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血液系统_第一讲_总论_讲义.

01_血液系统_第一讲_总论_讲义.
01_血液系统_第一讲_总论_讲义.

第一章血液系统总论

血液学(hematology)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包括它们的生理、病理、基础、临床等各个方面。血液病是指原发于或主要发生于造血系统并以血液学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各类出凝血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异常发生的疾病。血液系统主要学习造血器官的起源和发育,造血干细胞及其微环境,各种造血细胞的产生和调控,各种血液细胞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出血和凝血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初步的血液系统诊断和治疗知识。此外,输血也是血液系统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第一节血液学发展简史和未来趋势

中国对血液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尽管中国医学在血液病的的诊断和治疗上取得过惊人的成就,但由于过于宏观,无法深入到微观,无法深入到细胞,分子中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西方医学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对血液及血液病的认识取得了飞跃。而这种进步,主要来自于实验血液学,来自于技术和理论的创新。一方面,由于电子显微镜,组织化学,同位素示踪等新技术的引入,对细胞形态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发展到了超微水平和动态研究的新阶段;另一方面,血液学和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包括血细胞动力学、血液遗传学、血液流变学、免疫血液学、放射血液学等等。可以说,没有实验血液学,就没有血液病学。这是因为血液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难以通过症状和体征将血液病和非血液病区分开来,也不能将患有相同症状的血液疾病,细分为不同的类型或亚型。临床血液学和基础血液学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阐明了不少血液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了许多新的诊断技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在数千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血液是维持生命的要素。但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只能从象形推理的角度,对血液以及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提出一些朴素而带有神秘色彩的解释,如Polybos(公元前350-300年)的四液(火、水、土、血)说,Galenos(公元129-199年)的液体病理学说及四体液(粘液、血液、胆汁、黑胆汁)疾病等。直到公元17世纪以前,对于血液的主要成分----血细胞尚且一

无所知。但在这一时期内,对于血友病(公元2世纪)、萎黄病(公元5世纪)、贫血(公元11世纪)等已经有一些表象的描述。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显微镜的发明与改良(Jansen父子,1590等)为发现血细胞创造了前提条件。17世纪中期,Schwammerdam(1658)、Malpighi(1666)及Leeuwenhoek(1673)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蛙、小鼠及人的红细胞。1749年Senac观察了白细胞。1774年Hewson对比了人和各种动物的血细胞,指出红细胞并非球形,而是扁平圆形体,并且讨论了淋巴液中与血液中白细胞的关系。此外,1660年Malpighi洗涤血凝块发现有纤维样物质残留,最先揭示了血液凝固现象的实质。1842年Donne发现血小板。

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发展,开始了近代血液学的初级阶段,即形态血液学的阶段。

首先是发明并逐步改善了血细胞的计数方法。1852年Vierordt使用刻度毛细管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红细胞计数。1855年Gramer发明血细胞计数盘,1867年Potain设计出血细胞稀释计数管。再后,Hayem(1875)和Turk(1902)先后配制成红、白细胞稀释液。1878年Gowers研制出血红蛋白测定计,1895年Sahli 加以改良。于是,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测定逐渐得以推广。

其次是1868年Neumann和Bizzozero几乎同时证明红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有核细胞。最先揭示了骨髓的造血功能,使人们的视界从血液扩展到造血组织。

第三是1880年Ehrlich发明了血细胞染色法,并于1891年发表了他的著作“FrrbenanalytischeUntersuchungenzurHistologie und Klinik des Blutes”,给形态血液学奠定了基础。

在Ehrlich之后,Romanowsky(1891),May和Grunnwald(1902)、Giemsa (1902)、Wright (1902)、Pappenheim(1911)等先后对染液做了种种改良,一些学者还发明了活体染色法(Rosin等,1902)以及氧化酶(Wright,1904)和过氧化酶(Kreibich,1910)反应,进一步提供了血细胞形态学研究手段。很多学者应用这些手段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如1990年Naegeli准确地辨识了原粒细胞,1910年Wright证明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1914年Aschoff和Kiyono提出网状内皮系统的概念,等等,大大丰富了形态血液学的基本内容。

其他方面,1900年Landsteiner发现人血液中的同种凝集原和同种凝集素,

从而确立了ABO血型系统和同型输血原则,是对输血工作的划时代的贡献。1905年Morawitz提出了古典的“四因子”血液凝固学说,这一学说风行了差不多五十年。

1926年Minot和Murphy用肝脏治疗恶性贫血获得成功。这一划时代的创举将病理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入血液学中,结束了单纯形态观察的呆滞局面。1929年Castle证实了恶性贫血的内因子缺陷,四十年代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发现,是临床医学史中通过病理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解决临床重要问题的光辉范例。三十年代维生素K的抗出血作用的证实,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的发现(Smith,1934),另一个重要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的发现(Landsteiner和Wiener,1940)都促进了血液学的发展。1935年Quick创立了实用的一期凝血酶原时间试验,推动了凝血因子的实验研究和血液凝固理论的发展。1937年Tiselius 创立了蛋白电泳技术,为异常血浆蛋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手段。1945年Coombs 等创立的抗人球蛋白试验,是对免疫血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位相显微镜、特别是透射电镜的应用,以及后来其他细胞学技术的发展,使形态血液学重新振兴并发展到超微形态学和功能形态学的新阶段。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为动态研究创造了条件。从五十年代开始,先后在不同程度上阐明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动力学。近二十年来,随着细胞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基础学科的飞跃发展,以及更多新技术的引入,血液学的发展更加迅速,不断地开辟新领域。血液学的许多现象、机理和本质已经或正在得到阐明。总之,一方面是基础研究推动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方面是血液学与各基础学科内容和临床的互相渗透,交叉极大推动了血液学对自身的认识,产生了许多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使血液学走在了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前列。这可以从下面提到的几个典型的例子得到体现:

1、分子病概念的提出

1910年,James Herrick医师报道了第一例镰刀细胞病。1949年Pauling等证实来自正常和镰刀状细胞贫血个体的血红蛋白电泳时有差异,并假设必定存在化学差异,从而确立了镰状细胞贫血为第一个分子病。在50年代晚期,Hunt和Ingram用“指纹图谱”测定了珠蛋白肽链的序列,并将此异常与 -珠蛋白链的氨

基酸组成联系起来:第6位的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取代(HbS)。1977年,Marotta 等揭示了β-珠蛋白基因的第六位密码子的相应改变是GAG→GTG。由于带负电的极性亲水谷氨酸被不带电的非极性疏水缬氨酸所代替,致使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下降。在氧张力低的毛细血管区,HbS形成管状凝胶结构(如棒状结构),导致红细胞扭曲成镰刀状(即镰变)。这种僵硬的镰状红细胞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加上HbS的凝胶化使血液的黏滞度增大,阻塞毛细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产生脾肿大、胸腹疼痛(又叫做“镰形细胞痛性危象”)等临床表现。自从1956年发现HbS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后,变异型或异常血红蛋白的数量呈指数增长。迄今已经超过1000种。绝大多数血红蛋白的变异体都是单个核苷酸突变引起的,导致血红蛋白四聚体亚基α、β、δ、γ珠蛋白链的氨基酸改变,形成HbA,HbA2,HbF等变异型。镰刀病的发现历程体现从临床观察到实验室以及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的重要性。

2、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疗法的提出和实践

我国学者王振义等1988年发现了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具有治疗作用,能够诱导恶性细胞最终分化成为成熟的细胞。使得原本预后极为凶险的APL转而成为可以治愈的白血病。不仅如此,ATRA治疗的成功,也使诱导分化治疗肿瘤的概念落到实处。报道后,1990年,法国实验室发现t(15,17)号染色体易位产生的融合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PML-RARα是APL 发生的罪魁祸首。ATRA可以导致PML/RARα降解。随后,哈尔滨的张亭栋医生发现三氧化二砷对APL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过国内外研究人员,尤其是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努力下最终解释了三氧化二砷是通过结合和降解

