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附子汤治疗关节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附子汤治疗关节疼痛
陈某,女,42岁
病史:2000年自觉经常头晕,乏力,周身关节疼痛。
2001年5月7晚,突然感觉肢体沉重疼痛,不能转侧,双手不能握物,双脚步行不了,衣食住行均需要他人料理。
第二日急送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风湿”。
经医院针灸治疗十多日,但效果不明显,所以在朋友介绍下前来求诊。
经按太阳证诊治,三个月基本治愈。
初诊时,患者由两家属搀扶着前来就诊。
自诉全身关节剧痛好似鸡啄一样,而且口干,但却不想饮水。
望诊:只见舌质偏淡,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舌苔薄白。
切脉:寸关脉浮虚,心尺微沉。
初步判断这是太阳证,因风寒湿邪郁久而成痹,所以治法宜温经逐寒,除湿止痛,因此以甘草附子汤加味治疗。
处方:炙甘草30克,制附片60克(久煎),白术12克,桂枝18克,生姜30克。
2剂。
附片先煎一个半小时,再加其他味药同煎约半小时,每日服三次,叮嘱其忌食生冷食品。
辩证:患者此证为风寒湿邪兼而有之,蕴积已久,郁阻成痹。
虽有恶寒、恶风、脉浮之表证,但不可单用发表的治法,虽有头晕耳鸣、四肢不温、口干但不想饮水、舌质偏淡而尺脉沉之里证,又不适宜直接给四逆汤治疗。
然而参之知脉诸证,此为风寒湿相搏,属太阳类似证。
《伤寒论》曰:“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甘草附子汤主之。
”此方用治本例风寒湿痹,颇相吻合。
甘草益气和中,附子温经散寒止痛,白术燥湿健脾,桂枝祛风固卫,通阳化气,加生姜以助温散之力。
复诊:上方服2剂后,患者自诉关节疼痛减轻,并稍可转侧行动,于是用上方加麻黄、辽细辛,以增加祛风散寒,开闭止痛之效,继续服用5剂。
第三次就诊:本次患者自拄拐杖前来就诊。
自诉关节疼痛及全身窜痛著减。
头晕、耳鸣、畏寒、恶风亦明显好转。
于是使用上方加茯苓以渗湿,继续服用5剂。
第四次就诊:只见患者全身活动已较自如,精神好转,但腰腿尚觉疼痛,且略有沉重感。
从症状来看,今虽见初效,毕竟一时难收全功。
须培补脾肾,通窍除湿,以清余邪,拟理中丸加味继服。
处方:潞党参60克,干姜片120克,炒白术60克,炙甘草60克,制附片120克,云苓60克,上肉桂30克,川桂枝15克,宁枸杞60克,真琥珀60克,5剂。
共研细末,水打丸,如黄豆大。
每日服2次,每次3克。
连服3个月后,基本痊愈,患者已经恢复正常工作。
2010年追访,十余年来,虽关节偶有轻微疼痛,但行动自如,一切较好。
心得:1、甘草附子汤之“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与桂枝附子汤主之“身体疼痛,不能自转侧”,皆为风湿相搏之太阳证,其疼痛不能自已者,均为筋胀之故,病理相同。
所异者,本例甘草附子证,风湿留于关节,邪深入里,而桂附证,风寒湿留着肌肉,有表无里。
故汤证不同。
2、风湿痹痛证属太阳者,有在经络与人筋骨之分,其证与治各有不同,今此证为风湿之邪,久而成痹,其关节剧痛,是风湿内入于筋骨。
其口干却不想饮水,此并不是因为阴虚,而是阳虚湿滞,津液不行所致,其头晕耳鸣,四肢不温,舌质偏淡,尺中脉迟,都是阳虚之诊。
当依仲景法,温经以逐邪,甘草附子汤正当其用。
方中附子为本病之主药,炮用可逐经中之寒,佐白术更可胜湿,合桂枝以温通阳气,协甘草可缓行其力,为治太阳风湿之正法,故服之而得显效。
但蕴积已久之邪,一时难收全功,终须久治才可愈,故以药丸作长期治疗。
内容摘自伤寒杂病网临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