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神经筛查操作流程

糖尿病足神经筛查操作流程

糖尿病足筛查操作流程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解释交流,取得合作,初步评估病人足部情

况。

2、准备用物:治疗盘内备10g尼龙丝、音叉振动觉、记录单。

3、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询问病史(包括有无糖尿病足病史、

有无截肢、是否吸烟、血糖控制情况等)协助病人取平卧位卷

起裤脚至膝盖部,脱去袜子观察足部皮肤情况(如:趾甲、趾间、

足底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脚癣、红肿、青紫、水

泡、溃疡、坏死足趾畸形、Charcot畸形等。)询问病人足部有无

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足暖、足凉比较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

弱、皮温有无改变、皮肤是否干燥10g尼龙丝触觉试验

音叉振动觉试验协助病人放下裤子,穿好袜子整理床单位

洗手记录协助病人去辅助科室作相关检查(如: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足压计、电生理检查、定量发汗试验、皮

温图、血液流变学检查、踝耾指数测定等)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正

确指导。

4、筛查糖尿病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病程长,超过10年;

(2)年龄超过40岁,男性;

(3)血糖控制不稳定;

(4)足底压力异常如爪形趾、胼胝、Charcot关节病变;

(5)合并心血管、肾脏、眼底、周围神经、周围血管病变;

(6)以往有截肢史;

(7)年老者,特别是独居者;

(8)对糖尿病知识了解较少、自我保护不足。

(9)有无诱发因素:鞋子不合适;水泡、鸡眼、脚癣、甲沟炎;修剪损伤;

烫伤,外伤、瘙痒抓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 高血糖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DPN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均发挥作用。还有葡萄糖自动氧化使反应性氧化产物形成,导致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一、代谢紊乱 1、多元醇途径 糖尿病时,高血糖激活葡萄糖的旁路代谢--多元醇通路,多余的葡萄糖经多元醇途径谢。多元醇通路需要2个限速酶: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 ALR)和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 dehydrogenase, SDH)。葡萄糖经ALR催化生成山梨醇,山梨醇再在SDH作用下生成果糖。还原型辅酶Ⅱ(NADPH)是葡萄糖经ALR催化生成山梨醇过程中的辅酶,NADPH的消耗导致NO合成减少或者谷胱苷肽减少,其结果是血管的血流量下降和大量自由基产生,造成神经损伤;另外,神经组织内不含果糖激酶,不能利用果糖,造成神经细胞内大量山梨醇和果糖堆积,细胞内高渗,神经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免疫组化证实,雪旺细胞中有ALR分布,支持多元醇途径在神经损伤中起作用。人类ALR的组织表达水平部分由基因多态性决定,提示糖尿病并发症的遗传易感性与ALR基因相关。使用酶联/放免方法检测红细胞中ALR蛋白质水平发现,ALR水平高者比ALR水平低者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而且,ALR水平高的糖尿病患者与AR水平低者相比较,皮肤神经纤维变性更严重。 2、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形成 正常情况下AGEs的生成及其缓慢,糖尿病时持续的高血糖可导致神经组织中蛋白质的非酶促化反应异常增高,生成大量的AGEs。主要是半衰期长的蛋白质普遍糖基化,神经轴索细胞骨架蛋白,如:微管蛋白、肌动蛋白及神经丝蛋白半衰期都会比较长,且富含赖氨酸,因此容易发生糖基化反应。 对2型糖尿病患者腓肠神经和股神经进行活检发现,轴索及髓鞘AGEs沉积显著增多。AGEs在体内大量堆积可以通过氧自由基基团对组织造成损害。神经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流程图

附件1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 及服务流程图 一、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 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高血压、糖尿病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疾病临床初步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

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 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全科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患者签约,将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按照签约服务内容,与专科医师、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 四、明确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流程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 签约服务流程:接诊患者并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对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患者,判断是否能够纳入分级诊疗服务→对可以纳入分级诊疗服务的,经患者知情同意后签约→建立专病档案→按签约内容开展日常治疗、体检、健康管理。

