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山西省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山西省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po ms I rc n y as s c a h po e t n r  ̄e n ee t e r uh s t e r tc i o wo k tl r s i l W& n t S o kn wn n u h, p o e tv o eo g rt c ie
( UPOV)第 3 9个成 员国I。植物新 品种 “ 保护制度在我 国的建立和实施 ,标志着我 国知识产权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打破 原有的生产经营格局 ,推动 了我 国传 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的转型 ,涌现 出了山东
育种 已成为农业技术创新 中最活跃的因素。 由于农业植物新品种具备极强的可垄断性 , 它在国际农业竞争中将逐步取代农产品竞 争 ,成为国际农业经济竞争的新焦点 ,因 此实行植 物新 品种保护对维护我 国农业主 权 、粮食 安全 、圈 占生物 资 源 、抢 占生
实施植 物新 品种保 护制度 的 意义


( )实施 新品种保护 有利于提 高科 二 研育种 创新能 力。过去 由于没有实施 品种 保护 ,品种权 人人 共享 ,挫 伤了育种机构 和育种人 员的积极性 ,通过 植物新 品种保 护制度的实施 ,极大地调动 了我 省种子企
业 、科 研 单位 、育 种者 的积 极性 ,出现 了科研 育种 成果 竞 相进 发的 局面 。 据统 计 ,在实施新品种保护制度的 l 年中,我 O 省平均每年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达 6 O
迈上 了一 个新台阶 。 ( )实施新 品种保护是 参与 国际竞 一 争的需要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以及生物技
况来看 ,在新 品种研发经费投入 中,政府 投入仅占 1 %,企业 、育种单位 及其它渠 7
道 投 入 高达 8 %f。 3 1
cnc un s ne O srn te ute .a d t o si s s e d t ie g h n f r r n h o e h e

我国种子企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种子企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问题与对策
广情 况来 看 . 权 品种 已成 为成 果转 化应 用 的首选 . 授 是
表 1 我国水稻和玉米 已授权植物新品种单位分布 (0 02 1 2 0 . 0年 ) 0
( 件)
资料 来 源 :根 据植 物新 品种保 护 网站 资 料整理
1 植 物 新 品 种 保 护 推 进 了 国 内 企 业 的 发 展 . 2
不 断 增 加 。 从 表 2看 出 ,十 一 五 ” 间 , 内 企 业 共 申 “ 期 国
叩 种业 国
亚 丽
资料 来源 :根 据植 物新 品种 保护 网站 资料 整 理 ;累计 数指 截至 2 1 00年 1 2月底 的植 物 新品 种权 累计 数
新 品 种 保 护 推 进 种 子 企 业 实 力 逐 步 增 强 育 繁 推 一 体
玉 米 播 种 面 积 的 3 .%f 3面 积 以 万 亩 计 1从 2 0 1 7 表 , ; 09
本 文分 析 了我 国种 子企 业植物新 品种 保护现状 和存在
的问题 .为 帮助我 国种子 企业加 强植 物新 品种保 护提
供 应对方 略 。
基 础 力 量 。 增 强 自主创 新 能 力 作 为竞 争 的 战略 基 点 。重 点 阐述 把
了我 国 种 子 企 业 植 物 新 品 种 保 护 的 现 状 和 存 在 的 问 题 . 并 提 出
化种 子 企 业 由 2 0 0 1年 的 1 0多家 .发 展 到 2 1 0 0年 的
9 0多 家 :种 子 企 业 前 1 0强 的 经 营 额 南 2 0 0 1年 的 1 4
年 推广 面积排 前 1 0位 的杂 交稻 品种 统计 情况 看 . 中 其 有 7个 品 种 为 新 品 种 保 护 授 权 对 象 .其 推 广 面 积 达

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发展的几个问题

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发展的几个问题

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发展的几个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植物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因此凸显出来。

在新的时期,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发展中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植物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

植物保护工作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共同解决植物生长环境的问题。

要积极进行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生态环境问题。

加强对植物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控制,防范和减少对植物的伤害,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植物保护相关科研工作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植物保护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二、非法植物贸易对植物保护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增多,非法植物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对植物资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

一些珍稀植物因为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装饰价值或其他价值而成为了非法贸易的对象,导致植物资源的极度浪费和破坏。

非法植物贸易不仅损害了植物资源本身,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针对非法植物贸易的问题,植物保护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要加强对非法植物贸易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植物贸易市场,严惩违法者。