PML-RARα发挥作用,但三氧化二砷通过和PML部分作用,而ATRA则是通过其RARα部分。目前,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APL已经成为APL治疗的主要方案。这是我国学者在血液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是一个典型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相互促进的例子。王振义院士也因此获得美国凯特林癌症研究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并于2010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3、白血病的靶向治疗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重要特征是具有9和22染色体易位并产生融合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BCR/ABL具有持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驱动细胞恶性演化。针对该蛋白激酶,Novartis公司开发了第一个靶向BCR/ABL的治疗

药物Gleevec。Gleevec的应用大大改善了CML患者的预后。使其生存期从过去的4-5年延长到现在的10-20年。这是第一个成功的肿瘤的靶向治疗案例。

4、肿瘤的免疫治疗

最近几年,嵌合型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s, CAR T)治疗受到了极大的关注。CART是通过基因修饰的手段,使能特异性识别靶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单链可变区(scFv)表达在T细胞表面,同时scFv通过跨膜区与人工设计的T细胞胞内的活化增殖信号域相耦连。这样,单克隆抗体对靶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与T细胞的功能相结合,产生特异性的杀伤作用。CART也是一种过继免疫治疗,但和此前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第一代),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CIK,第二代),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第三代),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第四代),相比,CART能够以非MHC限制性的方式杀伤靶细胞。最近,国外和国内的研究结果都提示自体抗CD19CART细胞可能是复发难治

B 细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和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CART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诺华,辉瑞、默克等大公司已纷纷介入此方向的研究开发中。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到,血液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相关基础学科的进步所带来的技术和理论革新,离不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相互转化。在当代,技术的进步仍将继续推动血液学快速发展。比如,各种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等)研究,为我们带来了海量的数据,而大数

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则使我们能够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对血液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为精准。从一滴血中明确相应的疾病,并给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已逐渐成为现实。另外,细胞治疗可能独领风骚。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CART等免疫细胞治疗。近年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出现,将为造血细胞的再生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其前景诱人。

第二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血液是生物进化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体液。低等生物的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进行物质交换。高等生物进行着复杂的代谢活动,需要比较稳定、能进行自身调节的内环境才能进行自身调节的内环境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这一稳定的内环境系指细胞外液需要比较恒定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以及一定浓度的各种离子、气体、激素及生物活性物质。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里流动着的一种红色的、不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液携带氧气和营养到全身各个部位,并将各种废物带到肺,肾脏和肝脏进行处理。血液也是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血液对于保持温度的平衡,激素信号的传递等也至关重要。构成血液的各种成分每天都在不断更新。由于它的复杂组成和理化特性,加之它有在全身不停地运行的特点,对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血液有运输的功能。机体进行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质(氧、糖类、蛋白质、脂酸、维生素、电解质、水等)自外界经消化器官摄入后,通过血液输送到各组织器官;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肌酐、酸性代谢产物以及过多的水分,也是通过血液,经肾、皮肤、呼吸器官及肠道排出体外。也就是说,高等生物机体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是通过这种间接方式进行的。血液的运输功能与心血管功能相联系,没有心脏的泵功能和正常的血管舒缩活动,血液就不能执行其运输功能。此外,在发挥运输功能中,血红蛋白(Hb)携带氧、运铁蛋白携带铁等,也很重要。

血液有调节功能。高等生物要维持内外环境统一需要准确的调节。这种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来实现。而体液因素(激素、生物活性物质等)要发挥其调节作用需要血液进行传递,才能达到靶器官而产生效应。

血液有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的功能。细胞的代谢活动是依靠一系列酶促反应来实现的。酶促反应需要比较适当的酸碱度和离子浓度。血液有强大的酸碱平衡系统和恒定的渗透压,通过组织间液而维持细胞中pH和渗透压的相对恒定。

血液有体温调节功能。维持比较恒定的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所必需。血液一方面通过大量吸引机体所产生的热量以使组织细胞温度不致过高(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将机体产生的热运送至体表,通过辐射、蒸发而散发(运输作用)。

血液有防御功能。主要通过下列几方面来实现:①粒细胞、单核细胞能吞噬和消化微生物、坏死组织;淋巴细胞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②血浆含多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物质(抗体、补体、溶菌素、备解素等),可消灭细菌及其毒素。③血小板及各种凝血因子通过止血防止血液丧失。

血液的上述功能主要是通过血液的各种成分及这些成分的特殊理化特性来实现的。下面将分别论述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细胞成分与非细胞成分两部分组成。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非细胞成分称为血浆,其中又包括胶体成分和晶体成分。

1、细胞成分

血液的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统称为血细胞。如果将血液采集后立即与一定的抗凝剂混合,放入血细胞压积管中离心30分钟(3,000rpm),可见血液分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即血浆,占总体积50-60%;下层为红色的红细胞层,占总体积40-50%。即通常测定的红细胞比容或压积;两层之间还有一层菲薄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层,通常称浅黄色层。从这种分层可知红细胞的比重大,白细胞和血小板次之,血浆比重最小。在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比重较衰老红细胞为小。

血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2、非细胞成分

血液的非细胞成分指血浆或血清。如果在血液中加抗凝剂(例如草酸钾),离心分离出的上清液为血浆;如果不加抗凝剂,几分钟后血液就会凝固成胶冻状的血块。此时,有纤维蛋白形成,构成细丝质网,而细胞都被网络在网孔中。放置一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后,血块回缩,体积变小,而挤出淡黄色液体,即为血清。

如在血浆中加入过量的Ca2+也可再析出纤维蛋白而获得血清。故血清又是血浆去纤维蛋白原的产物。血浆与血清的成分基本相同,血清只是缺少纤维蛋白原和损失部分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等)。

机体的液体分布可以分为三部分:细胞内液(占体重40~45%),组织间液(或称组织液,占体重15~20%)和血浆(占体重4~5%)。三部分总称体液。组织间液与血浆又统称细胞外液。血浆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要通过组织间液。由于血浆运行全身,虽然量少,但显得特别重要。

二、血液的化学组成

1、水

血液中水占78-82g/100ml,而血浆含水(91-92 g/100ml)较红细胞(65-68g/100ml)为多。水作为溶剂参与化学反应;参与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由于其比热大,有利于维持体温。

2、电解质

血液中的无机物绝大部分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在血浆中主要是钠、氯及碳酸氢根离子。在血细胞中主要是钾、碳酸氢根及氯离子。血浆中维持一定的电解质浓度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参与调节组织中电解质成分。例如血浆钙离子水平可以影响骨骼的钙盐沉积或脱钙。②参与维持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详后)。③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特别是钠、钾、钙、镁,更为重要。

3、蛋白质

血液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成分。红细胞中几乎都是血红蛋白,占32 g/100ml,基质蛋白(包括各种酶类)仅占1 g/100ml。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成分(包括各种血浆蛋白和酶类)。过去用盐析仅能将血浆蛋白分成白蛋白、α1、α2、?(或?1、?2)和 球蛋白5~6部分。现用高分辨的聚丙烯酰胺电泳或免疫电泳可将血浆蛋白分成30多种成分。如用不连续梯度凝胶电泳可分离出60多种成分。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为:①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②维持血液酸碱平衡;③运输多种物质,包括Fe2+、Cu2+、Zn2+、激素、维生素以及多种药物,其中白蛋白在运输性能上有最广泛的结合力;④参与免疫反应,主要是球蛋白部分;⑤参与凝血及抗凝血,凝血因子及抗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

4、其他无机物和有机物

包括氧、二氧化碳、糖类、脂酸、磷酸、中性脂肪、胆固醇、氨基酸、尿素、尿酸、肌酸、肌酐、乳酸、酮体、激素、维生素、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等。其中有些是分解代谢的产物,有些是合成代谢成分,有些供能量消耗之用,有些为调节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对理解血液的生理功能以及在血液病时的功能变化甚为重要。现分别加以论述。

1、颜色和比重

血液呈红色。动脉血呈鲜红色,而静脉血呈暗红色。这种色泽差别是由血红蛋白含氧量决定的。当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 g/100ml时,皮肤和粘膜即可呈现紫绀。血浆在正常时呈淡黄色,这是由于其中含少量胆色素(主要是胆红素)。如在餐后采血分离出的血浆则呈淡黄色乳白色,不透明。这是因为大量脂肪小滴(乳糜微粒)悬乎于血浆中。在某些血液病时全血和血浆(血清)的颜色可以发生改变。如溶血时血浆变红或橙红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血液呈咖啡色等。

