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与发展优势理论(格兰仕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优势与发展优势理论首先,文章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一、比较优势理论二、先发优势理论三、后发优势理论四、格兰仕的案例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
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
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
接下来介绍一下比较优势理论的定义
定义
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即“良莠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商品,彼此都节省了劳动力,都得到了好处。
当然,该理论是有前提条件的
理论前提条件
(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
(2)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
(3)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的形式;
(4)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
(5)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
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普遍适用性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不失为指导一般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以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外,还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
举个例子:
如大学教授一般都要聘请助教,专门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辅导,负责批阅学生的作业,同时还要帮助教授做好讲授课程的有关准备工作。但我们知道,一位学术造诣高深的教授,完全可以在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兼顾这些工作,而且教授直接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们的收益一定会更大、更多。又如经验丰富的外科大夫除了能够给病人动手术以外,肯定还完全能够胜任对病人的护理,完全能够亲自为一个外科手术作各方面准备。但外科大夫往往都要专门聘请护士小姐。再如企业的高级资深管理人员,除了可以全面打理公司业务外,还能非常熟练地处理公司的日常业务档案,至于文件的打印,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等等,公司经理们更应是行家里手。但他们同样还是要专门聘请秘书和打字员。
凡此种种,还可以举出很多其他例子。究其原因,无非是
因为社会的在劳动分工中,普遍存在着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中的比较优势。教授、外科大夫、公司经理同助教、护士小姐、总经理秘书相比,前者尽管在各方面都享有绝对优势,但他们更大的优势或曰比较优势分别在教学和科研、主刀动手术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后者虽然处在全面劣势地位,但他们在辅导学生的学业和批阅学生作业、对病员进行常规护理和处理公司的一般文件打印归档的日常事务上的劣势相对较小,或者说他们在这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见“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都应该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多。田忌赛马的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理论。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等马对齐王完全优势的上等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上、中等马对付齐王的中、下等马,结果稳赢。
当然许多理论都存在缺陷,比较优势理论也不例外。缺陷
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硬伤”,或者说,存在理论分析上的“死角”。这是因为,在李嘉图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优势所以能够成立,全然取决于两国间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度”的差异。
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经过高度抽象的“2×2贸易模型”,势必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两国间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
一旦出现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人们惊异地看到,李嘉图陷入了
“此优为彼优,无甚可择!”或“彼劣即此劣,何以权轻?”的尴尬境地。
二.先发优势理论
在高技术产业中,企业往往会为了成为第一个开发出革命性新产品而竞争,亦即竞争成为先行者。从定义上讲,先行者对于革命性的产品居垄断地位。如果新的产品满足了顾客未能满足的需求并且需求很大,则先行者可以获得极大的收入和利润。所谓先发优势即是领先技术和产品带来的持久的竞争优势。
先发者获得的优势主要来自5个方面:
第一,先行者有机会探索网络效应和正反馈回路,封杀竞争对手的技术。
第二,先行者可以建立重要的品牌忠诚度,后来者很难打破。
第三,先行者可能有机会限于竞争对手实现销售,通过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实现成本优势。
第四,先行者为使用它的顾客创造了转换成本,后来者很难从先行者手中夺取。
第五,先行者可能积累起关于顾客需求、分销渠道、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等等的有价值的知识。
先发者也面临先发劣势和风险。
首先,先行者需要承担重大的“领先成本”,而后来者则不必。
其次,类似地,先行者更容易犯错误,因为新市场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后来者可以从先行者的错误中学习,对产品进行改善,向市场上投放品质更佳的产品,夺取先行者的市场份额。
再次,先行者可能冒错误配置资源和能力的风险,因为他们面对的顾客并不具备大众市场的特性。
最后,先行者可能错误地投资于二流的或落伍的技术。
三.后发优势理论
一、什么是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