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yer-James综合征

Swyer-James综合征
Swyer-James综合征

Swyer-James综合征

Swyer-James 综合征(SJS)(斯-詹综合征),在1953 年最早Swyer 和James报道1 例6 岁儿童。 1954年Macleod 相续报道9 例故又称Swyer-James-Macleod 综合征或Macleod 综合征。亦称单侧透明肺, 单侧半透明肺或单侧获得性肺叶气肿。

X线特征一侧性肺透亮度增高、肺血管纹理减少, 肺容积缩小或正常、呼气相气体潴留

本病的病因, 最初认为与先天发育有关,但不久即被否定, 因为其气管的分级和肺血管的分支数目并无异常。现认为SJS 本质上是一种感染所致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期严重的肺部感染是本病的病因。腺病毒、麻疹、支原体、百日咳、结核、流感病毒等是其病原体。

闭塞性支气管炎引起受累肺叶的空气滞留和低灌注是SJS放射学表现透明肺原因

SJS 多见于儿童,女性多见。左肺多于右肺。一般仅累及单侧或单叶肺, 也可累及多叶、多段及对侧肺,可并其他间质性病变。可能的原因是婴儿期同一感染导致不同的结果如在这一部位表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所引起的SJS 而在另一部位则表现为支扩、肺不张

SJS 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咳嗽、咳痰、咯血、喘息、呼吸困难。大部分症状与有否合并支扩有关。无合并支扩或合并柱状支扩者症状明显轻于合并囊状支扩者。

SJS 的确诊放射影像学检查。典型表现有: ①患肺透亮度增高, 纹理减少(但不消失) ,多数伴肺容积缩小; ②呼气相气体潴留; ③患肺动脉变小; ④可合并支扩、不张、空腔、胸膜下浸润等间质性病变。

SJS 气管镜检查示气道结构无异常, 气道内无堵塞。通气灌注扫描表现患侧通气减少, 灌注明显减少(提示肺动脉变小)。肺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主干和分支细小

鉴别诊断:

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 6 个月内发病,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绀, 其影像表现为患侧肺野透光度异常增高, 肺叶过度膨胀,纵隔心

影向健侧移位, 可见纵隔肺疝, 邻近肺组织明显受压不张, 患侧肺纹理纤细且疏散分布。

先天性一侧肺动脉发育不全其影像表现与单侧透明肺相似, 但此病

无肺部反复感染病史, 缺乏支气管肺炎症改变及肺泡气体潴留征象, 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发育不良或伴有心血管畸形.

支气管异物

治疗和预后:

预防和控制反复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有明显气道阻塞及多痰者口服或雾化气管扩张剂

SJS 的预后与是否合并支扩有关。无支扩或呈柱壮支扩者预后好, 无支扩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有自发好转的趋势。

手术指征仅限于局限性支扩合并①不能控制的咯血; ②反复咯血; ③反复肺部感染; ④其他致残的症状。

摘自百度百科

21三体综合征(21-Trisomy syndrome)(1)