正常人血液比重为1.050~1.060,根据红细胞的多少和血浆蛋白的含量而变动。血浆比重为1.025~1.030,主要由血浆蛋白含量决定。

2、渗透压

血液与组织间液、组织间叶与细胞内液、血浆与血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都要通过生物膜,这些生物膜虽都不是理想的半透膜,但一般都能阻止大分子物质(蛋白质)通过(小分子蛋白质可有少量通过)。这样,当膜两侧出现溶质浓度差时,浓度低的一侧水分子更多地进入高浓度一侧,这就是渗透现象。如果在浓度高的一侧施加一定压强,则可阻止水的渗入。阻止水渗入需要的压强即渗透压。渗透压主要决定于溶质颗粒的数量,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血浆渗透压绝大部分来自其所含的晶体物质(电解质、葡萄糖、尿素等),因为这些物质分子小,颗粒数目多,故渗透压高,称为晶体渗透压;而血浆蛋白部分由于分子大,颗粒小,只产生约20~30 mmHg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而在蛋白质中,白蛋白对胶体渗透压的维持特别重要。这是因为白蛋白分子量较小而含量又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虽然比晶体渗透压小得多,但对维持体内液体交换却重要得多。这是因为生物膜并非理想的半透膜,除水分外,晶体物质也得以自由通过,这样造成生物

膜两侧的晶体成分浓度相等、晶体渗透压相互抵消,故胶体渗透压对体液交换能起决定性作用。

一般临床上使用的等渗、高渗、低渗的概念是以血浆(或红细胞)的渗透压为标准而言。0.9%NaCl的渗透压与血浆大致相等,故称为等渗溶液。渗透压高于300Osm称为高渗溶液,低于此值称低渗溶液。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将膨胀,甚至破裂而导致溶血;在高渗溶液中皱缩。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蛋白丧失)时,水分可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水肿。

3、酸碱度

血浆具有比较恒定的酸碱度,pH值为7.35~7.45。在安静时,人动脉血pH 值约为7.40,静脉血约为7.35。这种差别是由于静脉血中含较高的CO2浓度(HCO3-)和酸性代谢产物。当运动时,有更多的酸性代谢产物(HCO3-,乳酸等)从组织进入血液,故静脉血pH可进一步下降(可达7.30)。红细胞中的pH 值略低,为7.20。其pH值随血浆而变化,可以根据下式算出:pH(红细胞)=0.796[pH(血浆)+1.644]。

细胞内新陈代谢的酶促反应要求有最适宜的酸碱度,而血浆的酸碱度可直接影响血细胞的酸碱度,并可通过组织间液影响全身组织细胞的酸碱度,故保持血浆的酸碱度恒定极为重要。人体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硫酸、磷酸、丙酮酸、乙酰乙酸、?-羟丁酸等)和碱性物质(较少,主要是有机酸盐),因此血液pH值可在极小范围内变动。但如果这种变动超出pH7.35~7.45的范围(在疾病时),则会出现失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血液中有强大的缓冲系统,以保证血液pH值得相对稳定。缓冲系统主要是由弱酸及其盐组成,二者有一定比例,pH值与缓冲系统的绝对量无关,而在其比值有关。血浆中的缓冲系统以NaHCO3/H2CO3最重要,红细胞中则以KHb/HHb 和KHbO2/ HHb O2两对缓冲系统最重要。

第三节血液病诊断步骤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当怀疑患者有血液系统异常时,一开始就应该系统地询问全面病史并做体检,以确定疾病性质。医生应该系统地鉴定病人的症状并通过恰当地提问了解病人最近和以前的病情,以期获得尽可能多的关于病人疾病的发病和演进过程,已经病

人的一般健康状况的有关信供的线索,通过床旁观察与进一步的实验室信息(本节就血液系统常见的症状都有血液病。事实上,很多看到的是继发于其它疾病的一、贫血

贫血是人体由于组织血皮肤和黏膜苍白;如眼结膜血发生的快慢有关,慢发者现明显,极重者可有贫血性变脆、同时可有反甲、舌炎乳头萎缩,表面平滑。呈现所表现为深感觉缺失及锥体束二、出血倾向

月经过多、呕血、黑粪腔黏膜及牙龈出血都可能与局部的。血液病的出血往往血液病出血的原因可由于血

缺乏。为了澄清出血的原因有关信息。问完病史后,医生应该接着做体检观察,仔细寻找疾病体征,获得组织和器官异常(外周血、骨髓检查、影响检查、活体检查等的症状和体征做简要分析。但有了这些症状和体很多疾病都能产生血液系统疾病的体征和症状疾病的血液学表现。

组织血氧缺乏而引起的症状。患者可以有疲倦眼结膜、口唇、指甲床、手掌的苍白;症状的严慢发者症状轻;发展急剧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贫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缺铁性贫血可使头发舌炎和吞咽困难。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呈现所谓的牛肉样舌,同时伴有脊髓侧索和后索锥体束征阳性。贫血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黑粪、血尿、鼻衄、皮肤出血点、紫癜、瘀斑可能与血液病有关。血液病出血可以是全身性的血往往与创伤程度不成比例,甚至有些出血未经由于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的异常,血管的病变或的原因需要做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

体检,根据病人提官异常的证据,并检查等)相整合。状和体征也不一定和症状,我们更多疲倦、气促、头晕、状的严重程度和贫系统的功能障碍表使头发失去光泽、起的贫血可以有舌和后索联合变性。种疾病。

瘀斑、血肿和口身性的,也可以是血未经任何创伤。

病变或凝血因子的

三、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往往发生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和淋巴瘤。应当注意其部位及是局部或全身性的,其大小、硬度、表明温度及是否和表皮相粘连。在造血系统肿瘤中,淋巴结肿大早期多为局部,随着肿瘤的发展,其它区域的淋巴结也可增大,淋巴瘤多以此为分期的依据。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与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淋巴结转移癌等相鉴别。

四、肝脾肿大

多种普通内科疾病可见到肝脾肿大如肝硬化,慢性疟疾等;但许多血液系统疾病也有肝脾肿大,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溶血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因此,在排除一般内科疾病的肝脾肿大时,造血系统疾病需要考虑。

五、黄疸

黄疸多数是由于血液和组织中含有过量的胆红素引起巩膜和皮肤黄染。这种现象多出现于肝胆系统疾病。但在造血系统疾病中如出现溶血者亦可有黄疸,胆红素是血红素的降解产物,当红细胞过量地破坏,即溶血时,胆红素也相应增加;但胆红素超过肝脏的清除能力时即出现黄疸。溶血的原因有许多,有先天性的如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也有因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也有药物引起的如青霉素引起的溶血,也有与免疫机制失调有关的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六、骨关节症状及体征

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内,在颅骨是在内板和外板之间。小儿的溶血性贫血,在严重时患儿的头颅可变成方形。这是由于骨髓发生高度代偿性增生。在成人白血病时,骨髓腔内高度充满的白血病细胞向骨髓腔内四周增加压力而引起骨髓疼痛。胸骨压痛是白血病的典型体征,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多发性骨髓瘤可因多处骨质破坏而发生骨痛,重者可出现病理性骨折。过敏性紫癜可伴有关节痛。

七、不明原因的发热

如发热病人经排除各种感染、风湿性疾病、而患者的热型呈周期性、皮肤有瘙痒、淋巴结又肿大应考虑淋巴瘤的可能。急性白血病也可有发热,但此病容易用血象和骨髓象证实。

第四节血液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和其它系统疾病相比,实验室检查在血液系统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地位相当重要。血液检查可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骨髓是否正在生产正常数量的各主要造血细胞系的成熟细胞?各个造血细胞系的发育质量是否正常。某些血细胞计数结果必须通过血涂片显微镜观察加以证实,并注意各系血细胞分化是否有异常。在血液检查的基础上,医生应重点评估骨髓功能,或者注意继发性累及造血系统的其它系统性疾病。血液检查主要包括血液细胞的数量、形态方面和生化方面。

