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辩证施护-便秘
便秘患者的辨证施护_陶凤杰

便秘患者的辨证施护陶凤杰(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03)摘 要:根据患者的便秘辨证分型,对患者实施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其他护理,以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解除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便秘;辨证施护中图分类号:R 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3-0540-01N ursing Patien ts w ith Consti patio n A ccord ing to Syndro m e D ifferentiationTAO F eng-jie(T he third hosp it al att ached to LN UTC M ,Shenyang 110003,L iaoning,Chi na)Abstrac t :N ursi ng pa ti ents w it h consti pati on acco rd i ng to syndro m e d ifferentiati on i n such a reas as life ,diet ,m ed ica ti on andso fo rt h .In order to i m prov e sy m pto m s i n patien ts w ith consti pati on ,and re liev e the ir pa i n .K ey word s :Consti pati on ;N urs i ng patients acco rd i ng to syndro m e d ifferentiati on 收稿日期:2009-08-16作者简介:陶凤杰(1977-),女,辽宁沈阳人,主管护师,从事护理管理和临床。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除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一种病症。
常见于西医学所称的习惯性便秘,全身衰弱排便动力不足引起的便秘,肠易激惹综合征,肠道炎症或手术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肛裂、痔疮、直肠炎等肛门直肠疾患引起的便秘。
便秘病临床路径--脾胃病科

便秘病(便秘)中医临床路径一、便秘病(便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便秘病(TCD:BNP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功能性便秘(ICD-10:K59.00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 2017)》及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便秘病协作组临床诊疗方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 2017)》及我科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便秘病(便秘)临床常见证候:(1)肠道湿热证(2)肠道气滞证(3)脾气虚证(4)津亏血少证(5)脾肾两虚证(6)肝脾不调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 2017)》、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便秘病协作组临床诊疗方案及我科全国名老中医隗继武临床经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便秘病(便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便秘病,且疾病编码为ICD-10:K59.000的便秘患者。
2.除外消化道肿瘤,或其他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神经肌肉的病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3.除外最近30天内有急性胃肠疾病或外科手术者;4.除外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呼吸系统、造血系统等疾病和恶性肿瘤者;5.除外妊娠、哺乳期妇女;6.除外长期使用精神类药物者;7.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8.患者同意中医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入院必查项目:(1)血:血常规、凝血四项+D二聚体、住院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甲状腺功能、感染系列、肿瘤标记物等。
谈便秘的辨证施护

谈便秘的辨证施护赵延玲【摘要】便秘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症状群,不同病人有不同表现,包括大便量少、质硬、排出困难、一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等.便秘在临床常见,尤以中老年多见,女性较常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护理本病,取得良好效果.【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5(013)004【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便秘;辨证施护;整体护理【作者】赵延玲【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平顶山467000【正文语种】中文便秘,是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燥硬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
