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入格训练之议论文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议论文

议论文总的要求是能规范地写出立论、驳论、评论和给材料的议论文,做到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可靠,理论与事实结合,论证合理、深入,采用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模式,运用例证、引证、喻证、引中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方法,具有说服力。

一、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掌握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是议论文入格训练的基础工程。就应试作文来说,应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即“三三五或三二四”模式,也就是说全文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本论可分三个自然段或两个自然段,总共五段(或四段)。全篇以800字计,引论和结论各写100字左右,本论每段写200字(或300字)左右或更短,其变化可由内容、中心而定。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并列式

这种结构模式,可用图一、图二表示。

图一: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论据①+分析论证

篇本论(证明论点)论据②+分析论证这些论(①…n)是

论据③+分析论证并列关系,它们同时

论据n +分析论证都证明论点。

结论(照应全文)

[例文1]

名家之“脱胎”术

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自古而然。”这话当然不对。这或者是抄者的自我辩护,或者是对某种继承的误解。但历代名家(特别是宋代以前)以化裁、点化、脱胎的手法,对过往优秀作品加以“变奏”式的继承,的确是不乏其人的。

例如,西汉时代作家司马相如,曾写过一篇著名的《上林赋》,其中有“建翠华之旗,树灵鲜之鼓”两句。刘勰在《文心雕龙》即指出:“相如上林,摄引李斯之书。”原来司马相如这十个字是从李斯《谏逐客书》中“建翠风之旗,树灵鲜之鼓”移接而来。

又如,“初唐四杰”之一的才子王勃,有一篇被后人收入《古文观止》的名作《滕王

阁序》,其中有两句确实令人叹为观止的名句:“满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据说洪州都督阎伯屿等人评文章时,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类都认为不过老生常谈,而读到“落霞”、“秋水”两句,便不禁拍案叫绝,叹曰:“此天才也!”其实,王勃这两句是从北周庾信《马射赋》中脱胎而来的。庾信的原句是:“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两相比较,不难看出,王毂的名句是从庾信的作品中脱胎,变奏而来,但王勃的“落霞”“秋水”之句无疑比庾信的“落花”“杨柳”更富诗意,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唐代作家皮日休在《襄州子庙学记》中说孔子“后天地而生,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殁,知天地而终。”这段话实则出自先秦的《冠子·泰录篇》:“后天地生然知天地之始。先天地之亡,然知天地之终。”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假如当时有标点符号,是应当加上引号按原文来应用的。

至于同时代人写作上相似、类同,也不乏其人。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句。同时的王建诗中则有“寺多红药灼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两人究竟是谁脱胎谁,抑或并无联系,我们已无从断定。

总之,艺术有继承,继承的种类有多种,化裁、点化、脱胎是其中并不鲜见的。有些甚至被演化为成语,变成传世的“公共财产”。当然,名家之脱胎、化裁,绝不是照猫画虎,依样画葫芦,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在更高的艺术境界上对前人的发展。

曷乌

虽然貌似,却赋予了新的灵魂。所以人们阅读玩味,却不少抄袭视之。

[评析]本文第一段以引用开头,建立起论点。二、三、四、五段分别举出司马相如、王勃、皮日休、白居易与王建等化裁、点化、脱胎优秀作品的事实论据,并作简要的分析论证。第六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突出了论点。

[例文2]

最忌浅尝辄止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接过别人的一篇千字的习作,只用两分钟就作出评价;面对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他们仅仅看一下原著的内容提要就提笔大作文章……

这种学习态度,使我想起历史上一个小故事。相传,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有一次路过荆州,去观赏梁朝画家张僧繇的壁画,看完之后,宣称“虚有其名”。回到住处,感到还应再看看,于是第二天又去观摩,点头称颂。第三天再去细看,竟赞不绝口:“果然名不虚传,画得真是好极了。”索性寝卧对之,反复欣赏,十几天不忍离去。这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浅尝辄止,单从表面现象来判断事物是不行的。对待任何事物都是一样,只有去深入研究,才能掌握事物的丰富内容、内在联系和它的本质。

历史上凡成绩卓著的人物,在学习上无一不是刻苦认真、深入钻研、废寝忘食的。而这种学习精神又恰恰是今天我们当中的一些同学所缺乏的。事实证明,浅尝辄止则一事无成。比如读书吧,假如只满足于了解提要和最后的现成结论,而不去研究全书的内容,不去了解、分析结论的产生过程,就很难,或者说不可能全面地把书上的知识消化为自己所有,即使得到一点点知识,也往往是肤浅的,靠不住的。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年轻时曾在巴黎的卢浮宫反复揣摩、研究达·分奇的《蒙娜丽莎》。他对那些不到三分钟就一哄而散的参观者反感。他说,我们有些人做学问,干事情,“太贪容易,太浮浅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这些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例文3]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学习语文,同样非下苦功夫不可。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学习语文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鲁迅在学生时代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1000万字的宝贵财富,从而成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风格,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句,因此讲话、作文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毛泽东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因此,他的文章常有真知灼见,而被同学们传诵。

至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类的写作佳话,更不胜枚举。

显然,大凡善于驾驭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炼。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

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一要苦阅读,博览群书,早读夜诵。二要苦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齐白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三要苦思考。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中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虑。末了,还要苦修改,抱着“新诗千改始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基础差的,不要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总之,要掌握语文知识就得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