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各国共同打击非法植物贸易活动,打造一个禁止非法植物贸易的国际合作机制。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非法植物贸易的警惕性,共同维护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气候变化对植物保护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植物面临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些原本适宜生长的植物环境受到了危害,导致植物的生长和生存状况变得更加困难。

气候变化对植物保护工作产生了新的挑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建议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建议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建议1农业育种科研与良种生产现状1.1育种科研中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100多个,从事育种科研的专业研究所达400多个,建国以来共育成各类农作物品种5000余个,搜集、整理种质资源35万份以上,科研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品种无论在增产,还是在抗病、抗虫、抗旱等方面,都比老品种有了较大的改进,特别是在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新品种的选育方面,一些品种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的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数量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从1999年3月—2022年12月2日,我国国内共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权5441项,授权1866项,其中大田作物4805项,授权1731项;具体包括水稻1662项(授权703项)、玉米2004项(授权717项)、普通小麦507项(授权184项),年申请量进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排名前4位。

10年间全国选育的新品种数量为新中国成立50年的1/4,平均每年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40多个。

全国种植面积6.67万公顷以上的水稻、玉米、小麦品种中,国审占60%~70%。

例如2000年审定的郑单958玉米品种,2001年种植面积22.60万公顷,2022年发展到400多万公顷,居全国玉米品种种植面积之首位;国审水稻品种金优207、两优倍九,种植面积均在6.67万公顷以上;国审小麦品种郑麦9023,种植面积达到133.33万公顷。

在育种方法上,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育种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2良种生产目前我国持证种子生产企业达7580家,甘肃省有200家。

70%的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99%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

种业主体呈现多元化,有改制的股份制种子公司,有新兴的民营种子公司,有科研院所开设的种子公司,还有一批享受优惠条件“下海”学人兴办的种子公司,其中一些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继合肥丰乐种业成为“中国种业第一股”之后,紧接着隆平、亚华、秦丰、敦煌、登海、华冠等种业成功地进入资本市场,特别是北京奥瑞金种业公司成为首例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的中国种业公司。

刍议当前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刍议当前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刍议当前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当前我国植物保护方略的发展历程,详尽介绍了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策略,并对我国的植物保护工作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保护问题与对策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进行植物保护的需要,大量使用的农药,使土壤、水源和农产品受到了较大的污染,使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步伐。

1.植物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植物及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上,化学农药有着高效、特效乃至速效的特点,长期以来我国大量应用有机氯农药到现在的有机磷、除虫菊酯和各类杀菌剂等,在杀灭病虫,防止病虫害蔓延,提高农业的增产增收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一些频繁发生的,破坏力较严重的病虫害,化学农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对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一些不良的后果也已经慢慢显现出来,害虫的不断变异,使其对化学农药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所以只能在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上不断增加,才能达到灭虫的效果,这样用药量就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中越来越大,同时,农药虽然对害虫起到了消灭的作用,但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导致害虫的天敌受到杀害,从而使农业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长此以往,土壤受破坏程度较为严重,农产品上农药残留过多,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隐性危害,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高效、优质发展。

1.1化学农药使用过量目前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上的效果,使用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虽然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使病虫害得以有效的控制,但大量的使用农药,不仅导致土壤及农产品上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同时农业的生态平衡也受到了破坏。

1.2单纯依靠化学农药由于过分的化学农药的应用,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使大量的有益生物也被灭杀,使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受到破坏,同时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不断的增大,这样导致农药的浓度得以不断的增加,早些年里已经被控制住的一些害虫在近年内又有重新抬头的趋势。

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

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
试点。
根据 《 条例》 规定 ,国家林业局 和农业部 为植物 新品 种权审批机关。同 日,国家林业局正式启动 《 条例》 , 并开始受理国内外植物新 品种权 申请 ,我 国的植物新 品种保护从无到有 ,经历了稳健 的启动过程。该年底 ,
2 当前林业植 物新品种保护存在 的问