因饮食入胃,往往胃的腐熟,脾的运化,使水谷精微输布之后,糟粕由大肠传送排出体外,故《素问·灵兰秘典》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若胃肠燥热内结,或因气虚传送无力,血虚肠道干湿,以及阴寒、凝结等均能导致大便秘结。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辨证施护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人是有机制整体,每个个体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证是证候,是对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关系的概括、判断,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由于个体差异,病因病机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证,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以取得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休息等状况;2)心理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4)与疾病有关的因素;5)辨证,热秘,气秘,虚秘,寒秘。
2.1 热秘型粪便干燥,小便短赤,口臭咽干,或面赤身热,腹胀而痛,舌红苔黄或黄燥,脉象滑数。
2.2 气秘型大便秘结,欲便不能,暖气频作,肋腹胀满,甚则疼痛,饮食减少,舌苔黄腻,脉弦。
2.3 虚秘型以气虚为主时,表现虽有便意,但临厕则怒挣无力,排便后汗出气短,周身乏力,以血虚为主时,则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不寐,舌淡,脉沉细。
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
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
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那么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
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L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
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
二、常见病症/证候施护(一) 便血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病症。
假设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防止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二〕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病症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4.遵医啊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啊耳穴贴压:取门、直肠、神门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1.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外表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2.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3.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平卧休息20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4.遵医嘱中药煎洗。
5.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 便秘1.观察排便的频次。
2.遵医属中药保存灌肠。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胃俞、足三里、中脘、支沟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刮痧:刮背脊部膀胱经腰骶段,大肠俞刮至出痧:刮督脉腰阳关至长强至潮红或至出痧;刮肚脐两侧天枢、大横穴至出痧。
(五)肛周潮湿瘙痒1.指导患者穿宽松清洁内衣,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便秘的中医护理

6.适宜技术
实秘者,可按揉或推按天枢、中脘、足三里、 大肠俞、支沟、曲池;虚秘者可轻揉中脘、足 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后,横擦肾俞、 命门和八髎穴,以透热为度。耳穴埋豆可选 穴大肠、直肠、交感、皮质下、脾、三焦。 热秘者可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研成细 末后,用香油调制外敷于神阙穴;冷秘者可用 葱白、生姜、食盐制圆药饼敷于神阙穴。阳 虚秘者可用肉苁蓉或吴茱英炒热后于腹部进 行热熨,以温补肾阳。
(3)阴虚秘 证候表现: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 两颧红赤,潮热盗汗, 心烦不寐,头晕耳 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护治法则:滋阴通便。 (治疗代表方:增液汤加减)
(4)阳虚秘 证候表现:大便艰涩,排出困难,面色胱白, 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腰膝酸冷,小便清 长,舌淡苔白,脉沉迟。 护治法则:温阳通便。 (治疗代表方:济川煎加减)
Βιβλιοθήκη 气机郁滞者,属气秘,症见欲便而不得出,伴院 腹胀痛,嗳气频作,胸肋痞满,苔薄腻,脉弦; 气虚秘症见粪质并不干硬,但临厕努挣乏力,甚 则汗出短气,伴神疲气怯,舌嫩苔薄; 血虚秘症见粪便干燥,排出艰难,伴面色无华, 头量心悸,舌质红而少津; 阴虚秘症见粪质如羊屎状,伴潮热盗汗,五心烦 热,头晕耳鸣; 阳虚秘症见大便不干结但排出困难,伴四肢不温, 脘腹冷痛,小便清长。
