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
▲不同视角看晚清(近代)社会:
民族主义者: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抗争史。
马克思主义者:近代史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
现代史观看:近代史是中国人民追求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理性化、自由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历史。
文明史观看: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融合的历史。
全球史观看:是中国从孤立走向世界,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晚清时期表现了社会转型期二元性的特点。存在着新与旧、中与西、进步与保守、现代性与传统性等因素的并存于对立。
政治上:民族民主运动(独立与民主)发展。外来侵略不断,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西方的侵略引发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农民阶层掀起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义和团运动(1900);清政府被迫改革,掀起洋务运动(1861-1895)开启中国的近代化、戊戌变法(1898)、清末新政(20C初);民族资产阶级发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运动(1911),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上: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小农经济逐步解体,但仍占统治地位。洋务运动开启工业化;19世纪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清末新政,清政府奖励工商。
思想上:西学东渐,传统文化受冲击,但仍根深蒂固。先进中国人在救亡图存的主题下开启学习西方思潮:林则徐、魏源冲破华贵夷贱思想藩篱,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践行“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派力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力图推翻清政府,实现民主共和制。
社会生活上:西方文明影响深远,中国社会呈现传统、洋化、中西结合的特征。(断发、放足、礼仪、称谓、习俗等)社会生活逐渐迈向现代化,但步伐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