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台词在表演中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台词在表演中的意义
一、潜台词在表演中的意义
(一)什么是潜台词
“对话的艺术不仅决定于写出来的台词,而且还决定于那些未写出来的东西。

”——弗雷里赫《银幕的剧作》
人物实际上说出来的话,只是内心真实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而没有说出来的思想和说出来的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并且和说出来的话有直接关系,一个人在语言后面所隐藏的思想和他通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是一样多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不厌其烦的重复说:“请记住,观众到剧院来是为了潜台词。

台词,可以在家里阅读。

”我想这句话很多学习影视表演的同学都曾听到过,可见潜台词对于一个演员在把握角色人物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舞台上,人物间的对话是一种外在表现出来的语言艺术,观众看的也只是热闹;而内在人物间的对话却是可以对比出一个演员的演技如何,也是能否得到观众认可的所在。

那么何谓潜台詞?潜台词就是潜藏于内心而未曾全部透露出来的话语,基于这一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潜台词首先也是一种语言,由于其未尽的表达,所以发人深省,引人思索。

其实,在表演中,语言的精妙之处就是角色在舞台上的言犹未尽、欲说还休跟点到为止。

我们看到过,优秀的演员在对角色台词的处理上,有时会树起一道语言的屏障从而使人们不去注意他的真实情感,因为用单纯的用话语来表达体验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越是当经历,体验的越多越复杂,就越难用语言来表达,所以我们可能会干脆选择沉默,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演员要想成功塑造出一个人物鲜明的角色,要怎样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潜台词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两个疑问,我对表演这门艺术开始了更深入的研究。

演员要想塑造出一个人物个性鲜明的角色,首先演员要从自我过渡到角色。

事实上就是首先演员要角色自我与角色由于年龄大小、生活环境、社会地位、文化程度、行为方式包括世界观等不完全相同所产生的矛盾。

缩短演员自我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了解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体验角色的所思所想,寻找接近角色的切入点,由内心感受到赋予其外部体现,这是演员既艰难而又痛苦的过程,这也是演员首先要做好剧本分析的原因所在。

每次当我找到适合自己的剧本,适合自己演的角色的后,我都会先寻找自我与角色的差距,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这是每个演员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通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从我们最初学习的元素训练到观察人物、再到角色的塑造……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表演它是天
马行空的想象,有时候也是即兴发挥的表现,所以当我对剧本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会开始想象,想象剧本中虚构的规定情境,想象演员如何在舞台前处理每一个人物的动作或一件事情的冲突,想象人物举手投足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想象演员的语言特色等等。

二、“想象”角色背后的每一句潜台词
“剧本和角色——这是作者的虚构,是作者设想出来的一些有魔力的和其他的‘假使’与‘规定情境’。

舞台上是没有真正的‘真事’、实际的现实的;实际的现实不是艺术。

艺术就其本质来说,是需要艺术的虚构的,而剧作者的作品首先就是这种东西。

演员及其创作技术的任务,就在于把剧本的虚构变成艺术的舞台真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想象起着重大的作用。

[1]”——摘选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
想像存在于演员艺术创作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失去了想像就等于失去了创作。

想像具有形象性和虚构性,而艺术想像是演员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具有“天马行空”的特点。

想像赋予了演员形象思维的自由性和超时空性。

所以说,艺术想像对演员进行形象思维活动、组织人物行动、创作人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认识人物、分析人物、把握人物基调、处理人物内外部性格特征、组织人物行动过程中,想像无处不在。

想像可以激发和调动、开掘,突破演员所亲身经历、经验、体验的生活原型(事物、事件、事实、人物形象)的局限,进行补充和发展,从而创作出了更典型的、更独特的、更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人在生活中的行动都是某时某刻产生的真事,如我想喝水;我想做饭;我今天要迎接一个久别的同学来我家见面;我接到一个电话说母亲病危,要我速回,我便急急忙忙收拾东西,心里非常着急、难过,决定马上去火车站买票回去。