(二)病机 主要是大肠传导失司,其病位在大肠,与 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 关。若为单纯性便秘,其预后较佳;老年 性便秘和产后便秘,多属虚证,则病程较 长;若为疾病兼便秘者,则须察病情的新 久轻重而定。 长期便秘者 易发生痔疮 和肛裂。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二)辨证分型 (三) 护理措施 (四) 健康教育
骨伤科便秘患者的辨证调护

实热 ② 推 拿 治 疗 : 手 掌根 部 顺 结 肠 用 方 向 由 右 下 腹 向上 、 左 、 向 向下 推 按 . 反 复 多 次 , 促 进 肠 蠕 动 , 轻 腹 胀 , 于 可 减 利
2 32 血 虚 便 秘 ① 鼓 励 患 者 多 饮 ..
水 ,或 用 西 洋 参 煎 扬 服 ,以生 津 润 肠 通 便 。② 采 用 食 饵 法 通 便 : 松 子 仁 1 , 予 研 末 后 加 蜂 蜜 5g调 之 ,每 日晨 起 空 腹 o 服 之 . 调 肠 通 便 。 饮 食 护 理 : 进 食 可 @ 宜
调 味 , 日分 两 餐 食 之 ; 食耗 气 损 津 、 每 忌 牯滞难 化之品 。 此 证患者常伴头晕 目 ④ 眩 .敲 应 嘱 患 者 多 卧 床 体 息 ,坐 起 及 起
1
临床 资 料 骨 伤 科 住 院 的 便 秘 患
渣漱 口, 3~4 / ; 活不 能 自理 的 患 次 天 生 者 ,用 银 花 甘 草害 漱 液 棉 球 擦 拭 口腔 .
变 ; 伴有骨伤科疾病 。 ⑦
1 2 辨 证 分 型 “ . ‘
志。②针 刺疗 法: 取穴 中脘 、 行间 、 阳陵
泉 、 三 里 , 泻法 , 足 用 以通 降 腑气 . 肝 疏 导 滞 . 减 轻便 秘 。 饮 食 调 护 : 清 淡 可 ③ 以 疏 导 之 品 为 主 ,宜 食 疏 肝理 气 食 物 ,如
者 ,中药汤剂宜 凉服 ;服药后 注意观察
排 便 情 况 。④ 艾 灸 疗 法 :阳虚 便 秘 患 者 可艾 灸 气 海 、 阴 交 、 元 、 期 , 温 三 关 神 以 通 肾 阳 , 除 便 秘 @ 临 证 护 理 : 虚 患 解 阳
23 1 气 虚 便 秘 . .
便秘的辨证施护

头晕 、 头疼 、 烦躁易 怒 、 心悸 失 眠 、 体倦 消瘦 、 口干舌燥 、 五心烦 热 、 食不知 味 、 消化不 良 、 小便 频数 。舌 红少津 、
脉象细 数 。 护理 原则 : 滋 阴补 血 、 清 热生津 、 润肠 通便 。
后疲 乏不堪 , 伴有头晕 、 耳呜 、 心悸气短 、 腰酸背疼 、 腹胀 喜 按 、 小便清长、 纳 呆 食 少。苔 厚腻 , 脉 虚 弱
无力 。
1 . 1 津液 不足 型
主证 : 大便秘结 、 结块 或 团 , 便 色褐
黑, 3~ 5天 排便 1次 , 粪 便量 少 , 气 味恶 臭 。患 者 多伴
流 自通 ) 。
方法 治疗 便秘 , 取得 良好效 果 , 现 将便 秘 的辨 证施 护要
点 介绍 如下 。 1 辨 证 分 型 及 护 理 原 则
1 . 3 脾 肾两虚 型 主证 : 粪 蓄 肠 间而 无 便 意 , 或 虽 有
便 意 而怒 挣 乏 力 , 排便十分 困难 , 便 时 汗 出气 短 , 便
方 中应 用木香 , 枳壳 , 桔梗 尤妙 。取一 升一 降一能 通调 之意 。上 中下 三焦 热清 湿化则诸 症 可平 。
( 本 丈校 对 : 李 娟 收稿 日期 : 2 0 I 2—1 2— 0 7 )
便 秘 的辨 证 施 护
刘 海 银 闰 志 茹 郑 俊 杰
关键词: 便秘; 辨证施护; 情志护理
按: 葛根芩连 汤 为邪 热 下利 之 常用 方。 热邪 下利 无 论有 无表证 皆可 应用 。唯 怕苦 寒败 胃特加 干姜 少许 以制之 。 葛根 为君 药 , 能辛凉 解肌 以散 热 , 并可 升发 脾 胃之 气而止利 。黄芩 黄 连 两味 性 寒 清 肠 胃之 热 , 味 苦 可燥 胃肠之 湿。 内热 清 , 邪热 去 , 喘 亦止 。 此患 者 , 舌 淡胖 , 边有齿 痕 , 乃是脾 肾 阳虚 , 湿 热互 结 之象 。三仁 汤照 顾三焦 。宣 上 , 畅中, 渗下 可清 利化 湿 。杏 仁苦 辛 , 开 上 焦 肺 气 。豆 蔻 芳 香 , 醒 脾 可 开 中 焦 。薏 苡仁甘 淡 , 通 利下焦 。
便秘辨证施护

结 不通 。虚秘分 为气 虚便 秘 、 血虚便秘 以及气 血俱 虚便秘
3类 。证 见 大 便 燥 结 难 下 , 晕 心 悸 , 色 、 、 头 面 唇 甲咣 白无
华, 舌质淡 , 苔薄 , 脉虚弱 。 14 冷秘 . 冷秘是 指 由于 阳气虚衰 , 阴寒内生 , 阳气 不 致
荔枝等 , 并尽 可能补充一些 油脂 , 忌食 生 冷之 品。③ 可将 黑芝麻 、 胡桃 肉 、 松子仁 各等分 , 末加 蜂蜜调 服 , 研 对阴 血
盛, 热灼津液 , 津伤液耗 , 道失润 ; 肠 脾气不 足 , 则气 虚而传
刺激 。②禁食 辛辣 , 烟酒 , 忌 少食 肥甘 厚腻 之物 。宜 多食
含粗纤维 多食 物及 凉性 水果蔬 菜 , 如芹 菜 、 菠菜 、 白菜 、 黄 瓜、 西红柿 、 、 藕 香蕉 、 萄 、 葡 马蹄 、 苹果 、 梨等 。不宜 多食西
送无力 ; 肝气郁结 , 气机壅滞 , “ 内滞 而物 不行 ” 气 郁 则 气 ;
化火 , 火邪伤津 , 亦可使 肠道 失润 ; 肾开 窍 于二 阴而恶燥 , 又 主五 液 , 肾阴不足 , 则肠失濡润 , 阳不足 , 阴寒凝滞 , 肾 则 津液不通 。故四者功能 失调 , 皆为 便秘 之 因 J 。因此 , 对 于便秘患者 不能机械地 用通 下之法进 行 护理 , 必须 求本 , 根据不 同类 型辨证施护 。
廊坊
05 0 ) 6 00
【 中图分类号】 R 5. ;281 【 263 R4. 文献标识码J 5 A 【 文章编号】 l)—6921) —41 0 (2 21( 20 11 —2 X 0 9
便 秘是大便秘结不通 , 排便时 间延长 或欲大便 而艰涩
2 辨证 施 护
便秘的中医护理措施

便秘的中医护理措施本文是关于便秘的中医护理措施,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便秘中医护理措施1、病因病机便秘的发生,除大肠本身功能失职外,凡脾、胃肾、肺诸脏的功能紊乱,均能引起肠道气机失调,传导失常而形成便秘。
(1)燥热内结;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肠胃积热,化燥伤津;或由于热病后期,余热留恋,津液不足,致使肠道燥结干枯,不能濡润,传导失常,以致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而成热秘。
(2)气机郁滞: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引起气机郁滞不畅,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司,糟粕内停,不能下行而成便秘。