一、血细胞数量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现代血液实验室的基石,可进行有效、快速、准确的血细胞分析。更新的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能够提供染色血片上正常和异常细胞准确的数字化影像。

大多数自动细胞计数仪可测量红细胞数量、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血红蛋白浓度。其它红细胞指标,包括红细胞比容、平均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都是根据以上主要数据算出来的。

血标本经溶解红细胞但保持白细胞完整的溶液(酸或去污剂)适当稀释,便可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中进行白细胞计数。现代血球计数仪用多种参数区分和计数血中5种主要形态的细胞类型: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并可指示可能的未成熟或异常细胞。

二、血细胞形态

显微镜下血液涂片检查可获得所有血液有形成分的有用信息。血液涂片染色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理想部分应足够的薄,以致在放大100倍的视野里只有几个红细胞相互重叠,但也不能太薄,以至于看不到重叠的细胞。涂片较厚部分或侧翼和“羽状”边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是人们感兴趣的地方(例如,检测微丝蚴和疟原虫,或寻找大的异常细胞和血小板团块)。

血片应该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x200)扫视,以证实血涂片上白细胞的平均分布,以及在侧翼和“羽状”边缘寻找异常大的或未成熟的细胞,“羽状”边缘可观察到血小板凝块。异常细胞、红细胞凝集或红细胞钱串、符合异常蛋白血症的蓝色背景染色,以及寄生虫等可在中倍镜(x400)下观察。然后在高倍镜(x1000,油镜)下观察图片最佳部位,系统评分主要细胞系列的大小、形状和形态。三、红细胞形态

正常干燥涂片上的红细胞大小几乎一致,平均直径约7.2~7.9μm, 呈正态分布。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与小淋巴细胞核的直径相当。与红细胞直径相比,MCV是红细胞体积更为敏感的指标。然而,当MCV显著增加或减少是时,有经验的观察者应能识别平均红细胞大小中的异常,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utosis)是用来描述红细胞大小变异的术语,是RDW在形态学上相关联的指标。比正常红细胞大的称巨红细胞(或大细胞),见于几种疾病状态,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如果血红蛋白丰富,细胞直径超过9μm,可被认为是巨红细胞。早期(“移出”或“应急”)网织红细胞(含有残余RNA最多的红细胞)在染色涂片上看上去体积大、呈蓝色,被称为嗜多色细胞。这些细胞相当于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部分。小红细胞是指比正常红细胞小的红细胞,其直径小于6μm。

血涂片上正常红细胞呈圆形,并有中央淡染区。正常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大小不到红细胞直径的一半。中央淡染区扩大(低色素性)与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疾病相关,如缺铁。在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布可出现异常,特别在一类细胞中,细胞中央有一点状或者碟状血红蛋白,被一透亮区包裹,而外面又被红细胞边缘处的一圈血红蛋白所包围,看起来像一个靶,称为靶细胞。实际上这是一种环状细胞,在玻片上被压扁平后变形所致。这些细胞主要见于血红蛋白合成紊乱紊乱(如地中海贫血),肝脏疾病,和脾切除后导致红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比增高。

红细胞通常均匀分布于整个涂片。在一些涂片上,细胞重复排列堆积,看上去像一串叠加在一起的铜钱,形成所谓的红细胞钱串。在涂片较厚的的部分形成这样的红细胞钱串是正常的。当发现其出现在涂片的最佳部分(病理性红细胞钱串),可能是由于出现免疫球蛋白(Ig)增高。特别是IgM 增高,并提示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断。有时,骨髓瘤患者的高浓度IgA和IgG也可以产生病理性红细胞钱串,作为骨髓瘤的表现之一。

血片上通常见不到有核红细胞,但在新生儿,特别是如果出现生理应急时,以及一系列其它疾病,包括缺氧状态(充血性心衰)、严重溶血性贫血、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和骨髓浸润性疾病等,可见到有核红细胞。

四、白细胞形态

白细胞在玻片上分布不均匀,较大的细胞如单核细胞和分叶核中性粒细胞,趋向集中在涂片的边缘和较薄的尾端。血片上通常见到的细胞是嗜中性、嗜酸性及嗜碱性多形核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较少。中性粒细胞在血片中呈圆形,直径10~14μm。核呈分叶状,有2~4叶。由一染色质细丝链接。

杆状核粒细胞核不分叶,呈香肠状或者U形,此外,它看上去与成熟多形核白细胞外形一样。杆状核也可开始出现核分叶,其证据是核出现紧缩,但还不足以分类为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核染色质不如成熟中性粒细胞紧密。嗜酸中性粒细胞一般比中性粒细胞稍大。核通常只有两叶,染色质纹理与中性粒细胞相同,但其核染色质较淡。这些细胞的分化特性是出现许多有折光性、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中的橘红色颗粒,有时可见颗粒覆盖在核上。这些颗粒比中性粒细胞的颗粒

大并且大小更均匀。嗜酸性粒细胞中的颗粒偶尔可染成淡蓝色而不是橘红色。嗜碱性粒细胞与其他多形核粒细胞类似,但比中性粒细胞稍小。与中性粒细胞相比,其核染色质较淡且通常较少分叶,染色质没有那么致密。大而深染的嗜碱性颗粒比嗜酸性粒细胞中的颗粒数量少,大小不均匀,形状也不规则。可见位于核上的颗粒,在某些细胞,核染色质几乎完全被颗粒掩盖而显得模糊。因为颗粒成分是水溶性的,某些颗粒可能仅有淡染的染色或完全不着色,或者在制片过程中丢失。

血涂片中的淋巴细胞通常比其他白细胞小,直径大约10微米,但有时可见直径达20微米的大淋巴细胞。正常血液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呈圆形,含有一较大,圆而染色致密的细胞核。胞质较少,染成浅到深蓝色。与小淋巴细胞相比,大淋巴细胞核/质比例低,染色质较稀疏,核通常呈圆形,也可能呈卵圆形或锯齿状,胞质丰富并可含有几个嗜苯胺蓝颗粒。含嗜苯胺蓝颗粒,胞质相对丰富的大淋巴细胞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通常代表细胞毒T细胞或自然杀伤(NK)细胞(96章)。反应性淋巴细胞较大,核呈锯齿状,胞质丰富,染成蓝色,见EB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或其他病毒感染。核染色质致密程度不一,可见核仁。低的核/质比例和较大的染色质致密度可将这些反应T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区分开。

单核细胞是血片中最大的正常细胞,通常直径达15~22μm。核形状多样——圆形,肾形,卵圆形或分叶形——且常出现折叠,染色质呈细丝状排列,边界锐利清晰。其胞质呈淡灰色,含不同数量细的淡紫色或紫色颗粒,常有空泡。单核细胞的灰色(而不是蓝色)胞质是由于在含RNA胞质(染蓝色)的背景上多见的细颗粒(染粉红色),有助于区别单核细胞与反应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核染色质呈细丝线状结构,与淋巴细胞污块染色质明显不同。核形状和胞质空泡不是区别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可靠保证。

五、血小板形态

在正常染色的血片上,血小板为呈蓝色或无色的含有细小紫色或者红色颗粒的小体。正常血小板直径平均1~2μm,但形态变化较大,有圆形、椭圆形、雪茄形。通过观察染色的血片能粗略估计血小板数。如果血小板计数正常,大约在每个油镜视野下(x1000)可见到8~15个血小板(单个分散或聚集成团)。大约每20个红细胞可出现一个血小板。当自动血小板计数仪有疑问或者获得结果出乎意料时,涂片检查非常有价值。

六、血涂片检测的必要性

血液的定量分析可提示某些累及红细胞,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疾病,但应该进行染色的血涂片检查以核实。在很多情况下,自动血液分析可提示需要对血涂片进行检查。在血液定量检查和血片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医生能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直接骨髓检查。

七、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骨髓显微镜检测是血液学诊断的主要方式。尽管随着我们对造血细胞认识的深入和生物技术的进步,通过特殊生化和分子检测造血细胞的时代已经来临,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仍然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若临床病史、白细胞计数、血涂片或实验室检测结果提示有原发或继发血液疾患之可能,而骨髓形态学分析或特殊检查可能对诊断提供帮助时,即应施行骨髓检查。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二系减少或三系减少,一般均需通过骨髓检查确立诊断。除却铁症,地中海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或另一类由血细胞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支