概述21三体综合征(21-Trisomy syndrome)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是在人体首先被描述的染色体畸变,也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600-800),即1.6‰-1.2‰,发病率随孕母年龄增高而增加。病因和发病机制21号染色体三体是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发生不分离所致,其发生率在出生婴儿中为 1.45‰,或约为1/700,实际发病率还高,因约一半以上病例在妊娠早期即自行流产,男女之比为3∶2.病因与母亲妊娠时的年龄、遗传因素、妊娠时使用化学药物坠胎、放射线照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慢性甲状腺炎)及病毒感染(如传染性肝炎)等有关。21三体综合征病儿随母亲年龄增大而发病率增高,母亲年龄在35岁者,子女的发病率为1/300,40~45岁为1/100,45岁以上为1/50.发病高峰与母亲年龄有明显关系,有的作者设想是因卵子衰老所致。病例大多为散在发生。21三体综合征病儿染色体的过氧化物歧化酶-I(superoxide dismutase-I,简称SOD-1),活性增加,正常人SOD-1活性为1.0,21单体为0.5,21三体为1.5.SOD-1活性为1.5时,有典型临床表现,嵌合体病儿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病理改变本病没有典型的病理改变,主要变化是大脑和小脑的发育异常,大脑可能不对称,皮质变薄,视丘下部发育不全,小脑缩小,部分脑沟发育不正常。伴发的畸形包括心房下部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或房室联合缺损、十二指肠闭锁、膈疝、脐疝等。学龄儿可见具有特殊斑点的板层性白内障。临床表现本病主要特征为病儿智能落后,特殊面容和生长发育迟缓,并可伴有多种畸形。 1.特殊面容出生时即有特殊面容,可有第三囟门,短小头型,面圆而扁平,与鼻骨及上颌骨发育不良有关。眼球较突出,睑裂明显的斜向外上,两眼距离较远,眼裂内角内眦赘皮(此特点只对白种人有用,因我国正常人也多有,故不能靠它作诊断)。眼球震颤,少数有白内障。眼睫毛稀疏而短,常见睑缘炎及斜视。虹膜有白斑,特别是当虹膜呈蓝色的时候出现(Brushfield点,为小圆的白点,略不规则,在虹膜中,外1/3交界处形成一个环)。鼻根由于鼻梁骨发育不良而显低平,鼻子短,鼻孔上翘。嘴小,口半开,腭弓高,唇厚,舌厚常伸出口外,可见舌炎及表皮脱落,年龄较大病儿可见裂纹。有的病儿有唇裂、腭裂,流涎多,傻笑,牙齿萌出延迟。总的印象是很愚钝。耳小而圆,耳轮上缘过度折叠,耳长度减小,耳垂小、粘连。耳轮根部异常发育下移至耳甲部,外耳道小。2.胸腹部颈背部短而宽,50%可伴有先天性心脏病,依出现多少顺序为房室联合通道、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等。由于肌张力低,腹膨隆,常伴有腹直肌分离和脐疝。消化道畸形主要为十二指肠狭窄,也可见食管气管瘘、膈疝、幽门狭窄、环状胰腺、肛门闭锁、巨结肠、直肠脱垂等。 3.四肢病儿有重度肌张力低下,四肢关节柔软,可任意攀翻,手宽、厚,指短,小指末端常向内弯,它的中间的指骨较正常短而宽。脚宽、厚,(足母)趾与其余四趾分离较远。 4.骨骼有明显的骨异常,常见骨盆小,X线片髂翼伸展,髋臼扁平,坐骨削尖,髋臼指数(髋臼角与髋骨角之和)<68°。小指中节及末节指骨发育不良,X线可见脱钙。第一掌骨的远端和第二掌骨的近端常有不整齐的凹痕。胸骨柄可见2个骨化点,第12对肋骨缺如。额窦消失,额缝持续存在,骨龄稍延迟。 5.智能障碍智能不足的程度范围很大,一般5岁时智商为50,渐渐减退,至15岁时为38.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嵌合体型病儿智能水平多高于21三体型的患儿,智商平均可达67.一些嵌合体病儿语言发育较好,视觉理解障碍较少,有的病儿智能接近正常。 6.皮肤纹理掌纹只有一条,呈通贯手或悉尼线,轴三射远位呈t″,atd角增大(>63°,正常<45°),小指只有一条褶纹,指纹斗状纹频率减少,箕状纹增加。无名指及小指挠向箕纹增多,食指尺侧箕纹增多,(足母)趾球部胫侧弓形纹。7.其他患儿身高、体重低于正常,出生时平均身长和体重均较正常婴儿低。易患呼吸道感染、消化障碍及睑缘炎。有时可见心血管兴奋性增高、心力衰竭、体温调节障碍(常是体温过低)等表现。气脑造影有时能发现蛛网膜下腔扩大及两侧对称性的脑室扩张。10%可有癫痫,患白血病率较正常儿约高20倍左右。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染色体检查(1)21三体型:染色体组的核型为47XX(或XY)十

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2010

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及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是一类 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临 床症状多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多发神经根及周围神 经损害,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多呈单时相自限性 病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 IVIg)和血浆交换(PE)治疗有效。该病包括急性炎性脱髓 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cute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motor axonalneuropathy,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 (acutemotor-sensoryaxonalneuropathy,AMSAN)、MillerFisher 综合征(MillerFishersyndrome,MFS)、急性泛自主神经病 (acutelmnauMnomicneuropathy)和急性感觉神经病(acute sensoryneuropathy,ASN)等亚型。 一、诊断 (一)AIDP AIDP是GBS中最常见的类型,也称经典型GBS,主要病 变为多发神经根和周围神经节段性脱髓鞘。 1.临床特点¨引:(1)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 (2)前驱事件L3…:常见有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空肠弯 曲菌、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或其他病原菌感染,疫苗接 种,手术,器官移植等。(3)急性起病,病情多在2周左右达 到高峰。(4)弛缓性肢体肌肉无力是AIDP的核心症状。多 数患者肌无力从双下肢向上肢发展,数日内逐渐加重,少数 患者病初呈非对称性;肌张力可正常或降低,腱反射减低或 消失,而且经常在肌力仍保留较好的情况下,腱反射已明显 减低或消失,无病理反射。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脑神经 的运动功能障碍,以面部或延髓部肌肉无力常见,且可能作 为首发症状就诊;极少数患者有张口困难,伸舌不充分和力 弱以及眼外肌麻痹。严重者可出现颈肌和呼吸肌无力,导致 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四肢远端感觉障碍,下肢疼痛或酸 痛,神经干压痛和牵拉痛。部分患者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①脑脊液蛋白细胞分 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0.08.018 通信作者:崔丽英,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 内科,Email:pumchcly@yahoo.com.cn;蒲传强,100853北京,解放军 总医院神经内科,Email:pucq30128@yahoo.com.cn;胡学强,510630 广州,中山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Email:huxueqiangqm@ yaho“e,Olnen ·583·.指南. 离是GBS的特征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病几天内蛋白含量正 常,2~4周内脑脊液蛋白不同程度升高,但较少超过 1.0s/L;糖和氯化物正常;白细胞计数一般<10×106/L。 ②部分患者脑脊液出现寡克隆区带。③部分患者脑脊液抗 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2)血清学检查:①少数患者出现肌 酸激酶(CK)轻度升高,肝功能轻度异常。②部分患者血清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J。③部分患者血清可检测到抗空 肠弯曲菌抗体"J,抗巨细胞病毒抗体等。(3)部分患者粪便 中可分离和培养出空肠弯曲菌。(4)神经电生理:主要根据 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提示周围神经存在脱髓鞘性病变,在非 嵌压部位出现传导阻滞或异常波形离散对诊断脱髓鞘病变 更有价值。通常选择一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和腓总 神经进行测定。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必须与临床相结合进 行解释。电生理改变的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在病程的 不同阶段电生理改变特点也会有所不同。神经电生理诊断 标准:①运动神经传导:至少有2根运动神经存在下述参数 中的至少1项异常:九远端潜伏期较正常值延长25%以上; B.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正常值减慢加%以上;C.F波潜伏 期较正常值延长20%以上和(或)出现率下降等;D.运动神 经部分传导阻滞:周围神经近端与远端比较,复合肌肉动作 电位(compoundmuscleactionpotential,CMAP)负相波波幅下 降20%以上,时限增宽<15%;E.异常波形离散:周围神经 近端与远端比较,CMAP负相波时限增宽15%以上旧1J。当 CMAP负相波波幅不足正常值下限的20%时,检测传导阻滞 的可靠性下降。远端刺激无法引出CMAP波形时,难以鉴别 脱髓鞘和轴索损害。②感觉神经传导:一般正常,但异常时 不能排除诊断。③针电极肌电图:单纯脱髓鞘病变肌电图 通常正常,如果继发轴索损害,在发病10d至2周后肌电图 可出现异常自发电位。随着神经再生则出现运动单位电位 时限增宽、高波幅、多相波增多及运动单位丢失。(5)神经 活体组织检查:不需要神经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诊断。腓肠神 经活体组织检查可见有髓纤维脱髓鞘现象,部分出现吞噬细 胞浸润,小血管周围可有炎性细胞浸润。剥离单纤维可见节 段性脱髓鞘。 3.诊断标准:(1)常有前驱感染史,呈急性起病,进行性 加重,多在2周左右达高峰。(2)对称性肢体和延髓支配肌 肉、面部肌肉无力,重症者可有呼吸肌无力,四肢腱反射减低 或消失。(3)可伴轻度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4) 脑脊液出现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5)电生理检查提示远端万方数据

