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银行信用与银行信用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信用风险平衡 商业银行是通过主动地控 制、锁定收益和损失来达到风险平衡的。 1.商 业银行在银行层面上对损失的控制,是通过授
信政策的调整、组织授信业务流程管理和制定 授信业务限额这三个方面实施的。 所谓限额控
制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是根据商业银行风险资本作为防范损失的
最后一道防线,所能消化由于信用风险所带来 的损失数额来确定授信业务的规模并加以控制。
运用风险值VAR(Value at Risk)和风险资本值 CAR(Capital At Risk) ,对商业银行资本抵御 和消化损失的能力进行判断和衡量
2.商业银行在客户层面对损失的控制 客 户授信限额 客户授信限额是商业银行在
客户的债务承受能力和银行自身的损失
承受能力范围以内,所愿意并允许向客 户提供的最大的授信额。 其一是客户的
(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 1、概念:因市场 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 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 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2、种类 利率风险、 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 和商品价格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主要 体现在金融企业不能变现资产,无力清偿 到期债务,对客户提取现金支付能力不足。
一、银行信用的风险种类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
(一)信用风险 1、概念 银行客户或交易 对手违约或违约的可能性增加而给银行 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2、种类 直接违约 间接违约 交易对手没有违约,但是交易
对手违约的可能性在增加。比如企业原 来发行的债券是两个A的,现在跌到BB+ 了,那么这是信用风险。 3、因素:违 约率(PD)和相关违约,违约损失率 (LGD),风险暴露(EAD)、持有期 (M)
评价标准。这不仅表明商业银行如何看待客户,也反
映了商业银行的政策取向,它还关系到外部其他评级
机构对商业银行本身的评价。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 资信评估体系 如何确定客户的债务承受能力。即确定
客户的最高债务承受额,影响因素有:客户的资信等 级、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等
MBC=EQ×LM= EQ× f(CCR) MBC表示最高债务承 受额;EQ表示所有者权益;LM表示杠杆系数;CCR 表示客户资信等级;f(CCR)表示客户资信等级与杠杆 系数对应的函数关系
高频低危,高频低危事件是我们经常发 生的,可以用经验统计来精确衡量发生 的概率的情况,这个损失很轻微,要纠 正这个损失可能要付出比这个损失更大 的代价。 另一类是低频高危,低频高危
事件主要是高管人员的犯罪,可能一家 银行100年没有发生一类低频高危事件, 但发生一起,这家银行就完蛋了,对低 频高危事件我们只能作情景模拟,案例 分析
二)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链 1、客 户经理制 2、信用部 3、贷款复核部,是 贷后的监控部门,他们随机对原信贷部 评定的信用等级重新做出评定,对贷款 文件进行抽查,并对贷款信用等级的调 整具有最终发言权。 4、审计部 5、贷审 委员会。 强调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 的相互独立性。
六、银行信用评级系统及其与外部评级 机构的关系 (一)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系统 1、信用等级的定义和划分 2、信用 评级的流程和组织结构、信用评级和稽 核的独立性, 3、评级系统的监管、人 员素质、评级标准、违约率的估计, 4、 数据采集和信息系统、内部评级的使用、 内部评级系统的验证和信息披露要求等。
四、银行信用风险导致信用危机 的深化
银行信用风险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其 他信用形式上面,具有很强的社会传递 性和发散性
– 消除商业银行信用危机的负面性的措施 – 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操作 – 最后贷款人、审慎监管以及存款保险等制度
安排
五、风险管理的历史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 负债管理,就是拉存款。 第二个阶段是 资产管理,尤其是信贷风险管理。 第三
(四)操作风险 1、概念:是指由于不 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 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 2、种类: 1) 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 2)流程因 素引起的操作风险 3)系统因素引起的 操作风险 4)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 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风险中发生频率最大、 占比最高的风险类型。
操作风险按发生的频率分为两类 一类是
串谋链成本-收益-风险三大定律 定律 一:串谋被发现的风险折扣远小于串谋 预期获得的收益,串谋收益又小于对应 贷款的本息。 定律二:贷款本息,即不
良资产之和,要大于串谋总收益。串谋 的总收益是各环节的串谋收益之和,这 取决于串谋链的长度和范围。 定律三:
串谋链越长,范围越广,被发现的风险 越小,产生的不良资产越多。
三大支柱: 资本充足率
(Minimum Regulatory Capital Require ment ) 监管过程
(Supervision Review of Capital Adeq uacy)指使用模型的时候应该符合定量和 定性的要求 市场约束 (Market Discipline) 主要指的是信息披 露,信息披露的要求,标准,程度,时 间等等。 三大风险分别是市场,操作和 信用。
二、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信用风险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函数 信贷风险与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之间
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互动效应
三、银行信用风险的关联性
(一)银行信用风险会导致金融市场秩 序的混乱,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秩序,甚至使社会陷入恐慌,极大地破 坏生产力。 (二)银行信用风险会导致 实际投资风险增加、收益水平降低、整 个社会的投资水平下降。 (三)银行信 用风险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客户为对象的控制向以客户所有关系网络为对象的监 控发展。 由单个银行机构对单个客户的控制,向银行
集团在全球范围统一控制发展,做到在银行集团的整 体层面上对客户的授信风险进行统一的衡量和控制。
1、客户的整体评价。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确 定客户的资信等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整体评价、
识别整体风险的基础。取决于如何制定客户资信等级
第三章
银行信用与银行信用管理
第一节 银行信用的特征及其地位
一、银行信用的基本特征 1、广泛性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信用方式的多样性 2、间接性 金融中介机构 3、综合性 国民经济的中枢神经 反映、监督、调节、 管理