品 种保 护 培训 班 ,参 训近 2 0 。 0人 1 4 国 际交 流与 合作 .
国际植 物 新 品种 联 盟 是 一 个 政 府 间 组 织 ,主 要 是
《 专利法》 规定 ,对 动、植物 品种不授予专利权 , WT O的协 议 之 一— —T IS协 议 规 定 … ,各 成 员 国 必 RP 须通过一种有效 的制度保护植 物新 品种。为 了加 强植 物品种知 识产 权保 护,19 9 7年 1 O月 ,我国开 始实施 《 中华人 民共和国植物 新 品种 保护条 例》 ( 以下 简称
1 3 保 护 代理 机构 的 建设 .
根据国家林业局 《 关于植物新 品种代理工 作有关 问题 的通 知》 ,全国 已有 2 l家单位 申请并 获得 授权 ,
1 我 国林 业植 物 新 品种 保 护 现 状
11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植物新 品种保护条例》 出台的
背 景
成为新品种保护代理 机构 ,建 立 了广泛 的林 业植物新 品种保护代理 网络体系。国家先后举 办了 5 植物新 期
林业 植 物 新 品 种 是 林 业 知 识 产 权 的 主体 ,是 林 业
查一 初 步 审查 一 初 审 公 告 一 实 质 审 查一 授 权 一 授权 公
告。
科技创新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 分。随着 中国加人 国际植 物新品种 保护公 约 ,植 物新 品种保 护工作 更显 重要 。 由于世界各 国经济技 术水平发 展悬殊 ,利益诉求各 不 相同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在 国际 上呈现 出纷 繁复杂 的格局 。如 何积 极 寻 求 一 个 更 适 合 于本 国 林 业 和社 会 经济环境的林业植物 新品种保 护模式 ,加 强林业植 物 新品种权保护,提升 我国林 业科技创新层 次,增强 我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建议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建议

场和大型种 子企业关 注 的重点 。随着市场 的发展 , 外资 准入程度 的开放 ,该行 业蕴 藏着 巨大 的投 资和并 购机
会 , 国的民族制种产业和新 品种保护将 面临前所未有 我 的挑战 。 因此 , 改革和完 善种 子管理体制 , 加强植物新 品
个玉米杂交种 中 , 科研 院所和院校 占 4 . %, 1 0 种子企业 3 占 5 . %;0 8 国审通过 的 1 8 0 20 年 7 7个玉米 杂交种 中 , 科
产 , 是在抗病 、 还 抗虫 、 旱等方 面 , 比老 品种 有 了较 抗 都
营种子公 司 , 有科研 院, 特别是 在杂交玉米 、 杂交 水稻 等新 品种 的选 受优 惠条 件“ 下海” 学人 兴办的种子公 司, 中一些公 司 其
育方面 , 一些 品种 已经达到 了世界 先进水平 。我 国的农 建立 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法人 治理结构 。 继合肥丰乐
业植物新 品种权 申请 数量 正以年均 4 %以上 的速度快 种业成为 “ 0 中国种业第 一股” 之后 , 紧接着隆平 、 亚华 、 秦
速增长 , 19 从 9 9年 3月一2 0 0 8年 l 2月 2日, 国 国内 我
共 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权 5 4 项 , 1 授权 1 6 4 6项 , 中 8 其

个农 业大 国,常年农业用种量在 10 千克 以上 , 2亿 种
年 国审通 过的 4 个 玉米 杂交种 中,科 研院所 和院校 占 O 7 . % ,种子企业 只 占 2 . %;04年 国审通过 的 4 70 5 2 0 20 5 6
业市场规模 超过 3 0 0 亿元 , 种子产业 已成 为 国际资本市
1 良种 生产 目前 我 国持证 种 子生 产企 业达 75 0 . 2 8 家 ,甘肃省有 2 0家。7 %的种子企业注册 资本 在 50 0 0 0 万元以下 ,9 9 %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 。种业 主

林木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林木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叶和针叶树种 , 直至包括所有的用材树种。 3 . 3 建 立并 完善林 木新 品种 保护 的 申请和 审 查制度 将 林木新 品种 保护 的 申请 和审查 与我 国 目 前 推行 的科研
课 题验 收 和鉴定联 系起来 , 只要选 出 的新 品种通 过 了部 、 省级
内, 林木 良种仍将大量以优 良种源 、 优 良家系 、 优 良杂交组合 的形 式 出现 , 而 只有 那些 无性 繁 殖容 易 的 阔 叶树种 才会 以单
2 0 1 3 年第 1 0 期
现代园艺
林木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陈恒 新 徐 兵
( 青 州市 花卉产 业管理 局 , 山东 潍 坊 2 6 2 5 o o )