(3)气血两亏:饮食劳倦内伤或大病、久病、产后以及年老体弱,致气血两亏。
气虚则大便传导无力;血虚则肠道失润。
亦可因发汗、利尿太过,或肾之真阴亏损,均可致肠道干枯,排便困难而成便秘。
(4)阴寒凝结:素体阳虚,或年高体弱,命门火衰,温煦无权,阴寒内生,阳气不通,津液不行,大便为寒所滞,发为冷秘。
2、辨证论治便秘临证,首先要分辨虚实。
燥热、气滞不行为实,气血不足、阴亏、冷秘为虚。
治疗时应针对其传导失常,津液不足或不行,采用调理气机,滋润肠道之法。
在辨证论治时不可专用通下,否则津液愈伤,复下复结。
正如李东垣所说:“治秘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牵牛、巴豆之类下之。
”(1)实秘:①燥热内结:证候:大便干燥不通,数日不行,面赤身热,腹部胀满或疼痛,口唇胀满或疼痛,口唇干燥生疮,口臭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主方:麻仁丸。
②气机郁滞:证候: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胀腹痛,食少纳呆,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苔薄白而腻,脉弦。
治法:顺气行滞。
主方:六磨汤。
(2)虚秘:①血虚肠燥:证候:大便燥结难下,头晕目眩,面色白,唇甲无华,心悸,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养血润燥。
主方:润肠丸。
②气虚不运;证候:便秘或排便不畅,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气短汗出,大便先结后软或并不一定干硬,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苔白,脉虚弱。
老年便秘的中医辨证施护

1 . 1 一般资料 : 便秘患者 8 0 例, 其 中, 男性 5 0 例, 女性 3 O 例, 年龄 在6 5 — 8 8 岁。 且符合下列条件 : ①3 日内 自 行排便少于 1 次。 ②病 程1 年以上。 ③可得到随时观察 6 个月以下 。 ④胃 肠均无器质性 改变。其 中, 辨证施护组 4 0 例, 常规护理组 4 0例。
2 0 1 3年 1 月
1 , 必要时每 日冲洗膀胱 , 预防泌尿系 髓 受 压 的最 佳 方法 1 6 ] 。 美 国著 名心 理学 家 马斯 洛提 出的“ 需要 层次 感染 。 一般每 2 — 3 h 开放 尿 管 1 次, 训 练 膀 胱功 能 。 嘱 患者 多食 粗 论 ” 揭 示 了 人 的“ 需要或满足” 的本 性 n 。我科 自优 质护 理服 务 以 纤维 食物 , 并 增 加新 鲜 蔬 菜 水果 的摄 人 , 按 时 进行 热 敷 、 按摩 , 防 来 , 从 患 者入 院到 出 院直 至 出 院后 的全过 程 , 护 士 都 以马斯 洛 的 止便 秘 。 “ 需要 层次 论 ”为指 导 ,把 马斯 洛的需 要层 次 论与 患者 需求 相结 2 . 2 . 7功 能训 练 : 术 后 麻 醉效 果 消 失后 , 护 士协 助 家 属按 摩 患者 下 合 , 满 足 了患者 生理 、 心理、 社会 、 文化 、 精 神 的一切 需要 。减 少 了 肢肌 肉及 屈伸踝 、 膝 关节 , 按 摩前 要 与患 者进 行 讲 解 , 以取 得患 者 并发 症 的发 生 , 缩 短 了患 者 术后 恢 复 时 间 , 提 高 了患者 的生 存 和 的配 合 。术后 第 1 d , 即可 开始 双 下肢 肌 肉等 长收 缩训 练 , 踝 泵 运 生活 质量 , 使其 顺利 康 复 出院 。 动。 术后 2 周 指导 病人 进行 腰 背肌 功 能锻 炼 , 先用 五点 式支 撑法 , 参考 文献 1 】 陈仲 强 , 党耕町, 刘 晓光 , 等. 胸 椎 黄 韧 带 骨 化症 的 治 疗方 法选 后 改为 三点 式支 撑法 , 坚 持每 日 3 - 4次 , 每次 5 O下 , 循 序渐 进 , 锻 【 炼次数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向病人讲述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 使之 择 [ J ] . 中华骨 科 杂志 , 1 9 9 9 , 1 9 ( 4 ) : 1 9 7 . 2 ] 杜克 , 王 守 志. 骨科 护理学【 M ]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1 9 9 5 : 主动配合。 可促进腰背肌力量恢复 , 增强脊椎稳定性。 术后 3 周在 【 9 0 -1 91 . 腰围保护下鼓励患者坐起及下床行走 。 指导病侧卧于床边。 双脚 1 放于床沿、 下垂 。 双手用力撑起上身 , 护士协助患者坐起。如患者 【 3 1 用方, 党耕町.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基础与临床研 究进展【 J 】 I 中国 元头晕等不适 , 可扶其站起。如患者感到头晕, 可指导患者行 闭 脊 柱脊 髓杂 志 , 2 0 0 4 , 1 4 ( 1 0 ) : 6 2 7 — 6 2 8 . 眼、 深呼吸, 症状 无 改善 , 则协 助 患者 躺 下 , 第2 天 再 扶起 。 保证 安 [ 4 ] 盛为斌 , 丈 尔肯 , 沙得 尔, 等. 胸椎 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厦外科 全, 防 止跌倒 。 一 治疗f J 1 . 中 华 骨科杂志, 2 o 0 1 , 2 r ( 8 ) : 4 6 0 — 4 6 1 . 2 . 3出院指导 : 出院后 需继 续 卧床 1 ~ 2 周, 锻炼 双 下肢 肌力 及腰 背 【 5 】 刘刚, 韩一生, 赵 建 宁. 髋膝 关 节置换 术后 的深静 脉血 栓形 成 【 J ] . 功能 。 出院后避 免从 事重 体 力劳 动 , 定期 复查 , 如双 下 肢 感觉 、 运 中华骨科 杂 志 , 2 0 0 4 , 2 4 ( 4 ) : 2 3 9 — 2 4 0 . 动功能障碍加重, 应及时就诊 。定期门诊 复查。 [ 6 ] 周方, 党耕町. 胸椎黄韧 带骨化症基础与临床研 究进展[ J ] . 中国 3 讨 论 脊 柱脊 髓杂 志 , 2 0 0 4 。 1 4 ( 1 0 ) : 6 2 7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是导致椎管狭窄、 脊髓受压 的重要原因之 [ 7 】 高燕. 论 马斯 洛 需要 层 次论 与 系统 化 整体 护理 的 关 系f J 】 . 卫 生职 目前, 国内外文献一致认为, 早期手术治疗是解决该病所致脊 业教 育 。 2 0 0 3 , 2 1 ( 4 ) : 1 1 8 — 1 1 9 .
