:“像我们平时有点感冒前兆呀,或者周围有人感冒了,就可以喝板蓝根来预防一下。

而且它比较温和,大多数人都能喝。

它的优势就是能清热解毒,对预防和缓解一些小毛病很有帮助呢。

”我想起之前有一次,班级里好多同学都感冒了,妈妈就赶紧给我冲了板蓝根喝,那段时间我就真的没有被传染呢,这应该就是板蓝根的实际应用效果吧。

我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板蓝根就像一个小卫士,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呢!”妈妈笑着点头:“对呀,所以我们要学会鉴别它,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呀。

”我心里暗暗想着:以后我也要学会自己鉴别板蓝根,这样就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啦。

哎呀,那我可得把这些方法都牢牢记住,可不能买到假的板蓝根呀,不然怎么能起到保护我的作用呢?想到这里,我又认真地问了妈妈一遍鉴别方法,妈妈耐心地又给我讲了一遍。

我觉得自己已经差不多掌握了,等下次去买药的时候,我一定要亲自试试这些方法,看看我能不能鉴别出真正的板蓝根。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状况,而像板蓝根这样的常见药就像是我们的好帮手。

阿司匹林的鉴定方法

阿司匹林的鉴定方法

空白组:(过量定量)NaoH 硫酸滴定液滴定(消耗体积V0)
NaoH滴定度(T)=0.5X180.16 X 1/2=45.04(mg/ml)
含量(%)= (V0-V)XF XT /W X100%
(V:样品测定时消耗硫酸滴定液体积(ml)V0:空白试验时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ml) T:滴定度 W:供试品称样量(g) F:硫酸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 F=滴定液实际浓度/滴定液规定浓度)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
【含量测定】一
1.阿司匹林酸碱滴定法:
直接滴定:方法:取本品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20ml,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d,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滴定液相当于18。02mg 的C9H8O4
4. 用空白样,采用同样的操作步骤(操作步骤2和3),记录下空白样品的体积数V1’和V2’;
5. 用空白值进行试验校正。
五. 计算
滴定液NaOH所消耗的体积数(ml)为:
VNaOH = (V1 + 40 - V2 )- (V1’ + 40 - V2’)
每1mLNaOH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16mg的C9H8O4。
方法:取本品1.5g,精密称定加氢氧化钠滴(0.5mol/l)50.0ml,混合,缓缓煮沸10min,放冷,加酚酞指示液,用硫酸滴定液(0.25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
实验组:称量 (过量定量)NaoH滴定 (剩余)NaoH硫酸滴定(消耗体积V)
三.仪器和试剂

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

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

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药学3班袁源摘要:阿司匹林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解热镇痛药。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发挥药效迅速,药效肯定,其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该文旨在通过对阿司匹林的结构推测与性质探究,分析阿司匹林原料药及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制剂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阿司匹林鉴别含量测定1.阿司匹林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分子式:C9H8O4相对分子量:180.16官能团:苯环、羧基、酯基1.1性质描述: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

熔点135~140℃。

无气味,微带酸味。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潮湿空气中缓缓水解成水杨酸和乙酸。

在乙醇中易溶,在乙醚和氯仿溶解,微溶于水和无水乙醚,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能溶解,但同时分解。

(水溶性:3.3g/L(20℃)、熔点:136℃)1.2有关杂质:苯酚及其他合成副产物,如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酰水杨酸、水杨酸酐、乙酰水杨酸苯酯、乙酰水杨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酐及双水杨酯等。

特别是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其酚羟基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成一系列的有色醌型化合物而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所以需要控制。

2. 阿司匹林原料药和制剂的鉴别原料药的特点是组分单一、结构明确,所以鉴别不易区分的同类药物时时要选用专属性强的鉴别方法。

制剂的鉴别一般需采取提取分离、经适当干燥后再压片绘制图谱。

提取时应选择适宜的溶剂,以尽可能减少辅料的干扰,并力求避免导致可能的晶型转变。

2.1.试剂鉴别法:阿匹林的水溶液加热放冷后水解成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堇色。

阿司匹林的碳酸钠溶液加热放冷后,与稀硫酸反应,析出白色沉淀,并发出乙酸臭气。

2.2仪器鉴别:基于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用计算机等仪器,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的测量。

