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与儿童MRSA感染治疗指南2011

成人与儿童MRSA感染治疗指南2011
成人与儿童MRSA感染治疗指南2011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成人及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执行摘要

Catherine Liu,1Arnold Bayer,3,5Sara E. Cosgrove,6Robert S. Daum,7Scott K. Fridkin,8 Rachel J. Gorwitz,9 Sheldon L. Kaplan,10 Adolf W. Karchmer,11 Donald P. Levine,12 Barbara E. Murray,14 Michael J. Rybak,12,13 David A. Talan,4,5 and Henry F. Chambers1,2

1Department of Medicine,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2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an Francisco General Hospital, San Francisco, CA, 3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arbor-UCLA Medical Center, Torrance, CA, 4Divisions of Emergency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Olive View-UCLA Medical Center, Sylmar, CA; 5Department of Medicine,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6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Johns Hopkins Medical Institutions, Baltimore, Maryland; 7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linois; 8,9Division of Healthcare Quality Promotion, Center for Emerging and Zoonotic Infectious Diseas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tlanta, Georgia; 10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Texas; 11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ine Center,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oston, Massachusetts; 12Department of Medicine,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ayne State University, Detroit Receiving Hospital and University Health Center, Detroit, Michigan; 13Deparment of Pharmacy Practice,Wayne State University, Detroit Michigan; and 14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Pathogens,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School, Houston, Texas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专家组发布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的循证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着眼于成人及儿童MRSA感染,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治疗建议。指南对MRSA感染相关的多种临床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包括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STI)、菌血症和心内膜炎、肺炎、骨关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感染等。推荐内容涉及万古霉素剂量和监测、万古霉素低敏感性MRSA菌株感染的治疗及万古霉素治疗失败后的替代治疗。

执行摘要

MRSA是引起医院获得性与社区相关感染的重要原因。本文献是IDSA首次发布关于MRSA感染的治疗指南,其主要目的是,针对临床实践中某些在成人及儿童患者中最常见的MRSA感染相关的临床综合征,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建议。指南也发布了MRSA感染中

万古霉素(vancomycin)的治疗应用,包括剂量和监测、药敏试验的局限性、万古霉素治疗失败后的替代治疗方案、以及由万古霉素低敏感性MRSA菌株引起感染的替代治疗等。指南未讨论主动监测以及医疗机构中MRSA感染预防措施,该部分内容在之前发布的指南中已有阐述[1,2]。指南的每一部分均在一开始提出特定的临床问题,随之逐条列出治疗推荐以及支持该推荐最具相关性的证据摘要。因研究资料有限和研究具争议的部分,该部分内容在全文中列出,并在研究空白部分突出标示。建议的关键点在执行摘要的最后部分加以总结,每一部分均在指南主体部分有更详尽的阐述。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万古霉素剂量和监测的内容并未在每一特定临床症状部分进行讨论,而是在指南第Ⅷ部分进行了汇总和详细讨论。

I.社区获得性MRSA(community-associated MRSA,CA-MRSA)导致的皮

肤及软组织感染(SSTI)如何治疗?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1.切开引流术为皮肤脓肿的基本治疗措施(A-II)。单纯脓肿或疖行单纯切开引流术似乎

已足够;在这种情况下对抗生素的使用,仍需更多的研究资料以进一步明确其作用。2.抗生素治疗推荐用于伴有下列情况的脓肿:严重或广泛性疾病(如存在多部位感染);

有相关蜂窝组织炎、全身疾病的体征和症状、相关并发症或免疫抑制状态时,病变急速进展;患者年龄较大或年幼;难以引流部位的脓肿(如面部、手、生殖器脓肿);有相关的化脓性静脉炎;单纯切开引流无效(A-III)。

3.对于有化脓性蜂窝组织炎(即引流液为脓性或未引流的脓肿有脓性分泌物)的门诊患者,

在细菌培养结果得出前,推荐针对CA-MRSA行经验性治疗。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勿需使用经验性治疗(A-II)。推荐治疗时间为5 ~ 10天,但应根据患者临床应答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4.对于有非化脓性蜂窝组织炎(即引流液或分泌物为非脓性,或者不伴有相关的脓肿)的

门诊患者,推荐针对β溶血性链球菌行经验性治疗(A-II)。CA-MRSA在此类感染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对于β内酰胺类药物反应不佳及伴全身毒性反应患者,建议对CA-MRSA进行经验性覆盖治疗。推荐治疗时间为5 ~ 10天,但应根据患者临床应答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5.对于SSTI门诊患者的CA-MRSA的经验性覆盖治疗,可选的口服抗生素包括:克林霉

