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阅读 作业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对比(二)(共46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选自《新唐书·陆贽传》,有删减) 【注释】①博学宏词:科举名目的一种。②忠荩(jìn):忠诚。③剀(kǎi):规劝, 讽喻。④脩:同“修”,修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贽往谒.之( 拜见) ②唐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向来 ) ③会.马燧讨贼河北恰( 逢,正赶上) ④后泾师急变,贽言皆效.(实现,应验)
唐德宗在东宫做太子时,向来知道陆贽的名声,于是征召他做翰林学士。陆 贽性情忠诚,当了皇帝身边受信任的官以后,感念皇帝重视赏识自己,想有所作 为效力报答,所以政事上如果有缺点,大小事情一定陈述。唐德宗喜欢文章,对 他(陆贽)关顾更深了。吴通微兄弟都在翰林院,也受到德宗的恩宠相待,他们的文 章才识赶不上陆贽,可是能结交有权势受宠幸的人,他们一起在皇帝面前陷害陆 贽。陆贽被结党小人排挤,一同做官的人忌妒他的才能,再加上他提出政事见解 很激烈直率,常常失去皇帝的欢心。朋友告诫他,认为这样做太严厉,陆贽说:“我 对上不辜负天子,对下不辜负自己的学识,还顾虑什么呢?”
【参考译文】 【甲】
汉江南岸有一位老翁,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汉桓帝在延熹年间,南巡竟陵, 经过云梦,抵达沔水,百姓没有一个不去看的。唯独这位老翁没有停下耕种的活。 尚书郎南阳人张温认为他很奇怪,便派人去问老翁:“大伙都在观看圣驾南巡的 盛况,你却自顾耕作不停下来,是何缘故?”老翁笑了笑,没有回答。张温从车 上下来,在田间行走百步,亲自找老翁交谈。老翁说:“我是个草野之人,听不 懂这样的话。请问是天下动乱才设立天子呢,还是为了天下大治设立天子呢?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答案】 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 顾忌,我真为你(有这样的皇上)感到羞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字词:“子”,你 ;“纵”,放纵; “羞”,感到羞耻。
(4)根据【甲】文中汉阴老父和【乙】文中宁国的言论,分析两 人就国家治理这个问题有怎样的共同见解。 【答案】 【甲】文中汉阴老父回答张温的话中指出立天子是为 了治理国家,天子应该像君父一样爱百姓,【乙】文中的宁国 根据陈国城墙高、护城河深、积蓄的财粮多推断出陈国百姓赋 税重,民怨大,民力疲惫,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统治者治 理国家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以民为本、重视“人和”、看 重民心等,意思相近即可)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传》)
【乙】 楚庄王欲伐陈⑤,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⑥深,蓄积多也。”宁国⑦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 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⑧矣。兴 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②幸:皇帝驾临。③茅茨采椽(chuán):用茅草 盖屋顶,用栎木做椽。④逸:放纵,放任。⑤陈:国名。⑥洫(xù):护城河。⑦宁 国:楚国大臣。⑧罢:同“疲”。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课外文言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 时要注意文言词语 的特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解 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也可联系课内相同用 法的词语。如“谒”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生以乡人子 谒余”中的“谒”,意思为“拜见”。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贽入翰林/ 年尚/ 少 以/ 材幸 天子常以辈行呼而不名 【解析】本题考查为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做简单翻译,初步了 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 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 能出现“破句”的现象。结合上下文语境,这句话意思是:陆 贽进翰林院,年纪还轻,凭才学得到皇帝的重用,天子常用辈 分称呼而不叫他的名字。据此可断句为:贽入翰林/年尚少/以 材幸/天子常以辈行呼而不名。
唐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贽性忠荩②,既居近密,感人 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 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 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朋友规之,以为 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皇它恤乎?”