要: 本文根据作者 多年工作经验 , 从林木新品种保护的现状、 特殊性和对策三个方面对林木 新品种保 护的相关
知识进 行 了阐述, 并且提 出了 自己的意见和 对策。 关键词 : 林木 ; 品种保护 ; 现状 ; 对策
入 了新 的历史 发 展 阶段 。在 现有 的植 物 新 品种保 护 名 单 中 , 各 国最 受保 护 的植 物 为农 作 物和 花 卉 , 树 木是 最少 的 。在 国 家 科 技部 公 布 的首批 植 物 新 品种保 护 1 0个属 种 名 单 中 , 农 作 物 占 4个 , 观 赏 植 物 9个 , 牧草 2 个, 还 有 3个 用 材 树 种 ( 毛 白杨 、 泡桐属和杉木 ) , 表 明 我 国一 开 始 就 十分 重 视 林 木 新 品种 保护 。
验收与鉴定 , 就可以由育种者提出新品种保护权 。鉴 于林木新 品种选育 过程包 含了D U S 测试 , 申请 时 可 以免 去 D U S 测试 , 但应 在林 木 育种

兵团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兵团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二、 三等进行补助 , 其补助经费的 8 %用于继续 0 选育工作 ,0 2 %的经费按贡献大小分配给育种课 题完成人员 。兵团农八师农科 中心 、 农六师农科 所等 单 位培 育 的新 甜 1 6号 、新蟠 桃 3号等 一 批 农作物品种 , 先后获得兵团新 品种后补助。2 1 02
年 ,植 物新 品 种后 补 助经 费额 度 按 照等 级 调整 ,
技 术 经 济
新 疆 农 垦 经 ; 齐
2 1 4 o2

兵 团植 物新 品种保 手 户现 状
及 存 在 问 题 分 析
祝 宏 辉
( 河子 大学 经济 与管理 学 院 新疆 石河子 8 2 0 ) 石 3 00
[ 要 ]“ 摘 十一 五 ” 间 , 疆兵 团积 极 开展特 色优 势 农产 品 育种 工作 , 期 新 并逐 步 建立 起植 物
科学 院等部 门负责农业系统品种权归 口管理 、 工
作指 导 和 统筹 协 调 ,依法 保 的制定 、 实施
打下 了 良好 的基础 。9 8年 1 19 2月 , 团科 技局 公 兵
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林牧渔业新 品种选育后
补 助管 理 办法 试行 》 并 于 19 , 99年 1 1日起 开 月
育种现状和农 业现代化水平 较高的身份极不相 称。 截止到 2 1 年 9 , 01 月 全国植物新品种权 申请 数量达 8 8 件, 4 7 授权品种 3 1 件。其 中, 73 申请量 累计 排 名 第 一 的 是 河南 省 , 7 1件 , 权 的新 达 0 授
品种达 2 8件 , 新疆 ( 兵 团 ) 申请 量 仅 为 9 9 而 含 的 9 件, 授权 的仅 3 4件 , 各 省 区植 物 新 品种 权 保 护 在 工 作 中排名 较后 ( 见表 1 。20 ) 0 7年至 2 1 年 问 , 01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摘要:本文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策一、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虽然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还存在许多问题;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与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制约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同时,现有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更需进一步加强,以应对在加入WTO之后的国际贸易新格局中面临着挑战。

(一)植物新品种产权意识薄弱我国是实行知识产权制度较晚的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一项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也才刚刚实施四年多的时间,这使得广大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品种权申请数量少。

(二)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保护的品种构成不合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申请及授权数量少,品种构成也不合理。

从申请数量上看,尽管每年申请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从构成上来看,品种分布很不均匀,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占到了申请总量的90%以上,其他农产品申请数量较少,甚至是空白。

(三)维权困难,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农作物种植和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季节性很强,对侵权案件的取证本身就十分困难,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利益,直接或间接插手种子行业,违规设置障碍排斥外来企业和优良品种,甚至袒护本地违规侵权单位,阻挠执法部门查处。

(四)审查速度较慢,不适应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的需要目前,新品种保护组织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品种权初审、实审、复审、无效等程序尚未有效建立和顺利运转,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品种权审查测试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便利审查速度难以加快,不利于品种权申请人合法权益及时得到有效的保护,反过来影响育种者和育种单位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的积极性。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制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制的问题与对策

