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教材和教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教材教法

一、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明朝与世界的交往和冲突。三个子目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其中郑和下西洋从和平交往的角度来阐释主题,而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侵占澳门则从冲突的角度来阐释主题。所以,本课的重点有3个,即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侵占澳门。本课的难点是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以及对明朝出现外敌入侵的认识。

二、教法建议

1.关于导入。可以用课前的文字导入,也可用郑和的事迹导入。如上课后,教师可以出示今天南京郑和公园的图片,为什么要用郑和的名字来命名这座公园呢?郑和在历史上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以此导人新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情况,来组织导入。(如关于郑和的纪念邮票,东南亚地区的祭祀郑和庙等。)

2.关于郑和下西洋。教师首先可以简单介绍郑和的生平,利用课文小字,不必补充太多的内容。然后简单介绍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不必展开,讲清即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学习提示栏的小字——西洋的含义。在介绍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时,宜用动态地图的形式来展现给学生,这样比较容易形成学生的历史空间感。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说一说”,加深对郑和下西洋路线的认识。在讲到郑和七下西洋的时候,可以重点讲解船队的规模、声势的浩大和郑和一行的勇气。在讲到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郑和在经过第七次下西洋之后,终于回到京城面见明成祖。可由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明成祖和郑和,成祖向郑和询问下西洋的具体情况,郑和回答。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和补充。

3.关于戚继光抗倭。首先,教师可以简单分析倭寇之患的起源:明朝海防松弛,日本社会转型引起动荡,日本浪人、奸商和一些武士勾结中国东南沿海的奸商,在中国的沿海地区烧杀抢掠。其次,教师介绍戚继光的生平,可结合教材小字部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齐诵戚继光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让学生解释这两句诗表现了戚继光的什么胸怀。结合抗倭形势图来具体讲述抗倭的过程:戚家军的英勇、鸳鸯阵法和台州大捷。

最后,可以让学生来讲戚继光抗倭有什么意义,或者设计一个历史的假设问题:假如当时的明朝没有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杰出将领,你认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戚继光抗倭重要意义的认识。

4.关于葡萄牙侵占澳门。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当时世界的形势:新航路的开辟,古老、富裕、神秘的东方国家吸引着西方殖民者。接着讲述葡萄牙殖民者用阴谋手段侵占了中国的澳门,教师可以展示澳门的地图,介绍澳门的重要地理位置。让学生认识到西方殖民者已经开始侵略中国了,但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表明中国已经缺乏了唐朝的那种自信、开放的意识,中国在某些方面开始落后于西方。最后,教师出示“七子之歌”的歌词,师生共同演唱。感受我们今天收回澳门主权的自豪感。

问题提示

1.说一说:看地图,找一找郑和七下西洋所到之处,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地方。

提示: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经爪哇、苏门答腊,到达今天的印度。1407年,郑和

第二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了爪哇、泰国、锡兰等国。1409年第三次,到达今天的越南、西亚等地。1413年第四次和1417年的第五次,曾到达了今伊朗波斯湾、非洲东海岸。第六次和第七次曾到今天的阿拉伯半岛等地。

2.试一试:你知道澳门在中国的位置吗?在地图上指出澳门所在的位置,并体会它的重要性。

提示:澳门位于中国广东珠江口西侧,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气候宜人,而且地理位置

重要,是从珠江口进人中国内陆的门户。

3.温故知新: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提示: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大,最多时有200艘船,2.7万人;时间长,从1404年到1433年曾经七次下西洋;范围广,到达了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的新航行早了半个世纪。

4.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澳门的历史资料和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的资料,体会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意义。

提示:这个题目,可以作为学生的一次活动课来开展。也可以办一期板报:澳门今昔或者澳门历史。教师应在活动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在活动中给学生及时的评价。

图画说明

郑和

郑和(1371~1433)是我国明朝初年的航海家。本姓马,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祖父与父亲马哈只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幼小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闻。洪武时人宫为太监,因从朱棣参与靖难之役有功,赐姓郑,始名郑和,官居正四品。永乐元年(1403),郑和师从成祖的谋臣、道衍和尚姚广孝,皈依佛教,别名三宝(三保),也被称为“三宝太监”(三保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奉命率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之麻林地(今属肯尼亚),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郑和作为明政府的政治使节和商务代表,每至一地,即向当地酋长、国王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诚意。同他们进行互利贸易,并约请其使臣到中国来。郑和船队的帆影所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的39个国家与地区都与中国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关系,了解了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铜铁器、苎麻等物产,也有以香料、木材、矿产等与船队贸易。因此,郑和的船队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受到了欢迎。在印尼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这些名称都是对郑和出使该地的纪念。我国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南沙群岛中的郑和群礁,也是为了纪念郑和的航海事业而命名的。宣德八年,他在归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

这是云南滇池南岸晋宁县昆阳镇月山郑和公园内的郑和塑像。这是一尊全身塑像,高8.5米。

宝船复原图

郑和率领的船队,性能、装备及规模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船队中最大的是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立9桅,挂12帆,16—20橹,舵重4810公斤,排水量约为14000吨,载重量在7000吨以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1957年5月在南京下关三叉河明宝船厂遗址发现巨型舵杆,铁力木制成,全长11.07米。经测算,这支舵的高度应在6.25米左右,可作为宝船大小记载的实物证明。这是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郑和下西洋的海船模型。海船高87厘米,宽50厘米,长126厘米,是郑和宝船的缩影。这个宝船模型,是1985年厦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复制的。

郑和铜钟

明朝宣德六年(1431),郑和第七次奉命远航西洋,二月抵达福建长乐等候冬季季风,五月沿闽江而上抵达南平镇,铸此铜钟布施寺庙,祈求出海航行平安。钟通高83厘米,径49厘米,厚2厘米,重77千克。钟为葵口,二龙蟠钮,钟的肩部铸有12组相连如意云纹,其下有回纹带一周,腹部有云纹带一周。两带之间的5个长格子内环铸八卦。钟腹上部铸“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字,钟体下部铸一周楷书铭文:“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

此钟原悬于长乐县吴航小学校园作为校钟,抗日战争时期运往内地南平。1981年,南平市文物工作者在清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回收的废旧物资中发现此钟,现归南平市文化馆保管。

郑和行香碑

郑和行香碑位于福建泉州东郊的灵山圣墓旁,为明朝蒲日和所立。碑上撰文:“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漠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蒙圣灵庇佑。镇抚蒲日和记立。”

立碑的蒲日和系著名的商人蒲寿庚之侄、诗人蒲寿之子,祖先原是阿拉伯人。郑和路经泉州时,不但到圣墓行香,还到清真寺祈祷,并探望了居住在泉州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下西洋的使命,郑和挑选了通晓阿拉伯语的蒲日和等人作为“通事”(翻译)一起直抵西洋诸国。由于蒲日和“慎言谨行”辅助有功,回国后被擢为泉州卫镇抚,并主圣墓事宜。

唐武德年间(618—626),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遣门徒大贤4人来我国传教,一贤在广州,二贤在扬州,三贤、四贤在泉州。三贤、四贤卒葬于灵山,所以也称三贤、四贤墓。据传,自从三贤、四贤埋在此山后,墓有灵异,当地人便称此墓为圣墓,此山也因而得名灵山。灵山圣墓是世界伊斯兰教中最古老、保存最好的圣墓之一,与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圣墓、纳夫的阿里圣墓齐名,被称为“世界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墓”。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圣命在身的三宝太监也恭敬地前往行香,虔诚地祈祷。

戚继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