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经济学导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
第一,贵金属是一国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财 富源于天然财富和劳动创造。
第二,立法保护本国熟练技工,培训本国技工 和吸引外国技工可以增加国家财富。
第三,以高报酬刺激劳动的发展,增加国家财 富。
第四,低利率可促使技工勤劳及熟练程度的提 高,物价上涨对固定收入者不利。
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培训方面投入已占GDP的 2.5%。美国企业培训经费一般占职工工资总额 的10%左右,欧洲国家达5%-10%,我国是 2.5%。
美国权威机构显示,培训的投资回报率为33%。 在对摩托罗拉公司向全体雇员提供每年至少40 小时的培训,但公司仍然在不断加大对员工培 训的投入调查表明:摩托罗拉公司每1美元培 训费可以在3年以内实现40美元的生产效益。
在澳斯汀新建的MOS-Ⅱ芯片厂是世界上少数 几家最精密的芯片制造厂,其电路的精密程度 是头发直径的1/200,这样一家工厂一般要3- 4 年时间的准备才能开发,而摩托罗拉公司只用 了18个月。
1.2.3 劳动经济学的地位
(1)管理学中的地位 (2)经济学中的地位 (3)与其它劳动学科的关系
1.2.4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体系
劳动力市场(广义、狭义) 劳动力市场主体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 劳动力市场的规则 劳动力市场信息
1.2.5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意义
宏观
社会稳定、国计民生
微观
1.4.3我国目前较突出的劳动经济问题
劳动就业问题
失业与再就业 政府作用 经济发展 城百度文库化进程
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 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问题 人力资本投资体制与制度问题
1990-2000年失业率的国际比较
单位:%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中国(名义)中国(实际)
1990 5.6 2.1 5.0 9.1
1995
0.11 0.59 4.11 2.80
1999
0.16 0.25 5.23 7.26
台湾失业统计 单位:%
年
1960 1970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2000 2002 2006
失业率 4.0 1.7 1.2 2.9 1.7 1.8 2.7 5.2 4.4 3.9
2.5
4.2
1991 6.8 2.1 5.6 9.6
2.3
4.6
1992 7.5 2.2 6.7 10.4
2.3
5.3
1993 6.9 2.5 7.9 11.8
2.6
6.9
1994 6.1 2.9 8.5 12.3
2.8
8.3
1995 5.6 3.2 8.2 11.8
2.9
7.7
1996 5.4 3.4 8.9 12.5
本章将简要介绍这门课程概况。
1 导论
1.1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1.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1.1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1.1.1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 《荷马史诗》 色诺芬 柏拉图 柯鲁麦拉提出提高农奴劳动兴趣 (2)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萨利克法典》 《庄园敕令》
失业人数 770 800 (万)
就业者 7.37 7.44 (亿)
2004 4.2
827
7.52
2005 4.2
839
7.58
2006 4.1
847
7.64
失业与贫困的关系单位:%
城市失业率
城市贫困率
北京 江苏 辽宁 四川
1995
4.2 11.8 10.6 6.3
1999
6.3 7.5 12.8 14.4
截至2004年底,中国慈善机构获得捐助总 额约50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中国2004年 GDP的0.05%,而美国同类数字为2.17%,英 国为0.88%,加拿大为0.77%。
尽管中国2005年民政部门接收的捐 款已达29亿元人民币,加上一些民间慈善 机构接收的捐款将达30亿—40亿元人民 币,而与2005年18万亿元的GDP相比:仅占 约五千分之一,潜在的能力非常大。
美国只有10%的捐款来自公司企业,5%来 自大型基金会,而85%的捐款来自民众。 在提供捐赠的英国家庭中,最富有的1/5家 庭的捐赠比例不足其收入的1%,而最贫穷 的1/5家庭的捐赠比例则高达3%。
1998年,在美国,具有豁免税收减免资格的 慈善公益机构掌握的资金总额为6214亿 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9%。而 在中国,该比例不到0.1%。
在美国市场上流行的芭比娃娃的价格是10美元, 中国苏州企业所得仅0.35美元
统计显示,2005年中国进出口额前500家企业 和出口额前200家企业排名中,外商投资企业 分别占60.8%和62.5%,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出口的比重高达90%以上。目前外资在中国初 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出口中 的比重约占1/3强,而在资源密集型、中等技术 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中的出口比重超过了50%, 尤其在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占居80%的高 份额。
① 20世纪70-80年代,青年失业和收入分配 ② 20世纪80-90年代,农村劳动力转移 ③ 20世纪90年代后,失业、社会保障
1.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1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是研究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 一门学科