持确定的贫血较易诊断外,其它非溶血性贫血常需进行骨髓检查。在血液中出现有核红细胞、白细胞前体细胞、不能用合并感染解释的异常淋巴细胞以及原始细

胞等异常细胞时,一般需行骨髓检查。除了确定细胞增生状况和前体细胞的形态以及是否存在非造血细胞之外,骨髓检查还可提供骨髓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的免疫表型测定,或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在特殊患者还可进行骨髓细胞培养。肉芽肿疾病和存积性疾病等可由骨髓检查发现。骨髓还可用于培养霉菌和分支菌等需特殊营养的微生物。此外,骨髓检查的另一重要用途是了解淋巴瘤的淋巴结外扩散状况(用于淋巴瘤分期)。

人出生时,全部骨骼均有造血性骨髓。从5岁到7岁,脂肪细胞开始替代人体四肢的造血性骨髓。到成年期,造血性骨髓仅限于中轴骨骼和四肢骨骼的近端部分。骨髓充满于髓腔骨小梁间的空隙。骨髓的质地软而脆,很容易用针具进行穿刺或活检。骨髓活检和穿刺的最终报告需整合临床病史、血涂片、细胞培养、实验室检查数据、细胞标志检测、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数据等多方面资料。

骨髓穿刺物主要的是用于直接涂片,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和骨髓分类计数。也可用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遗传学分析和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

1、涂片检查

(1)骨髓增生程度

在取材满意的骨髓涂片中,有核细胞的多少可反映骨髓增生程度。目前多用低倍镜下观察的五级划分法,即: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和增生重度减低。据此可以简便地判断机体造血的一般情况。骨髓颗粒(见于直接涂片或颗粒制备)是增生程度的最佳指示。这些颗粒就像“微活检”,含有足量造血和脂肪成分,可为认识骨髓增生程度提供依据。

正常骨髓中形态学可识别的细胞有:成熟粒细胞及其前体。红细胞前体,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组织细胞),基质细胞,巨核细胞和肥大细胞。通常情况下仅分化晚期阶段的细胞形态学是可辨认的,在晚期阶段的前体细胞已完全定向于某一特定系列。总体而言,所有系列的前体细胞并无显著形态学特征以供辨认。在更成熟的阶段,前体细胞具有了可辨认的形态学特点,可在骨髓标本中被识别,并为多种血液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证据。

①粒细胞粒细胞指发育较成熟阶段胞浆中出现特征性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颗粒的血细胞,既包括其前体细胞也包括其成熟形式。该细胞系列有时也被称为髓系列,其总的发育趋势是:伴随着细胞失去增殖能力,细胞核体积逐渐缩小,

核染色质固缩度增大,胞浆中逐渐出现不同类型的颗粒。

原粒细胞呈圆形,胞体大,干片上的直径约为14至~18 m。细胞核占据大部分胞体。核染色质纤细,有2~5个核仁。细胞浆呈嗜碱性,但较红细胞系列的碱性染色为弱。

早幼粒较之原粒细胞为大。其核染色质较之原粒细胞为粗,但一般有核仁。细胞浆呈碱性,有一透亮的高尔基体区域,其特点是有少量显眼的、较大的红色颗粒——即初发非特异性颗粒,或称嗜天青颗粒。在骨髓中这些颗粒一般是粒系前体细胞的标志,但有时在大淋巴细胞亦有类似的颗粒(但颗粒所含酶类不同)。

中幼粒细胞较之早幼粒细胞略小。中幼粒细胞是髓细胞中最为成熟的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置常偏心。核染色质较之早幼粒细胞更粗,一般不见核仁。其标志性特征是胞浆中有特异性颗粒,而这些颗粒是粒系的标识。这些颗粒可为嗜中性(颗粒细,大小不一,呈淡紫色),嗜酸性(颗粒较大而圆,呈橘红色),或嗜碱性(颗粒更大,形状不规则,呈深蓝色)。颗粒首先出现于核周区。细胞浆仅轻微嗜碱性。

晚幼粒细胞与中幼粒细胞差不多大,很像中幼粒,但细胞核凹陷,染色质更粗,而胞浆嗜碱性更弱。

杆状核细胞具特征性细胞核,呈马蹄形或叶状但未分开,因为其初步形成的叶之间由粗的染色体带所连接,而非像在成熟多形核白细胞那样由细丝相连。细胞浆呈淡黄-粉红色或几乎无色。胞浆中出现大量系列特异的颗粒。核染色质更固缩,但较分叶核粒细胞略弱。

分叶(多形核)粒细胞与杆状核细胞不同处在于细胞核呈多叶状特征。至少有两个很圆形的分开的叶,连接两者间的细丝有的可见而有的看不见。核染色质非常固缩。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一般仅有两个核叶,而大部分嗜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核则分二叶到四叶。嗜碱性粒细胞的核常被大量嗜碱颗粒所遮盖。

②单核细胞正常骨髓中单核细胞与血中的单核细胞形态学相同。幼单核细胞(第67章)的核染色质更细,可见核仁,常有细颗粒,胞浆嗜碱性较显。

③巨噬细胞(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一词系巨噬细胞已过时的同义词。在辨认骨髓中这些细胞时,应使用巨噬细胞的名称。巨噬细胞疾病以前被称为组织细胞疾病,但因为血液病理学家们仍在使用该词,故在讨论巨噬细胞疾病时,“组织

执业医师考试笔记-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概述 一.发病机制分类 1.血管壁功能异常常见的疾病是过敏性紫癜 2.血小板异常常见的疾病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凝血异常常见的是血友病(因子Ⅷ抗体、因子Ⅸ抗体异常) 二.常用止血凝血障碍检查的临床意义 1.出血时间(BT)一般出血性疾病都会有出血时间的异常 2.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①因子Ⅰ、Ⅱ、Ⅴ、Ⅷ、Ⅸ、Ⅴ、Ⅺ、Ⅻ缺乏; ②慢性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纤溶亢进等所致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③抗凝物质增多,因此它是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 这里记住血友病,由于它是凝血因子Ⅷ、Ⅸ、Ⅺ的异常,所以血友病的APTT是延长的。 3.凝血酶原时间(PT)它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0.8~1.2 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这里注意没有血友病凝血因子Ⅷ、Ⅸ、Ⅺ的异常,所以血友病的PT值是正常的 ②慢性肝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后期、抗凝药(如双香豆素)的应用等引起的上述凝血因子缺乏; ③可用做双香豆素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INR达到2.0~3.0为宜 要知道慢性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这三个APTT和PT值都延长。 4.凝血酶时间(TT)延长见于 ①循环中抗凝血酶III(AT-Ⅲ)活性明显增高(说的就是肝素) ②肝素样物质增多 ③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 ④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严重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5.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它的阳性提示的就是DIC。 6.D-二聚体它也是提示的DIC,DIC患者D-二聚体是增高的。还可以用来检测纤溶亢进(血FDP也可以,它和D-二聚体一样)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血管壁功能异常反到的出血性疾病)。它是机体对某些到处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使小动脉的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伴渗出性出血、水肿。 一.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单纯型(紫癜型)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与臀部对称性紫癜 2.腹型(Henoch型)除了皮肤紫癜外,还有一些消化道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腹泻、便血,腹痛等. 3.关节型(Schonlein型)除了皮肤紫癜外还有一些关节肿胀疼痛。呈游走性、反复性 4.4.肾型在皮肤紫癜基础上,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 5.混合型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各章节)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肿,缺氧,休克 2.疾病概论(总论):疾病的概念、概括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3.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都处于完好状态。 4.疾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并出现一系 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5.病因:病因学中的原因是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的因素,常被称为病因。 6.条件:是指在原因的基础上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通常包括机体的内在因素 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 7.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临床死亡的标志: 心跳停止、呼吸 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8.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颅神经反射消 失、不可逆性昏迷、大脑无反应性、自主呼吸停止、无自主运动、脑电波消失、脑 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死亡的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 1.脱水: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2.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Osm/L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3.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 < 130mmol/L,血浆渗透 压< 280mmol/L为低容量低钠血症 4.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减少不明显,血清[N a+] 仍维持在130- 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为正常血钠性容量不足。 5.水中毒:过多的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液量增加,体液增多伴低钠血症,血清[Na +] <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多因水潴留所 致,通常无钠的过度丢失。 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L的状态,体钾总量减少被称为缺钾或钾丢失。 7.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L的状态,一般将血清钾浓度高于l者成为轻度高钾血 症,高于7mmol/l者为重度高钾血症。 8.低镁血症:血清镁低于l。高酶血症:血清镁高于l 9.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体腔中体液积聚被称为积 水。心性水肿是指心力衰竭诱发的水肿。肾性水肿是因肾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 水肿。原发于肝病的体液异常积聚被称为肝性水肿。肺间质中有过量体液积聚和/ 或溢入肺泡腔的病理现象被称为肺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量和容 量增加为脑水肿。 、