21三体综合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21三体综合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过去报告成活率低,常在1岁内夭折,近年由于抗生素和心外科手术的发展,死亡率下降,75%可活到5岁,50%活到中年。寿命长短取决于有无并发症,先天性心脏病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患严重呼吸道感染时常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应加以警惕。智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平均IQ2岁为56,4岁为46,11岁为37。女性IQ一般高于男性,在家生活的孩子IQ一般高于教养院生活的孩子。出生时体重及肌张力低是一有用的预测指标,嵌合体患儿少有较重的影响,有些孩子可以学习、读和写;有的孩子则不会说话,13%有严重的行为问题。视力障碍包括斜视、近视、眼球震颤、失明和白内障。常见传导性耳聋。14%有隐睾症、性欲低下、精子量减少,男性可能不育,女性病人和正常人结婚后也有怀孕者。 可针对以下情况进行预防: ①妇女应避免在40岁以后生育; ②25~30岁以下的母亲如生有21三体综合症病儿时,应检查母亲的染色体,30岁以下母亲再生出此综合征患儿的危险较大,因8%~9%的易位型三体征是30岁以下母亲所生,如母亲染色体检查有D/G易位畸变,应以节育为好。如这样母亲已怀第2胎,可做产前羊水穿刺检查,进行羊水细胞培养,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如患儿染色体异常,可终止妊娠; ③对母亲为21-三体征嵌合体型者,妊娠时可做羊水穿刺检查; ④妊娠期间,尤其早期应避免用化学药物打胎或服用磺胺药类以及X线照射,预防传染性肝炎的发生。 21三体综合症的护理 1、加强教养和促进智力发育,帮助母亲制定教育、训练方案以开发患儿智力。 2、生活照顾 (1)鼓励家长给予患儿应有的照顾,防止意外伤害。 (2)喂养者应耐心仔细,以免因吸吮、吞咽无力而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免皮肤糜烂。 3、预防感染: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接触感染者。