植物新 品种 是农 业科 学 家长 期 辛 勤 劳 动 的
安 全方 面担 负着 重 要 职 责 。现 代 农 业 的发 展 必
成果 , 保护它 是尊重 知 识 、 尊重 人 才 的表现 , 是 也 农业科 技创新 的一 种重 要 的激励 机 制 , 对我 国农 产 品参与 国际竞争有 重要作 用 。
GUAN Yu— WU
( o eeo u nts n a H nnA ru u l nv sy Z eghu4 00 ,C ia C lg H maie adLw, ea gi h r i rt, hnzo 5 02 hn ) l f i c a U ei
Ab t a t n C i a h g oi g o a it i hs h ss v r ] e t ce h g iut r l e h oo y i n v t n,a d sr c :I h n ,t e in rn f r y rg t a e e eY r sr td t e a r l a c n lg n o ai v e i c u t o n l td t ea r ut r l x o s o i e h g i l a p r .N w,te a rc l r l e h o oy ma a e n y tm g e g is eo t u f a i— mi c u e t h g i ut a tc n lg n g me t se o sa an t h u p t r u s t ov e
我 国植 物新 品种 保 护体 制 的 问题 与对 策
管 煜 武
( 南 农业 大学 文 法学 院 ,河 南 郑 州 4 0 0 ) 河 5 0 2

要: 忽视植物新 品种保护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 , 影响 了我 国农产 品出 口。当前 , 国科技管理体 制 我

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植物品种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建议。

一、问题1.法律条款不完善现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条款还不够完善,有些情况下难以保护新品种的权益。

比如有些新品种未被官方认证,但已被市场接受,此时难以保护其合法权益。

2.利益分配问题在植物新品种的育种、推广中,存在着多方利益的分配问题。

育种者、推广者、市场经营者等都想在其中获取利益。

当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时,难以达成共识,进而影响到新品种的保护和推广。

3.监管和执法不够严格植物新品种保护需要监管和执法的支持,而当前情况下监管和执法力度还不够严格。

一些非法行为可能被忽略或得不到及时处理,从而对新品种保护形成威胁。

二、建议1.改进法律条款针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款应该加以完善,填补相关法律漏洞。

许多国家对于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条款较为成熟,我国可以借鉴其做法,完善我国的新品种保护法律体系,把植物新品种保护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进行规范。

2.理顺利益分配在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和育种中,需要各相关方共同协商,加强沟通,为利益分配找到公平的平衡点。

对于育种者、推广者和市场经营者,应该建立起公平的分配机制,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于新品种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工作,营造一个积极的保护氛围。

并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管体系,对于违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增强新品种保护的有效性。

4.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加强新品种的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要推进海外技术引进,加速新品种的开发和种植,扩大受益人群,提供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要解决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法律规范、利益分配、监管力度以及科技创新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权益,推动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繁荣。

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植物种质资源是指植物的遗传信息和遗传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人类对自然界中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义、现状和挑战以及相关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

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界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植物种质资源,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2. 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而丰富多样的植物种质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基础材料。

通过研究和利用植物种质资源,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经济增长。

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不仅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撑,还可以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例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医药产业的繁荣;经济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可以推动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

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1. 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保护与管理的机构众多,例如国际植物遗传资源机构、国家级遗传资料中心等。

各国领导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和管理本国范围内的植物遗传资源。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范围不全面、管理手段不够科学等。

2. 种质资源利用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种质资源利用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主要包括农作物的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等方面。

在其他领域,如药物研发、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利用还相对较少。

此外,对于植物种质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三、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的挑战1. 生态环境破坏。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变,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导致许多植物遗传资源受到威胁和破坏。