便秘中医辩证施护[便秘中医辩证施护56例]
![便秘中医辩证施护[便秘中医辩证施护56例]](https://img.taocdn.com/s3/m/78f8ccee763231126fdb1119.png)
便秘中医辩证施护[便秘中医辩证施护56例]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但粪质干燥,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症。
本病在临床常见,尤以中老年多见,女性较常见,目前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较差。
几年来我科运用中医辩证施护的方法护理本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6例,女性40例,年龄27-84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31年。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便秘的诊断标准拟定:①排便时间延长,3 d 以上排便1 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气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状;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2 辩证治疗及辩证施护热秘:①肠胃积热大便干结,腹部胀满,口干口臭伴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时欲饮冷,小便短赤;舌质红干,苔黄燥或焦黄起芒刺。
治法:泄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剂:麻子仁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枳实12克,大黄10克(后下),火麻仁20克,北杏仁12克,郁李仁20克,瓜蒌12克,玄参15克。
水煎服。
②气机郁滞欲便不得,胁腹胀痛,嗳气频作,便少。
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顺气行滞,绛逆通便。
方剂:六磨汤(王肯堂《证治准绳》)加减。
处方:沉香10克,木香10克,槟榔15克,乌药12克,枳实12克,大黄10克,柴胡9克。
水煎服。
若气郁化火者,可加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
辩证施护: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心理护理。
每日晨起饮凉开水或蜂蜜水一杯,润滑肠道,以刺激肠蠕动,平时多饮水有泻热润便的作用。
饮食以清淡为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常食芹菜粥。
忌食辛辣厚味之品。
泻药宜偏凉服于清晨空腹效果最佳。
可针刺大肠俞、支沟、合谷、曲池、用泻法。
虚秘:大便不畅,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发白。
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润肠。
方剂:黄芪汤(尤在泾《金匮翼》)加减。
处方:黄芪20克,陈皮10克,党参18克,当归12克,火麻仁30克,炙甘草6克。
老年性便秘的辨证护理

通 大便 , 进 胃’ 动为基本方法 , 促 肠蠕 但亦 需根据寒热 虚实辨证 施膳 。阴虚郁热者应 以滋补肝 肾, 清热 润肠为原则 , 如可用熟
地黄 、 杞 、 枸 山茱 萸 肉 、 米 煮 粥 同食 。菠 菜 取 自然 汁 饮 之 或 煮 粳 熟 凉 拌 食 用 ; 可 多 食 海 藻 类 食 品如 海 带 、 菜 等 , 果 类 食 也 紫 水 品 如 苹 果 、梨 、香 蕉 。 这 些 食 物 均 具 有 寒 凉 之 性 并 可 通 肠 润 肠 。 虚 便 秘 者 , 予 益 气 健 脾 膳 食 , 蜂 蜜 5 g 每 日 3次 , 气 应 用 0, 连 用2 d即 效 。也 可 于平 日多 食 黄 芪 粥 、 山药 粥 、 豆粥 等 。属 气 扁
冷, 指导纠正患者 的偏食习惯 , 物不 宜过于精细 , 多食含 食 要 维生素 、 纤维素多 的蔬菜 和水果 。每 日清晨可饮 1 温开水或 杯
淡 盐水。
2 4 给 药护 理 .
眠少 寐 , 舌 色 淡 , 细 无 力 等 。 证 多 由年 老 血 虚 津少 , 能滋 唇 脉 本 不 润大 肠 所 致 。 治疗 上 应 以养 血 润燥 为 主 , 如润 肠 丸 、 五仁 丸 , 单 或 味 当归 煎 服 , 可 用 何 首 乌 膏 冲服 。平 时 应 增加 营养 , 也 如适 当多 食猪 肝 、 肉骨 头 汤 、 鲜 水 果 和 蔬菜 等 。 新 13 阳虚便 秘 大 便艰 涩 , 出 困难 , 伴 小 便 清 长 、 . 排 并 四肢 不
护 理 时 应 多 注 意 心理 护 理 , 以诚 恳热 情 的态 度 去 关 心 体贴 患 者 ,
【 关键词】 便秘
辨证施护
老 年 人 便 秘 是导 致 许 多 老 年人 心血 管 疾 病 发 生 的诱 因 。 因 此在 临床 上 对 老 年便 秘 的辨 证 施 护 显得 尤 为 重 要 。现将 笔 者 多 年 护理 体 会 报告 如下 。
便秘辨证施护体会

[ 1 9 ] 向佳 . 中医整脊操作将得到规范推广 [ N] . 中国中医药报 ,
2 0 1 0 - 1 2 - 1 7( 0 0 2).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1 9
便 秘辨 证施 护体 会
李升 莹, 张伯 尧 ( 四川 自贡 市 中 医院 , 四川 自贡 6 4 3 0 1 0 ) [ 中图分 类号 ]R 4 7 3 . 5 [ 文 献标 识码 ]B [ 文 章编号 ]1 0 0 4 - 2 8 1 4 ( 2 0 1 3 ) 0 4 - 3 0 6 - 0 1
2 燥 胃积热
火热内结而致便秘。虽有便意难以排出,挣则 出汗 ,气 短, 舌淡 红苔 薄 白 , 脉弱。 血 虚便秘 大便 干结 , 面 色无华 ,
心 悸 健忘 ,舌 淡 脉 细 。气 血 亏损 以及年 老 中气 不 足或 寒 冷凝 结 而致便 秘 。 施护 :①注意保暖:虚证患者应休息 ,病室温暖 、 安静 。大 便 时不 宜 用力 过 猛 ,防止 因大便 不 下而 引起 虚
2 9 5 -3 1 9.
[ 1 7]吕选 民,权 觉 武 浅论 中 医整脊学科建设的 重要性 必要 性和 可行性 [ J ]. 中医教 育,2 0 0 7 ,2 6( 6),5 9 — 6 1
[ 2 1 ]国家 中 医药 管理局 . 中 医病证诊 断疗 效标 准 [ M ]. 南京 :
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1 9 9 4 :2 1 4
[ 1 8 ] 韦以 宗 . 整脊诊 疗学 [ M] .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9 :
8 3 -9 2 .
