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行为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

合集下载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目前,我国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以及各地区积极响应和参与,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得越来越好。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出对策来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进展情况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正在迅速发展。

从地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京津冀等地都建立了多个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集聚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端制造企业,积极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了各种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集群中迅速发展壮大,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各地政府也加强了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这些举措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产业协同不足:一些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重点过于依赖某一行业,产业结构单一,缺乏产业协同效应。

这导致了一些地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不足,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2.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尽管一些地方的产业集群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但整体创新能力仍然有待提升。

企业间创新合作不够密切,技术交流不够频繁,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创新效应。

此外,一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较弱,依赖于外部技术引进。

3.人才培养不足: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高质量人才支持,但目前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人才供给仍然不足。

一些地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与企业合作方面存在局限性,未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需求的高端制造业人才。

4.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一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与治理

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与治理

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与治理摘要:产业聚集已呈欣欣向荣之势。

它产生的聚集效应业已受到各方肯定。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已经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首当其,中的是工业聚集所产生的负外部性。

其归因是抱有发展压倒一切、滥用公共产品和搭车不付费的理念。

为此,在彻底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复评、大力资助、科学管理、严惩违法行为,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正常使用环保设施,走上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让“人类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关键词:产业聚集区域环境影响负外部性治理一、产业聚集的正负效应产业聚集已呈欣欣向荣之势。

无论是从实践还是理论来看,产业往往倾向于集中在某个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安徽省内的如马钢、铜陵有色、天长的青岚电子、无为电线电缆、同大的汽车配件等,省外的如温岭鞋业、丹阳眼镜、嵊州领带等,美国的硅谷更是举世闻名。

早在19世纪,经济学家马歇尔就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指出:集群中飘荡着行业秘密的空气。

这个“秘密”也一直激发人们去探究产业聚集的奥妙。

令人振奋的是,产业聚集所形成的正效应正逐渐被我们认知:节约生产成本,形成竞争优势;产生专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形成竞争与合作效应;扩大生产规模,产生品牌与广告效应;降低交易费用,形成规模经济;产生外溢现象,形成学习与创新效应;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形成外部经济,此外,还能缓解融资约束,增大谈判力量等等。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是产业聚集发展好的地方,区域经济就取得了大发展。

当然,这不仅仅是指“中国”。

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正加快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区域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事实来看,对其外部性关注的逐渐增加。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把环境污染了,温岭困惑的地方就是经济增长了,环境却不如从前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客观之需——转移污染企业也是某些地方采取的手段之一。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2 . 9 万亿美元的工业 品 , 已领先其他 国家 ; 美国企业 研 究 所 的马 克佩 里认 为 , 2 0 1 1年 中 国的制 造业 产值
上升了 2 3 %,美 国的制造业产值仅上升了 2 . 8 %, 比 美 国制造业总产值多了 2 0 % [ 2 - 3 ] 。 从 时间 维度 的制 造 业地 理 集 中来 看 , 1 9 9 2年 以
升, 期间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 的影响 , 市场体制构建
作者简介 : 赵儒 煜( 1 9 6 5 一 ) , 男, 吉林省 吉林 市人 , 吉林 大学 东北亚研 究院教授 , 博士 , 博 士生导师 , 研 究方向为区域 经济学等 ; 石
美生( 1 9 8 3 一 ) , 女, 吉林 长春人 , 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 究院博 士生, 研 究方向为 区 域 产业与布局 。
业作为工业 中最大的部分 , 对经济作 出了极大贡献。
自我 国 2 0 0 1 年 加人 世 贸组织 以来 , 中国制造 业无 论
从地区结构还是行业结构上均出现了巨大变化。据 联合国研究报告显示 , 在制造业领域 , 中国每年生产
业。因此 , 作为区域间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 手段 , 产业转移越发受到重视。 对 于东 部 地 区 , 产 业 转移 可 积 极 调 整升 级 地 区 产业结构 , 降低产业过度集 中所带来 的成本 、 资源环 境等的承载压力 , 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 ; 从经济整体 看, 产业转移可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 优化产业分
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的总体提高。国家相关 政策如西部大开发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促进中部
崛起等的实施 , 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 。 随着 经济 发 展方 式 的转 变 , 东 部 一些 企 业 开 始 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 中西部地区为 了促进