青海省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现状与思考

青海省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现状与思考
度 。先后组 建 了农 业部植 物新 品种保 护办公 室 、 农业 部
请 品种 的 D S测 试 . 向我 国政 府 有关 部 门和 育种者 U 将 提 供 科学 、 公正 、 确 的最 新 育 种 信 息 , 有利 于 减少 准 将 育 种单 位 和个人 研究 的盲 目性 . 加 研究 的针对 性 . 增 提 高 研究 水平 。 取得 市 场竞 争 的主动 权 。
余个 .06年 8月 在 西 宁 成 功 承 办 了 由农 业 部 主 办 的 20 植 物新 品种测 试 技术 交流 会 截止 20 0 8年底 提 出 申请 保 护 品种 4个 ( 通小 麦 1 、马铃 薯 2个 、大麦 1 普 个
个 ) 其 中 已授 权 的 品种 1个 .
请 总量 5 4 件 ,授权 16 41 86件 。授权量 占申请量 的
国加 入 了 U O P V公 约 后 , 了配合 《 为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植 物 新 品种 保 护条 例 》 的实施 , 业部 先 后 制定 了《 农 农业 植 物新 品 种保 护 条例 实施 细 则 》 《 业 部植 物 新 品种 、农
复 审委 员 会 审理 规 定 》《 业 植 物 新 品种 权 侵 权 案件 、农 处理 规 定 》《 业 植 物 新 品种 权 代 理 规 定 》等 规 章 制 、农
为 了加 强 行 政 执 法 , 业 部 下 发 了 《 于 加 强 农 业 植 农 关 物 新 品 种 保 护 工 作 的意 见 》 《 业 植 物 新 品种 权 侵 、农 权案件处理规定》并选择黑龙江 、 , 山东 、 苏 、 江 四川 、 云南 和 陕 西 等 6个 省 开 展 植 物 新 品 种 保 护 执 法 试 点 。试 点省 结 合本 地 区实 际情 况 开展 工 作 . 在建 章 立

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对策分析

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对策分析
报。 2美 国
实 农业 植 物 新 品种 保 护技 术 支 撑 体 系 ,提 升 了 品种 权 审批 授权 能 力 。农 业部 在全 国建 立 了1 个测 试 中心和 1 个 测 试分 中心 ,建 立 了 4
美国对 农业植 物新 品种保 护特 殊 制度主 要包 括四点 :一 是实质 植物 新 品种 保藏 中心 ,组 建 了审查 和测试 专业 人才 队伍 ,组织 研制 性 审查 制度 。对 于植物 新 品种保 护的基 本条件 是 植物新 品种 的新颖 完 成 了玉米 、水稻 等 1 2 0 种植 物 新 品种 测试 指 南 ,公 布 了7 农 业 批 性 、特 异性( ii te s、一 致性(n omi ) ds n n s) tc u i r t 和稳定 ,(tbl ) f y I s iy,  ̄ a i t 植物新 品种保 护 名录 ,受保 护 的农 业植 物达到 7 个 属或种 。农 业植 4
部分 ,其他部 分 则不在 保护 之列 。这一 制度设计 显 然是针 对生物 技 受到特殊 的保 护 ,不再 受专利 法的保 护 。该公 约排 除植物 新 品种 的 术 的特殊 性而降 低 了权 利人 的垄 断水平 。但是 随着 生物专 利 的 曰渐 主要理 由是避 免对 植物 品种提 供专 利法 和特 别法 的双 重保护 ,其 潜 为世 瞩 目,学界 普遍认 为植 物新 品种保 护 已经 成 为过 时 的障碍物 , 进而 要求用 专利 法取代 该专 门法 的保护 ,强化 培育 者的权 利。 正是
在这 一背 景 之下 ,1 9 年 U OV进 行 了第 三次 修订 ,增 加 了一 些 91 P 台词是 不受植 物新 品种保 护的将可 以受专利 法保护 。
二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
19 年4 3 9 9 月2 日, 中国正式 加入 国 际植物 新 品种保 护联盟 ,成

海南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对策

海南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对策
高 玲 ② 龙 开 意 杨 坤 ) ’ 张 如 莲 ③
( 中 国热 带农 业科 学 院热 带作物 品种 资 源研 究所/ 1
农 业 部 植 物 新 品 种 测 试 儋 州 分 中心 海 南 儋 州 5 1 3 ; 7 7 7
2 农 业部 科技 发展 中心测 试处
摘 要
北京
102 ) 0 15
概 述 植 物 新 品种 保 护 的 重 要 意 义 及 国 内 外 现 状 ,分 析 海 南 农 业 植 物 新 品种 保 护 现 状 ,并 针 对 海 南 目前
新 品 种 保 护 工 作 中存 在 的 问 题 提 出 解 决 的 对 策 与 建 议 。 关 键 词 植 物 ;新 品种 ;保 护 ;现 状 ;对 策 ;海 南

1 1 植 物新品种保护 成为参 与 国际竞争 的关键之一 . 在 当今经 济全 球化 的背 景下 . 日趋激 烈 的 国际 竞争 浪潮 中 .知识 产权保 护 已成 为各 国发 展经 济 和 提 升竞 争 力 的关 键 因 素 之一 E 随 着农 业 ( 1 ] 特别是植
物育种) 和种子 贸易 的发展 ,植 物 新 品种保 护 的重要
WO k. r
Ke wo d p oe to fn w a e iso g iul r l a t y rs r t cin o e v r te fa rc t a n s;st ain ;c u tr e s r i u pl i to u o nem au e
1 植 物 新 品 种 保 护 的 意 义
a r a r u b o d a e s mma z d. i r e The g n rlst a in o r t cin o e v rei so ln s i i a r vic e e a i t fp o e t fn w a te fp a t n Han n P o n e u o o i

我国高校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高校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3 00 2农 业部 科技 发展 中心 50 0; .