中国格林巴利综合征诊疗指南

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治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年8月第43卷第8期 Chin J Neurol, August 2010, Vol43,No. 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及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多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多发神经根及周围神经损害,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多呈单时相自限性病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 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和血浆交换(PE)治疗有效。该病还包括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sensory axonal neuropathy,AMSAN)、Miller Fisher综合征(Mi ller Fisher syndrome,MFS)、急性泛自主神经病(acute sensory neuropathy,ASN)等亚型。 一、诊断 (一)AIDP AIDP是GBS中最常见的类型,也称经典型GBS,主要病变为多发神经根和周围神经节段性脱髓鞘。 1、临床特点[1-3]:(1)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2)前驱事件[3-4]:常见有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空肠弯曲菌、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或其他病原菌感染,疫苗接种,手术,器官移植等。(3)急性起病,病情多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4)弛缓性肢体肌肉无力是AIDP的核心症状。多数患者肌无力从双下肢向上肢发展,数日内逐渐加重,少数患者病初呈非对称性;肌张力可正常或降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而且经常在肌力仍保留较好的情况下,腱反射已明显减低或消失,无病理反射。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脑神经的运动功能障碍,以面部或延髓部肌肉无力常见,且可能作为首发症状就诊;极少数患者有张口困难,伸舌不充分和力弱以及眼外肌麻痹。严重者可出现颈肌和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四肢远端感觉障碍,下肢疼痛或酸痛,神经干压痛和牵拉痛。部分患者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①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是GBS的特征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病几天内蛋白含量正常,2~4周内脑脊液蛋白不同程度升高,但较少超过1.0g/L;糖和氯化物正常;白细胞计数一般<10×106/L。②部分患者脑脊液出现寡克隆区带。③部分患者脑脊液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2)血清学检查:①少数患者出现肌酸激酶(CK)轻度升高,肝功能轻度异常。②部分患者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3]。③部分患者血清可检测到抗空肠弯曲菌抗体[5],抗巨细胞病毒抗体等。(3)部分患者粪便中可分离和培养出空肠弯曲菌。(4)神经电生理:主要根据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提示周围神经存在脱髓鞘性病变,在非嵌压部位出现传导阻滞或异常波形离散对诊断脱髓鞘病变更有价值。通常选择一侧正中

噬血细胞综合征(知识资料)

噬血细胞综合征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组骨髓、脾脏、淋巴结等造血组织中良性、反应性增生的组织细胞吞噬自身血细胞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病症。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肝、脾、淋巴结大,外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1979年首先由Risdull等报告,多发于儿童。可由感染病毒,或是因为用药不当,以及体内有肿瘤(对于小孩来说肿瘤几率低)等诱发,由于婴幼儿自身抵抗能力弱,调节不当,致使单核巨噬细胞增生而且对自身血细胞发生攻击并消除,使得婴儿贫血导致死亡。 嗜血细胞综合征 - 分类 原发性HPS,或称家族性HP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和病情加剧常与感染有关。 继发性HPS分为感染相关性HPS(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此型多与病毒感染有关,由病毒引起者称病毒相关性HPS (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syndrome,VAHS);由肿瘤引起者称肿瘤相关性HPS(malignancy-associated hemophagnocytic syndrome,MAHS)。 嗜血细胞综合征 - 流行病学 本病以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原发性HLH(FHL)的年发病率约为0.12/1O 万,80%的患者在2岁以前发病。继发性HPS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所以,一般认为2岁前发病者提示的原发性可能性大,8岁后发病者则提示继发性的可能性大,2-8岁发病者则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判断。在日本和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本病来势凶险,东方患者的死亡率约为45%。 嗜血细胞综合征 - 病因 巨噬细胞图册

21三体综合征简介

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 综合征,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由常染色体畸变性所导致的出生缺陷类疾病。顾名思义,该病是由先天因素造成的具有特殊表型的智能障碍。我国活产婴儿中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0.5‰~0.6‰,男女之比为3︰2,60%的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智能障碍、体格发育落后和特殊面容,并可伴有多发畸形。 一、基本概述 唐氏综合症又称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症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 唐氏综合症唐氏综合症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现象,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 唐氏综合症患病几率高低与人种,生活水准等没有直接联系,估计每660个新生儿就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使之成为最常见的染色体变异。高龄初产妇会加剧婴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风险。在20到24岁之间,患病率为1/1490,到40岁为1/106,49岁为1/11。原因是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卵子形成过程中会引起染色体不分离现象的増加。但是,另一方面,大约80%的综合症患婴是35岁以下产妇所生。这

与35岁以下妇女妊娠比例较高有关系。另外也有多余的染色体来自父亲一方的情况,父方起因和母方起因的比例为1:4。患病的潜在高风险家庭通常会被提议进行遗传学咨询和遗传测试例如“羊水诊断”等。随着产妇年龄的增长婴儿患唐氏综合症的风险比率唐氏综合症的小孩与不患病的小孩相比处于直接劣势。通常认为患病儿童的精神发育迟缓,智商很少超过60的,脑部通常过小、过轻。小脑、脑干和脑前回出奇地小。教育进度会因疾病和残疾而遭到破坏,例如不断复发的传染病、心脏病、弱视、弱听等。其他因患病造成的生理特症包括猿皱等扭曲的面部特症,有的唐氏综合症患者青年期以后由于压力会引发抑郁症。但总体上显示出性格开朗的倾向。40岁以后患阿兹海默病比率高,容易出现记忆丧失、知能持续低下、人格变化等症状。 二、发病原因 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征为染色体结构畸变所致的疾病,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卵子在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形成异常卵子,导致患者的核型为47, XX(XY), +21。年龄过高(35岁以上)、过小(20岁以下)均是导致21-三体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亦有报道与父亲的年龄过高也有关。目前,21-三体综合征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研究人员在胚胎学和神经病理学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推测这类畸形可能是由于三倍体基因所决定的。 三、研究历史 1866年,英国医生唐?约翰?朗顿在学会首次发表了这一