2.2.1红外光谱鉴别法是一种专属性强、应用较广(固、液、气样品)的鉴别方法,用于区别不易区分的同类药物。

板蓝根的理化鉴别实验报告

板蓝根的理化鉴别实验报告

板蓝根的理化鉴别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板蓝根,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要是说到这个名字,估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感冒了,用它泡水喝,能预防流感!”没错,这种草本植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备良药”。

尤其是在换季的时候,板蓝根几乎成了每家每户药箱里必备的神仙草。

板蓝根其实是由板蓝根的根部提取出来的,它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效果。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通过理化方法来鉴别它,看看板蓝根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成分,能让它这么受欢迎。

毕竟,谁都不想喝到假的“板蓝根水”,对吧?二、实验目的这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理化鉴别的方法,分析和识别板蓝根的质量。

说白了,就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看看我们手里的板蓝根是不是“正宗货”。

谁都知道,现在市面上什么东西都有假货,连这种看似普通的草药也难免有些小伎俩。

所以,今天咱们就要“给板蓝根上一道安全锁”,确保大家喝的每一口水都是真正的好药材。

三、实验方法1.外观观察法咱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外观。

大家知道,板蓝根的外表可不能马虎,它的根部应该呈现出一种深褐色或者暗黄色。

别说,真要是看得仔细,你会发现它的外表还带点特殊的光泽感。

要是你手里的板蓝根看上去有点发黑,或者颜色不均匀,那就要警惕了,可能是质量不佳,甚至是假冒伪劣的。

试着掰开一根,看看它的断面,如果是新鲜的板蓝根,应该是黄白色的,不会有杂质。

如果你看到断面上有很多奇怪的颗粒,可能就是其他东西掺杂在里面。

对,就是这么直接。

2.水提取法好,接下来我们来个“水洗一洗”的步骤。

这个方法特别简单,就是把板蓝根泡在水里,看看它的颜色变化。

如果你拿的是纯正的板蓝根,一泡水就能看到它释放出一种蓝色或紫色的液体。

这个颜色非常鲜明,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颜色变化,它是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体现。

像那些假货,水一泡,颜色不但浅,还可能有点模糊不清,根本看不到什么紫蓝色的精华。

要是泡的水呈现出茶色或者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那基本可以肯定,板蓝根有问题。

阿司匹林的鉴定方法(一)

阿司匹林的鉴定方法(一)

阿司匹林的鉴定方法(一)阿司匹林的鉴定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具有镇痛、退热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然而,市面上也存在着一些假冒的阿司匹林产品。

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阿司匹林的鉴定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鉴定方法:1. 观察药物外观•阿司匹林一般是白色颗粒状或片剂状,无明显异味。

•假冒的阿司匹林可能会有颜色、形状和气味的差异。

2. 峰值波长检验•阿司匹林的峰值波长约为227 nm。

•使用紫外光谱仪,测量药物在该波长下的吸光度。

•如果测量到的吸光度与阿司匹林的标准吸光度相差较大,则可能是假药。

3. 进行化学试剂检验•用硫酸铁铵试液滴加在阿司匹林片剂上。

•如果生成紫色溶液,则说明药物中含有阿司匹林。

•反之,若溶液无色或颜色明显不同,则可能是假药。

4. 薄层色谱法•将阿司匹林溶解于试剂中,涂抹在薄层色谱板上。

•将色谱板放入色谱槽中,让试剂沿着色谱板上升。

•观察试剂在色谱板上的迁移情况。

•假冒的阿司匹林可能会出现额外的斑点,与正品有明显区别。

5.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阿司匹林溶解于移动相中。

•调整流速和柱温,分离药物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检测光吸收峰的面积或峰高比例,判断阿司匹林的含量。

•假冒的阿司匹林可能会含有其他化学成分,与正品有明显不同。

6. 质谱法•使用质谱仪,对阿司匹林进行质谱分析。

•检测药物中的分子离子峰和质子峰,以确定其化学成分。

•假冒的阿司匹林可能在质谱图上显示出与正品不同的峰值。

综上所述,鉴定阿司匹林的真伪可以通过观察药物外观、测量峰值波长、化学试剂检验、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多种方法。

在购买和使用阿司匹林时,我们应该注意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到假冒产品,保障自身的健康安全。

阿司匹林鉴别方法

阿司匹林鉴别方法

阿司匹林鉴别方法阿司匹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类固醇消炎药,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发热和炎症。