3.(2018·杭州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文坼,浙人,少孤,寄居京江,事母极孝。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 往来苏、扬间。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常云于湖州置贷,暂住村 店,俄春涨发,村落困巨浸①中,移居主人楼上。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 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甚,伏而诵之,焚膏继夜,諰諰②恐不能遍览。喁 喁③数旬,竟忘为置贷来也。迄水将退,而脚气大发,住养匝月,架上书悉归腹笥 ④矣。
(5)在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敢于向帝王劝谏的大臣,你认为 陆贽的劝谏方式和邹忌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劝谏方式一 样吗?请阐述理由。 【答案】 不一样。陆贽的劝谏方式是直截了当,直言相劝。邹 忌从家事到国事类比说理,是委婉劝谏。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乙】文中德宗皇帝下诏书询问 用什么策略应敌,陆贽说:“为征服远敌而劳苦,不如修治近 处的防务,用各种策略挽救失败,不如改变德行。”陆贽的劝 谏方式是直截了当,直言相劝。结果皇帝不听建议。邹忌采取 “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入,获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 事推入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接受。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皇它恤乎? 【答案】 我对上不辜负天子,对下不辜负自己的学识,还顾虑 什么呢?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词语:“上、下” ,对上、对下(名词作状语);“负”,辜负;“所学”,自己 的学识,学习的内容;“皇它恤乎”(宾语前置句);“恤”, 担心、顾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从【甲】文中“立天子 以父天下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而万人以宁”可以看 出汉阴老父认为君主应该关爱百姓。从 【乙】文中“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 矣。城郭高,沟洫 深,则民力罢矣”可以看出宁国根据这些现象推测出陈国百姓 怨声载道。两文中都阐述了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把百姓放在第一 位。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乙】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十八岁考中进士。德宗皇帝为太子时,已经知道 陆贽的名声,召他到朝廷担任翰林学士。陆贽进翰林院,年纪还轻,凭才学得到 皇帝的重用,天子常用辈分称呼而不叫他的名字。在奉天县,虽然早晚都能觐见 皇帝,但他谨慎精诚廉洁,不曾有过过失。虽然朝廷外有宰相主持朝政,但陆贽 常在皇宫中参与谋划决策,当时号称“内相”。辅佐朝政时,他不顾惜自身,政 事的正确或错误,他一定发表意见,所说的意见都是劝诫匡正皇帝的过失,恳切 深刻。恰逢马燧在河北征讨叛军,长期不能取胜,请求增援;李希烈又侵犯襄城。 德宗皇帝下诏书询问用什么策略应敌,陆贽说:“为征服远敌而劳苦,不如修治近 处的防务,用各种策略挽救失败,不如改变德行。”德宗皇帝不采纳,后来泾州的 部队很快叛变,陆贽的话都应验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C 是(D )( ) A.“不知何许人”中的“许”是“地方、处所”的意思,吴 均《与朱元思书》中“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中的“许”表 示约数,可译为“多”。 B.“汉阴老父”中的“父”是古代对男性的谦称。“立天子 以父天下邪”中的“父”可以解释为“像父亲一样(关爱)”。 C.【甲】【乙】两文括号中省略了语气词,应该填入的语气 词依次是“也”“耳” “乎”“矣”。 D.皇帝驾临,别人都出去围观,只有汉阴老父没有停止耕作 去围观,从中可见其清高自持,有蔑视权贵的思想;身居乡野
(4)下列句中加点的“纳”意味不同,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①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 ②帝不纳.,后泾师急变,贽言皆效。 【答案】 ①中的“纳”是接受的意思,不纳表现出陆贽的廉洁、自律。②中的
“纳”是采纳的意思,不纳表现出皇帝不听建议,刚愎自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①“贽不纳,唯受新茶 一串而已”意思是 “陆贽不接受钱,只接受了一串新茶”,“纳”是接受的意思 ,不纳表现出陆贽的廉洁、自律。②“帝不纳,后泾师急变, 贽言皆效”意思是“德宗皇帝不采纳,后来泾州的部队很快叛 变,陆贽的话都应验了。”“纳”是采纳的意思,不纳表现出 皇帝的刚愎自用。
天子应该像君父那样(关爱)天下百姓呢,还是要天下百姓像奴 仆一样来侍奉天子 呢?当初贤明的圣王在位,所住的房子用茅草做顶,用树枝做 椽,却给普天下的百姓带来了安宁。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 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顾忌,我真为你(有这样的皇上)感 到羞耻。你怎么还忍心让别人都去看他呢!”张温大为惭愧, 问老翁的姓名,老翁没告诉他就离开了。
【参考译文】 【甲】
陆贽少年时失去父亲,特立独行,与众不同,非常勤苦地学习儒学。十八岁 考中进士,凭博学宏词科选官复试合格,授官华州郑县县尉。为官期满,东回故 乡探望母亲,路经寿州,刺史张镒当时很有名声,陆贽去拜见他。张镒起初不太 了解他,停留三天,第二次见他并与他谈话,于是非常赞赏陆贽的才识,请求结 交为忘年投合之友。等到辞别,张镒赠送陆贽百万钱,说:“希望充当太夫人一 天的饭食费用。”陆贽不接受钱,只接受了一串新茶,说:“怎敢不接受您的厚 意。”
(节选自《旧唐书·陆贽传》,有删减)
【乙】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十八第进士。帝在东宫,已闻其名矣,召为翰林 学士。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天子常以辈行呼而不名。在奉天,朝夕进见,然小 心精洁,未尝有过。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 及辅政,不敢自顾重,事有可否必言之,所言皆剀③拂帝短,恳到深切。会马燧讨 贼河北,久不决,请济师;李希烈寇襄城。诏问策安出,贽言:“劳于服远,莫 若脩④近,多方以救失,莫若改行。”帝不纳,后泾师急变,贽言皆效。
2.(2019·杭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桓帝延熹①中,幸②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 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 不辍,何邪?”老父笑而源自文库对。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 ), 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 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③,而万人以宁。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④ 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 )!”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考点九 文言文阅读
作业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对比(二)
1.(2019·台州黄岩区、玉环市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陆贽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①登科,授华 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镒初不甚 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 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
【乙】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 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 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 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筑得高 大,护城河挖得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就会疲惫。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 下。”楚庄王听从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知识的辨析。A项“自富阳至桐庐一 百许里”中的“许”表示约数,译为“多”不准确。B项“汉 阴老父”的“父”是古代对男性的尊称。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幸竟陵/ 过云/ 梦 临/ 沔水 百姓莫不观者 【解析】本题考查为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 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句意断句即可。本句句意为:南巡 竟陵,经过云梦,抵达沔水,百姓没有一个不去看的。据此理 解作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