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

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

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探究产业聚集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一类或多类产业同时或相继集聚形成的现象。

这种形成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原因和带来了许多影响。

本文将对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探究。

一、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1. 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一个地区若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将吸引相关产业集中在此地。

比如,有煤矿资源的地区往往会形成以煤炭加工为主导的产业聚集。

而海岸线较长的地区容易形成集中于海洋经济的产业聚集。

2. 人才集聚和技术溢出地区内有一定规模的研发机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将吸引大量人才聚集。

这些人才的聚集,提高了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相关产业进驻。

3. 产业政策和支持措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支持措施,来增进某些产业在特定地域的集聚。

例如,某些地区通过减免税收、提供土地和资源等优惠条件来吸引企业入驻,从而形成了以特定产业为主导的产业聚集。

4. 产业链配套和经济规模效应一些产业的生产和运作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支持。

当一个企业进驻一个地区后,其他相关产业也会跟随而来,形成产业链配套效应。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经济规模效应也会逐渐显现,吸引更多产业进驻。

二、产业聚集的影响1. 创新和技术进步产业聚集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沟通和共享,增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不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竞争,促使他们不息改进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技术水平。

2. 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产业的聚集会带来经济增长和创设就业机会。

当一个地区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后,整体经济规模扩大,吸引外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从而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进步。

同时,产业聚集还创设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就业结构和居民收入水平。

3. 产业规模效益和降低成本产业的聚集有助于提高产业的规模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

同一地区的企业可以共享一些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如交通、电力、通信等,可以共同选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从而降低了成本。

我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不但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而且在推动产业、区域乃至一国的经济增长和过程中,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产业的集聚化成长迅速,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出一些观点。

关键词:产业集聚;财政政策;技术创新产业成长演化的变动过程中产业技术进步是其核心,在一定的时期内,经常会因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而出现部分产业相对优先发展,另一些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产业的起起落落与产业的集聚或分散密切相关。

针对区域产业整体而言,产业成长在某种程度上以产业集聚的出现和壮大为标志。

1 我国产业集聚化发展情况近年来,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已经出现了一些产业蓬勃发展,而产业中心随之转移的现象。

以纺织工业为例,过去的长时期内以“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为生产中心,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方以及内地的诸多纺织工业基地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纺织企业普遍衰落。

与此同时,中国的纺织工业却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上纺织品出口最多的国家。

那么,这种增长来源在哪里呢?面对产业发展的实际,我们自然而自地将眼光投向成长迅速的产业集聚区,譬如江、浙等地的纺织业集聚区。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技术集约化趋势和结构升级特征。

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化学和生物制药等产业的比重升幅很大;中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次之,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明显降低。

通过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随着工业化的展开、成长和完成,产业发展一般要经历包括一般消费品为主的轻纺工业发展阶段、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以高附加值为中心的深度加工业发展阶段、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

很显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从轻纺工业为主的初级产业向以加工度高的重化工业产业演变时。

我国乡镇企业集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我国乡镇企业集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见的手” 的作用 , 经济规律表 明市场存 在 自身 的缺陷 , 产业集聚 存在着市场失效。因此政府的作用是 十分重要 的。 实践证明, 在 促成成功 的产业集聚方面 , 政府 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 政府不能创 造, 只能扶持产业 的集聚。 目前 , 国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 我 农村 , 乡镇企业集聚面临着诸多问题 , 乡镇企业集聚发展的相关 制度 还 不 健 全 , 要 政 府行 为的 适 度 介 入 , 强 乡镇 企 业 发 展 的 需 增 集聚能力和效应 , 促进产业集聚 区域的经济 的发展。
5个县市区形 成了块状经济。年产值过亿元的区块 5 9 1 乡企先进性制造业基地建设 和产业结 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 ; 促 区中有 8 个, 吸纳就业人员 3 01万人 。… 8. 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 ;更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我 国 目前 发展 很 迅 速 的 乡镇 产 业 集 聚 ,产 生 了一 定 的 规模 略 的 主要 推动 力 。 经济效应 , 拉动 了地方和区域的经济增 长, 在推动农村改革和农 产业 集聚作为一种经济 现象 , 市场的推动作用是主导 的, 起 村工业化 、 城镇化的进程上发挥 了重要 的作用。 其发展是一条 但 着决定性 影响, 同时产业集聚的发展 离不开政府—— 这只“ 看得
维普资讯
我 国乡镇企业集聚发展 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蒋嵘涛 1, , 刘美平 2
(. 南 大 学 商学 院 , 南 长 沙 4 0 1 ;. 南 大学 政 治 与 公 共 管理 学 院 , 南 长 沙 4 08 ) 1中 湖 10 22湖 湖 10 2
【 摘 要 】 乡镇企业集聚通过规模效应的运 用和专 业化 的集 中, 推动我国 乡 制造业基地建设和产 业结构战略性调 镇