资源的稀缺性(质和量两个方面)
劳动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与经济学理论的联系点
人力资源管理大学本科生专用
劳动经济学
吕裔良 lvyl@hrbcu.edu.cn jiamusi1998@yahoo.com.cn 13936281191
1 导论
劳动经劳济学是一门既引人入胜又 非常实用的学科。它所涉及的基本问题 与我们每个人都发生直接的联系。如: 工作为什么难找、工资待遇很低、中国 人为什么不敢消费、贫富差距如此之大。
调查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 家,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即99%的企业 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
影响企业效益 合理使用劳动力 及时更新劳动力 做好定额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1.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3.1劳动经济学的前提假设
★经济学的一般假设 理性经济人假设 劳动力资源有限 产权界定清晰 ★管理学的一般假设(社会人假设)
1.3.2劳动经济学的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 ★具体方法
美国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工程师占全美工程师 总数的20%,工程师人均教育培训经费每年超 过8000美元。法国政府和企业同样在全面开展 教育培训投资,政府支付25%的经费,企业支 付的经费则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0%左右。
1.1.2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1)古典学派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2)制度学派(形成于美国) (3)凯恩斯学派 (4)马克思的劳动经济学说——劳动价值论 (5)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的建立
3.0
8.8
1997 4.9 3.4 9.9 12.4
3.1
10.0
1998 4.5 4.1 9.3 11.8
3.1
10.8
1999 4.2 4.7 8.7 11.1
3.1
11.7
2000 4.1 4.9 8.4 10.0
3.1
11.5
中国失业统计 单位:
2002 2003
失业率 4.0 4.3 (%)
劳动(劳动力) 是稀缺资源吗?
为什么会有失业 这样的劳动力资 源闲置现象?
经济学的一般假 定(理性行为) 适用吗?
理性行为人+资 源稀缺——共同 的逻辑起点
1.2.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 工资、失业率、市场歧视 (2)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 (3)研究劳动关系及其运行规律 (4)与劳动力相关的问题 劳资纠纷、劳动力市场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二元的劳动 力市场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把旧制度学派 的有限理性和新古典学派的效率最大化有机结 合,解释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特征
1.4.2劳动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家庭产出与时间配置 劳动力市场寻访 工会的研究 利润分享 劳动经济效率与效果的衡量 劳动生产率(产值、产量、时间) 衡量劳动经济管理效率和效果(劳动力幸福指数、
充分就业、企业社会贡献)
在上世纪80及90年代,大部分欧洲国家 削减了工作时间:德国将每周工作时间 从40降为38小时,英国从40降为37小时, 丹麦从39减少到37小时,法国从40减少 到35小时。
美国人在2000年平均工作1978个小时, 1990年只有1942个小时,以每周工作40 个小时计算,大约增加了一周的工作时 间。
美国企业每年花费约600亿美元,每年大约有 800万人在企业中学习,与高等学校录取的大 学生相差无几。IBM公司每年员工培训费用高 达10亿美元。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企业,用 于科技人员专业知识更新和拓展的经费每年增 长25%,有的公司,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通 用汽车公司、西屋电器公司、杜邦化学公司、 德州仪器公司和福特公司等每年增长40%。
1.4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1.4.1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新古典学派劳动经济理论 第一阶段(19世纪末)马歇尔。强调市场性供求
决定劳动力市场运行。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庇古、希克斯、保
尔·道格拉斯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刘易斯和舒尔
茨
★新制度学派
第一阶段(20世纪40——50年代)研究劳动力 市场运行的理论和实践。
目前,全国城镇享受低保的生活困难人口有 2000多万,农村居住着数千万贫困人口,全国还 有约6000万残疾人口,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学 辍学。
全国登记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为31.5万家。 我国慈善事业管理上也存在瓶颈。涉及慈善方 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 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已经不能适应慈善事业 发展的需要。慈善机构的认定、注册、管理、 监督,公益事业的产权、融投资、转让等问题, 都没有相应法律可以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