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多元化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多元化外语教育演变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

1.古代寺院和宫廷教育时期的多元化外语教育

从13世纪泰人立国到西方国家初次登陆泰国的200多年间,泰国的外语教育一直局限在寺院和宫廷里面,涉及高棉语、巴利语和梵语3种语言。在寺院教育中只教授高棉语和巴利语,但在宫廷教育中还增设有梵语。

2.早期西方文化传播时期的多元化外语教育

16世纪初,葡萄牙使者率先登临泰国建立了领事馆,随后荷兰、英国、丹麦和法国接踵而至。这一段时期,高棉语、巴利语和梵语这3门外语得以继续保留,在此基础上又增设了汉语、马来语、缅甸语等亚洲语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法语等西方语言的教育也开始在泰国萌芽。

3.世俗教育兴起时期的多元化外语教育

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兴办了泰国第一所世俗学校,此后泰国一直醉心于同西方国家的商贸和文化交流之中,直到“二战”前才改变策略,通过与日本结盟来要挟西方,从中谋利。这一时期,泰国外语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英语、法语、德语等西方语言教育迅速崛起,日语教育一时走红,而汉语教育则时运不济。

4.“二战”后教育普及时期的多元化外语教育

“二战”后,泰国在经济上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工业化发展,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一跃而成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泰国教育也得到了普及。到2001年,12~14岁青少年的入学率已经达到95%,50%以上的劳动力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和培训。[1]这一阶段,泰国外语教育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外语语种除了巴利语之外,其他都已逐渐淡出,英语地位一路飙升,汉语得以重视,日语、德语、阿拉伯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跻身中学选修课程之内。

泰国多元化外语教育政策的

发展特征及趋势

王进军

(曲靖师范学院双语教育研究所,云南曲靖655011)

[摘要]从古代寺院教育到今天的现代化教育,泰国教育经历了近800年的历史,在外语教育方面一直奉行着多元化的政策,语种数量从3种发展到9种,语种类型从区域性过渡到国际性。今后,这种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仍将持续,在外语语种上可能还会有所增加,关注的重点将会转移到外语教学的质量上,并且会优先发展英语、汉语和日语3大语种。

[关键词]泰国教育;外语教育;多元化;国际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1.8.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11)09-0069-04作者简介:王进军(1968-),男,四川成都人,曲靖师范学院双语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二战”后泰美关系特殊,助长了英语地位的一路攀升。1960年推行新学制后,英语即被列为高中核心课程。1978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入学分制后,英语暂时沦为和其他外语语种一样的中学选修课程,但是在1989年新课程改革中,英语又享受到了特殊待遇,被单独提前到小学开设。1996年更是规定从小学1年级开始就须开设英语,并把英语定为小学必修课程。除了英语受到重视外,汉语教学在这一阶段重放异彩。虽然冷战时期泰国政府对华语教学进行过压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走强和整体国力的提升,1992年泰国政府对汉语教学进行了重大调整,认为汉语是一门国际语言,应该和英语一样提前到小学阶段开设,汉语因此成为泰国继泰语和英语之后的第三大语言。日语虽然在“二战”后曾经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但是泰国与日本重新建交之后两国贸易迅速升温,日本成为泰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日语乘势东山再起,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成为泰国的一门外语语种。另外,由于泰国每年都要向中东输出大量劳工,为了让这些劳工能够更好地适应阿拉伯国家的生活,泰国政府索性在中学开设了一门阿拉伯语选修课程。[2]

二、多元化外语教育政策的特征分析

1.多因素促成多元化

泰国外语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多元化。正如前面我们所分析的,在泰国外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外语语种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从素可泰王朝时期的3种发展到今天的9种之多。但是如果我们探析选择每种外语语种背后的理由,则会发现外语语种的多元化是由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全球化等多种因素促成的。比如,素可泰王朝时期学习高棉语有其历史原因,因为泰人一时还无法割断与统治过自己多年的高棉人之间语言上的联系。学习梵语和巴利语则与宗教密切相关,因为宫廷里要用梵语来举行各种仪式,僧侣们要用巴利语来研习佛学。即便是法语和拉丁语,当初也是出于宗教原因,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而进入泰国。马来语的学习既有种族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它既是泰国马来人的母语,同时也是商业贸易方面的重要语言,尤其是在阿瑜陀耶王朝时期,不少商人和船长都是马来人。今天英语和汉语的学习在泰国之所以兴盛,则更多地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正是由于上述多种原因才促成了泰国外语教育多元化的格局。

2.区域性迈向国际性

从外语语种的变更来看,泰人立国之初的外语是巴利语、梵语、高棉语,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或者宗教方面的区域性共同语,这些语言的使用虽然广泛,但是只是局限于东南亚或者南亚。到了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外语语种增加了汉语、马来语、日语等,种类逐渐扩大到全亚洲。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泰国开始了和西方国家的接触,西方现代语言如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英语、德语等开始作为外语在泰国登堂入室。“二战”后,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更是冲刺到了最前沿,成为泰国小学中唯一一门外语必修课,紧接着泰国政府又把汉语这一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也作为国际语言在小学中开设,而法语等其他7种语言则被作为选修课在中学也开始开设。由此可见,泰国外语语种的选择经历了从东南亚、南亚,到全亚洲,再到全世界这样一个过程,走过了一条从区域性通用语言到国际通用语的发展之路。

3.皇族化带动全民化

纵观泰国近800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皇室大多具有对外开放的胆识,在外语学习方面堪称国人的表率,他们的开明极大地推动了国民学习外语的热情。早在阿瑜陀耶王朝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泰国就与许多国家建立了联系,允许外国人前来经商贸易、传教、定居,并任用一些外国人辅佐朝廷。16世纪西方人东进后,阿瑜陀耶王朝进一步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日本人和葡萄牙人在泰国都城建立了居住区。不少外国人在王室担任高官,比如18世纪初就曾有位华人掌管过王室的对外贸易大权。曼谷王朝建立后,历代国王同样看重对外交往。拉玛三世就很重视学习拉丁语、英语等外语,在国内掀起了学习外语和西方科学的热潮。拉玛四世提倡宗教自由,吸引了大批西方传教士。拉玛五世更是积极引进西方现代教育模式,允许外国传教士在泰国办学,鼓励外籍教师到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