我国产业集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产业集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25 0 .
.
13
6
2X( 犯
1o
61. 8
24 7 .
13 . 5
资料 来源 : 根据《 中国统 计年鉴》 (各年度 )计算。
.
2
初 步形成 了若 干 制造 业 带 的 雏 形。
有持 续 的市场竞 争 力 , 这 是 产业 集 群 走 向成 熟 的重 要标 志 之一 。
二 、 我 国产业 集聚的 基本 特 点及存在 问题
近 年来 , 随着经 济 全球 化 的加 快 和 中国经济 的
快 速发展 , 我 国的产业 集聚 现象不 断推进 , 并且 出现
了一 些新 的特点 。 这具 体表 现在 以 下几 个方 面 :
.
1
加 工 制 造 业 进 一 步 向 沿 海 地 区 集 中。
近年
来 , 尽管 国家采 取多方 面措施 加快 中西 部地 区 发展 ,
但 由于发 展条件 的差 异 以及 外商 在华投 资进 一步 向
沿海 地 区集 中 , 我 国地 区 工业 增 长 继续 保 持 “ 东 高 、
中中 、 西低 ” 的格 局 。 2 X( 犯 年 , 我 国东部 地 区 工业 增
(见 表

1)
由于 产业 集群延 伸 的 地 域 范围 差 别较
大 , 目前 各 国在产业集 群 的研究 中 , 实 际上存在着三
种类 型 : 一是 微 观 导 向 的集 群 分 析 ( 而 c 、 一 ior e n ted
c lus te r 翻园 y s i s ) , 一 般把集 群定 义 为生 产 相 同产 品且 具有 重要 的非正 式 和 正式 互 补 联 系 的企 业群 , 其重
加值增 长率 为 巧 . 7 % , 中部 地 区 为 14 . 5 % , 西 部 地 区只 有 13 . 3 % 。 这 种 不 平 衡 的增 长 格 局 导 致 工 业

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引擎。

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政策不仅可以有效调控市场,还能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首先,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可以明确所希望发展的新兴产业方向,并提供相应支持。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减税减费等措施,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新兴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和研发。

政府的引导作用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新兴产业向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方向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规范作用。

新兴产业发展时常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例如技术标准、市场准入等方面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规范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监管,确保行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通过政策的规范作用,可以避免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乱象和非理性的竞争,维护市场稳定。

第三,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新兴产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从事新兴产业相关业务。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新兴产业的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他们的创业风险和成本。

政府的激励作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投入到新兴产业领域,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此外,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还起到协同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为新兴产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例如,科技创新政策可以由科技部门牵头,协同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财政部门等部门进行政策制定和执行,形成政策的协同效应。

政府的协同作用可以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能。

然而,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发展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首先,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相匹配。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制造业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策的重心之一。

而产业集群作为现代化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不仅体现了产业升级优化,同时也成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必须要承担先导和监管的角色,同时必须要在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影响下加强政府对产业集群的管理和引导。

因此,本文将对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政府作为整体产业集群的规划者和管理者政府对产业集群的作用首先是规划和管理,这也是政府在整个产业集群的决策和管理当中扮演的角色所决定的。

政府需要制定适当的政策规划和管理措施,以引导和维护产业链条的发展,同时对产业发展进行长期的规划和指导。

例如,政府可以制定一揽子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产业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其中包括鼓励技术转移、促进营销和品牌发展,以及发展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等。

政府还可以加强对企业的产业研究和监督,以及对企业在合法水平上的引导和支持,以确保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二、政府作为产业集群的协调者和沟通者作为协调者和沟通者,政府需要通过协调和沟通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跨行业的关系网络,促进双方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讨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