在购买和使用阿司匹林时,需要注意其品质和真伪,以避免因质量不佳或假冒伪劣产品而产生危险。

以下是关于阿司匹林鉴别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

1. 外观检查法外观检查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

合格的阿司匹林片应该是白色或淡黄色的,呈圆形或椭圆形。

在检查时要注意其表面是否光滑,无气泡、凹陷或斑点等缺陷,以及是否有异味。

2. 溶解性检查法阿司匹林的溶解性是其重要的鉴别特征。

将阿司匹林片放入热水中,应该能快速溶解,而不是残留在表面或聚集在底部。

观察药片的表面是否有残渣。

3. 重量和厚度检查法阿司匹林片的重量和厚度也是鉴别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合格的阿司匹林片应该有一定的重量和标准的厚度。

通过称重和测量厚度的方式,可以判断药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4. 红霉素试验法红霉素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阿司匹林鉴别方法。

将红霉素滴入阿司匹林片上,观察其颜色变化。

红霉素对阿司匹林无影响,合格的药片应该没有颜色变化。

5. 紫外光谱检查法紫外光谱检查法是一种高精度的鉴别方法。

通过测量阿司匹林的紫外吸收光谱,可以识别其化学结构和成分,并与标准谱进行比较。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能。

6. 熔点测定法熔点是阿司匹林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测定其熔点,可以判断药物是否纯度高。

合格的阿司匹林片的熔点为138℃~142℃。

7. pH值检测法阿司匹林的pH值也是一项重要的鉴别指标。

其pH值应该在3.5~6.5之间,不应偏离太多。

通过pH试纸或电位计等设备测量其pH值,可以判断药片是否合格。

8. 灭菌测试法灭菌测试是一种用于检查医药制品是否符合规定的微生物质量限制的方法。

通过将阿司匹林样品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培养基上菌落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可以判断药品是否已被正确灭菌。

9. 线粒体毒性测试法线粒体毒性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药物毒性的方法之一。

通过引入线粒体样品,观察其产生ATP的能力是否影响,可以检测药物与线粒体的交互作用。

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

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

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
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包括:
1.质量鉴别:观察阿司匹林的外观,应为白色结晶粉末,味苦。

使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质谱法等方法,分析阿司匹林的分子结构和特征。

2.化学鉴别:使用阿司匹林的化学反应进行鉴别。

例如,阿司匹林可以与FeCl3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

3.色谱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对阿司匹林进行分离和鉴别。

4.生物鉴别:使用药理、毒理学方法,观察阿司匹林的药效和毒性。

例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脂肪酸合成,降低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但长期大剂量使用会产生胃肠道溃疡等副作用。

板蓝根冲剂薄层鉴别

板蓝根冲剂薄层鉴别

板蓝根冲剂薄层鉴别
更新日期:2011-04-08 点击: 曹敏
提要 对板蓝根颗粒(冲剂)中的板蓝根进行了薄层层析鉴定。本方法专属性强,干扰少,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之一。
关键词 板蓝根颗粒(冲剂); 薄层鉴别
《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收载的板蓝根颗粒(冲剂)为较常用的抗病毒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的功效。为了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其中板蓝根进行了薄层层析鉴别。
1 药品与试剂
靛玉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板蓝根对照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由常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健民制药厂提供,本所中药室鉴定);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试剂均为分析纯;板蓝根颗粒(自制)。
2 实验方法与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方法(1):取样品15 g,加无水乙醇5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浓缩成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去板蓝根的阴性样品按同法制备。另取板蓝根对照药材1 g,加无水乙醇4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浓缩至3 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进行薄层层析。层析图谱见图1。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药品检验所 213003
图2 方法(2)的TLC
1 样品 2 对照品 3 阴性样品
层析条件:吸附剂,硅胶G;展开剂,氯仿-丙酮(9∶1),展开,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阴性无斑点。
3 小结
上述二种方法的鉴别,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对确保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图1 方法(1)的TLC
1 样品 2 对照药材 3 阴性样品
层析条件:吸附剂,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氯仿-甲醇-醋酸乙酯(5∶3∶2);显色剂,10%硫酸乙醇溶液。喷雾,105℃加热至斑点清晰,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阴性无斑点。