糖尿病项目计划书

糖尿病项目计划书 健康会所计划书) 一、国际糖尿病患者的现状: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健康面临的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正日益增加,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Federation ,IDF)统计,在2000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 1.51亿,而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达 2.85亿,按目前的增长速度,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亿人患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富贵病”,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已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使中国背负着极大的糖尿病负担,糖尿病患者人数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3。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 更高达 1 5.5% ,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糖状态者,更为严重的是我国60.7%的糖 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给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10年全世界11.6%的医疗 卫生费用花费在防治糖尿病上,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至2015年中国由于糖尿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5577亿美元。而糖尿病复杂的发病过程使人类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这就意味着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但遗憾的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有约2/3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控制状况更不容乐观,据我国2003年、2004 年、2006年大中城市门诊的调查表明,仅有1/4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达标 (<6.5%)。(摘自糖尿病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二、中国糖尿病患者群体的现状(本部分介绍西医学在糖尿病领域的情况,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一)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 2007年至2008年,在CDS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 过加权分析,在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 岁以上的成 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240 万。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二)中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本指南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 年的标准。近几年对HbA1c 用于糖尿病诊断指标的研究很多,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HbA1c 作为反映平均血糖和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已经被广泛应用。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证明HbA1c 能稳定和可靠地反映患者的预后。 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已经把HbAlc》6.5%乍为糖尿病的首要诊断标准,最近WHO 也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采用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工具,并建议HbA1c>6.5%作为诊 断糖尿病的切点。然而由于我国HbA1c 诊断糖尿病切点的相关资料相对不足,尤其是我国HbA1c 测定的标准化程度不够,这包括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在我国应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 一、定义、概述及分型 (一)定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 (二)概述 糖尿病患者在获得诊断后的10 年内常发生明显的临床DPN,其发生率与疾病病程密切相关。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并且其中的30%~40%并无明显症状。吸烟、年龄≥40 岁以及血糖控制差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 (三)分型 DPN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常分为以下5种类型: 1.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最常见类型。典型症状为“手套-袜套样”感觉异常,夜间加剧,下肢重于上肢。 2.局灶性单神经病变:或称为单神经病变,多累及单颅神经和周围神经。 3.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同时累及多个单神经的神经病变称为多灶性单神经病变(或非对称性多神经病变)。 4.多发神经根病变:最常见为腰段多发神经根病变,主要累及L2、L3和L4等神经根。 5.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DA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心血管、消化、呼吸和泌尿生殖等系统。 二、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学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DP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氧化应激、血管性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缺乏等相关。此外,自身免疫因素、维生素缺乏、遗传和环境因素等也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二)病理学改变 DPN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无髓鞘神经纤维轴突萎缩变性,甚至消失;有髓鞘神经纤维髓鞘节段性或弥散性皱缩或脱髓鞘,以及髓鞘再生引起的朗飞结结间长度改变。 三、诊断 (一)病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表--Word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表 检查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病人姓名:_______________ 检查人:______________ 病例号:____________ 病人情况调查: 糖尿病史:少于5年□大于5年□吸烟:有□无□ 血糖控制:好□差□酗酒:有□无□ 血管病史:有□无□足部卫生习惯:好□不良□ 溃疡或截肢史:有□无□经济条件:可以□差□ 疼痛状况:急性□慢性□无疼痛□糖尿病教育:良好□缺乏□ 足部外观检查: 皮肤营养:好□干燥皲裂□角质异常□胼胝/水泡:有□无□ 出汗情况:正常□多汗□少汗□变形(夏科氏关节\爪状趾):有□无□ 感染:有□无□肌肉萎缩:有□无□ 溃疡:有□无□足弓:正常□扁平足□高弓足□ 神经检查: 一.针刺痛觉检查 (使用一次性大头针。询问:疼不疼?检查部位见左图示.) 左侧:有□无□右侧:有□无□ 二.触压感觉检查 (10克尼龙丝检查,检查部位见左图示.) 左侧:有□无□右侧:有□无□ 三.轻触觉检查 (使用棉花束。询问:有感觉吗?检查部位:足背)刺痛觉、触压觉足底检查部位 左侧:有□无□右侧:有□无□ 四.震动感觉检查 (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检查部位:大脚趾趾腹前端) 左侧:__________V(伏特)右侧:__________V(伏特) 五.腱反射检查 左侧:正常□减退□消失□右侧:正常□减退□消失□ 临床印象: (0/1级:非临床神经病变2级:临床神经病变3级:晚期并发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估量表