例如,国家可以制定发展产业集群的计划和指导方针,并向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向投资人提供资金,同时可以通过建立产业集群调查研究机构和联合会等机构,促进产业环境的稳定和发展。

三、政府作为投资者和风险管理者作为投资者和风险管理者,政府需要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投资并规避风险。

例如,政府可以为产业集群提供融资、税收和其他支持,以扶持产业集群成长。

全球化的经济模式下,政府的资金只是其中的一种补救,尤其是当私营部门融资易于获得的情况下。

四、政府对产业集群的监管和监督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另一个作用就是监督和监管。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政府要确保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合规范围内进行,以减轻企业负担和降低市场危机。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进展情况、存在 问题及对策建议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进展情况、存在 问题及对策建议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1. 当前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的进展情况当前,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各地区政府对于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有了更高的重视,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包括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加入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形成了产业链、价值链的完整体系,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而,与此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对于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了企业发展的不平衡。

一些企业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制约了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些地方在产业集群建设中存在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对策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发展环境。

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的升级。

地方应该加强产业集群之间的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总结回顾通过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政府、企业、地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够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有效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发展。

也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就业增加,为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贡献力量。

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研究

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研究

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研究一、引言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政府通过政策和投入资金等方式多方面地支持各行业和企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持进行研究,分析其影响和未来趋势。

二、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领域支持(一)制造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环,地方政府在制造业领域注重政策和财政收支的支持。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减少企业成本,降低税收等方式来鼓励制造业的发展。

政府还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地方政府在高技术领域的投资和政策支持越来越多。

政府加大高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吸引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人才,提升本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三)服务业服务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在服务业方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针对服务业开展深入调查,了解服务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扩大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和增加服务业任务。

三、政策和投入资金的支持(一)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地方政府为产业发展提供的一种重要手段。

政策可以从税收优惠、贷款支持、减少审批手续、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

这些政策可以减少成本和参与门槛,增加企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刺激企业的发展潜力。

(二)投入资金支持投入资金的支持是地方政府为产业发展提供的重要方式之一。

政府通过出台各级财政扶持政策和政府投资项目来支持产业发展。

政府还可以采用税收、贷款、出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四、影响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

首先,政策支持可以减少企业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投入资金的支持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未来趋势未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将会继续加大。

财政分权、扭曲效应与制造业产业集聚

财政分权、扭曲效应与制造业产业集聚

财政分权、扭曲效应与制造业产业集聚唐晓华李静雯[提要]为了揭示财政分权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选取2001 -2018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 M 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作用结果表明:(1)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产生了扭曲效应。

(2)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挤占财政科教支出、扭曲税收竞争行为以及引发土地财政扩张等路径实现的:为了缓解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扭曲效应,本文提出优化现有地方政绩考核机制,转变地方“重生产、轻科教”支出偏好,有效约束地方税收竞争行为,以及建立健全地方土地管理体制是实现制造业产业集聚的财政分权改革的重要举措[关键词]财政分权;产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土地财政;现代财政制度中图分类号:F8I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丨004_3926(202丨)04—0146—09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14J Z D018)、国家社科基金 青年项目“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20C J Y02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唐晓华,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先进制造业;李静雯,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辽宁沈阳110031一、引言与文献综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财政资源统 筹”,这将成为建立现代财政体制的应有之义。

近 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连续强调要加强财政 资源统筹。

可见,财政资源统筹已经引起了国家 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发挥国家重要职能的财 政分权是影响财政资源统筹的重要制度因素之 一。

国家关于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能够通过调动 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来对产业集聚产生重要影响。

产业集聚不仅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政府推 动的结果。

在影响产业集聚的诸多重要因素中,地方政府行为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陈柯等~,2020)。

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方政府通过一系列行为对经济增长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资源调配以及投资环境等角度,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首先,政府的政策支持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经济政策,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

例如,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给予企业税收减免、贴息等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资于当地,进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此外,地方政府还通过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地方政府通过资源调配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十分关键。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调控资源配置,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土地资源方面,地方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土地使用权,鼓励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加强公共财政的投入,增加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最后,地方政府在投资环境方面的改善也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贡献。