要: 高校在 我 国作物 育种创 新方 面具有 重要 的地位 。 文章通过 对 品种权 申请 、 权 、 为撤 回和终 止等数 据进行 分析 。 示 了 授 视 揭
我 国 高校 在 农 业 植 物 新 品 种 保 护 方 面 存 在 的 一 些 问题 , 出 了我 国 高 校 开 展 农 业 植 物 新 品 种 保 护 工 作 的 对 策 和 建 议 。 提
件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8件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 8件 ) 、 1 、 1 、
华 中农业大学 (5 )湖南农业大学 (5 ) 1件 、 1件 。 排 在 前 5名 的植 物 品 种 权 申请 量 占其 申请 总 量
的 4 .% ,说 明其 品 种 权 申请 仅 集 中在 少 数 农 业 高 89 校 中 ,还 有 相 当部 分 从 事 作 物 育 种 工 作 的 高 校 至 今
小麦 三大作物 占总 申请量 的 7 .% ,这 和我 国植物 91
品种 权 申请 总 体 情 况 是 一 致 的 … 。 我 国高 校 不 仅 在 花 卉 、蔬 菜 和 果 树 方 面 申请 量 少 , 且 申请 的 植 物 种 类 也 很 少 , 映 出 我 国 育 种 科 而 反 研 布 局 不 够合 理 , 少 对 未 来 社 会 发 展 需 求 的总 体 战 缺
进 步 的重 要 力 量 。
请 量和授权量均相对较少 , 与其代表 的育种科技创新 水 平 尚有 一 定 距 离 , 校 作 物 育 种 和 新 品 种 保 护 宣传 高
培 训 工 作 亟 待 加 强 。值 得 关 注 的是 , 四川农 业 大学 作 为 省属 农 业 院校 , 品种 权 申请 量 接 近 全 国高 校 总 申请 量 的 2 % ,表 明该 校 作 物 育 种 科 研 实力 和 植 物 新 品 0 种 保 护 意 识 均 较 强 , 经 验 值 得 研 究 、 习和 推 广 。 其 学 12 申请 品种 的 植 物 种 类 分 布 不 均 在 农 业 部 发 布 . 保 护名 录 7 属 种 中 , 国高 校 仅 有 1 属 种 申请 4个 我 7个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成 为了第 3 9个 U P O V成 员国 ,这标志着 我国正式加入 《 国际 植物新品种保护公 约 》 。 我 国农业部从 1 9 9 9 年6 月陆续发布《 农 业部植物新 品种复审委员会审理规定 》、 《 农业植物新 品种权 侵权 案件处理规定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植物新 品种保护条例 实施 细则 》、 《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代理规定 》等规章 ,提供了 充实 的法律保障制度来保护农业植物新品种。 1 . 2品种保 护组织体 系逐步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先后成立了植 物新 品种测试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 、 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 、 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 室, 同时还陆续建立 了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农业植物新品种繁殖 材 料保藏 中心等 2 个 子实验室 、l 4 个 分 中心 ,初 步形成 了以 维权组织 、中介服务机构 、执法机关 、审批机关相结合 的保护 组织体 系。
农 业与技 术
第3 3卷
第8 期
2 0 1 3 年 8月
我 国农业植 物新 品种保 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李 学敏
(山东省 冠县 贾镇人 民政府农业技 术推 广站 ,山东 冠县 2 5 2 5 1 3)
摘 要:农业植 物新品种权是农业植物领域的重要知识产权之一 , 与商标专 用权、著作权 、 专利权一样 , 也被称为 “ 植物育种者权利”。 本 文首先阐述 了我 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的基本现状 ,其 次,分析 了我 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 问题 ,同时,就如何加强我 国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进行 了较为深入的探 讨 ,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量的 6 9 . 9 %。 2我 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 的问题 2 . 1 品 种 权 被 侵 权 现 象严 重
来鼓励农业高等 院校 、科研 院所等发筹建品种权代理机构 ,将 品种权代理人 队伍进一步扩大 ,向社会提供 品种权维权 、品种 权转让 、品种权 申 请 等一 系列服务 。 3 . 2协调相关法律 ,提高立法层次 国家有关部 门应该扩大农业植 物新 品种权 的保护范围 ,加 快制定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 ,力争在最近几年达到 《 国际植 物新 品种保护公约 } 1 9 9 1 年文本标准 。 笔者认为还可 以采取 “ 双 轨制”方式来加大农业植物新品种 的保 护力度 。做到 《 植物新 品种保 护条例 》、 《 种子法 》、 《 专利法 》三者之间的有机衔 接。同时 , 在 司法解释上要明确确定好侵权赔偿数额 、 农 业植 物新 品种 的鉴定方式和方法 、被控侵权行为标准等 问题 。 3 . 3加大品种权被侵权事件的惩罚力度 要围绕专项行动,对农业种子执法人员开展培训 ,普及植 物新品种权保护 、侵权案件处 理规定及执行程序等业务知识 , 严格执法行 为 ,规范执法文书制作 ,提 高执法人员的依法执法 能力。例如上海市从 2 0 1 0年 1 1 月2 0日至 2 0 1 1 年6 月3 0日, 全市共 出动执法人员 2 2 7 8 人 次 ,检查次数 5 6 4次 ,检查经 营 企业 2 7 6 0 家次 ,发放告知书 1 0 6 2份 、签订相关承诺书 7 8 0 份, 品种真实 性抽检 1 8 个 ,种 子质量抽检 4 0 5个 ;整治重点 区域 1 5 家 ,责令限期整改 4 家 ;受理投诉 1 4 起。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2卜 4 申请程序 复 杂,审查速度较慢 ,不适应植物 新 品种保护 发展 的 需要