在做这些事情时,不管心理动作还是形体动作、语言动作都要做得很真实可信。

但是如果要把生活中的事在舞台上或镜头前来进行表演,那就必须借助于想像,假使一切都是在虚构的规定情境中进行,而又要演得那么真实可信。

也就是说演员通过想像和情绪记忆再进行艺术构思,把假的变成真的来演。

在进行艺术构思中加上一些有趣的情节,促使你的动作发生变化,你是用真心在感受,在演,相信这一切都是真事,有这种真实感和信念,在想像与假使的推动下,不断地进行表演,那么一定会产生真实的效果。

我们在教室里上课,为了培养学生能够相信在各种环境中发生的事情,初学表演时常常改变着环境让你相信。

如在舞台上一会儿表现在森林里迷路了,一会儿表现在旅游途中来到
小河边,天气很热、很累、很渴,一会儿又变成码头边、火车站站台上、候车室、汽车站或是战场、登山队员登上了顶峰插上了红旗等等。

所有这些变化要演得真实,你必须借助于想像产生内心视象,在不断假使的推动下,按照生活的逻辑和顺序进行表演。

但以上的一些简单例子都只是浮于表面的想象。

而在舞台的表演中往往会遇到与对手无交流的情况,这时候演员要凭借想象中的内心视像感受到交流的对象,而往往这个时候演员如果想象力不够丰富,或者信念感不强,就会流于表面,观众看到这样的表演,就会觉得“假”。

那么怎样去丰富演员内心的想象力,这个就需要演员在了解剧本之后,更要深究角色每一句台词背后的潜在意义。

举个生活中简单的例子,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这样尴尬的问题,当我收到某男邀请,一起吃饭,看电影的时候,我可能在家就会先想好,他约我的目的,以及他会表达什么……当然,目的无外乎就两点:一是他对我有好感,想进一步接触;二是他有事想求我。

这时候,我通常都会想象一下,如果他要是表示对我有好感,我应该如何去婉转拒绝,如何表现才会将尴尬化为平常,而我最终想表达的却是内心的潜台词“我们不适合”。

生活中我
们处处都处于矛盾中,也许有时候我们对着特定的人,特定的场景说出的话,都是经过内心潜在意识加以修正过的,好比著名话剧作品曹禺先生的《雷雨》的第一幕,蘩漪出场时,活跃在她脑子里的是周萍的影像——也许就是刚才她在楼上自己透过纱窗看到的“在花园里躺着,脸色发白,闭着眼睛……”那周萍的影像,也许还夹杂着当年“闹鬼”时周萍捶着沙发臂诅咒父亲等好些影像,自然一定还会有这次要他留下别去矿上会遭他拒绝的影像,而当她见到四凤后,脑子里一定会像是“看”到好些她听说过的和察觉到的关于周萍和四凤暧昧关系的影像……人物当想到做一件事时,那事会怎么做出的图景,会展现在他的内心视像里;当人物想到某一其他人物时,那一人物的影像也会展现在他的内心视像里。

[2]由此可见,想像,是演员艺术创作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作人物形象和构思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活动。

必须具有充分的想像力,把剧本角色的遭遇当做你本身的事。

这种想像过程,它是创作者根据头脑中大量的生活积累和形象积累,通过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冲动,依据具体的创作动机和明确的目的,对记忆形象进行的提取、选择、综合、取舍,完善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要把一切虚构的、假定的东西,人物关系、事件事实、规定情境等通过信念
和想像,转化为一切都是“真的”、“实在”的、“逼真”的形象和事实上。

?比如十分钟前演年轻的小伙子,又上场时,要求瞬间(剧本里当然是过了几十年)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

完全靠演员主动去想像这段时空的变化,从而确定起新的人物形象。

由外形的年轻到苍老,由精神的活跃到迟钝,岁月的沧桑,青春的消失,从外形到心理都需要通过有意想像来完成。

末又上场的空间里,凭借想像把省略部分联系起来。

演员依据剧本提供的虚构事实和人物的基础,用自己对生活中熟悉、理解、感受、积累的素材,进入艺术构思的想像的过程,丰富和深化人物形象,在内心造成相应的体验欲求、意向和动作。

想像一定要以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积累为基础,以对生活的具体、深刻的感受为依据。