地方政府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时间、简化办事流程等措施,提高投资环境的透明度和便利性。

这不仅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当地,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此外,地方政府还加强了对企业的服务,提供政策咨询、培训等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政策支持、资源调配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地方政府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应对环境污染、处理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

因此,地方政府应不断优化政策,加强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国际产业集聚与分散的问题分析

国际产业集聚与分散的问题分析

国际产业集聚与分散的问题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产业布局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国际产业是否更倾向于集聚还是分散。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国际产业集聚的原因国际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同一产业的相关企业相对集中地存在。

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首先,地理优势是导致国际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之一。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天然资源分布和气候条件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对特定产业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

例如,中国拥有大面积的耕地和丰富的水资源,使得农业产业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形成了显著的集聚现象。

其次,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是国际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

为了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提供土地、税收减免、补贴等,吸引和支持企业在特定区域内集聚发展。

例如,中国的珠三角地区由于政府给予的经济特区政策支持,成功地形成了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最后,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影响也是国际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市场需求的集聚会吸引相关产业企业集中进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产业链的发展。

例如,国际金融中心纽约,由于集聚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专业人才,成为全球金融业的中心。

二、国际产业分散的原因虽然国际产业集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也存在一些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国际产业分散的情况。

首先,成本压力是导致产业分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的便利性增加,企业可以更容易地将生产环节分散到成本更低的地区。

这是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价格存在差异,企业可以选择在成本更低的地方投资和生产。

例如,一些制造业企业逐渐将生产基地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亚洲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市场多样化也是导致产业分散的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有所差异,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可能会选择将生产分散到不同的地区。

例如,跨国汽车公司会在不同地区建立生产基地,以适应当地的市场需求和文化差异。

中国制造业产业间集聚度及产业间集聚机制.doc

中国制造业产业间集聚度及产业间集聚机制.doc

中国制造业产业间集聚度及产业间集聚机制一、前言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学者们很早就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并从不同角度对形成此现象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马歇尔从外部性和规模经济两个角度研究产业集聚,认为中间投入品和劳动力的共享以及知识溢出诱使企业在空间上接近,获得外部经济。

并将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Marshall,1890)。

Henderson(1997)把外部性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行业内的外部性,即企业层面的外部性导致产业集聚;二是行业间的外部性,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位于同一区位所产生的外部性。

Venables(1996)认为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上下游产业更有可能在空间上集聚,产业间的前向后向联系使得生产上下游产业的企业为节约运输成本和产生规模外部经济而在空间上接近(Ohlin,1957)。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差异学说提出资源禀赋和相对生产率的差异是影响化、地域分工和贸易的主要因素(Krugman,1993)。

克鲁格曼(1991a,1993)认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市场需求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的地理集中,强调源市场效应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源泉(Krugman,1991,1993)。

我国过去20年来制造业不断向沿海地区集中,拉大了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这种区域发展趋势与产业集聚不无密切关系,对区域发展的关注使得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与地区化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胡佛系数、熵指数等方法分析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贺灿飞、谢秀珍,2006;文玫,2004;魏后凯,2002;范剑勇、杨丙见,2002),但是这些方法没有剔除企业规模对产业地理分布的影响,产业集聚的分析仍是对产业地理集中的定量描述,没有对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地理集中加以区分(Devereux,Griffith,HelenSimpson,1999)。

产业协同聚集和地方政府行为及空间竞争效应

产业协同聚集和地方政府行为及空间竞争效应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总第225期)国民经济产业协同聚集和地方政府行为及空间竞争效应王正巍(青岛市社会科学院,青岛266071)摘要:选取2007—201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真实有效的城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产业协同聚集和政府活动行为的关系及空间竞争效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结论:一是政府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在整体上对产业协同聚集程度产生正向的积极作用,但市场分割却对其产生抑制作用;二是地方政府的一系列行为中只有基建水平和人才储备对相邻区域的产业协同聚集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所在地区不同,城市基建水平和人才储备水平对产业协同聚集所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其在发达地区的促进作用远高于其他地区。

关键词:产业协同集聚;地方政府行为;空间竞争效应;系统广义估计方法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4543(2021)01-0019-08—、弓丨言随着我国经济区域化进程的加速,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已经普遍存在。