板蓝根颗粒薄层色谱法原理

板蓝根颗粒薄层色谱法原理

板蓝根颗粒薄层色谱法原理
板蓝根颗粒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样品对薄层色谱吸附剂的黏附程度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涂在薄层板上,并放入用板蓝根颗粒制备的薄层色谱仪中,随后在特定的试剂体系下,在板上形成不同的色斑,并通过比对其Rf值来进行样品分离和定量分析。

板蓝根颗粒作为吸附剂,可以吸附具有不同极性和不同分子量的化合物,然后通过试剂反应,不同化合物在板上会形成不同的色斑,通过Rf值的测定可以判断待测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其中,Rf值是指色斑移动距离与样品起点距离的比值,可以表征样品吸附和运移的特性。

板蓝根颗粒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快速、简单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分离和鉴定复杂的化合物混合物,如中药材中含有多种成分的情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药品分享案例

药品分享案例

药品分享案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药品分享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健康信息交流方式。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一些药品使用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想分享的是一种常见的感冒药——板蓝根颗粒。

这是一种中药成分的感冒药,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我记得有一次我感冒发烧,服用了板蓝根颗粒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咽痛的不适感明显减轻。

因此,我觉得在感冒初期,可以考虑使用板蓝根颗粒来缓解症状。

其次,我想分享的是一种常见的胃痛药——胃舒平。

这是一种非处方药,对于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我曾经在旅行时因为饮食不规律导致胃痛,服用了胃舒平后,症状得到了缓解。

我觉得在旅行或者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下,备一盒胃舒平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一种常见的头痛药——阿司匹林。

这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对于头痛、偏头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我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会出现头痛的情况,每次服用阿司匹林后,都能够感到头痛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因此,我觉得在需要缓解头痛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

总的来说,药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来使用药品,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其次,要注意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要因为别人的推荐而盲目使用。

最后,要注意药品的保存方法,避免药品受潮、曝晒或者超过保质期。

希望以上的药品分享案例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对待,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感谢阅读!。

板蓝根颗粒和阿司匹林的鉴别ppt课件

板蓝根颗粒和阿司匹林的鉴别ppt课件
学家瓦尔特·斯尼德几经周折获得德国拜尔公司的特许,查阅了拜耳公司实 验室的全部档案,终于以确凿的事实恢复了这项发明的历史真面目。他指出: 在阿司匹林的发明中,阿图尔·艾兴格林功不可没。事实是在1897年,费利 克斯·霍夫曼的确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但他是在他的上 司--知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并且完全采用艾兴格林提出的 技术路线才获得成功的。
仪器
试剂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电子天平、1个10ml量 板蓝根颗粒、茚三酮试 筒、真空泵、抽滤瓶、 液、蒸馏水 布氏漏斗、滤纸、电热 套、1个500ml烧杯、
250ml锥形瓶
电子天平、1个50ml量 板蓝根颗粒、稀乙醇、
筒、1个100ml烧杯、 稀乙醇、精氨酸、羧甲
毛细管、超声处理装置、基纤维素钠、正丁醇-
来源:/view/1345.htm
三.实验内容
方法一: 物理方法 ① 外观及熔点:纯乙酰水杨酸为 白色针状或片状晶体, m.p.135~136℃,但由于它受 热易分解,因此熔点难测准。 ②各种谱图
乙酰水杨酸的红外光谱图
方法二: 化学方法 (1)三氯化铁反应 水杨酸及其盐在中性或弱酸条件下,与三 氯化铁试液反应, 分子中的酯键受热水解,生成资金色铁配 合物,显紫堇色。这是部分本品水解成水杨酸,三价铁离子 与水杨酸的酚羟基结合所致。 步骤:取乙酰水杨酸约0.1g,加水l0ml,于试管底部用酒精 灯微火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应出现紫堇色。 (2)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 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后,水杨酸白色沉淀析出,产生醋酸的 臭气. 步骤:取乙酰水杨酸约0.5g,加碳酸钠试液l0ml,煮沸2min, 放冷,滴加稀硫酸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味。

鉴别阿司匹林的实验报告

鉴别阿司匹林的实验报告

鉴别阿司匹林的实验报告引言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头痛、发热和关节炎等症状。

然而,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假冒阿司匹林产品,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鉴别阿司匹林的实验方法,帮助用户准确鉴别真假阿司匹林。

材料与方法- 原料:真假阿司匹林各一片-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纸张、显微镜、化学试剂(硫酸铁、硫酸钠)- 实验操作:本实验主要包括外观观察、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三苯甲烷丸试验、显微镜观察等步骤。