(完整版)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总结重点笔记

血液系统疾病 概述 一、基础知识; (一)、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是红色 动脉血:鲜红色。HbO2 静脉血:暗红色。Hb 空腹血浆:清澈透明 餐后血浆:较混浊 (3)粘滞性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的阻滞特性。血液内部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 (4)渗透压 概念:溶液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特性或能力。 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约为300毫渗克分子/升(mOsm/L)其中血浆晶体渗透压为主要组成部分。 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形成。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 (5)酸碱度: 血浆PH 7.35~7.45。大于7.45为碱中毒,小于7.35为酸中毒。体内有酸碱对。保持其平衡。 (二)、血量:正常血量占体重的7~8%,失血程度与后果:轻度失血:成人一次失血<500ml或< 全身血量的10%,可代偿,病人无症状;中等程度失血:成人一次失血>1000ml或>全身血量的10%, 不能代偿,病人有症状;严重失血:失血量达总血量的30%以上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三)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红细胞 血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水 血浆 血浆蛋白,糖,维生素,激素,代谢产物及无机盐等 1、红细胞(RBC) (1)形态:胞体双凹圆盘状,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b) (2)数量: 正常值 RBC 男性 4.05.5×1012/l 女性 3.5-5.0×1012/l Hb 男性 120 ~ 150 g/l 女性 110~140g/l (3)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①:.悬浮稳定性 它的定义是RBC能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的特性。其原理是血液流动;RBC与血浆之间的摩擦使下沉速度减慢;表面积与体积比较大,不易下沉;表面带负电荷,互相排斥。测定方法:血沉(ESR)。血沉是指单位时间内RBC在血浆中下沉的速度。 1小时末,男性:0~15mm;女性:0~20mm。 ②: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它的定义是红细胞膜对低渗NaCl溶液抵抗力的大小。这表明RBC对低渗溶液抵抗能力的大小:当脆性大时,抵抗力小,易溶血;当脆性小时,抵抗力大,不易溶血。 它分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如0.9%NaCl溶液、1.9%尿素溶液等。 等张溶液:能保持RBC正常大小和形态的溶液,如 0.9%NaCl溶液。 (4)功能: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5):红细胞的生成: ①:生成的部位:出生后,红骨髓是制造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②: 原料铁和蛋白质 铁的缺少使得人体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的原因是: (a)、摄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多,如哺乳期婴儿、生长发育期儿童、孕妇、乳母等。 (b)、失血过多,如妇女月经过多、溃疡病、钩虫病或创伤等。 (c)、铁的吸收利用障碍,如慢性腹泻、萎缩性胃炎等。 VitB12、叶酸的缺少使得出现巨幼红细胞贫血。 ③:过程: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红细胞→早、中、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6):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①促红细胞生成素 (a)产生肾脏在组织缺氧或氧耗量增多的刺激下产生 (b)作用:促进红系祖细胞分化与增殖;促进网织红细胞的成熟和释放;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 ②雄激素类固醇激素 (a)直接作用: 刺激骨髓,促进DNA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使有核红细胞分裂增快,红细胞生成增多。 (b)间接作用;刺激肾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Rbc 男>女 2、白细胞(WBC): 白细胞的数量是健康正常成年人(4.0~10.0)×109

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讲义)

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 ■表皮之构造 皮肤的表皮层,从外侧起依序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角质层 1. 主要成份为角蛋白(为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的吸水性强, 约含7%脂质及15~20%水份。水份若低于10%时,皮肤会 呈现干燥;若高于25%,则皮肤易起瘢痒。 2. 健康皮肤的角化很规律,平均约21~28天。 □透明层 手掌和脚底分布最多,比其它部位结实。 □颗粒层 1. 细胞原形质中含有大量透明角质(晶样角质)颗粒。 2. 晶样角质能将光线强烈折射,但溶于碱性溶液的食盐水。□有棘层 1. 细胞层占表皮大部份(表皮最厚的一层),通常由数层到 十数层。 2. 下层细胞接近圆柱状,愈上层愈成横向多角形,各细胞成 幅射状放出刺状细胞突起,与邻接之细胞彼此连络,负责 输送营养。

3. 进行细胞分裂的重要层,连基底层称种子层。 □基底层 1. 位于表皮最底层,邻接真皮,由真皮乳头体中的毛细血管 补给营养,进行细胞分裂而新生表皮细胞。 2. 平常产生定量麦拉宁色素,成颗粒状存在,可使强烈阳光 不透过身体内部,具保护皮肤、吸收并贮存热能,可保温 及提高细胞的生活机能。 ■真皮之构造 皮肤的真皮层,主要由结合织纤维束形成,又分为乳头层、乳头下层、网状层。 □乳头层 富结合织纤维,乳头体中有毛细血管,藉而对表皮补给营养。□乳头下层 负责乳头层与网状层之联络工作,最重要之工作乃储存丰富的水份。 □网状层 含有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是非常强韧的一层,主要成份为胶原质和弹性硬蛋白。具有弹簧般的构造,能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带给皮肤弹性,随年岁增长渐渐衰退,易生皱纹。

血液循环和泌尿系统讲义

学生: 科目: 第 阶段第 次课 教师: 动脉——壁厚,弹性大,将血液从心脏输到全身 血管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壁薄,利于物质交换, 血 静脉——壁薄,弹性小, 将血液从全身输回心脏 液 右心房 左心房 循 心脏 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环 右心室 左心室 (壁最厚) 系 红细胞—多、无核、运输氧气—“贫血”(缺铁) 统 血细胞 白细胞—少、有核、吞噬病菌—“发炎”“化脓”“白血病”(多) 血液 (45%) 血小板—少、无核、止血凝血—“血友病”(出血不止) 血浆 运输养料(葡萄糖、蛋白质、 水(90%)、 无机盐)和废物(尿素、二氧化碳等) (55%)运载血细胞 * ①血液循环途径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动脉 肺毛细血管网 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静脉 肺 循 环 体 循 环 静脉血(含氧少)变成动脉血(含氧多) 动脉血(含氧多)变成静脉血(含氧少) 知识巩固 知识1血液 课 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教学目标 1、知道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会识别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等。了解血液各成分 的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 2、知道心脏在身体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和功能 3、会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能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 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4、血液循环的途径,会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5、理解心率、脉搏、 血压的概念1、知道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6、说出代谢废物的 主要排泄途径,列举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说出尿的形成过程7、懂得维持人体 水盐平衡的重要意义8、概述新陈代谢的含义9、掌握生物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重点、难点 知道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会识别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等。了解血液各成分的 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以及血 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会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 心率、脉搏、血压的概念。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考点及考试要求 知道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并会识别血细胞;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能区分动 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掌握血液循环的 途径,会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心率、脉搏、血压的概念。糖类、脂肪、蛋白质 在人体细胞中的利用过程。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新陈代谢和水盐平衡。有氧呼吸 与无氧呼吸 教学内容