[ 2 2 ] 白晓芸, 樊丹 , 赵莹. 加速我 国整脊学科 学化、 规范化建设 [ N]
辨证施护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
(0 ( ̄1. < .1; 中医调护后大便 为(. + . ) / , 明 ̄+ f 对照组(. + . ) 周(< .1 结论 通过 中医综合调护 6%) X 78 p 00)经 3 7 8 1 3; N 2组 5 4 L L- 51 1 2次/ P O ) 4 3 0 。 能有效解除老年人便秘 , 对远期预防老年人便秘的再发 生具有重要 意义。
高血 脂 症 1 , 尿病 1 例 , 9例 糖 1 脑血 管 意外 1 。 2例 冠心 病 2 例 , 0 老 年性 慢 性支 气 管炎 1 例 ,老 年性 痴呆 3例 。对 照组 5 ,年龄 1 O例 6 ~ 8岁 , 均 7.5 ; 中男 l , 3 。 程 1 周 ~ 年 , 58 平 4 岁 其 2 6例 女 4例 病 2 6 平 均 20 年 。其 中高 血 压病 2 . 5 2例 , 血脂 症 2 例 , 尿 病 8 , 高 3 糖 例
于结 , 排便费力 , 粪便呈羊粪状 , 甚至 引起肛 门疼痛 , 肛裂及诱发 痔疮 和乳头炎 , 另外还可有腹痛 , 腹胀 , 恶心 , 口臭 , 食欲减退 , 疲 乏无力等症状【 习 。本科 自20 年 5月~0 6年 5月对干部病 区老 05 20
年便 秘 患 者开 展 中 医调护 获 得 良好效 果 , 报 道如 下 。 现
1 对 象 . 1
中医 护 理 组 5 O例 , 龄 6 ~ 5岁 , 均 7 . 年 08 平 5 O岁 , 中 男 l 5 其 8
例 , 3 例。 女 2 病程 1 周一 , 2 5年 平均 21 年。 中高血压病 2 例 , . 5 其 8
与老年人谈心 , 帮助患者分析便秘原因 , 安抚情绪。若患者焦虑失
维普资讯
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辨证护理

骨 折 患者 术后 便 秘 的辨 证 护理
武 春
( 临汾市第三人 民医院 , 山西 临汾 0 4 1 0 0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辨证护理。方法
分析我 院骨科 8 0 例 患者术后 出现便秘 的原 因,针对 原因进行 辨证施护 。结 果 率达 8 5 %。结论 8 0例 患者 中, 6 8例患者 3 d以 内排便 , 有效 通过采取辨证护理措施 , 可改善 患者术后便
积极鼓励患者多吃水果 、 蔬菜 , 养成定时排便 的习惯 , 可常规 口 服果导片 0 . 2 g 每晚 1 次 ,保 证大便通畅 ,嘱患者切 忌用力排
便。
2 . 8 生活上的护理
病室要保持空气新 鲜 ,温度 适宜, 床
时向医生汇报, 并加强床旁巡视, 监测 血压 的变化 。
2 . 5 溶栓护理 发病 3 h  ̄ 6 h内溶栓 , 能使 闭塞 的冠状 动 脉再通 , 心肌得到再灌注 , 使坏死 的心肌得 以存 活或坏死 范围 缩小 , 能快速完全缓解胸痛 。 溶栓前护士常规抽血检查血常规 、
环节 的科学护理 , 医生及时掌握病情 变化 , 实施正确 的治疗措
2 . 7 排便 的护理 由于长期 卧床, 胃肠活 动减弱 , 排便 可
能发生困难, 如大便用力过度, 可能诱 发心律失常、 心绞痛 、 心源
性休 克、 心力衰竭 , 甚至发生猝死 , 所 以必须及 时预防便 秘。要
施, 可提 高患者治愈率 , 降低病死率 。 ( 收稿日期: 2 0 1 3 — 0 4 — 2 6 )
的变化 。如遵 医嘱使用硝酸甘油 , 用0 . 9 %氯化钠注射 液 4 8 mL ( 或5 %葡萄糖 注射液4 8 m L )加硝酸甘油 1 0 mg 以8 mL / h 开始泵
便秘的辨证施护

卧少动或久 卧病 订 , 进 食 过少 , 致气 机 郁 滞 , 不 能宣 达 , 传 导 失 职 , 糟粕内停 而 成 。痔 瘘 、 肛 裂患 者 , 久 忍 大便 不 泄 , 致 通 降 失 常 , 亦是形成本 证 的常 见 原因 。本 证的 特 点是 “气 内 滞而 物 不 行” 。粪便 虽不结 燥 , 但排 出困 难 , 虽感腹 胀 , 肛门 下坠 , 但蹲 厕 后无粪便 , 或排不 干净 ,或 排出 后仍 感坠 胀 。伴 有胸 胁痞 满 , 纳 脉象弦大等 。肺失清萧 ,胃失和 降 ,肝 失条达 ,脾 失运化 ,俱 能导 致气机郁滞 。湿 困中焦 ,风 中 大肠 , 亦 可使 所化 失于 宣达 ,传 导 迟缓 , 而为便秘 。前人所谓气秘 、 风秘 、 湿秘 ,多属此证 。
1. 3 脾 肾双虚证 : 多由 久 服泻剂 , 苦寒 作脾 , 房 劳过 度 , 精亏 肾
以促进肠蠕动 。
3. 2. 3 食用易产气的蔬菜 : 豆类 、 萝卜 、 南瓜 ,可加速 粪便 排除 。 3. 2. 5 加强膳 食营养 ,可 进 食一些 补 益食品 及 富油 脂类 食品 ,
食减少 ,头 重昏闷 ,倦 怠身 困 , 腹胀 肠鸣 , 屁多 ,喛 气 , 苔多 薄腻 , 3. 2. 4 经常服用蜂蜜 、 香蕉 、 凉粉 ,有通便作用 。 可润滑肠腔 ,促 进排 便 。
3. 2. 6 忌食土豆等雍阻气机食物 ,忌辛辣 、 生冷 、 刺激性食物 。 3. 3 药物治疗及护理 : 3. 3. 1 对于偶发急性便秘者可用 甘油 栓或 开塞露即可 。 3. 3. 2 润滑 性泻 药 , 甘 油或 蜡油 , 每次 10 ~ 20ml , 每 晚睡 前 服 3. 3. 3 番泻叶 3~6g ,临 睡前 沸水泡饮 。 3. 3. 5 便前可针刺中脘 、 气海 、 行间等穴 ,针用泻法 。 3. 3. 6 排便时可按摩腹部 ,方法 是由下 腹沿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向 顺时针 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机郁滞
气机郁滞
症状:大便于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饮食 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
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可加厚朴、香附、柴胡、莱菔子、炙枇杷 叶以助理气之功。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 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 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