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概述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AIDP)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即吉兰-巴雷综合征。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脑神经,病理改变是周围神经组织中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与巨噬细胞浸润以及神经纤维的脱髓鞘,严重病例可出现继发轴突变性。 治疗原则 1.本病为单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期可应用免疫抑制剂。无严重感染、血液病、心律失常等禁忌症的急性期患者可用血浆置换,发病两周后治疗无效。 2.血浆置换和静脉IgG不必联合应用。联合应用并不增效。3.急性期应给予足量B族维生素、维生素C、辅酶Q10和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对吞咽困难者及早鼻饲饮食。 4.本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呼吸机麻痹。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呼吸衰竭和气道分泌物过多者应及早气管切开,必要时用呼吸机。 5.卧床期间加强护理,患肢处于功能位,早期进行康复,防止肢体痉挛、畸形。可用物理、针灸治疗。 护理措施 1.急性期护理:(1)保持情绪稳定。

(2)卧床休息,瘫痪肢体保持良肢位。 (3)中重度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防止误吸。 (4)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吸痰。 (5)气管切开患者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6)勤翻身,出汗多者及时擦洗,预防压疮发生。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肌力、肌张力、感觉的变化,监测氧饱和度。 (8)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协助和督促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2.心理支持。 3.腰穿的护理。 4.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 (1)皮质类固醇激素:常见副作用有消化道溃疡出血、骨质疏松、低血钾、高血糖、高血压、口腔霉菌感染。 (2)免疫球蛋白: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min(约20滴/分),持续15分钟后无头痛、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超过3.0ml/min(约60滴/分)。5.并发症的护理:注意观察各种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常见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 6.抢救设备及抢救药物处于备用状态。

噬血细胞综合征

噬血细胞综合症 综述 噬血细胞综合症(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亦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ocytosis),又称噬血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reticulosis),于1979年首先由R isdall等报告。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并进行性加重伴免疫功能紊乱的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代表一组病原不同的疾病,其特征是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 本综合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原发性或家族性,另一类为继发性,后者可由感染及肿瘤所致。原发性HPS,或称家族性HP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和病情加剧常与感染有关;继发性HPS分为感染相关性HPS (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此型多与病毒感染有关,由病毒引起者称病毒相关性HPS(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syndrome,VAHS);由肿瘤引起者称肿瘤相关性HPS (malignancy-associated hemophagnocytic syndrome,MAHS)。 流行病学 以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原发性HLH(FHL)的年发病率约为0. 12/1O万。在日本和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本病来势凶险,东方患者的死亡率约为45%。 病因和发病机制 HPS可以看作细胞因子病(cytokine disease),或巨噬细胞激活综合征。作为免疫应答的反应性T细胞(Th1和Tc)和单核吞噬细胞过度分泌淋巴、单核因子〔巨噬细胞增生的诱导因子(PIF)〕激活巨噬细胞。恶性细胞亦可直接刺激组织细胞,或由肿瘤细胞产生释放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诱发临床综合征,称之为副新生物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 ome)。高细胞因子血症作为血细胞减少和器官衰竭的中间机制。CD+4T 细胞分泌诱导巨噬细胞增生的因子(PIF)为HPS的始动因素。IFNγ和T NF-α引起骨髓造血抑制,IFN-γ、TNFα和IL-1导致发热、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及凝血障碍。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过度增高结合IL-2可作为抑制正常免疫反应的“阻断因子”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状态。 目前认为HPS患者血细胞减少有多种因素参与:①噬血细胞增多,加速血细胞的破坏;②血清中存在造血祖细胞增殖的抑制性物质,骨髓内粒系和红系前体细胞和巨核细胞进行性减少,归因于抑制性单核因子和淋巴因子的产生,诸如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1以及造血生长抑制因子的产生。

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ICU 护理

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ICU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ICU护理对策,总结有效的 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格林巴利 综合征患者例,在ICU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系统的护理方案。结果: 效果显著19例(59.38%),效果良好10例(31.25%),无效3例(9.37%),总有效率 为90.63%。结论: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在ICU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心 理护理的干预,可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ICU;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62-01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为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或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 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 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 征的综合征[1]。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四肢和躯干肌 等部位迟缓性瘫痪,周围性感觉障碍和延髓性麻痹等,常伴有吞咽困难、呼吸机 瘫痪、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ICU收治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 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急性重症格林巴 利综合征患者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7~50岁,平均年龄33岁,发病前17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9例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其余6例有 带状疱疹、水痘或腮腺炎病史。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在入院的1~2天内出现 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无力、言语断续、心动过速、烦躁不安等呼吸肌麻 痹症状,及时气管切开进行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 1.2 护理方法心理护理:格林巴利综合征起病急,发病快,患者短时间内出 现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陌生的ICU环境,使患者极易产生烦躁、紧张、恐惧、 焦虑等不良情绪,有的患者甚至出现抵触心里,拒绝配合治疗,此时,临床上进 行专业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3]。护理人员应态度和善,通过使用简单易 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及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多关心病人,用娴 熟的技术和如微不致的关怀取得患者的信任。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患 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地合理地对患者进行疏导,使患者保 持心情愉悦,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ICU常规护理:室内每天通风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1次,地面每日 用0.5%的84消毒液擦洗两次,严格控制探视人员,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注意 保暖,将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体温、脉搏等,做好详细记录。在患者背部使 用侧翻枕垫,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波动式气垫床,并间断充气,使受压部位 经常减压。 气管切开的护理:患者取半卧位,注意观察切开局部有无渗血、皮下气肿等 术后并发症。气管切开套管下覆盖湿纱布,并及时更换,保证吸入的空气有一定 的湿度。气管切开处每天换药1次。 机械通气的护理:选择合适的呼吸模式,保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大于98%, 严密观察呼吸机的运转,准确记录呼吸机的参数和监测结果。若患者无呼吸机抵抗,胸廓抬起明显,口唇发绀减轻,血压稳定,生命体征平稳,说明通气参数设 置合理[5]。