内科学 血液系统疾病 总结 重点 笔记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总结重点笔记 贫血是指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分类】 一、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类型MCV(fl)MCHMCHC疾病大细胞性贫血>100>3232t)、慢性粒一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MMl)。几乎所有的MDS患者都有贫血症状,如乏力、疲倦。约60%的MDS 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约有20%的MDS患者死于感染。40%~60%的MDS患者有血小板减少。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和骨髓象50%~70%的患者为全血细胞减少。一系减少很少见,多为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程度多在活跃以上,1/3~1/2达明显活跃以上,少部分呈增生减低。外周血和骨髓常见的病态造血。 二、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培养 MDS患者的体外集落培养常出现集落“流产”,形成的集落少或不能形成集落。粒一单核祖细胞培养常出现集落减少而集簇增多,集簇/集落比值增高。第六章白血病第一节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

【分类】 国际上常用的法美英(FAB)分类法将AL分为ALL及ANLL(或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两大类。这两类再分成多种亚型。AML共分8型如下: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M4(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占NEC的30%以上,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各阶段单核细胞>20%。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NEC中原单核、幼单核及单核细胞≥80%。ALL共分3型如下:L1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12μm)为主。L2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12μm)为主。L3(Burkitt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 【临床表现】 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一)贫血。(二)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等。(三)出血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以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M3易并发凝血异常而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

2012考研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血液系统疾病 免费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贫血概述 第二章缺铁性贫血 第三章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四章溶血性贫血 第五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六章白血病 第七章淋巴瘤 第八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一章贫血概述 定义:贫血是指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分类】 一、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二、按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3.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 第二章缺铁性贫血 【铁代谢】人体内铁分两部分:其一为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铁(占体内铁67%)、肌红蛋白铁(占体内铁l5%)、转铁蛋白铁(3~4mg)、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其二为贮存铁(男性l 000mg,女性300~400mg),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铁总量在正常成年男性约50~55mg/kg.女性35~40mg/kg。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 正常人维持体内铁平衡需每天从食物摄铁l~1.5mg,孕、乳妇2~4mg。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可达20%),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1%~7%)。铁吸收部位

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食物铁的状态(三价、二价铁)、胃肠功能(酸碱度等)、体内铁贮量、骨髓造血状态及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均会影响铁吸收。 吸收入血的二价铁经铜蓝蛋白氧化成三价铁,与转铁蛋白结合后转运到组织或通过幼红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胞饮人细胞内,再与转铁蛋白分离并还原成二价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 Fe2+吸收→Fe3+转运→Fe2+利用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一)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二)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 (三)铁丢失过多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过多(如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 二、发病机制 (一)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二)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以游离原卟啉(FEP)的形式积累在红细胞内。 (三)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缺铁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临床表现】 一、缺铁原发病表现。 二、贫血表现。

血液系统笔记

血液系统笔记 血液系统: 贫血概述: 一、分类: 1.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大细胞性贫血:巨幼贫、溶贫。 正常细胞性贫血:再障、溶贫、急性失血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缺乏造血原料、骨髓疾病(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异常组织浸润)。 红细胞破坏过多:内在缺陷、外在因素。 失血性贫血 一、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 2.心血管系统表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心率过快、心搏有力、脉压增加。 3.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头晕、目眩、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4.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 5.泌尿生殖系统:轻度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 6.其它:皮肤干燥、毛发枯干。 缺铁性贫血 一、铁的代谢: 1.铁的分布:功能状态铁、贮存铁。 2.铁的来源和吸收:需要20~25mg/d,大部分来自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食物中摄取1~1.5mg/d可维持铁的平衡。 3.铁的运输:高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运到各组织,通过胞饮进入细胞,在胞内再次还原为亚铁 4.再利用和排泄:RBC正常寿命为120天。 5.铁的储存: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二、病因: 铁摄入不足 慢性失血 三、临床表现: 1.贫血表现 2.组织缺铁表现: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异食癖,吞咽困难。 3.体征:皮肤粘膜苍白、毛发干燥、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碎裂。 四、实验室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多正常或轻度增多。 2.骨髓相: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多。 铁染色: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胞外铁亦缺少。 3.生化: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血清铁蛋白降低 FEP增高

人体解剖生理学练习题第5章:血液汇总

解剖生理学——第五章血液 第五章血液 一、填空题 1.血液包括血细胞与 _________两部分、其中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_______________。 2.血浆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血液的 pH 值为 _______________。 4.血浆渗透压由 _________和 ________两部分。 5.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的正常值为 ________、白细胞正常值为 ________、血小板 _________。 6.造血原料主要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血小板的功能包括 ________、 ________。 8.血凝三大步是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9.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 __________外源性凝血是 ___________。 10.正常成人血量占体重的 _________。 11. A 型血的人可以为 ______型血的病人供血, O 型血的人可以为 ______型血的病人供少量血。 12.红细胞放入 0.35%的 NaCl 中会出现 ____________。 13.白细胞分为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几类。 二、选择题

1.有关血液的正常参考值,正确的是: A .血红蛋白(男 120~160mg/L B .白细胞总数(4.0~10.0 ×109/ml C .血小板数(10~30 ×109/ml D .血液 pH 值 7.4±0.5 2.血浆蛋白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参与机体防御功能 B .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C .调节血浆酸碱度 D .参与血液凝固 3.血浆渗透压的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 .与 0.09%NaCl相当 B .胶体渗透压占大部分 C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容量 D .与溶质颗粒数呈反比 4.血红蛋白(Hb 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 .正常成年男性 Hb 量为 120~160mg/L B . Hb 有运输 O 2与 CO 2的功能 C .红细胞破坏后, Hb 就丧失作用

血液系统笔记

血液系统笔记 贫血概述: -分类: 1?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大细胞性贫血:巨幼贫、溶贫、肝病、甲减 正常细胞性贫血:再障、溶贫、急性失血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缺乏造血原料、骨髓疾病(干细胞增 生和分化异常、异常组织浸润) 红细胞破坏过多:内在缺陷、夕卜在因素 失血性 —临床表现: 丄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 2?心血管系统表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心率过快、心搏有力、脉压增加 3.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头晕、目眩、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4?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 5?泌尿生殖系统:轻度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

6?其它:皮肤干燥、毛发枯干 缺铁性贫血: -铁的代谢: 1?铁的分布:功能状态铁、贮存铁 2?铁的来源和吸收:需要20?25mg/d ,大部分来自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食物中摄取l-1.5mg/d可维持铁的平衡3?铁的运输:高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运到各组织,通过胞饮进入细胞,在胞内再次还原为亚铁 4.再利用和排泄:RBC正常寿命为120天 5?铁的储存: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病因: 铁摄入不足 慢性失血 三临床表现: 1?贫血表现 2?组织缺铁表现: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异食癖,吞咽困难 3?体征:皮肤粘膜苍白、毛发干燥、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碎裂 四实验室检查: 1 ?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

染区扩大、网织红多正常或轻度增多 2?骨髓相: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多 铁染色: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胞外铁亦缺少 3?生化: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血清铁蛋白降低 FEP增高 五诊断: 六治疗: 1病因冶疗: 2?补充铁剂:网织红于7天左右达高峰 血红蛋白于2周后应上升z1-2周后正常 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补充铁剂3-6个月,或待血清铁蛋白>50ug/L后停药 巨幼细胞贫血: _临床表现: 1?贫血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 2?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腹泻,牛肉舌 3?神经症状:对称性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象: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大小不等;中性粒分页过多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环境。 4.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高K+浓度是细胞许多代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 8.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外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机

第07章 血液系统(讲义)(1)