3.阴寒积滞恣食生冷,凝滞胃肠;或外感寒邪,直中肠胃;或过服寒凉,阴寒内结,均可导致 阴寒内盛,凝滞胃肠,传导失常,糟粕不行,而成冷秘。如《金匮翼·便秘》日:“冷秘者,寒 冷之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阳气不行,津液不通。”
概念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4.气虚阳衰饮食劳倦,脾胃受损;或素体虚弱,阳气不足;或年老体弱,气虚阳衰;或久病产 后,正气未复;或过食生冷,损伤阳气;或苦寒攻伐,伤阳耗气,均可导致气虚阳衰,气虚则大 肠传导无力,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便下无力,使排便时间延长,形成便秘。如《景 岳全书,秘结》曰:“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 阴结也。”
常 见 病 的 辩 证 施 护 便 秘
-
目 录
壹 病因病机 贰 辨证论治 叁 辩证施护 肆 结语
壹
病因病机
概念 病因病机
概念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 征的一种大肠病证。便秘既是一种独立的病证,也是一个在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症 状,本节仅讨论前者。中医药对本病证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良好的疗效。 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即属本病范畴,肠易激综合征,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所致之便 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便秘等,可参照本节辨 见病证,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及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多粪质干硬为临床 特征。诊断时应与积聚相鉴别。便秘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 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形成便秘的基本病机是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 或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辨证以寒热虚实为要点。其治疗当分虚实而治,原则 是实证以祛邪为主,据热、冷、气秘之不同,分别施以泻热、温散、理气之法,辅以导滞之晶;虚证以 养正为先,依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主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酌用甘温润肠之药。大便干结,解 便困难,可用下法,但注意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辅以下法,并以润下为基础,个别证型虽可暂用攻下之 药,也以缓下为宜,以大便软为度,不得—见便秘,便用大黄,芒硝、巴豆、牵牛之属,以防愈下愈结。
概念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1.肠胃积热素体阳盛,或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或肺热肺燥,下移大肠,或过食醇酒厚味,或 过食辛辣,或过服热药,均可致肠胃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失润,粪质干燥,难于排出,形 成所谓“热秘”。如《景岳全书·秘结》曰:“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
2.气机郁滞忧愁思虑,脾伤气结;或抑郁恼怒,肝郁气滞;或久坐少动,气机不利,均可导致 腑气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或大便干结 而成气秘。如《金匮翼·便秘》曰:“气秘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
5.阴亏血少素体阴虚;津亏血少;或病后产后,阴血虚少;或失血夺汗,伤津亡血;或年高体 弱,阴血亏虚;或过食辛香燥热,损耗阴血,均可导致阴亏血少,血虚则大肠不荣,阴亏则大肠 干涩,肠道失润,大便干结,便下困难,而成便秘。如《医宗必读·大便不通》说:“更有老年 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
·便秘尚有外导法,如《伤寒论》中的蜜煎导法,对于大便干结坚硬者,皆可配合使用。
叁
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
阳 虚
阴 虚
血 气阴 气 肠 虚 虚寒 机 胃
积郁 积 滞滞 热
肠胃积热
护理: (1)肠胃积热: ①实证便秘者居住的病室应凉爽通风,湿度偏高。因患者热结于内,大便数日不通,是必心情急躁,烦恼易怒 ,故需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 ②饮食宜清淡,偏凉润为主,如蜂蜜、雪梨、番茄、西瓜、扁豆、苦瓜、田螺、芝麻、核桃、松子、香蕉等。 ③禁忌辛辣厚味,烟酒油腻。 ④鼓励患者多饮白开水或果汁,以泻热而通利小便。 ⑤热邪熏蒸于上,口臭、口舌生疮者,应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可用银花甘草水、2%黄芩水、2%双氧水、或五 倍子、地骨皮煎水漱口,患处涂锡类散、冰硼散或消炎膏。 ⑥针刺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龟尾等穴(强刺激),可以调节胃肠功能而通便。 ⑦服泻药后应注意患者排便的次数及大便量,观察有无腹痛和泻下不止的情况,如有腹痛难奈,腹泻严重时应 立即停药,并请医生处理。 ⑧用肥皂水灌肠通便时,应注意患者有无胸闷、腹痛、腹胀等反应,必要时中止灌肠。
聆谢谢
听
气机郁滞证