二、银行信用在社会资金融通中 的地位
发达国家的社会信用结构中,银行信用 是工商业外源融资的最重要的渠道
阶段是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比如比例 管理等 第四阶段是资本充足率管理。发
行特别国债和动用外汇储备,以及财政 注资等方式增加资本金,使资本充足水 平显著提高。 第五阶段才是全面风险管 理。
第三节 银行信用管理的目标与因 素
一、商业银行加强信用管理的金融背景 (一)新巴塞尔协议的影响 (二)国际 银行业面临转型考验 (三)金融衍生产 品市场的发展带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 加剧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 本要素
一)客户授信整体风险 1.客户的整体评 价 2.客户的风险域 3.信贷资产组合风险 管理
1、客户授信整体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将每一个客户和所 有客户汇总起来看做为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的所有 经济行为所产生的合力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或相关业 务所带来的影响和风险。现代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 研究是以客户的整体风险作为研究对象,以整个社会 的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 由过去对单 笔授信的管理向客户整体信用风险控制发展 由以单一
在我国经济运行中,银行信用一直是最 基本的资金融通形式 :
三、银行信用结构的转型
——企业贷款为主转向以对个人贷款为 主 原因: 大量企业到资本市场通过发行 股票、债券筹集资金 商业银行开始积极 拓展零售贷款业务 二战之后消费者个人 收入水平增加,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 了前提
第二节 银行信用的风险和信用危 机
2、建立客户风险域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商 业银行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个客户的关系 网络,而这一网络中的任何变化所可能 对客户的影响将为商业银行提供一种预 警。
3、信贷资产组合管理P73 目的是为了分散风 险、优化授信结构、确定最佳的风险平衡组合。 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的内容和目的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商业 银行的风险资产进行评级。内容包括:贷款评 级、国家评级和资产组合评级等。目的是为了 判断和确定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状况,进 而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满足资本充足比率要求 的风险资本数额。 其二,是根据商业银行董事 会确定的损失容忍度、风险资本数额和业务发 展及收益计划,确定信贷资产组合的最佳配置 方案,以达到风险平衡的管理目标。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四大风险 1、信用 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其中最主要的信用风险是信贷风险。 2、 利率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未来面临的主 要风险 3、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目 前急需控制的日常风险 4、流动性风险 始终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基本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其他风险在商业银行整体 经营方面的综合体现。
相关法规 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2005.1.21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2005.1.24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 2005.1.28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大防范操作 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 2005.3.28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 2006.1.17
二)与外部评级机构的关系 商业银行在 自己内部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可以 利用专业评估机构丰富的数据以及专业 的行业分析作为整体判断的参考,以调 整信贷政策,更加合理的确定资产结构, 增加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参考外部评级
八类模型 信用风险 三种模型,标准法, 内部模型法的基础法和内部模型法的高 级法。 市场风险,两类模型,一类是标 准法,一类是模型法。 操作风险,有三
类模型,基本指针法,标准法和内部模 型法。
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目标
(一)风险的识别 (二)风险的衡量 (三)风险的监督 (四)风险的控制 (五)风险的调整
最高债务承受能力; 客户授信限额
(Customer Maximum Credit Quota, 以下简称CMCQ)的计算方法 CMCQ=MBC-在其他银行的授信额; CMCQ=MBC×本行对该客户市场目标 占有率。其二是银行的损失承受能力
(三)统一授信四个统一:<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 引 >授信主体统一 避免个别客户用同一座抵押物的 不同层面、或不同单位分别向一家商业银行的不同业 务部门申请授信,得到不同授信条件的贷款。 授信客 体统一 将客户作为一个整体,无论一个自然人成立多 少家互无法律关系的公司、或是一家有若干层次的集 团公司,商业银行都应该将他们放在一起加以考察, 严防客户利用法律的空隙通过不同的公司套取超过其 自身债务承受能力的授信。 授信标准统一 标准包括 对客户的整体评价、授信条件、风险控制等各方面内 容,并能够充分体现商业银行董事会的风险偏好,而 决非某一部门或个别人的主观意愿。 授信业务管理统 一 按照统一的标准评价客户,向客户统一提供授信服 务,按照统一的风险衡量尺度审查授信业务,统一管 理控制客户整体授信风险等。
评级方法、项目融资评级方法、房地产
项目评级方法、高科技信息产业评级方 法等。
五、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1、客户 经理部主要负责对贷款客户资质的前期调查 (包括识别客户提供的虚假财务报表等它是银 行信用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2、信用风险管理 部的主要职责是对各支行提出的贷款申请进行 审查,并提出反馈意见。将审查通过的贷款合 并自己的审查意见提交贷审会。 3、贷审会是 银行审批贷款的最高权利机构,一般由银行若 干资深的专家组成。他们投票决定贷款的发放 和以及贷款的发放条件。 4、稽核部是负责银 行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机构,主要是从会计角 度审查文件和凭证的齐备性。
四、银行信用风险的基本防范体系 (一)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流程、组织 结构等) (1)贷前的银行授信和调查制度; (2) 贷中的信用等级、信用额度、保障措 施的确定制度; (3) 贷后的管理制度等。 (二)信用评级的方法体系 企业评级和
债项评级。 由于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征,
评级方法又可以按行业划分为工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