血液系统 缺铁性贫血 体内铁缺乏可分为三个阶段 ◆体内储存铁耗尽(ID):体内储存铁减少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血清铁浓度下降,转铁蛋白浓度降低和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但血红蛋白浓度尚未降至贫血标准 ◆缺铁性贫血(IDA):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并伴有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 一、铁代谢 (一)铁的来源 1.来自食物,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的铁量1.0~1.5mg、孕妇2~4mg。 2.内源性铁:主要来自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每天制造红细胞所需铁20~25mg。 (二)铁的吸收 食物中铁以三价铁为主,必须在酸性环境中或有还原剂如维生素C存在下还原成二价铁才便于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黏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 (三)铁的转运借助于转铁蛋白,生理状态下转铁蛋白仅33%~35%与铁结合。血浆中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总量称为总铁结合力,未被结合的转铁蛋白与铁结合的量称为未饱和铁结合力。血浆铁除以总铁结合力即为转铁蛋白饱和度。 (四)铁的分布 正常成年人体内含铁量男性为50~55mg/kg,女性为35~40mg/kg。血红蛋白铁约占67%,肌红蛋白铁约占15%,贮存铁占29.2%,组织铁、含铁酶则含量甚低。 (五)铁的贮存 有两种形式: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体内铁主要贮存在肝、脾、骨髓等处。 (六)铁的排泄 主要由胆汁或经粪便排出,尿液、出汗、皮肤细胞代谢亦排出少量铁。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铁摄入不足和需要量增加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2.铁吸收障碍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慢性胃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3.铁丢失过多多种原因引起慢性失血是最常见原因,主要见于月经过多、反复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痔出血、血红蛋白尿等。 三、临床表现 1.缺铁原发病表现 2.贫血表现 常见症状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食欲减退等。 3.组织缺铁表现 IDA黏膜损害较常见,易出现口炎、舌炎、咽下困难或咽下时梗阻感(Plummer Vinson征)及外胚叶组织营养缺乏表现为皮肤干燥、毛发无泽、反甲或匙状甲等,以及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甚至发生异食癖。

内分泌系统(协和内科笔记)全

内分泌系统疾病. (1) 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2) 糖尿病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0)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基本概念:激素-内分泌细胞释放的高效能有机化学物质经体液传送后,对其他细胞或器官的功能起兴奋或抑制作用。 分泌方式: 内分泌- 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经血液循环到达靶组织发挥调节功能;旁分泌- 因子释放后不进入血液,通过组织间液在局部发挥作用;自分泌- 激素可作用于分泌它的细胞自身; 胞内分泌- 胞浆合成的激素直接转运到胞核影响靶基因的表达。神经内分泌- 激素由神经细胞分泌,通过轴突运送到储存部位或靶组织; 激素的分类: 含氮类-E、NE 5-HT、T3/T4、PTH 胰岛素;类固醇类- 糖皮质激素、性激素、VD;脂肪酸衍生物- 前列腺素 经典内分泌腺及其激素: 下丘脑-GHRH SS生长抑素、TRH CRH GnRH PRF催乳素释放因子RIF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垂体前叶-GH TSH ACTH MSH LH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PRL催乳素;垂体后叶-ADH 0T缩宫素 甲状腺-T3/T4 ; 甲状旁腺-PTH;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醛固酮性激素;肾上腺髓质-NE E;性腺-睾酮雌孕激素;胰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内分泌疾病分类: 激素分泌过多-功能亢进;原发由于靶腺异常,继发由于下丘脑垂体异常;激素分泌不足-功能减退衰竭; 生成异常激素; 激素不反应综合征; 内分泌疾病诊断思路: 功能诊断-正常、亢进、减退、衰竭; 部位诊断; 病因和病理诊断;

各种病因导致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疾病的总称,最多见的是 ACTH分泌过多导致的库欣病(垂体瘤); 分类: 依赖ACTH勺Cushing综合征: Cushing病-多为微腺瘤(<1cn)、少数为垂体瘤(Nelson综合征,切除肾上腺后垂体瘤增大、皮肤变黑);68% 异位ACTH分泌综合征(垂体外肿瘤,最多见于肺癌);12% 不依赖ACTH的Cushing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腺瘤、腺癌(单侧)10%8% 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AIMAH (Bilateral Macro no dular Adre nal Hyperplasia )1% 双侧肾上腺小结节增生PPNAD(PrimaryPigmented Nodular Adrenocortical Disease)(双侧)1%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球状带-醛固酮;束状带-皮质醇;网状带-性激素;属于甾体类激素;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基本结构是环戊烷多氢菲: 分泌为脉冲式,早晨达到高峰,下午和夜晚为低水平,入睡1-2h后最低;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代谢-升高血糖、促进蛋白质分解(氨基酸进入肝细胞进行糖异生)、四肢脂肪分解增加、躯干脂肪合成增加;可以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利于水的排出,有弱的盐皮质激素的作用,保钠排钾; 循环系统-提高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维持血压、提高CO 消化系统-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骨骼系统-产生骨质疏松; CNS影响情绪、行为、神经活动,兴奋性增高; 免疫和炎症-抑制; 参与应激反应;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代谢异常-导致糖耐量降低,部分患者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多饮多尿;向心性肥胖;机体负氮平衡状态,皮肤紫纹;皮质醇有少量盐皮质激素作用,保钠排钾导致低钾性碱中毒;水肿。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常见,由于脂代谢紊乱血液高凝,易发生血栓; 免疫系统-容易感染,皮肤真菌感染多见、化脓性感染不易局限;炎症反应不明显,发热不高; 造血系统-刺激骨髓造血导致红细胞增加、多血质面容;白细胞总数和中性 粒细胞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瘀斑 皮肤-色素沉着-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肿瘤产生促黑素细胞活性的肽类,皮肤色素明显加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2012考研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贫血概述 第二章缺铁性贫血 第三章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四章溶血性贫血 第五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六章白血病 第七章淋巴瘤 第八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一章贫血概述 定义:贫血是指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分类】 一、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二、按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3.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 第二章缺铁性贫血 【铁代谢】人体内铁分两部分:其一为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铁(占体内铁67%)、肌红蛋白铁(占体内铁l5%)、转铁蛋白铁(3~4mg)、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其二为贮存铁(男性l 000mg,女性300~400mg),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铁总量在正常成年男性约50~55mg/kg.女性35~40mg/kg。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 正常人维持体内铁平衡需每天从食物摄铁l~1.5mg,孕、乳妇2~4mg。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可达20%),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1%~7%)。铁吸收部位

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食物铁的状态(三价、二价铁)、胃肠功能(酸碱度等)、体内铁贮量、骨髓造血状态及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均会影响铁吸收。 吸收入血的二价铁经铜蓝蛋白氧化成三价铁,与转铁蛋白结合后转运到组织或通过幼红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胞饮人细胞内,再与转铁蛋白分离并还原成二价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 Fe2+吸收→Fe3+转运→Fe2+利用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一)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二)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 (三)铁丢失过多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过多(如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 二、发病机制 (一)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二)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以游离原卟啉(FEP)的形式积累在红细胞内。 (三)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缺铁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临床表现】 一、缺铁原发病表现。 二、贫血表现。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总结-重点-笔记

第一章贫血概述 定义:贫血是指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分类】 一、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类型MCV(fl)MCH MCHC 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100 >32 32—35 巨幼细胞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 26-32 31~35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80 <26 31~35 慢性病贫血 <80 <26 <30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海洋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 二、按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3.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 第二章缺铁性贫血 【铁代谢】人体内铁分两部分:其一为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铁(占体内铁67%)、肌红蛋白铁(占体内铁l5%)、转铁蛋白铁(3~4mg)、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其二为贮存铁(男性l 000mg,女性300~400mg),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铁总量在正常成年男性约50~55mg/kg.女性35~40mg/kg。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 正常人维持体内铁平衡需每天从食物摄铁l~1.5mg,孕、乳妇2~4mg。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可达20%),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1%~7%)。铁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食物铁的状态(三价、二价铁)、胃肠功能(酸碱度等)、体内铁贮量、骨髓造血状态及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均会影响铁吸收。 吸收入血的二价铁经铜蓝蛋白氧化成三价铁,与转铁蛋白结合后转运到组织或通过幼红细胞膜转铁蛋白受体胞饮人细胞内,再与转铁蛋白分离并还原成二价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 Fe2+吸收→Fe3+转运→Fe2+利用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一)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二)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 (三)铁丢失过多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过多(如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 二、发病机制 (一)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二)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以游离原卟啉(FEP)的形式积累在红细胞内。 (三)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缺铁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临床表现】 一、缺铁原发病表现。 二、贫血表现。 三、组织缺铁表现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匙状甲)。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低于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小于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减低。 二、骨髓象红系中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其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边缘不整齐,有血红蛋白形成不良的表现,即所谓的“核老浆幼”现象。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