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底部框架抗震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D1
f 12 f 22
1 1 D1 D2
D IW
1
D 分别为总框架第一层和第二层侧向刚度
2
AW 分别为总抗震墙截面惯性矩和横截面面积
根据克莱姆法则
X1
1P 2P
11 21
12 22 12 22
u2
第一项和第二项的层间位移分别为:
则得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第
i
层的侧向刚度为:
Vi 第 i 层地震剪力。这样可求出第三层与第
Vi Ki (i 1, 2) ui
i 层侧向刚度比,
然后求出地震剪力增大系数 。 按式(6-12)计算 当 1 1.2 时,取 1 1.2 ; 当 1 1.5 ,取 1 1.5 。 三、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承载力的验算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二层以上、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三层以 上的砖房抗震承载力验算,与多层砌体房屋相同;底部框架在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与第四章相同。
w 12
f 12
w f 21 21 21 w f 22 22 22
(2h h2 )h12 h1 6 EIW GAW
w 12 w 21
h3 h 3EIW GAW
w 22
f 11
1 D1
f 21 f 11
w w 1P ( F111 F12 ) w w 2 P ( F1 21 F 22 )
Ki K3 房屋第
i
2、当抗震墙高宽比 1 h 4 时 b 不能再按个抗侧力构件侧向刚度叠加法[参见式(6-13)]计算第三层与第
( i 1, 2 ) 侧向刚度比,因为这时第 i 层侧向刚度不等于各抗 侧向刚度之和,而应按框架和抗震墙协同工作计算第 i 层的侧向刚度。 用力法分析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结构的侧向刚度,将地震作用方向的抗震 墙合并一起形成“总抗震墙”,将地震作用方向的框架合并一起形成“总框架” 计 算见图如下,见图(6-4)
i层
力法典型方程:
11 X1 12 X 2 1P 0 21 X1 22 X 2 2 P 0
w f 11 11 11
w w w 为抗震墙柔度系数: w 21 12 22 11
h13 h1 3EIW GAW
w 11
12
11 21 X2 11 21
1P 2P
12 22
X1 X 2 u1 X1 X 2 D1
f 11 f 12
式中 1 ——第一抗震墙在首层顶板处产生的弯曲转角,其中 可由抗震墙隔离体的图乘法得到:

X2 1h2 D 2
1 1 h1 ( F X 2 )(h h2 ) ( F1 X1 )h1 2 EIW
Fi 底层楼板标高处的地震作用( KN
二、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剪力的调整 (一)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 V1 Eh FEK Eh max Geq
Eh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V1考虑增大系数后底层的地震剪力设计值
( 6-6)计算 第二层与第一层横向或纵向刚度的比,即
地震剪力增大系数,按式
, F Gi H i i n
j 1 i
G H
FEK (1 n ) , Fn
i
n FEK
n
Vj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底部框架砖房取 n n 房屋的层间地震剪力 V j Fi Fn
j 1
0 ,多层内框架砖房取
n
0.2

底层层间地震剪力 ( KN)
(二)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
b
1、当抗震墙高宽比 h 1 (i 1, 2) 时,剪力增大系数 i i i 1, 2
i
K3 Ki
K Di K
bw 3
cwi
K bwi
(i 1, 2)
层 (i 1, 2) 、 第三层侧向刚度; Kbw3 房屋第三 层砖墙侧向刚度,按第五章计算; Di ; Kcwi ; K bwi 房屋第 i 层 (i 1, 2) 框架、钢筋混凝土 抗震墙和砖抗震墙侧向刚度,一根柱,一片墙的侧向刚度 计算: GAcwi GAbwi 12 EI ci K K bwi Di i cwi 3 h hi i hi
三、抗震墙间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限制
四、结构的抗震等级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框架和抗震墙抗震等级,6、7、8度可 分别按三、二、一 级采用, 多排柱内框架的抗震等级,6、7、8度可分别按四、三、二级采 用。 6.4房屋抗震验算 一、地震作用及层间地震剪力的计算 底框和内框架砖房的地震作用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FEK maxGeq
6.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一、房屋总高度和层数的限制
二、房屋结构的布置
1、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 (1)上下结构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2)房屋底部纵横两方向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 (3)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e二层与第一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 ,8度时 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 (4)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 向刚度的比值6、7度时不应大于2.0,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 (5)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条基、筏基或桩基。 2、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 (1)矩形对称平面,立面规则,楼梯间横墙宜贯通房屋全宽。 (2)7度时横墙间距大于18m, 8度时横墙间距大于15m,外纵墙的窗间墙以设置组合柱。 (3)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


K1 K2
K DK
bw 2
cw
Kbw
K1 K 2房屋第一层和第二层侧向刚度
D K K
bw
Kbw2 房屋二层砖墙侧向刚度,按第五章计算
cw
底层框架、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砖抗震墙侧向刚度,一根柱、 一片墙侧向刚度按下式计算 12 EI
D
c
h13
按式(6-6)计算当 <1.2时,取 1.2 当 > 1.5时取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