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心理及写作教学策略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写作心理探究及写作教学策略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是语文教师最棘手的的“老大难”。要抓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有: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二、给学生以热情的激励,让学生重拾写作的信心;三、教给学生方法,积累写作素材;四、训练学生敢写多写,克服写作畏难情绪,五、指导学生修改,增长写作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更好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作文教学;心理探究;兴趣;策略;能力

中图分类号:g5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150-02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一听到作文就头疼,就怕。本来,作文是心绪流淌的节拍,是思想飞扬的旋律,而学生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处于一个不断接触新鲜事物的成长过程中,理应对周围事物有着比较敏感的反应与认知,可为什么他们会对作文有着如此恐惧的消极心理呢?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

哪些教学策略呢?

一、造成当前小学生作文消极心理的原因

1、被动写作

相当一部分学生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写作行为是被动的,

是在老师的监管下、考试的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哪里能体会到用文字表达思想的乐趣?他们的文章从来都不是

自己主动创作的,从来都不是自然而然的从心底抒发出来的,而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胡编乱造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这样去写作文,哪有兴趣可言呢?

2、信心不足

许多学生认为自己文字功底差,根本不是写作的料,不敢把自己的作文给同学、家长看,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互换作文来阅读、交流,欠缺了一份自信。

3、要求过高

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而不是矫揉造作。而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作文的意境,过分强调华丽的词句,这个要求对小学生来说太高了。正因为教师这种过高的要求,学生感到作文太难了,思想压力增大了,未写而先怵,形成了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

毋庸置疑,以上这些因素,会严重影响学生作文的积极性,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当在写作教学上采取相应的策略。

二、写作教学策略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1、让学生选择喜欢写的内容。命题形式多样些,写作范围宽广些,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写的内容。英国十九世纪教育家约翰·珞克说:“一个人在对任何题目发表意见之前,他应该是先熟

悉那个题目,否则叫他去说,就等于叫一个瞎子去谈颜色或叫一个聋子去听音乐一样愚蠢。”[5]87可见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对所写的东西有所了解,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使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写作。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有话可写。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学生好动好思的特点,我们应从“静”转变为“动”,由过去那种被动、简单、封闭的作文训练,走向主动、科学、开放的作文训练。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以“玩、看、说、写”为主线贯穿整个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从愉快的“情景”中进入写作状态。

3、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多媒体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图、文、声、像结合的画面,形成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形成情感辐射力,叩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对所写的景物有直观的体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正如刘勰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2、给学生以热情的激励,让学生重拾写作的信心。

1、运用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评语)激励学生。从调查得知,大多数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他(她)写的文章都曾得到过老师的肯定表扬的。学生总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老师的赞赏。

2、利用评价激励学生。我们在评价作文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分层评“★”。学生的能力不同,写作的水平当然有差异。如果我们用统一标准评价学生的习作,会影响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我们可以尝试分层评价:对语言运用能力强的学生,评价时用红笔勾画出生动形象的语句,加以旁批,使学生明白这样写的好处,旨在引领学生把语句写生动,会初步使用修辞手法,在“语句魔法”上打几级“★”;对习作内容新颖、结构有创意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在“创意指数”上打几级“★”;对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寻找亮点,哪怕是一点点,如字迹端正、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基本写清楚内容,在“努力程度”方面打“★”;凡是总共有三颗“★”,都可以得到写作的硕果奖:一个“红苹果”。

评后加“★”。每次作文讲评过后,学生能就自己的习作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或重新修改写作,老师就给以加“★”。

奖励加“★”。如果有文章在校刊发表或获奖就加五“★”,有文章市级发表或获奖加十“★”,有文章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本学期作文就评“一级棒”。

这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就自然会增强自信,乐于写作。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3、教给学生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1、多读书多积累。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犹有神。指导学生大量课外阅读,是从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对学生所读的书,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一是选读一些浅近的幼儿读物,帮助其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选读一些介绍科学

知识的读物,以丰富知识;三是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积累语言。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写作文往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指导学生设置《摘录本》、《读书笔记本》,使学生通过阅读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积累写作的素材,减轻写作的困难,激发写作的热情。

2、多观察多感受。

古人刘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行万里路”,就是指要从多方面观察和感受生活。汉代司马迁正是这样做的,他从20多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查史迹,采访史料,终于写出了著名的《史记》。又如明末徐霞客,经30多年旅行,终于写成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做到多读书、多观察,多感受,多积累,待到作文时,学生自然就胸有成竹,有米下锅了。

4、训练学生多写,提高写作水平。

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清代教育学家唐彪曾这样说:“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4]381大意是说,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来也觉得容易;不常写,作文的方法、道理就生疏,即使题目很容易,写起来也会觉得很难。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道理,经常进行认真的练习,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作文的“思路”和“机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