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及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 CIDP)是一类由免疫介导的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其病程呈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多伴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表现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传导阻滞及异常波形离散;病理显示有髓纤维多灶性脱髓鞘、神经内膜水肿、炎细胞浸润等特点。CIDP属于慢性获得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acquired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ADP),是CADP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CIDP包括经典型和变异型,后者少见,如纯运动型、纯感觉性、远端获得性脱髓鞘性对称性神经病(distal acquired demyelinating symmetric neuropathy, DADS)、多灶性获得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acquired demyelinating sensory and motor neuropathy, MADSAM,或称Lewis-Sumner综合征)等【1】。 一、临床表现与分类 (一)经典型CIDP 1. 见于各年龄段,40~60岁多见,男女发病比率相近。 2. 前驱感染史:较少有明确的前驱感染史。 3. 类型:分为慢性进展型和缓解复发型。年龄较轻者,缓解复发型多见,预后较好;年龄较大者,慢性进展型多见,预后较差【2】。 4. 临床表现:慢性起病,症状进展在8周以上【3】;但有16%的患者呈亚急性起病【2】,症状进展较快,在4~8周内即达高峰,且对糖皮质激素反应敏感,这部分患者目前仍倾向归类于CIDP而非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CIDP症状局限于周围少见系统,主要表现为:(1)脑神经异常:不到10%的患者会出现面瘫或眼肌麻痹【2】,支配延髓肌的脑神经偶可累及,少数有视乳头水肿。(2)肌无力:大部分患者出现肌无力,可累及四肢的近端和远端,但以近端肌无力为突出特点。(3)感觉障碍: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四肢麻木,部分伴疼痛。可有手套、袜套样针刺觉减退,还可有深感觉减退,严重者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4)腱反射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正常肌力者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括约肌功能障碍及心律失常等。 (二)变异型CIDP【4】 1. 纯运动型:约占10%~11%,仅表现为肢体无力而无感觉症状。 2. 纯感觉型:约占8%~17%,仅表现为感觉症状,如感觉性共济失调、麻木、疼痛等。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出现运动受累症状。 3. DADS:肢体的无力和(或)感觉障碍局限在肢体远端。DADS比经典型CIDP进展慢,部分伴IgM单克隆γ球蛋白血症,属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known significance,MGUS)伴周围神经病范畴,激素治疗无效,而不伴单克隆γ球蛋白血症的

关于21三体综合症的综述

关于21三体综合征的综述性论文 三体综合征又称唐氏综21合征或者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活产胎儿中最常见的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最罕见的一种染色体病。据报道,新生儿中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按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将21-三体综合征患儿分为3型:21三体型/标准型(95%),易位(2.5%-5%)和嵌合型(2%-4%),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明显的智力障碍,智力低下,智商在20-25之间,生长发育迟缓,出生时身长.体重低于正常儿,骨龄常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 2.特殊面容,且常呈现嗜题和喂养困难,小头,耳位低,眼距宽,外眼角上斜,鼻梁低平,口常开,舌大且常伸出口外,又称''伸舌样痴呆''。 3.多发畸形,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弯曲。 4.随着年龄增长,其智能低下表现逐渐明显,动作发育和性发育部延迟。 5.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白血病的发生率也增高10~30倍。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在30岁以后出现老年性痴呆症状。约5%为先天性心脏病,也有胃肠道畸形,趾距宽,通惯掌频率高。 6.皮肤纹理特征通贯手,atd角增大;第4、5指桡箕增多;脚趾球胫侧弓形纹,第5趾只有一条指横纹。 一、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机理: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即21三体。最新研究发现母亲年龄与减数分裂中2l号染色体改变的重组类型相关。母亲年龄是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原因。根据国外资料,如果一般人群出生时的母亲年龄平均为28.2岁,则唐氏患儿的母亲年龄平均为34.4岁。随年龄的增长,分娩出患儿的风险逐渐增高。临床上生育期的高龄妇女指年龄在35岁以上的妇女,其生育的子女中痴呆儿和畸

吉兰一巴雷综合征诊疗指南

吉兰一巴雷综合征诊疗指南 【概述】 吉兰一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lTle,GBS)也称急性炎性晚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na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而大多数可恢复的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可累及颅神经和呼吸肌。脑脊液常有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病前常有非特异性感染或预防接种史等。 【临床表现】 (一)一般情况 1.发病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我国以儿童及青壮年较多。2.发病季节四季散发,我国夏秋季多见。 3.发病地区农村多见。 4.病前诱因病前1~4周常有感染史,如上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史、疫苗接种史、手术史等。 (二)发病形式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数患者发病2~4周内病情达到高峰。 (三)神经系统表现 1.运动障碍①运动障碍范围:四肢大致对称性弛缓性无力,多自双下肢开始,逐渐上升,或四肢同时无力,四肢远端常较重。可波及躯干肌,严重患者可累及支配肋间肌及膈肌的神经,导致呼吸肌麻痹。②运动障碍形式:下运动神经元性