那种缺乏生活依据,违背生活逻辑的貌似丰富想入非非的“想像”,是没有创作价值的。

?台上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假定的,不论是人物、人物关系、所发生的事情、所处的情境等等,无一不是虚构出来的。

演员就在这假定的一切中“真实地”生活着。

演员创造艺术形象都是从“假如”开始的。

演员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知识积累越广博,形象思维越发达,则艺术想像越活跃,创造力必然旺盛。

所以一名优秀的演员应多读文艺作品,从各个方面努力增强自己的生活修养、文学修养,不断从直接、间接的生活里来充实自己的记忆仓库,丰富想象的源泉。

潜台词,就是深藏在台词之中的真正含意。

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台词流露、表达出来的。

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有潜台词。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都是需要去靠想象去揣测别人的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真行啊”,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称赞、夸奖你能干、聪明、有办法、事情办的好等等,但是也可以赋予它含意完全相反的潜台词,说你愚蠢、无能、净干出这样差劲的事情、把事情完全办糟了等等,其真正的动机是嘲讽、讥笑、责备、斥责。

说话的动机、意图是什么,其潜台词就是什么,也就是说话的动机、意图不同,其潜台词也就不同。

所以,舞台上,一个优秀的演员要具备丰富的想象空间去揣测自己所要扮演的这个角色的内心潜台词,同时,也要充分的去分析和想象与你交流的对手,他的台词背后所蕴藏的潜台词。

二、台词背后的潜台词
(一)舞台上的语言
舞台上话剧的表演,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研究、把握这些艺术语言的特点与艺术功能,对于话剧表演,既具有重要的特点与艺术功能,对于话剧表演,既
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作用。

“我不止一次地提醒过你们,每一个人,一走上舞台,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他要学习怎样观看,怎样走路,怎样动作,怎样交流,最后要学习怎样说话。

大多数人在实际生活中话说得拙劣而庸俗,但自己却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自己的缺陷了。

[3]”——摘选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在舞台上说话总是处于一种比在实际生活中的更加拙劣的状态。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演员在剧场里只能做到相当好地或者不够好地向观众报告剧本的台词。

就连这一点,也都做得很拙劣,很程式化。

原因有很多,我总结以下几点是这样的:
1、生活中,人们总是为了某一种目的和任务,为了某一种必要,为了真实的、有效的和恰当的言语动作而说出所需要说的,所愿意说的,甚至在某些场合不加思索地大讲空话,常常也有某种目的——为了消磨时间,或者为了引人注意等等。

但在舞台上就不是这样,在那里我们说着剧作者指定我们说的别人的台词,这种台词常常不是我们所需要说的,所愿意说的。

2、此外,在生活中,我们说的是我们在自己周围确实见到或者在心里见到的东西,是我们真正感觉到、真正想得到的东西,是存在于现实中的东西,我们在这些东西的影响下说话。

在舞台上,我们却被迫来说些不是我们亲自见到、感到、想到的,而是我们所扮演的角色见到、感到、想到的东西。

3、生活中我们晓得怎样来听,因为我们有这个兴趣或者这个需要。

在舞台上,在大多数场合,我们只是假装注意,做出在听的样子。

在那里我们没有实际的必要去探究别人的思想,去领会别人的话语——也就是对手和角色的话语。

我们不得不强迫自己这样做,可是这样强迫的结果往往就是做作、匠艺和刻板。

此外,还有一些令人苦恼的交流情况,就是:由于在排演中和多次演出中经常重复某些台词,这些台词就变成了顺口溜,它们的内在内容从字句中飞掉了,留下的只是机械的声音。

为了使自己具有立足舞台的权利,在舞台上总得做点什么。

而在填补角色的内在空虚的各种手段中,机械式地背诵台词是一个重要的手法,但其结果却是使许多演员就养成在舞台上机械式地说话的习惯,也就是无思想地讲出那些背得烂熟的台词,一点也没有去思考这些台词的内在实质。