相对于产业集聚现象,产业协同集聚已然成为产业合作发展的趋势⑴。

在此大环境下,各地区开始加大力度扶持工业产业园的建立和发展,力争打造集创新型、技术型、专业型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快速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现有的产业协同集聚效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分工协同、制度协同、创新协同和资本协同。

各地区产业协同集聚效应是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来实现的,这种合作可以是互补型的,也可以是协作型的。

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错综复杂,各个企业之间通过编织这种合作网,最终形成了紧密联系的空间集聚体⑵。

在集聚体中的企业要获得更多收益,就必须采取恰当的竞争合作战略,才能在产业协同互动中促进集群发展。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机制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关于产业协同集聚、地方政府行为及其空间竞争效应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Nicho­las et al.(2020)⑶阐述了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即企业对最大效益的追求,学者们通过对产业集聚的成因,将集聚经济分解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

政府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报告

政府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报告

政府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报告概述:政府政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对各行各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探讨政府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利弊以及应对策略。

1. 政府政策的定义和作用政府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具有普遍性的行动准则和措施,以解决公共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工具,政府政策的目标是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政府政策对行业的正面影响2.1. 促进行业创新:政府政策可以通过资金支持、研发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行业的发展。

2.2. 促进行业竞争:政府制定公平竞争的法规和政策,防止垄断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2.3. 促进行业协调发展:政府政策可以引导不同行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衔接,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3. 政府政策对行业的负面影响3.1. 扭曲市场经济:政府政策过度干预市场经济,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扭曲竞争机制,阻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制约行业的发展。

3.2. 繁琐的监管程序: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下,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阻碍了行业的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3.3. 政策的不稳定性:政府政策的调整频繁、不稳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可能使其难以做出合理的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

4. 应对政府政策的策略4.1. 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过程:行业企业应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通过与政府合作、提供建议和反馈意见,争取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保护行业的利益。

4.2. 加强技术研发能力:行业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以适应政府政策对行业的变化与要求。

4.3. 寻求多元化发展机会:行业企业不仅要依赖单一市场和政策,还要积极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机会,降低对政策的依赖性,减少风险。

结论:政府政策对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既可以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方政府行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对区域经济有直接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税收减免政策、优惠条件和商业补贴等措施来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本地企业发展。

例如,如果一个地方政府提供一揽子的税收优惠措施,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扩大产能,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产出。

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这些政策时,需要权衡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税收减少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其次,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建设。

一个地区如果缺乏有效的基础设施,将很难吸引投资和发展经济。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和通信条件,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从而提升人民的福祉。

第三,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廉洁程度也对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

一个高效、透明和廉洁的政府能够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并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这将使得投资者更加信任和依赖地方政府,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相反,腐败和不公正行为将扰乱经济秩序,使得投资者失去信心,抑制经济增长。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和廉洁程度,为地区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最后,地方政府的合作与协调也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

合作可以助力共同解决区域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共同利用资源,推动跨地区项目的实施。

例如,多个地方政府可以共同投资建设一个跨地区的经济园区,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

政府政策影响分析报告 研究政策对行业和企业的影响

 政府政策影响分析报告 研究政策对行业和企业的影响

政府政策影响分析报告研究政策对行业和企业的影响政府政策影响分析报告研究政策对行业和企业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对于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可以引导和规范市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对政府政策对行业和企业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政策如何影响行业和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一、政府政策对行业的影响1. 政策对行业市场的规范政府政策可以对行业市场进行规范,促进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

例如,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可以防止垄断,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保护消费者权益。

政府还可以通过市场准入条件、监管标准等措施来规范行业的经营行为,促使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2. 政策对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引导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整行业结构,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于传统行业的淘汰和调整,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向高附加值和创新驱动的方向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制定扶持政策,支持新兴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3. 政策对行业发展的激励和奖励政府可以通过激励和奖励政策,对行业发展进行引导和支持。

例如,为了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给予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企业补贴和奖励;在技术创新方面,政府可以提供科研经费和税收优惠等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金融政策,为行业和企业提供融资和贷款支持,推动其发展。

二、政府政策对企业的影响1. 政策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政府政策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决策,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可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环境承担,劳动法律的变动可以影响企业的用工成本和劳动力管理等。

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府政策的动向,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应对政策带来的影响。

