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2012-07-06 10:11作者admin
【本文导读】定义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并阐述了如何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隐性知识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关键的知识,它们往往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具有创造价值,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创新更有赖于他们固有的隐性知识。通常一个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三到五倍之多。如何挖掘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并促进其显性化是知识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也是企业知识管理亟需解决的瓶颈。本文就将结合AMT在知识管理领域长期积累的咨询经验来探讨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几种方法。
隐性知识的定义和分类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隐性知识是和显性知识相对的,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它代表了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的知识,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存在于特定场景中,难以系统化和难以交流,因而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和排他性。
按照是否与业务相关,可将隐性知识分为技能类隐性知识和信念类隐性知识两类。技能类隐性知识与业务直接相关,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问题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信念类隐性知识和业务间接相关。
按照隐性知识是否可显性化,可将隐性知识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能够文档化的隐性知识,一旦某个经验被员工整理成文字,其他同事就能够阅读学习并快速掌握经验;第二类是较难文档化的隐性知识,或者即使整理成文,其他人员也难以理解和学习,主要是通过人-人(people to people)的模式实现。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意义与策略
对于企业而言,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员工通过经验累积起来的隐性知识,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可以保护企业知识资产,避免因为员工流失带来的知识流失风险;同时,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可以加快培养新员工。
对于个人而言,隐性知识显性化能够促进个人成长。虽然个人将隐性知识分享给其他组织成员可能会使自己的工作优势受到威胁,降低个人的专家权,但是整体而言也给个人带来许多优点,例如:可以增加互相学习的机会;可以分享企业的共同利益;可以获得与企业激励系统的回报。
隐性知识要实现由个体到组织、由组织到个人的不断循环与深化,应重点参考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塑造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知识共享文化;
紧密结合业务流程;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
建立利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高效激励机制。
隐性知识显性化方法
按照实施主体不同,隐性知识显性化有组织统一梳理、在业务流程中获取以及通过人际化方式实现等三种方式。
1.组织统一梳理的方式。
企业组织对隐性知识进行统一梳理,首先要梳理出隐性知识点,把隐性知识点对应内部可求助的专家,再进一步,就需要组织知识贡献者(知识专家)把隐性知识点显性化。企业可以定期(例如每年)组织隐性知识梳理工作。
可以按照职能和项目两种类型梳理隐性知识点。
职能型隐性知识指与企业部门的职能或具体工作直接相关,由承担这些职能的员工掌握的知识。职能型隐性知识梳理的内容一般包括:职能分类分级、隐性知识点内容、现在的知识管理方式、建议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是否可以文档化、文档化的优先级别、是已经积累的知识还是需求的知识、贡献知识的人员等。
项目型知识梳理方法是以工作任务为基础切入,按照任务的阶段、类别、隐性知识点类型,系统地清点出工作中所有需要的隐性知识。项目型隐性知识梳理内容包括:该工作任务阶段的划分、隐性知识点具体内容、已采用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还可以采用的管理工具、是否可以文档化、文档化的优先级别、是需求的知识还是已经积累的知识、贡献知识的人员等。
以上两种方式梳理完成后,就要针对优先级比较高,可以文档化的隐性知识点,组织相关贡献者做整理工作,作为内部的最佳实践。
2.在业务流程中获取的方式。
由企业统一组织梳理隐性知识点的形式具有其局限性,一方面这种大规模的运动本身投入成本就比较大,不能作为常态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下梳理出的隐性知识点全面性也就无法保证,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或某个项目中都可能出现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棘手问题。作为第一种形式的补充,企业有必要结合业务流程,制定常态化的规定和机制,促使隐性知识能够不断地从流程中获取、积累和沉淀。
(1)通过工作总结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部门或者项目组定期做的总结、暴露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这些就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传统的总结报告采用叙事的方式,真正有价值的
知识点散落在整体的文档中,不方便知识使用者查找相应的知识点,通过纪要标题检索或者全文检索查找效率低,使得积累的知识都得不到利用。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总结的成果进行结构化的存储。部门或者项目组完成总结后,需安排人员将项目总结中的“最佳实践”部分、“问题、分析、措施”部分进行整理,分别放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最佳实践库和问题库中,以方便查阅使用。
另外,利用在制度中明确规定或在业务系统中设置相关规则的方法,增强流程中重要节点隐性知识采集的执行刚性。即员工在流程中的重要节点必须要提交相关的隐性知识文档,否则就不能进入下一步操作或项目不能完成结项审批。例如,知识管理员可以进行项目知识审计,如果在项目结项阶段没有在知识管理系统中提交项目总结,则该项目不能结项。
(2)通过问题事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在企业中,经常重复发生类似的问题。如果当该问题事件出现时,把该问题事件和解决方案能及时储存并传播给相关人员,将有效的减少重复发生的机率。
案例1:在某核电站工程建设单位,为了避免不同的项目上重复发生问题,按照问题的影响程度对问题进行分级,达到一定级别的问题(例如出现NCR不合格项)必须在内部的经验反馈系统中进行录入,描述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知识管理员根据问题的专业类型推荐给相关人员阅读,员工是否阅读该经验反馈在系统中都有显示。
案例2:针对IT运维服务系统知识库,为保证知识库解决方案的不断积累,要求在IT运维服务系统派工后技术人员后,技术人员必须把事件或问题与知识库中已有的解决方案建立关联,如果知识库中没有相同的解决方案,该技术人员则需要重新创建解决方案并建立关联,事件或问题必须与解决方案关联并解决后才能关闭。这样使熟练技术人员的运维经验不断的沉淀到知识库中。
3.人际化方式。
人际化方式指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实现知识的传播,如果采用WEB2.0相关技术,让员工在系统中进行交流就自然地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这种方式具有互动性、即时传播等诸多优势。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技术:
(1)知识社区。
知识社区指按照技术领域、部门、项目或其他主题在网络上建立的虚拟论坛,员工可以针对此主题进行交流,它是企业非正式交流的重要途径。为解决企业在推行中经常遇到的人气低迷、员工交流不热烈等问题,可通过合理版块设置(不但设置专业技术版块还设置生活娱乐类版块)、加强宣传、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定期精华整理、灵活的技术实现等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