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在危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在危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9-12T15:57:44.0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作者:欧世会陈德行
[导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作为新型传染疾病之一,其英文简称是“SFTS”。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100)
【摘要】目的:评价对危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施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展开治疗的效果。
方法:抽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因患上危重型SFTS而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29例患者,将其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对照组14例施予一般性的相关治疗,实验组15例施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展开治疗。
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15例中,总有效14例,占比93.33%;对照组14例中,总有效8例,占比57.14%。
两组治疗结果比对,实验组优越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结论:相比一般性治疗的效果情况而言,对危重型SFTS患者施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展开治疗,能取得更佳疗效。
【关键词】危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效
【中图分类号】R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249-02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作为新型传染疾病之一,其英文简称是“SFTS”。
患有该病的群体通常伴有体温升高、血小板数逐渐递减等特征。
经病原学评估确证,SFTS为布尼亚病毒的新型病种[1]。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因患上危重型SFTS而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29例患者,对照组14例、实验组15例。
两组患者上述各基础资料并没有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对探究。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向本组患者施予一般性的相关治疗,涉及防护虫媒传染性疾病的相应治疗,补给体液、实施隔离等,治疗期内,患者要持续绝对休息状态,进食流质或半流质的相关食物,同时检测患者的心电图。
1.2.2实验组
①特殊性治疗。
向本组每例患者施予0.5~1.0g?kg-1?d-1人血型丙种球蛋白,于患者静脉处注入,不间隔使用三天。
②病原学方面的治疗。
每天向患者予以0.2g多西环素+250ml葡萄糖氯化钠(浓度5%)的混合注射药液,一日一次;0.5g利巴韦林+250ml葡萄糖氯化钠(浓度5%)的混合注射药液,一日一次。
1.3 效果指标
观察每例患者的各项症状,如体温升高、头昏、头疼、身体无力、便黑血、腹泻、牙龈部位流血、皮下出现瘀斑等。
一些患者可能伴有意识不清、心绪躁动、震颤颤抖等。
同时检测外周血各项指标(血小板数、白细胞数等),检测AST、ALT等生化指标及CK、LDH、CK-Mb等。
1.4 疗效评估
治愈:对患者实施相关治疗后,各项临床病征消除,且外周血各指标、CK、LDH、CK-Mb及生化指标都归转至常规范围。
有效:对患者实施相关治疗后,各项临床病征部分消除,且外周血各指标、CK、LDH、CK-Mb及生化指标接近常规范围。
无效:对患者实施相关治疗后,各项临床病征没有改变或有加重迹象,且外周血各指标、CK、LDH、CK-Mb及生化指标都没有较大变化。
总有效率=(治愈例+有效例)/组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研究方法
本文中,全部数据都使用SPSS 20.0版统计软件予以处理,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和t检验计量资料,(x-±s)代表计量数据;(n/%)代表计数资料;当中,P<0.05表示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15例中,总有效14例,占比93.33%;对照组14例中,总有效8例,占比57.14%。
两组治疗结果比对,实验组优越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近些年以来,国内的多个地区出现了以体温上升伴血小板缩减为典型症状的一种新型传染性病症。
此病的发病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且多生活于我国丘陵(或山地)农村地区。
当中的一部分患者曾被蜱虫叮咬,病征体现有:胃部与肠道出现异常反应、过度疲劳等,此病属于人兽共患的一类自然性疫源病[2]。
由于SFTS患者普遍表现出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递减现象,且免疫方面的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患上非特异性的病毒感染病。
当前,用以救治重型SFTS的医疗手段较匮乏。
多数情况下,临床中选用广谱性抗生素药物、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及血浆等展开治疗[3]。
本研究中以多西环素作为基础性救治药物,既可起到抵抗感染的功效,又能降低病毒入侵问题的出现几率。
丙种免疫性球蛋白属于人血分离型健康制品,借助低温乙醇法处理后制成,能够向人体补给IgG抗体,用于抵抗非特异性及其他特性的病毒原体。
当丙种球蛋白进入机体后,能够在早期隔断多种病毒衍生反应,起到中和或消除毒素的作用,最终实现提升机体抵抗多数病毒原体的功效[4]。
尤其是在危重型SFTS的早期阶段施予较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延缓各种症状的恶化速度,这对缓解患者病情和减少机体损伤度,具有较大帮助作用。
此研究中,实验组15例经治疗后,总有效14例,占比93.33%;对照组14例中,总有效8例,占比57.14%。
两组治疗结果比对,实验组优越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这表示,相比一般性治疗的效果情况而言,对危重型SFTS患者施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展开治疗,能取得更佳疗效。
但由于危重型SFTS患者以老年群体居多,这些病人的体质情况较弱,且并发多种基础性病症。
因此,在对危重型SFTS施行治疗之前,医师需按每例患者的实时病情展开系统评估,以便选用最适宜的治疗法,显著提升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冯岑,张磊,孙逸等.浙江省一株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子进化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7):612-616.
[2]姚燕珍,鲍舟君,李世波.舟山海岛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淋巴细胞亚群及CD25表达特征动态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4,34(5):359-363.
[3]张剑静,李世波,王忠发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清新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28(5):383-385.
[4]杨振东,秦书理,赵普宇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及死亡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5,42(2):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