素(clindamycin)(A-II);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TMP-SMX)(A- II);四环素类[多西环素(doxycycline)或米诺环素(minocycline)](A-II);

利奈唑胺(linezolid)(A-II)。如需同时覆盖β溶血性链球菌和CA-MRSA,治疗选择包括:单用克林霉素(A-II);TMP-SMX或四环素类联用β内酰胺类[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A-II);单用利奈唑胺(A-II)。

6.目前不推荐利福平(rifampin)单药或作为辅助治疗用于SSTI(A-III)。

7.对于复杂性SSTI(complicated SSTI,cSSTI,)住院患者,除手术清创和使用广谱抗生

素外,应在培养结果得出前进行MRSA经验性治疗。cSSTI定义为较深的软组织感染、手术切口或外伤创面感染、较大脓肿、蜂窝组织炎及感染溃疡或烧伤。抗生素的选择包括:万古霉素静脉给药(intravenous,IV)(A-I);口服(PO)或静脉给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A-I);达托霉素(daptomycin)静脉给药,每剂4 mg/kg,每日1次(A-I);

特拉万星(telavancin)静脉给药,每剂10 mg/kg,每日1次(A-I);静脉给克林霉素600 mg,或口服每日3次(A-III)。对于非化脓性蜂窝组织炎的住院患者,可考虑使用β内酰胺类(如头孢唑啉),如无临床应答,考虑更换为针对MRSA的有效治疗(A-II)。

推荐治疗时间为7 ~ 14天,但应根据患者临床应答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8. 对于接受抗生素治疗、伴严重局部或全身感染征象、对初始治疗反应不佳者及出现暴发

感染时,推荐行脓肿或其他化脓性SSTI培养(A-Ⅲ)。

儿童患者

9.对于儿童微小的皮肤感染(如脓疱疮)或继发于皮损的感染(如湿疹、溃疡或皮肤裂口),

推荐局部外用2%的莫匹罗星(mupirocin)软膏(A-III)。

10.四环素类不建议用于8岁以下儿童(A-II)。

11.对于cSSTI 的住院儿童患者,推荐使用万古霉素(A-II)。如果患者病情稳定,没有进

展性菌血症或血管内感染迹象,若细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低(如<10%),推荐经验性选择克林霉素静脉治疗,每剂10 ~ 13 mg/kg,每6 ~ 8小时1次(每日剂量40 mg/kg);

若细菌敏感,可考虑转为口服克林霉素(A-II)。替代治疗为:12岁以上儿童,口服或静脉给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12岁以下儿童,口服或静脉给利奈唑胺每剂10 mg/kg,每8小时1次(A-II)。

II.复发性MRSA SSTI 如何治疗?

复发性SSTI

12.对所有SSTI的患者,均建议进行个人卫生以及恰当创伤护理相关的感染预防性教育。

推荐如下:

i保持引流创口的包扎绷带清洁、干燥(A-III)。

ii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洗浴,用肥皂和清水或者含酒精的洗手啫喱清洁双手,特别是在接触过感染的皮肤,或接触过引流创口的物品之后,更需进行清洁

(A-III)。

iii避免重复使用或共用接触过感染皮肤的个人物品(如一次性剃须刀、毛巾、纺织用品) (A-III)。

13.对于复发性SSTI患者所在的家庭及社区,推荐环境卫生保护措施

i重点清洁裸露皮肤或未遮盖的感染部位需频繁接触的表面(即裸露皮肤每天经常接触的表面,比如计数器、门把手、浴缸、马桶座圈等)(C-Ⅲ)。

ii根据标签使用说明,选用合适的商用清洁剂或洗涤剂定期进行表面清洁(C-Ⅲ)。

14.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采取细菌去定植:

i尽管采取积极的伤口护理和卫生措施,患者依然发展为复发性SSTI(C-III)。

ii尽管采取积极的伤口护理和卫生措施,家庭成员之间或其他密切接触者之间仍存在感染的传播(C-III)。

15.采取细菌去定植措施的同时需加强卫生保健措施,包括如下:

