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常见因素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常见因素探讨

摘要】探讨在实践中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保证检验

质量,增加临床确诊率。

【关键词】影响血气分析常见因素

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用于观察病人内环境的酸碱平衡,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血气分析已成为危重病人

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结果对医生的诊断、治疗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护士是

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者,正确留取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偶然误差、保证血气

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血气分析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

存是否恰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特殊情况应采用动脉血作为分析样本。现将

常见因素综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采集2007年6月~2009年4月动脉血气标本采集480例,男

性290例,女性190例,年龄40~81岁,共行桡动脉穿刺540例次。

2 采血方法及步骤

2.1采血部位全身任何动脉采集标本均可。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

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桡动脉较为理想,但痛

觉敏感,对循环衰竭病人不易成功。股动脉粗大,对循环衰竭的病人及儿童适用。

2.2 采血器材现在临床上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较多,据有关资料报道使用一次性

注射器采集的标本可靠性也不稳定,抽血后存放15min其二氧化碳分压(PaCO2)开始下降,同时,小气泡能够牢固的附着在塑料注射器内壁上,难以从样本中排

出空气,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3 采血方法股动脉采血多用直刺法,针头与皮肤呈90°角进针;桡动脉采血

用斜刺法,触摸动脉搏动最强处以30~45°角进针。还可从解剖学角度定位,以

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cm,再向肘的方向移动0.5cm作为进针点。应用

5号小针头穿刺桡动脉也可使疼痛减轻。

3 影响因素及控制

3.1 病人状态的稳定性病人若心理状态不稳定,在短时间内可以影响病人的

呼吸状态,从而影响血液中PH值、PaCO2、PaO2 等不稳定参数的结果。如由于

害怕取样,有些病人呼吸急促,引起PH值、PaO2增加,PaCO2减少;瞬间憋气则会使PH值、PaO2减少,PaCO2增加。在采血时必须向患者进行解释,力求穿刺

准确,一针见血,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处于情绪稳定状态。

3.2治疗因素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有直接的影响。若病人吸氧时采血,要

记录给氧浓度。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min以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同样,机械通气病人取血前30min呼吸机设置应保持不变。临床用碱性药物、大剂量青

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等输入人体后短期内会引起酸碱平衡暂时变化,从而掩盖

了体内真实的酸碱紊乱,以致造成误诊,因此采血应在病人用药前30min进行。

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解质测定,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

损坏仪器。应尽量在输注乳剂之前取血,或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h后,血浆中已

不存在乳糜后才能送检,而且血气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使用脂肪乳剂及输注结

束时间。

3.3 抗凝剂的影响血气分析所使用的动脉血标本必须抗凝,而肝素钠是唯一

可使用的抗凝剂。肝素溶液对血气测定值的影响主要是稀释。稀释对PaCO2、

HCO3- 测定值影响最大。正常动脉血当稀释5%时,PaCO 2下降0.27kPa(-

2.0mmHg),碳酸氢根浓度、BE下降1.2mmol/L,PaO2 上升0.53kPa

(+4.0mmHg),PH无影响。

3.4标本的存放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产生CO2 ,一般动脉血样本体外37℃保存,每

10min PaCO2增加1mmHg,PH减少0.01。因此抽血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时间不超过30min。遇特殊情况不能立即测定时,应放在含有冰水的容器中,但保存时间不超过2h。测定前要在室温下放置数分钟,因为温度每下降1℃可使PH上升0.014,对PaO2、PaCO2也有影响。

3.5 患者体温的影响温度会影响PH、PaCO2、PaO2的测定值。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aO2将增加7.2%,PaO2增加

4.4%,PH降低0.015;体温低于37℃时,对PH和PaCO2影响不明显,而对PaO2 影响较显著。体温每降低1℃,PaO2将降低7.2%。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体温,实验室测定时即可应用仪器中的“温度校正”按钮,校正到患者的实际温度,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辉英. 破伤风患儿血气分析标本采集血管选择探讨.护理学杂志,2001,16(9).

[2]罗谷容,陆爱玲,冯广弘,等. ABG动脉血气针与玻璃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效果比较.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

[3]黄春艳. 采用不同型号针头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体会.南方护理学报,2002,9(2):28.

[4]杨兰杰. 桡动脉采血部位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