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早期肌萎缩常不明显,严重患者可出现肌肉萎缩,一般以肢体远端较明显。 2.颅神经障碍30%~53%的患者可有颅神经麻痹。成人以双侧面神经麻痹常见,依次为咽喉肌麻痹、眼肌麻痹和舌肌麻痹;儿童以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常见。展、动眼、舌下、副及三叉神经皆可受累。 3.感觉障碍约80%的患者有感觉障碍,可表现为:①主观感觉异常,四肢麻木、肌肉疼痛和蚁走感等。②客观感觉障碍,多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如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或过敏,可有肢体远端深感觉减退。主观感觉异常重于客观检查异常。 4.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3的患者可有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增高、面部潮红、全身发热、腹部压迫感、出汗异常。括约肌一般不受影响,因卧位和腹肌无力,偶可发生暂时性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四)病程与预后 一般起病后症状迅速发展,约半数患者2周内达高峰,可在2~3天内使原来健康的人变得卧床不起,甚至需要人工辅助呼吸。通常在症状稳定1~4周后开始恢复。GBS的危险性较

格林巴利综合症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病

格林巴利综合症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是一种急性免疫性周围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对称性四肢弛缓性瘫痪,伴有感觉障碍,严重者可发生颅神经损害,延髓受累,呼吸肌瘫痪,其中呼吸肌麻痹及合并症是本病的重要死因. 心理护理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四肢无力发展为四肢弛缓 性瘫痪,呼吸困难,最后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者认为病情危重,治愈无望,对治疗丧失信心。首先,应视患者如亲人,对患者的反常态度认真对待,以耐心和忍让的态度感化患者,并主动介绍该病的有关知识,让患者知道该病是自限性的,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同时还可让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现身说教,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部分患者担心家庭经济状况时,应告诉患者只要认真配合治疗,该病恢复很快,不会过多的增加经济负担。在治疗过程中,当患者双上肢肌力恢复正常后,可给其笔和纸,把自己的要求写出来,并尽力给予满足和答复,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呼吸道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格林巴利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应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氧浓度,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7%~100%之间。在护理过程中,有5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明显紫绀,在将氧流量调到60%后, 血氧饱和度升至97%,患者呼吸情况逐渐好转。由于呼吸肌麻痹,患者咳痰能力差,可表现为呼吸道痰鸣音增加,口腔内分泌物增多,不能有效地排痰,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显得格外重要;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技术操作,正确的吸痰方法能够减轻及预防肺内感染,有效防止痰结痂形成,防止肺不张、畅通呼吸道、缩短病程,避免了因吸痰不当及过于频繁而造成相应并发症,如缺氧、窒息、肺不张、支气管痉挛、 心律失常、气道损伤、颅内压增高、血液动力学的异常改变及感染等;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目的是吸痰方便,维持呼吸。痰液不及时吸出,就会阻塞支气管,增加肺的负担。气管切开患者每日常规清洗内套管,保持切开部位干燥清洁,每日更换敷料。 固定外套管的绳子不宜过紧或过松,以容纳1手指为宜;气管内吸痰时加强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吸痰时,气管切开患者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用一次性硅胶管,选用比内套管小的吸痰管,避免损伤气道出血;吸痰应由浅至深,旋转式吸痰,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s, 以免由于吸痰时间过长,出现缺氧症状;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应该给予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顺利吸出。病室内每天通风换气,用紫外线消毒,避免多人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压疮护理 患者因四肢软瘫、生活不能自理,容易产生褥疮, 骶尾部、 肩胛部、踝部、足跟、枕部和耳廓均为易受压部位,为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应该定时翻身,一般采用2h翻身1次,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同时每日按摩骨隆突处,促血液循环。此外要保持患者的床单清洁、干燥;便后要及时清洁臀部,避免污物、潮湿 对皮肤的刺激;抬翻患者时动作要轻稳,避免拖、拉而损伤皮肤。向患者讲解活动的重要性,定期按摩,使肢体处于功能位,还可根据病情做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根据病情活动量应逐渐增加。鼓励患者只要认真锻炼,病愈后可以像以前一样走路,以增加患者的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2.4营养支持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多伴吞咽困难,满足患者营养的供