i行莫匹罗星鼻部细菌去定植,每日2次,共5 ~ 10天(C-III)。

ii鼻部细菌去定植,用莫匹罗星,每日2次,共5 ~ 10天;身体局部细菌去定植,用皮肤消毒液(如氯己定)清洁皮肤5 ~ 14天,或者用稀释的漂白沐浴剂。漂白沐浴

的调配比例为,每加仑水加入1茶匙漂白沐浴剂(每1/4桶或13加仑水加入1/4

杯漂白沐浴剂),建议每周2次,每次15分钟,持续约3个月(C-III)。

16.口服抗生素仅推荐用于活动性感染的治疗,不建议作为细菌去定植的常规措施(A-III)。

如果采取以上措施,依然有感染复发情况,针对敏感菌株,可考虑口服药物联用利福平行细菌去定植。

17.有家庭或人际间疑似传播的情况:

i推荐采取患者及其接触者的个人与环境卫生措施(A-III)。

ii接触者应该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评估:

a.有症状的接触者应进行评价与治疗(A-III);治疗活动性感染后可考虑鼻部与

身体局部细菌去定植措施(C-III)。

b.无症状的接触者可考虑鼻部与身体局部细菌去定植措施(C-III)。

18.治疗复发性SSTI患者时进行细菌培养,其作用是有限的。

i若既往的记录中出现过至少1次MRSA感染,不推荐在细菌去定植前进行常规筛查培养(B-III)。

ii无活动性感染迹象时,不推荐行细菌去定植后进行常规监测培养(B-III)。

III.MRSA 菌血症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何治疗?

菌血症以及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19. 非复杂性菌血症成年患者应至少接受2周万古霉素(A-Ⅱ)或达托霉素静注治疗(A-

Ⅰ)。每剂6 mg/kg,每日1次。非复杂性菌血症定义为细菌血培养阳性,以及包含以下:排除心内膜炎;无植入假体;起始处理2 ~ 4日后续血培养未见MRSA繁殖;起始有效治疗72小时内发热得到控制;没有感染部位转移的证据。对于复杂性菌血症患者(细菌血培养阳性,不符合以上非复杂性菌血症的标准),依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建议治疗4 ~ 6周。一些专家建议应用较大剂量的达托霉素,每剂8 ~ 10 mg/kg,每日1次(B-III)。

20.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成年患者,推荐6周万古霉素(A-Ⅱ)或达托霉素(A-Ⅰ)静注

治疗,每剂6 mg/kg,每日1次。一些专家建议应用较大剂量达托霉素,每剂8 ~ 10 mg/kg,每日1次(B-III)。

21.对于菌血症以及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不推荐在万古霉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庆大霉素

(A-II)。

22.对于菌血症以及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不推荐在万古霉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利福平

(A-I)。

23.应进行临床评估明确感染源和感染程度,并对其他部位感染进行清除和/或清创(A-II)。

24.推荐起始血培养阳性2 ~ 4天后再进行血培养,其后根据需要进行,以明确菌血症清除

情况(A-II)。

25.推荐对所有菌血症成人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m,TTE)(A-II)。

26. 若出现大型赘生物(直径大于10mm)、治疗2周内发生1次及以上血栓事件、严重瓣膜

关闭不全、瓣膜穿孔或破裂、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瓣周或心肌脓肿、新发传导阻滞及持续发热或菌血症等情况,推荐评估瓣膜置换术(A-Ⅱ)。

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27.推荐万古霉素静脉给药;联用利福平300 mg,口服或静脉给药,每8小时1次,至少

治疗6周;加用静脉庆大霉素,每剂1 mg/kg,每8小时1次,治疗2周(B-III)。28.推荐早期评估瓣膜置换术(A-II)。

儿童患者

29.对于菌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儿童患者,推荐万古霉素静脉给药,每剂15 mg/kg,每6

小时给药1次(A-II)。依据感染来源、血管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是否转移等,推荐疗程范围为2 ~ 6周。尽管儿童患者可用达托霉素,每剂6 ~ 10 mg/kg,每日1次(C-III),但有关儿童患者替代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有限。克林霉素或利奈唑胺在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血管内感染灶的情况下,不推荐使用,但在菌血症快速清除或无血管内相关性感染灶时可考虑使用(B-III)。

30.对于菌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儿童患者,没有足够的资料支持常规联合利福平或庆大霉

素治疗(C-III),是否联合应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

31.对于伴先天性心脏病、菌血症持续超过2 ~ 3天、或出现其他心内膜炎临床迹象的患儿,

建议行超声心动图检查(A-III)。

IV.MRSA 肺炎如何治疗?

