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的告状行为及其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幼儿的告状行为及其应对策略
“老师,西西抢玩具了!”“老师,彤彤插队了。”……在幼儿园里的每一天,这种告状的声音此起彼伏,让很多教师烦恼不已。其实,学前期,幼儿的告状行为是一种常见行为,这是由幼儿心理与生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决定的。
一、告状行为的不同类型
按照幼儿告状动机的不同,可将告状行为大致分为以下类型。
类型一:由人际冲突引发的“求助型”告状
进入幼儿园,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从主要是和成人交往开始向与同龄人交往过渡。这种变化意味着幼儿开始面临更多的人际冲突,而限于幼儿的发展水平,许多冲突他们自身无法处理,便引发了以向老师求助为动机的告状。例如,两名幼儿同时看好某一玩具,发生争抢行为,不知道怎么处理,便会希望老师这一“大法官”出面裁决。再如,幼儿遭受到来自同伴的攻击行为时通过告状向老师寻求人际支持和帮助。
类型二:由自身道德感引发的“检举型”告状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3岁以后幼儿的道德感开始逐步发展,4岁以后幼儿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这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主要来自教师制定的活动规则,诸如,卫
生间里不可以打闹、小朋友之间不可以争抢玩具等。当幼儿判定同伴的行为与教师制定的规则不符时,就极易引发“检举型”告状行为。例如,“老师,某某刚才在卫生间里打闹”“老师,某某和某某刚才抢玩具了”等。
类型三:为获得教师肯定而产生的“表现型”告状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提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而对于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的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有着被教师赞扬和关注的基本需要。当他们发现同伴出现“不当行为”时,为了抬高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获得教师的关注和表扬便向教师告状。
类型四:为明了教师对某一事件的态度而产生的“试探型”告状
学龄前儿童其认知和社会发展水平都较为有限,导致他们很多时候对教师的规则理解不清,不确定同伴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教师的要求。而且即使幼儿能够判断出同伴的行为已经违背规则,但由于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仍然处于他律阶段,这就导致他们在发现同伴有“违反规定”或者“不道德”但同时“自己甚感兴趣”的行为时会进行“试探型”告状,试探教师对事件的态度。如果教师持肯定态度或未明令禁止,那么告状的幼儿紧接着就会做出相同的行为。例如,户外活动时,当有幼儿开始离开原有区域去别的场地游戏时,其他幼儿就会通过告状来试探老师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如果教师持肯定态度,那么就会相继有许多幼儿也转向
其他游戏场地。
二、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
在对幼儿的告状进行疏导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类别,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一)间接指导,鼓励问题自解
对于“求助型”告状,教师要尽量避免直接插手代替幼儿解决问题,而是通过间接指导鼓励和帮助幼儿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例如,对于争抢玩具的幼儿,鼓励他们思考“当只有一个玩具,而两个人都想玩时怎么办”,还可以发动全班幼儿展开此类问题的讨论。在这种间接指导下,再次发生争抢时,幼儿就会渐渐开始自行通过协商轮流玩玩具等。在间接指导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引导幼儿学会交往,帮助幼儿逐渐掌握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技能、技巧。这样才能减少幼儿间的人际冲突,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由人际冲突引发的“求助型”告状行为。
(二)公正裁决,鼓励规则自定
在幼儿进行“检举型”告状时,在他们心里教师就相当于一位“至高无上的法官”。任何简单、敷衍的态度都是对幼儿的不尊重,不仅伤害幼儿、影响师生关系,更会让幼儿从小产生对规则、对道德甚至对法律公正性的怀疑,严重影响他们道德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处理这类告状时,一定要进行公正地裁决,弄清原因,明辨是非。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还可以让幼儿参与到班
级规则的制定中来,引导幼儿逐渐学会由关注同伴行为的物质后果到关注同伴行为的主观动机,从而引导幼儿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积极回应,重视引导
“表现型”告状,正是因为幼儿对教师关注的渴求而产生的。因此,尽管在成人眼里,幼儿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向老师告状的行为充满着稚气,但教师一定要对此积极回应,哪怕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积极回应后,还要重视引导幼儿多去关注别人的长处,试着寻找自身的不足,以避免幼儿养成时时“监视”他人行为的不良习惯。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给幼儿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幼儿始终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满足他们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四)坚持原则,当机立断
对于“试探型”告状教师应该坚持原则,当机立断,以避免由于教师模棱两可的态度造成幼儿对规则的含糊不清,甚至同伴间开始不良行为的互相模仿。
总之,告状行为并不可怕,只要教师对告状行为及时加以引导并根据不同类型对症下药,不仅不会影响幼儿人际关系的形成,反而会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