密西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DNS) MDNS可与MNSI联合应用以确定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在一段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评分可以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 1.临床体格检查: 感觉:拇指的振动觉,10g丝的触觉,拇指的针刺觉。 肌力:手指展开,拇指伸展,踝关节背屈 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股四头肌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临床体格检查临床症状得分 右拇指振动觉正常 0 减退 1 消失 2 左拇指振动觉正常 0 减退 1 消失 2 右拇指10g丝测试正常(10次中感觉8~ 10次) 0 减退(10次中感觉1~ 7次) 1 消失(10次中感觉0次) 2 左拇指10g丝测试正常(10次中感觉8~ 10次) 0 减退(10次中感觉1~ 7次) 1 消失(10次中感觉0次) 2 右拇指背侧的针刺觉有疼痛感 0 无疼痛感 2 左拇指背侧的针刺觉有疼痛感 0 无疼痛感 2 右手指伸展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左手指伸展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右拇指伸展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左拇指伸展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右髁背屈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左髁背屈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右侧肱二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左侧肱二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右侧肱三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左侧肱三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右侧股四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左侧股四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右侧跟腱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左侧跟腱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1.计算方法: 感觉损伤得分=左右两侧感觉检查项目的分数之和 肌力得分=左右两侧肌力检查项目的分数之和 反射得分=左右两侧反射检查项目的分数之和 体格检查得分=感觉损伤得分+肌力得分+反射得分 2.临床体格检查部分:最低得分0 最高得分46,分数越高,周围神经病越重 临床体格检查得分周围神经病 0~6 无 7~12 轻度 13~29 中度 30~46 重度 MDNS > 6分为异常。 一般资料 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院诊断入院日期病史入院前降糖史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诊疗方案流程图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 血压<130/80mmhg 收缩压达130-139mmhg 血压≥140/90mmhg ↓ (老年患者140-150mmhg ) (老年患者≥150/90mmhg ) 和/或舒张压达80-89mmhg 并经随后不同日测量证实 并经随后不同日测量证实 否 是 临床评估 糖尿病患者每次复 诊需测量血压,评估 血压是否达标 血压控制目标 ·一般控制目标为血压≤130/80mmhg 。 ·老年人血压应≤140/90mmhg 。 ·24小时尿白蛋白≥1g 的患者血压应≤125/75mmhg 。 ·药物治疗24小时内的谷峰比应≥50%。 A 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临床处理 ·血压达标,维持原有效治疗 ·继续定期监测血压。 随访 3个月内血 压是否达标 4治疗 A 非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力荐所有吸烟患者戒烟。 ·维持正常体重:超重10%以上者应至少减重5kg 。 ·限盐:推荐每日摄入氯化钠≤6克。 ·加强体力活动:如快步行走或游泳,每周5次,每次30分钟。 ·优化饮食结构: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脂肪摄入。 ·节制饮酒:男性每天乙醇摄入应≤25克,女性≤15克。 ·减缓心理压力,保持乐观心态。 B 药物治疗 ·单药治疗:血压<160/100mmhg 和/或 ·联合用药:血压≥160/100mmhg 低危及部分中危患者选用以下1种药物, 和/或高危/极高危患者采用2种药 采用低起始剂量: 物或含有2种成份的复方制剂,从 -A:ACE Ⅰ或ARB 低剂量开始用药: -B :β-受体阻滞剂 --A+C -C:钙拮抗剂 --A+D -D 利尿剂(噻嗪类) --B+C --C+D ·其他可选用的降压药:α-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中枢作用的降压药物、肾素抑制剂。 后续处理 ·血压达标,维持原有 效治疗。 ·监测血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表--Word版

'.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表 检查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病人姓名:_______________ 检查人:______________ 病例号:____________ 病人情况调查: 糖尿病史:少于5年□ 大于5年□ 吸烟:有□ 无□ 血糖控制:好□ 差□ 酗酒:有□ 无□ 血管病史:有□ 无□ 足部卫生习惯:好□ 不良□ 溃疡或截肢史:有□ 无□ 经济条件:可以□ 差□ 疼痛状况:急性□ 慢性□ 无疼痛□ 糖尿病教育:良好□ 缺乏□ 足部外观检查: 皮肤营养:好□ 干燥皲裂□ 角质异常□ 胼胝/水泡:有□ 无□ 出汗情况:正常□ 多汗□ 少汗□ 变形(夏科氏关节\爪状趾):有□ 无□ 感染:有□ 无□ 肌肉萎缩:有□ 无□ 溃疡:有□ 无□ 足弓:正常□ 扁平足□ 高弓足□ 神经检查: 一. 针刺痛觉检查 (使用一次性大头针。询问:疼不疼?检查部位见左图示.) 左侧:有□ 无□ 右侧:有□ 无□ 二. 触压感觉检查 (10克尼龙丝检查,检查部位见左图示.) 左侧:有□ 无□ 右侧:有□ 无□ 三. 轻触觉检查 (使用棉花束。询问:有感觉吗?检查部位:足背) 刺痛觉、触压觉足底检查部位 左侧:有□ 无□ 右侧:有□ 无□ 四. 震动感觉检查 (震动感觉阈值(VPT )检查,检查部位:大脚趾趾腹前端) 左侧:__________V (伏特)右侧:__________V (伏特) 五. 腱反射检查 左侧:正常□ 减退□ 消失□ 右侧:正常□ 减退□ 消失□ 临床印象: (0/1级:非临床神经病变 2级:临床神经病变 3级:晚期并发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