2. 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政府的创新政策可以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为企业提供研发经费、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等支持,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企业文化·产业经济 2012年9月252地方政府行为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王 倩(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杭州,310018)摘 要:本文研究了我国制造业集聚度及其变动趋势,重点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度的影响。

利用Krugman 空间基尼指数测算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分析发现2000—2010年我国制造业20个行业的集聚度呈上升趋势,产业集聚十分明显。

此外,实证结果表明地方保护对产业集聚有显著的负效应,行业规模经济、行业外部性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集聚有明显的正效应。

关键词:地方保护 产业集聚 制造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252—02 一、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我国产业集聚程度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关于我国各地区专业化程度与产业集聚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却存在着两种矛盾的看法。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Young (2000)从地方保护主义的角度对我国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国内市场的分割从而导致了产业结构趋同,地区产业集中度降低。

相反,另一种观点却是:Naughton (2000)同样是采用1992年我国各省份的投入一产出表,分析得到1987年和1992年各省制造业产品的贸易流量在这一期间有明显的提高,从而认为我国各地区专业化程度日益增大,产业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

梁绮(2004)计算了我国工业24个行业的基尼系数值,得出我国工业基尼系数的平均值在逐年增大,说明我国的产业分布的空间集中度程度在提高,集聚和地方化呈上升趋势。

罗勇、曹丽莉(2005)利用EG 指数和五省市集中度对我国20个制造行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

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至2002及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

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

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实行保护这一行为怎样对地区产业结构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Bai 等(2003)使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我国工业地理集中状况受地方保护影响的程度进行了检验,该项研究以产业利税率和经济的国有化程度对地方保护进行了衡量,验证了受地方保护程度较高的产业,其地理集中度相应较低。

白重恩等(2004)则强调地方保护主义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他开创性的运用行业内国有企业比例和行业利润率来衡量不同行业的地方保护主义程度,得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行业其产业集聚度也较低,即利税率以及国有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受保护倾向性较高,其地理集中度也相应较低。

二、产业集聚度的测量方法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业集聚度的度量传统的关于产业聚集度的测量方法包括赫芬达尔系数、赫希曼一赫芬达尔系数、区位熵以及基尼系数等。

后来Hoover 依据洛伦兹曲线的原理设计出了Hoover 系数,Krugman 依据基尼系数的设计出来空间基尼系数,它们成为了后来学者最常用的刻画产业聚集度的指标之一。

本文采用基于Krugman 空间基尼指数来测算我国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其计算方法如下:∑∑∑∑∑=====-=mi ni n j ijmj ijmi ijijj EEEE K 11111其中,Eij 表示i 地区j 行业的就业人数,Kj 之介于0和1之间,其值越大,表示该行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越高。

(二)相关数据及说明本文以制造业为例收集了从2000-2010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中各地区的产值就业数据。

另外从2003年开始采用新的国民经济分类体系对进行分类,罗勇(2005)认为这20个的分类标准在新的国民经济分类体系中基本未作更改,所以本文也只选用这20个,其代码与名称分别是:C13农副食品加工业、C14食品制造业、C15饮料制造业、C16烟草制品业、C17纺织业、C22造纸及纸制品业、C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27医药制造业、C28化学纤维制造业、C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4金属制品业、C35通用设备制造业、C36专用设备制造业、C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以下为了简便起见,所有涉及名称时,都用代码代替。

(三)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现状分析根据上述计算方法,本文测算了我国制造业20个行业2000—2010年的Krugman 集中度指数。

由于数据量较大,本文只列出了计算结果的统计指标。

图(一)是20个制造业行业的平均值,图(二)—(五)是这20个行业按照5个一组,这样共得到4组曲线图反映我国2000—2010年20个制造业行业的集聚度。

整体而言,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在提高,其在省市之间的分布更加集中了,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特别是2000—2004年间,增长速度较快。

虽然总体而言产业集聚程度处于上升趋势,但细分行业来看,不同的产业则存在着差异:①集聚程度下降产业:C22、C34、C36、C37、C40,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或者已经趋于成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集聚程度上升产业:除上述6类产业外,其余14种家产业的集聚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为C13、C25、C26。