3
3.1
促进我国植物新品种 保护的对策
加强对植物新 品种保护知识 的宣传与普及 为了提高全社会 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 ,使 各
2 .2 农业植物新品种 申 保护 的品种构成不尽合理 请
农业植物新品 种保 护的申请及授权数量少, 品 种构成也不合 理 从申清数量上看,尽管每年申 请
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但与发达国 家相 比仍有较 大差
的授权新品种, 其单 项品 种权转让金额均突 破上千 万元。 二是伴随着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中国种 业正在发生着 深刻变化, 一批具有较强竞 争力的育、
2 3 维权 困难 ,地 方保护 主义严重
权、 竞争力 强的种子 企业。 二是社会效益巨大。 据对 5。个授权品种和申 。 请品种增产粮食 56 ,亿公斤, 3 2 实施 单位所得效益达 19 7 亿元, 社会新增效益 223 7 亿 元,为农民增收和国 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
农产 品的进 口,使得 品种权成为新的 国际农产品 贸 易壁 垒 。可 以说 ,在 日趋激烈的 国际 农产品贸易 战 的背 后是 “ 种子战 ’和 “ , 品种战” 在新的贸易关 系 。 下, 面对中国 巨大的市场 国外在中国的植物品种权
种保护的法定赔偿金额, 使司 法部门 在执法时遇到 较大的困难, 尤其是碰到既难确定侵权人的非法获
种业论坛
★支持单位 : 河 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
经 任绝围: 玉米、 小麦邻 衣作 相种子 地 址: 郑州离 断技术开 宝区 玲学 大道 79号
总径珍 季组 军 电话 03了一 , 的, 加. 67孕 5此 ‘ 叨
我 国 植物 新 昌种 保 护 存 在 问鹿 及 对 策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同发展。
技术创新驱动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农业植物 新品种保护提供更多手段,提高保 护水平和效率。
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的兴起将促进农业植物新 品种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 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提供有 力保障。
02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策措施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策措施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案例分析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案例分析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未来展望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随着国际间农业技术交流的增加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全球化 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推动各国共
加大资金投入
增加资金投入,支持农业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础研 究和应用研究。
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 会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意识。
推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的展望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挑 战。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政府 、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优势 ,形成合力。
特点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具有地域性、时间性、国际性等特征,同时需要依靠法律 制度来保障实施。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性
促进育种创新
通过保护新品种,激发育种机构和育 种人员的创新活力,促进农业科技发 展。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新品种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 展,实现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良性 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