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的麻醉注意

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的麻醉注意 一.病理生理1.本病是一种主要累及脑神经与脊神经的脱髓鞘周围神经病,它多呈急性发病、进展迅速。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主要病理改变在运动和感觉神经根、后根神经节、周围神经和脑神经,为局限性节段性髓鞘脱失,伴有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者可见轴索变性、碎裂。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有退行性变。肌肉呈失神经性萎缩。2.临床表现(1)约半数以上的病例发病前数日到数周有感染史等前驱症状,最常见是上呼吸道感染。(2)起病形式呈急性或亚急性。约80%病例首先出现双下肢无力,继之瘫痪逐渐上升加重。1~2周内达高峰,少数3~4周病情仍在进展。(3)通常先有双下肢无力瘫痪,逐渐加重向上发展,累及上肢和脑神经,一般下肢重于上肢,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病例发病后很快出现四肢瘫痪、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起病时常有主观感觉异常,但客观检查浅感觉缺损不明显,或有轻微“手套—短袜”型感觉减退或缺失。脑神经受损成人以双侧面瘫多见,儿童以第Ⅸ、X对脑神经麻痹多见,可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呛咳和咳痰不能,易并发肺炎、肺不张、痰阻窒息等。,(4)常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表现为多汗、面色潮红、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不稳等。二.麻醉管理1.本病急性期禁止行任何择期手术,限期手术应选择在恢复期以后进行。由于患者四肢及呼吸肌麻痹,围手术期管理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比继发感染,尤其是要注意咳嗽无力、排痰不畅,呼吸道分泌物多和气体交换量不足时尽早气管切开,积极吸痰多翻身,出现呼吸麻痹时及时人工辅助呼吸,防止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本病可合并心肌炎,术前应常规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了解心脏情况,术中应加强循环监测。本病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包括半年内曾接受超生理剂量类固醇激素治疗14天以上者),应注意其副作用,并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处理,麻醉前给与应激?ち康纳錾舷俜粗始に亍?.关于椎管内麻醉用于本病,尚有不同意见。Crawford等给恢复期患者分娩时采用硬膜外麻醉,McGrady用于剖宫产麻醉,均未发生任何异常情况。但Steiner等报道了4例硬膜外阻滞1~2周后发生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患者,认为硬膜外阻滞是本病的诱因之一。加上本病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损害症状,椎管内麻醉时易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Perel等报道了一例因直肠出血而行止血术的本病患者,L4-5蛛网膜下腔阻滞注入地卡因5mg高比重液后,出现血压剧降而心跳停止。故本病患者不主张采用椎管内麻醉。3.肌松剂的应用由于合并确失神经性肌肉萎缩,为防止严重高血钾,本病禁用去极化肌松剂琥珀胆碱。目前已有二例本病患者用琥珀胆碱后引起高血钾而诱发室颤的文献报道。其中,一例(Feldman,1990)8周前以下肢运动障碍而起病的患者,剖宫产麻醉时用琥珀胆碱后血钾浓度高达9.2mmol/L。另一例(Reilly,1991)发病3个月后因呼吸功能不全气管插管的患者,用琥珀胆碱后血钾浓度升高达为8.6mmol/L。关于非去极化肌松剂,有文献报道用于此类患者是安全的,但亦有临床报道本病患者对肌松剂敏感性增强,临床应用时应加强肌松监测。肌松药应选择没有组胺释放和迷走交感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维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等。4.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可使循环系统的代偿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易出现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体位变换、手术操作、麻醉药物、出血与正压呼吸等均可引起严重的低血压,而在气管插管时又可能引起严重

21三体综合症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21三体综合症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21三体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症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21三体综合症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现象,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 21三体综合症的检查 1、染色体检查 ⑴21-三体型:染色体组的核型为47XX(或XY)+21,占90%~95%。患儿染色体总数为47个,是由于多了一个小的端着丝点染色体(属于第21对),这种现象称为三体性,因为有一对染色体变成了三个。母亲年龄大于35岁时发生机率明显增高(约为群体发病率的125倍),双亲的染色体并无异常,也无家族史,所以认为是母亲的配子(卵子)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结果。约1/5病例由父亲染色体不分离所致。在一卵性双胎时,如果一个是21-三体综合征,则在另一个孩子100%也是21-三体综合征。而在二卵性双胎时,二儿同是21-三体综合征的机会只有30%。 ⑵易位型:少数病例的染色体总数为46个,21号染色体仍具有三体性的特征,同时还伴有其他染色体的畸变。有几种不同情况:①D/G易位:缺少了一个14号染色体,增添了一个新的染色体,后者是由一个21号与一个14号染色体相互易位而连接成一个新的14/21染色体。此染色体保留了14、21号染色体绝大部分的遗传物质,所以实际上此患儿的细胞内仍为3个21号染色体(三体性),染色体组核型为46XX(或XY)+21,t(Dq21q)。此类患儿占2%,其母亲外表正常,但其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5个,其中有一个是14/21染色体。患儿的姨母及姨表兄妹可能同患此病。②G/G易位:21与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一个21/22染色体,可能是由患者的父亲所遗传的;两个21号染色体所连接成的一个等臂染色体,还有一个正常的21号染色体,如母为携带者,其子代100%为患儿。染色体组核型为46XX(或XY)+21,此种病儿占2%。 ⑶嵌合体型:占1%~2%,染色体组核型为47XX(或XY)+21/46XX(或XY)。较少见,病儿细胞内染色体各有不同,有的为46,有的为47或45个。此型主要是受精卵在卵裂期发生差错所致。有些21-三体征患者的父母表现型正常,而具有一个21-三体的嵌合体,母亲为嵌合体者占大多数,父亲较少。如果一个家庭中出现2个以上21-三体征,可能与其父母为嵌合体型有关。 2、代谢障碍:由于色氨酸代谢障碍,黄嘌呤尿酸从泌尿道的排泄率明显减少,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出现高尿酸血症。 3、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