实验过程与结果1. 外观观察首先,对真假阿司匹林进行外观观察。

真阿司匹林片剂呈白色或微黄色,平整光滑,并印有药厂的标志和批号。

假阿司匹林片剂则可能存在色泽不均匀、图案模糊或无标志等特点。

2.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将真假阿司匹林片剂分别放入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中,设置扫描波长范围为200~400 nm。

真阿司匹林片剂呈现典型的紫外吸收峰,可观察到两个特征吸收峰(波长分别为245 nm和298 nm),而假阿司匹林片剂则无或只有单一吸收峰。

3. 三苯甲烷丸试验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真假阿司匹林片剂粉末,然后加入硫酸铁试剂。

真阿司匹林片剂粉末溶液呈现紫红色,在加热后变为红褐色;而假阿司匹林片剂粉末溶液无明显变化。

4. 显微镜观察利用显微镜分别观察真假阿司匹林片剂的细节结构。

真阿司匹林片剂表面光滑,结构均匀,且可见阿司匹林分子晶体,而假阿司匹林片剂可能存在表面凹凸不平、结构不均匀或无晶体结构等现象。

结论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鉴别阿司匹林真伪。

根据外观观察、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三苯甲烷丸试验、显微镜观察等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真阿司匹林片剂呈白色或微黄色,平整光滑,标志和批号清晰可见,而假阿司匹林片剂可能存在色泽不均或无标志等特点。

2. 真阿司匹林片剂紫外光谱呈现两个波长分别为245 nm和298 nm的吸收峰,而假阿司匹林片剂可能无或只有单一吸收峰。

解释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

解释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

解释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我折腾了好久阿司匹林的鉴别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完全是瞎摸索啊。

我就知道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药,那怎么鉴别呢?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看外观,一般阿司匹林片是白色的片剂。

但我后来发现这太不靠谱了,因为白色片剂的药太多了。

然后我就想,从化学性质上入手。

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叫乙酰水杨酸嘛。

我就试着用它的水解特性来鉴别。

我把阿司匹林片研磨成粉末,放到水里,这就像是把咖啡豆研磨了然后放到水里一样,想让它充分混合。

我想着如果水解了,溶液里就应该有水杨酸这种物质。

可光靠眼睛看溶液根本看不出来什么变化啊,这就是我失败的一次尝试。

后来我知道了,得加点化学试剂去检测水杨酸。

我又去查资料,有人说可以用三氯化铁溶液。

如果溶液里有水杨酸,和三氯化铁一混合就会显紫堇色。

我又做实验,把之前配的疑似含阿司匹林水解后的溶液和三氯化铁加在一起,结果发现颜色好像有点紫,但我又不太确定是不是就是那种典型的紫堇色,毕竟我只是在自己简陋的小环境下做这个检测。