③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前五类行业为:C16、C25、C32、C33 、C40,这些行业大多是自然资源依赖度高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其布局受资源禀赋约束以及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其中烟草制造业C16的集聚度最大,主要是因为其对资源条件有较强的依赖,且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进行集中管理,市场结构相对集中。

而C22、C26、C31、C35、C36等产业集聚度较低,主要是这些行业受要素禀赋约束较小,三、地方保护对我国制造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要分析地方保护对我国产业集聚的影响,我们需要建立如下面板数据模型:东方企业文化·产业经济 2012年9月2531234512&jt jt jt jt jt jt j t jtK Gov Gov Scale FDI R D βββββαεμ=+++++++(二)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及说明1.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1)Gov1与Gov2均是反映地方政府行为的指标,分别表示国有产出的比重、行业利税率。

对于国有产出比重而言,平新乔(2004)认为,地方政府通常会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来保护本地经济,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国有经济比重越高,地方政府控制市场的能力越强动。

而对于利税率高的行业,地方也同样具有保护动机,因利税率较高的行业能为地方政府带来一定的好处,如解决增加当地经济GDP 、当地就业问题、为当地官员制造骄人的政绩等,此指标越大,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的动机越强。

(2)Scale 反映规模经济的指标,假设规模经济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规模,规模越大,规模经济越强。

因此使用行业的平均企业规模作为规模经济的测量,本文选用就业数据来计算,即行业就业人数除以行业单位数。

该指标越大,说明该行业的平均规模越大,规模经济性越明显。

(3)FDI 反映外商直接投资的指标,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区位行为对产业地理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但在我国,已有的文献也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也存在着集聚的现象。

该指标越大,说明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越高。

(4)R&D 反映外部经济的指标,尽管外部经济主要包括:专业劳动市场、技术外溢、上下游产品供应商。

但他们通常很难直接测量,特别是第三个效应。

一般的做法是认为外部经济与R&D 成正相关,即用行业R&D 强度来检验前两个效应,本文采用行业科技比重来代替外部经济,即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除以行业就业人数。

该指标越大,说明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明显,行业的经济外部性越强。

(5)jα反映行业特殊效应,t ε为时间特殊效应,jtμ为误差项。

2.数据说明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经济普查》。

(三)计量结果分析依照前文建立的计量模型,我们对上述变量进行回归,最终得到4个回归方程。

回归方程(1)-(4)是行业特殊效应和时间特殊效应的之间的比较,其中回归(1)和(2)是既含有行业特殊效应又含有时间特殊效应的回归,因此时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不如回归(3)与(4)仅仅含有行业特殊效应的模型,因此我们选用带有行业截面标志的模型。

对回归(3)(4)进行Hausman 检验,发现随机效应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本文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表1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因变量 jtK自变量(1)固定效应(2)随机效应 (3)固定 效应 (4)随机效应 jt Gov 1 -0.0021 (0.500) -0.0020 (0.478) -0.0045* (0.0400) -0.0038* (0.0388)jtGov 2 -0.0786 (0.594) -0.6580 (0.465) -0.0962** (0.0460) -0.0830** (0.0453)jtScale0.0245 (0.0258)0.0237 (0.0224)0.1375** (0.0272)0.1334** (0.0265)jtFDI0.0885* (0.4356) 0.00820* (0.0405) 1.1260*** (0.4530) 0.8775*** (0.4127)jtD R &-0.0078 (0.0261))-0.0066 (0.0249) 0.0372* (0.0273) 0.0327* (0.0238)jα有 有 有 有 t ε有有无无HausmanProb>chi2=0.7128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系数的标注差,有关时间虚拟变量的系数没有列入表格内。

从估计的结果来看:(1)无论是国有产出比重还是利润率指标在回归中的系数均为负,这说明地方保护与产业集聚呈负相关关系,地方保护对于产业集聚有反向影响。

对于国有经济而言,由于其是地方政府最容易控制的经济命脉,其比重越大,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越强,因此国有经济更高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地方政府通过直接干预市场活动或调控本地区的产业布局来影响区域内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会给产业跨区域集中带来较高的成本,进而阻碍产业的空间集聚。

对于利税率较高的行业而言,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获得了积极的动力来保护作为他们税基的当地企业,为了巩固税基和分享利润,利税率较高的产业或企业总是受到地方政府更多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