这种习惯愈发展下去,机械式的记忆就愈加强,在舞台上死背台词的习惯也就愈变得牢不可破了。

而这样就逐渐形成了舞台腔,而不是那么的自然流畅,因为舞台上的语言还是要自然流畅才更贴近观众。

现代话剧,舞台上的语言修饰很重要,因为人物呈
现的重要手段就是角色的语言特点,例如:有些角色的语言带点方言味道,有些角色可能语言有些娘娘腔,还有些角色的语言特别需要比较刚毅,或者有点口吃等等,这些都是为刻画人物而所需要的重要手段,但有些时候,演员在舞台上说出每一句台词的时候,内心一定要充实,只有内在的充实,才会使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更加自信,真实。

我们常常都会出现这种状况,就是由于排练和演出的次数太多了,有时候,难免未能达到完美真实的状态,更多时候会容易出现我之前提到的机械式背出台词,甚至有时候,没有听完对手讲的话或者未等对手讲完最重要的思想,就急急忙忙把对手的话打断,也有这样的情形,由于说得太急,台词中最重要的字眼没有传到听的人的耳朵里去,于是整段话都失去意义等等,这些常见的小失误,经常会在舞台上出现,那么如何避免这种失误,如何让演员讲角色的语言,表达的更流畅、自然、完整、真实,将演员的首要特点展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挖掘,剧作者在编写的每一句台词的潜在意义,即潜台词。

只有演员对潜台词有深刻的感悟,那演员在舞台上的内心才是充实,不空洞的,也会让演员在舞台上展现出最自信,最真实的表演。

(二)台词背后的台词,潜台词
角色不明显的、但你内心感觉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在台词字句底下不断地流动着,随时都在给予台词以根据,赋予台词以生命的台词,就是我们常说的潜台词。

潜台词包含着角色和剧本的各种各样的内在线索,这些线索是由有魔力的和别的‘假使’,由各种各样的想象虚构、规定情境、内部动作、注意的对象、大大小小的真实和对这些真实的信念、适应及其他元素交织而成的。

这就是使我们说出角色台词的那个东西。

所有的这些线就像纽带中的各条细线一样错综地交织在一起。

它们就以这样的形式穿过整个剧本,趋向终极的最高任务。

这就是使一个优秀的演员可以在舞台上完美的表演,贯穿始终。

每一个角色都有它自己的情感,只有演员将情感贯串到潜流似的潜台词的整条线索里,剧本和角色的贯串动作也就产生了,它不仅由形体动作表现,而且是由言语表达出来,因为不仅可以用身体来动作,也可以用声音、话语来动作,而在这个动作的领域中称为贯串动作的东西,在言语领域中我们就称为潜台词。

所以,潜台词是发自演员内心,而不是孤立地、零散地说出来的。

舞台上的话语,不能是冷漠无情的话语,即使有些台词是没有思想的,也就是无动作的话语,那么
,这个话语也必须是要在演员的心里、以及在他对手的心里,而且是通过他们在观众心里激起各种各样的情感、欲望、思想、意向、意象、视觉、听觉以及五觉的其他感觉。

所以,这一切都充分说明,语言、角色的台词之所以有价值,并不是由它本身,而是由于它所包含的内容或潜台词。

这一点是我们走上舞台必须要牢记在心的。

舞台上话剧以会话为主,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传达思想感情。

但是,在话剧台词背后往往还有丰富微妙的潜在含义。

所以,话剧潜台词一般都和剧情、人物紧密相关。

潜台词出现的地方,一般也多是剧作者要在语言上着重突出的地方。

我以老舍的《茶馆》为例,这部剧作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

老舍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看人生、看社会、看历史。

在《茶馆》中既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又融合了西洋艺术的写实,其中最令人回味的是老舍在话剧语言中蕴藏的意境深远的潜台
词.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通过老师不断的教诲跟点拨,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在舞台上,对潜台词的表达和体现直接影响着舞台语言的传播效果,反映着舞台语言的感染力和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决定整场话剧演出成功与否。

所以,对戏剧语言潜台词的挖掘和表现,是我们必须刻苦历练的功课。

[1]摘选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三章.想象.97页
[2]摘选自《戏剧表演学》.第三篇.171页
[3]摘选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第二部.郑雪莱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