这时候我就意识到啊,这个实验的条件可能得比较精准才行。

比如说量的控制,如果阿司匹林粉末取多了或者三氯化铁溶液太浓,可能颜色就不对了。

还有一种方法我试过,就是利用阿司匹林的熔点来鉴别。

这就好比每个物质都有自己的温度身份证一样。

阿司匹林有特定的熔点范围。

我把阿司匹林粉末放到小容器里,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旁边还放着温度计。

但是这个过程很难严格控制温度,我稍微一个不注意,可能火大了一点,结果一下子就超过了它应该出现变化的温度范围,这又失败了。

我觉得要是有那种很精密的加热仪器可能会好很多。

反正这阿司匹林的鉴别啊,真的不容易,得小心再小心,多做几次尝试,还得尽量有比较准确的实验工具才行。

不过话说回来,三氯化铁这个方法我觉得比较容易操作,如果多做几次熟练了,能够很好地控制量的话,还是比较靠谱的。

我还想找更多更准的鉴别方法呢,以后要是找到了非得好好再试验下不可。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国内主要生产厂家
山东新华制药集团 南京制药厂 吉林制药公司 等等
二.药物性质
1.结构
2.分子式
C9H8O4 180.16
对分子质量 4.物理性质:
白色针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酸味。 白色针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酸味。熔点 135℃~138℃,密度 ℃ ℃ 密度1.35g/cm3。在干燥空气中稳定,遇潮会缓缓水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 解为水杨酸和醋酸。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解为水杨酸和醋酸。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在沸水中分 解
二.板蓝根的性质 板蓝根的性质
分子式:C10H8N2O2 分子式 分子量:188.19 分子量 物理性质:为棕色或棕褐色的 物理性质 为棕色或棕褐色的 颗粒;味甜,微苦。 颗粒;味甜,微苦。主要有 含糖型和无糖型两种。 含糖型和无糖型两种。
三.实验内容
方法一 取板蓝根0.5g(含蔗糖)或0.3g(无蔗 糖),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取滤 液1ml,加茚三酮试液0.5ml,置水浴中 加热数分钟,溶液显蓝紫色。
五.实验所需仪器试剂
仪器 方法一 试剂
电子天平、1个10ml量 板蓝根颗粒、茚三酮试 筒、真空泵、抽滤瓶、 液、蒸馏水 布氏漏斗、滤纸、电热 套、1个500ml烧杯、 250ml锥形瓶 电子天平、1个50ml量 板蓝根颗粒、稀乙醇、 筒、1个100ml烧杯、 稀乙醇、精氨酸、羧甲 基纤维素钠、正丁醇毛细管、超声处理装置、 真空泵、抽滤瓶、布氏 冰醋酸-水(19:5: 漏斗、滤纸、硅胶G薄 5)、茚三酮试液、蒸 馏水 层板、烘箱 电子天平、1个10ml量 筒、1个100ml烧杯、 滤纸、紫外光灯 板蓝根颗粒、蒸馏水
(3)板蓝根不对症反而伤身:
自发现板蓝根治疗病毒、细菌感染有效后,使用板蓝根及制 剂(如冲剂、口服液)十分普遍。板蓝根属寒凉之品,虽无 中毒的报道,但长期大量服用亦会有不良反应,尤其是年 老体虚者。素体阳虚又过服寒凉,可出现口淡、疲乏等表 现
3.国内主要生产厂家
湖南康寿制药有限公司 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 宁夏启元国药有限公司 湖南省回春堂药业有限公司 湖南三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等等
方法三
取本品0.5g(含糖型)或0.3g (含糖型) 取本品 无糖型),加水5ml 使溶解,静 ),加水 使溶解, (无糖型),加水 置。 取上清液点于滤纸上,晾干, 取上清液点于滤纸上,晾干,置紫 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斑点显蓝 下观察, 外光灯 紫色。 紫色。
四.总结
方法一较方法二、方法三操作步 骤简单,可行性强。溶解、过滤 等实验步骤为化学实验常用的分 析方法,且步骤一所需的仪器试 剂也是实验室常用的。
方法二 取板蓝根粉末0.5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 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乙醇1ml使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 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 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 液各1~2µ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 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自然干燥),以 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展 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 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 斑点。
5.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酸性较水杨酸弱,比苯甲酸的酸性强 阿司 化学性质酸性较水杨酸弱 比苯甲酸的酸性强.阿司 比苯甲酸的酸性强 其酸性受苯环、 匹林属水杨酸类药物 ,其酸性受苯环、羧基和取代 其酸性受苯环 基的相互影响。取代基为卤素、硝基、 基的相互影响。取代基为卤素、硝基、羧基时能 降低苯环电子云密度,使羧基中羟基氧原子的电子 降低苯环电子云密度 使羧基中羟基氧原子的电子 云密度降低,从而增强了氢氧间极性,较易离解出 云密度降低,从而增强了氢氧间极性 较易离解出 质子,故酸性较苯甲酸强 反之,取代基为甲基 故酸性较苯甲酸强; 取代基为甲基、 质子 故酸性较苯甲酸强;反之 取代基为甲基、氨 基时能增强苯环电子云密度, 基时能增强苯环电子云密度,从而降低了氢氧键 极性,使酸性弱于苯甲酸。阿司匹林是一酰化剂, 极性,使酸性弱于苯甲酸。阿司匹林是一酰化剂 能与胺类和羟基化合物反应生成酰胺和酯. 能与胺类和羟基化合物反应生成酰胺和酯 在氢氧 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解。用作消炎药、 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解。用作消炎药、止痛药 和解热药。可用少量硫酸为催化剂, 和解热药。可用少量硫酸为催化剂,使乙酸酐与 水杨酸作用制得。 水杨酸作用制得。
方法二
方法三
阿司匹林的鉴别
阿司匹林的简介 药物性质 实验内容 总结 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 组成成员分工情况
一.阿司匹林的简介 阿司匹林的简介
