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比较分析

课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二级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 112020404 学生姓名陈建华学号11202990401 教师黄万才

时间 2014.11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内容摘要: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各有利弊,不能说其中一种模式占有绝对优势。一国是选择分业经营模式还是混业经营模式不仅涉及金融企业的管理经营体制,而且与一国政府的监管体制也关系重大,是由一国的国情和历史条件决定的。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来自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挑战、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以及金融监管方式和力度的变化,迫使商业银行进行全方面调整,我国客观上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以支持金融改革及金融业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向

一、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含义

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或称银行业的专业化、证券业的专业化;所谓混业经营(全能经营)是指银行业和证券业的混合经营,或正银行业与证券业的相互渗透与一体化经营。

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

(一)分业经营模式

英国、美国式分业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在理论上受“真实票据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应该根据负债的流动性,安排资产结构。商业银行早起多为活期存款,流动性强,随时都有提存的可能。因此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应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而且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为基础,以真实的商业票据做抵押,以保证银行贷款的安全。根据这种理论,商业银行不宜发放长期贷款,消费贷款,更不能将银行资金用于债券、股票及食物资产等高风险、低流动性投资。在实践上,美国的企业资本积累雄厚,因国内资本市场发达,企业融资相对容易,对银行依赖小,而美国实行分业经营和其他一些国家实行分业经营的直接动因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它使大批从事证券投资的商业银行倒闭。

大多数国家长期实行分业经营模式,主要基于以下理论的和时间上的优势:

1、实行分业经营模式有利于政府和中央银行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控制盒管理国家金融活动。

2、分业经营模式禁止银行从事证券经营与投资,能够防止银行以客户存款投资证券,获利留给自己,风险和损失留给客户或转嫁给存款保险机构的风险与利益的不对称现象。同时,可以避免证券市场及企业状况变化对银行经营活动造成冲击,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3、分业经营制度,对银行垄断集团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护金融、经济发展的自由竞争局面。

分业经营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

1、分业经营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就个别国家而言,突出表现在削弱

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2、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缺乏资产经营灵活性及内部经营损益互补机制,资产单一化导致风险高度集中。

3、银行不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与投资,不利于密切银企关系,进而不利于整体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混业经营模式

德国实行混业经营模式,主要原因是德国的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程度较低,战争期间国民经济受到毁灭性破坏,企业资本积累有限,资本市场也无法与英美等过相比,工商企业不论在短期资金还是在长期资金都高度依赖银行。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银行必须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允许商业银行以证券形势对企业进行长期投资、融资。因此,德国银行通过参股、控股企业,形成了以银行为核心实力雄厚的资本集团。

尽管德国为代表的混业经营模式相对于英美的分业经营模式的优势稍显逊色,但是这种制度本身也有分业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1、全面的业务范围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开拓了传统业务以外的多种收入来源;而且,证券投资业务使得银行在证券经营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为证券的流动性使之可以作为商业银行的“二级准备”,它可以在“一级准备”充足时带来一定收益,又可随时通过证券市场变现来满足“一级准备”不足时的银行之丰富及运转需要。

2、混业经营较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具有更大的整体稳定性。首先,混业经营

使银行资产多元化,而且尤其是商业银行对证券资产可以有相当大的选择空间,不受地域及过节的限制,这进一步是资产分先分散化,降低了非系统风险;其次,由于存款市场的利率与证券市场价格反向变动的特性,因而兼营信贷与证券业务使银行内部产生一种损益互补机制,全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可使业务多样化,使银行风险减少,从而使银行的一部分亏损由其他部分的盈利来弥补,有利于保持银行整体稳定;再次,有价证券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减少了银行流动性风险,避免发生支付危机,同时也使得银行可以适时出售证券,避免更大损失。

3、混业经营下银行对企业提供包括投资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建立密切协调的银企关系。增加银企综合竞争力,使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全面的金融服务,银行更能了解客户,客户也更能了解银行,从而加强了彼此间联系。

4、全能银行通过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尤其是证券业服务,有利于动员社会储蓄,出尽储蓄向投资转化。

混业经营模式的弊端:

1、不利于系统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面对的是不同性质的风向,银行与证券市场间如果没有防火墙,就不能切断风险传递的链条。因为,证券市场是一个高风险市场,银行与证券业如果混业经营,在证券上发生剧烈动荡或在银行操作失误时,银行的信用将收到严重威胁,导致银行破产风险增加,损害投资者和存款人利益。

2、不利于提高经营与监管效率。混业经营模式导致银行业、证券业专业化分

工的打破不利于提高经营效率,不利于不同金融业高效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在监管方面混业经营模式难以实现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分工,不利于提高监管效率。

3、不利于平等竞争。混业经营是大机构强者愈强,中小机构难以与之抗衡,不利于竞争。

两种银行经营模式,各具特色和优势。目前,从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混业经营”浪潮。两种业务制度互补优势,也为我国构建兼容两种优势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提供了思路。工业发达国家大都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与混业经营。

三、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向——混业经营模式

(一)我国现行金融分业经营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1、分业经营使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高风险运行之中。我国金融业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与国际金融改革趋势相悖。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把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金融业的风险实际是更加集中和扩大。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全能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而影响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证券资产与其他资产所占比例很小,信贷资产、投资与证券资产、其他资产的比例大约是77:3:20,而且在信贷资产中80%左右投向了国有企业。这种资产结构存在很大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国有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