护理: 气机郁滞证: 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是致病原因,故调理气机,使七情和合是本证护理的关键,要对患 者关心体贴,了解其心理活动,予以劝导;并应做好家属工作,避免不良环境的恶性刺激 ,尽量使之心情舒畅。 ②指导患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论有无便意,均按时去厕所作排便动作。 ③鼓励患者在病情和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运动,如散步、作操、打太极拳等,促进 气机通畅。 ④宜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和有疏利作用的食品,如香菇、大蒜、洋葱、芦根、竹笋、萝卜等 ,禁忌甜粘生冷油腻不易消化之品。 ⑤可在便前热敷腹部或艾灸天枢、关元、气海等穴。 ⑥腹胀时可用肛管排气,腹中胀痛时不可盲目用大量肥皂水灌肠。
阴寒凝滞证
护理: 阴寒凝滞证: ①病室应温暖向阳,注意防寒保暖。 ②本证多年老体虚患者,应限制活动量,勿使过劳。 ③注意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 ④饮食应营养丰富、高热量之补益之物,如牛羊肉、鸡蛋、牛奶、胡萝卜、鲫鱼、鲜虾 等。 ⑤鼓励患者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预防与调摄】 应注意饮食调节,便干量少者,适当多食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燥 火之食。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腹肌锻炼,避免久坐少动。应保持心情舒畅,戒忧思恼怒。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血虚
血虚 症状:大便干结,排出困难,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脉细。 治法:养血润肠。 方药:润肠丸。 方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火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引气下行。可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若 兼气虚,可加白术、党参、黄芪益气生血,若血虚已复,大便仍干燥者,可用五仁丸润滑肠道。
阴虚
血虚
护理: 血虚肠燥型: ①虚计患者应注意保暖,充分休息,以养心血。需注意病室温暖、安 静,勿使受到突然刺激,如巨响、惊吓、震动等,以免加重患者心悸 、眩晕。 ②饮食以易消化,补益为主,如饴糖、大枣、花生、莲子、羊肉、甲 鱼、海参、芝麻、桑椹、荔枝等,并尽可能的补充一些油脂。 ③大便时应选用坐坑,不宜用力过猛,防止因大便不下而引起虚脱; 病情严重者,应有人陪同,预防跌伤。 ④指导患者饮用有通便作用的饮料,如蜂蜜水,或用番泻叶3-6g泡水 饮。 ⑤虚证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作腹部肌肉锻炼,以加强腹肌 ,有助于排便。
阴虚 症状: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肠通便。 方药:增液汤。 方中玄参、麦冬、生地滋阴润肠,生津通便。可加芍药、玉竹、石斛以助养阴之力,加火麻仁、柏子仁、瓜蒌 仁以增润肠之效。若胃阴不足,口干口渴者,可用益胃汤;若肾阴不足,腰酸膝软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断:
疾病诊断:便秘 证候诊断:血虚秘
治法:养血润燥 方 剂:润肠丸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当归15g 生地12g 麻仁12g 桃仁10g 枳壳12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病案】
①虚计患者应注意保暖,充分休息,以养心血。需注意病室温暖、安静,勿使受到突然刺激,如巨响、 惊吓、震动等,以免加重患者心悸、眩晕。 ②饮食以易消化,补益为主,如饴糖、大枣、花生、莲子、羊肉、甲鱼、海参、芝麻、桑椹、荔枝等, 并尽可能的补充一些油脂。 ③大便时应选用坐坑,不宜用力过猛,防止因大便不下而引起虚脱;病情严重者,应有人陪同,预防跌 伤。 ④指导患者饮用有通便作用的饮料,如蜂蜜水,或用番泻叶3-6g泡水饮。 ⑤虚证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作腹部肌肉锻炼,以加强腹肌,有助于排便。
【病案】
患者王某某,男,60岁。2020年4月9日初诊。患者素有胃疾。大便干结,数日一行,面色无华 ,头晕目 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诊 断:
疾病诊断: 证候诊断: 治法: 方 剂: 辩证施护:
【病案】
计某,男,75岁。2008年12月9日初诊。患者素有胃疾。大便干结,数日一行,面色无华 ,头晕目眩, 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贰 辨证论治
阳 虚
阴 虚
血 气阴 气 肠 虚 虚寒 机 胃
积郁 积 滞滞 热
肠胃积热
肠胃积热 症状:大便于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泄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此方泻而不峻,润而不腻, 有通腑气而行津液之效。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养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 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 本型可用番泻叶3-9g开水泡服,代茶随意饮用。
阳虚
·阳虚 症状:大便或干或不干,皆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觥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得热痛减,腰膝冷痛,舌 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润肠。 方药:济川煎。 方中肉苁蓉、牛膝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润肠;升麻、泽泻升清降浊;枳壳宽肠下气。可加肉桂以增 温阳之力。 若若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可用理中汤加当归、芍药;若肾阳不足,尚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