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它诞生于 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它诞生于1899年 年 3月6日。早在 年夏尔, 月 日 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 热拉 年夏尔 弗雷德里克·热拉 (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 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 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 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 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 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 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 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 (Aspirin)。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 。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 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 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 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 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 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 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 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 生成的减少有关。 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 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 生成的减少有关 疾病的发作。 疾病的发作。
2.副作用
(1)板蓝根可致过敏反应:
因滥用板蓝根冲剂和针剂,发生过敏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的 也不少。绝大多数为板蓝根注射液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 头昏眼花、面唇青紫、四肢麻木、全身皮肤潮红、皮疹等, 有时表现为全身出现红斑型药疹,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 克。
(2)用量过大损伤消化道:
板蓝根毒性极小,极少数人服用常规量会有轻度消化道症状。 有报道1例4岁患腮腺炎病儿肌注板蓝根注射液的同时,口 服板蓝根煎剂和含板蓝根的片剂,6天后引起上消化道出 血。
2.副作用
阿司匹林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 阿司匹林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 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停药后多可消失; 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量应用时可 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在服用一定疗 程后可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 程后可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少 数病人可发生哮喘、荨麻疹、 数病人可发生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 性水肿或休克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死 性水肿或休克等过敏反应 严重者可致死 亡;剂量过大时可致肝肾功能损害
六.组成成员分工情况
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PPT制作:
再见
1.药理作用
(1)抗凝血:阿斯匹林进入循环系统后,可作用于 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心。此中枢会监视血液的 温度,及引发身体产热或散热的反应。阿斯匹林 因此有退烧的作用。它也可产生发汗、毛囊竖立 和最重要的血管收缩或扩张作用。 (2)消炎: 阿斯匹林常用来治疗风湿症,减轻炎 症反应。类风温性关节炎病人血中前列腺素的浓 度比正常人高出甚多,使得关节滑液改变,阿斯 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而减轻发炎与疼痛。 (3)解热: 阿斯匹林作用在血小板上,降低血液 凝固的能力,因此外科手术前一周不可使用阿斯 匹林。
四.总结
个人认为第一种比第二种方法 操作起来更为简便,且化学反 应更为明显,所需的实验器材 也更少。
五.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
仪器 方法一 试剂
方法二
电子天枰、一个10ml的 乙酰水杨酸、蒸馏水、 量筒、一根试管、试管 三氯化铁溶液 夹、酒精灯、胶头滴管、 一个50ml的烧杯 电子天平、一个50ml的 乙酰水杨酸、碳酸钠溶 烧杯、一个10ml的量筒、液、稀硫酸溶液 100ml的圆底烧瓶、两 至三粒沸石、铁架台、 电热套或酒精灯、50ml 酸式滴定管一根
板蓝根颗粒
1.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 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抗菌 消炎,抗病毒, 消炎,抗病毒,抗血小板聚 镇咳,祛痰等作用。 集,镇咳,祛痰等作用。用 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 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 喉痹,烂喉丹痧, 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 瘟疫,丹毒,痈肿。 瘟疫,丹毒,痈肿。且解毒 作用也很强。 作用也很强。
三.实验内容
方法一: 方法一: 物理方法 外观及熔点: ① 外观及熔点:纯乙酰水杨酸为 白色针状或片状晶体, 白色针状或片状晶体, m.p.135~136℃,但由于它受 . ℃ 热易分解,因此熔点难测准。 热易分解,因此熔点难测准。 ②各种谱图 乙酰水杨酸的红外光谱图
方法二: 化学方法 (1)三氯化铁反应 水杨酸及其盐在中性或弱酸条件下,与三 氯化铁试液反应, 分子中的酯键受热水解,生成资金色铁配 合物,显紫堇色。这是部分本品水解成水杨酸,三价铁离子 与水杨酸的酚羟基结合所致。 步骤:取乙酰水杨酸约0.1g,加水l0ml,于试管底部用酒精 灯微火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应出现紫堇色。 (2)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 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后,水杨酸白色沉淀析出,产生醋酸的 臭气. 步骤:取乙酰水杨酸约0.5g,加碳酸钠试液l0ml,煮沸2min, 放冷,滴加稀硫酸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味。
板蓝根颗粒的鉴别
板蓝根颗粒的简介 板蓝根性质 实验内容 总结 实验所需仪器试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