肺炎

32.对于严重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患者,在痰和/或血培养结果得出前,推荐行经验性

MRSA治疗(A-III)。严重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定义为肺炎伴如下情况之一:(1) 需进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2) 有坏死或空洞浸润,或(3) 伴有脓胸。33.对于医院获得性MRSA(health care–associated MRSA,HA-MRSA)或CA-MRSA肺炎

患者,推荐静脉给万古霉素(A-II);口服/静脉给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A-II);

或者口服/静脉给克林霉素600 mg,每日3次(B-III)。若菌株敏感,根据感染的范围,治疗时间推荐为7 ~ 21 天。

34.对于伴有脓胸的MRSA肺炎患者,应联用抗MRSA治疗和引流(A-III)。

儿童患者

35.对于儿童患者,建议静脉给万古霉素(A-II)。如果患者病情稳定,没有菌血症或血管

内感染迹象,若细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低(如<10%),建议经验性选择克林霉素静脉治疗,每剂10 ~ 13 mg/kg,每6 ~ 8小时1次(每日剂量40 mg/kg);若细菌敏感可考虑转为口服克林霉素(A-II)。替代治疗为:12岁以上儿童,口服/静脉给利奈唑胺600 mg,每日两次;12岁以下儿童,口服/静脉给利奈唑胺每剂10 mg/kg,每8小时1次(A-II)。

V.MRSA 骨关节感染如何治疗?

骨髓炎

36.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清创及软组织脓肿引流术,只要可行就应实施(A-II)。

37.抗生素最佳给药途径尚未确定。胃肠外、口服或先胃肠外治疗再口服治疗等给药途径的

选择取决于患者的个体情况(A-III)。

38.可胃肠外给药的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静脉给药(B-II);达托霉素静脉给药,每剂6

mg/kg,每日1次(B-II)。某些可胃肠外以及可口服的抗生素包括:TMP-SMX,每剂4 mg/kg,每日2次(TMP组分),联合应用利福平,600 mg,每日1次(B-II);利奈唑胺600 mg,,每日两次(B-II);克林霉素600 mg,每8小时1次(B-III)。

39.一些专家建议在上述可选择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利福平,口服,日剂量600 mg,或300

~ 450 mg,每日2次(B-III)。对于并发菌血症患者,清除菌血症后应加用利福平。40.MRSA骨髓炎的最佳疗程尚不清楚,推荐疗程至少达8周(A-II)。一些专家建议再进

行1 ~ 3个月的治疗(慢性感染或未施行清创术者可能要更长),该治疗以口服利福平为基础,联用TMP-SMX、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克林霉素、或氟喹诺酮治疗,根据细菌敏感性进行药物选择(C-III)。

41.使用钆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优选的成像模式,尤其是

对于检测早期骨髓炎和相关软组织疾病而言(A-II)。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提示治疗应答(B-III)。

化脓性关节炎

42.应经常施行关节腔引流术或清创术(A-II)。

43.抗生素选择参照骨髓炎(参见骨髓炎第37条),治疗疗程建议为3 ~ 4周(A-III)。

与器械相关的骨关节感染

44.对于症状持续时间短且植入物稳定的早发(术后2个月内) 或急性出血性人工关节感染

(3周内),并进行了清创术(植入物保留),推荐初始行胃肠外给药抗生素治疗(见骨髓炎的抗生素治疗)加用2周利福平,口服,日剂量600 mg,或300 ~ 450 mg,每日2次;对髋关节或膝关节部位感染,可继以利福平为基础,联用氟喹诺酮类、TMP-SMX、四环素类或克林霉素分别治疗3个月或6个月(A-II)。对于植入物不稳定,出现迟发感染或症状持续较久(3周以上)应即刻清创清创术并考虑在适宜的情况下取出植入物(A-II)。

45.当脊柱植入物早发感染(术后30天内)或位于活动性感染区域时,推荐初始行胃肠外

给药联合利福平治疗,其后长期口服抗生素治疗(B-II)。胃肠外给药以及口服抗生素治疗的最佳疗程尚不能确定,但口服抗生素应长期维持直至脊椎融合(B-II)。对于迟发感染(脊椎植入物置换手术后> 30天),在任何适宜的情况下均推荐取出植入物(B-Ⅱ)。

46.一些特殊病例(尤其是对于无法取出植入物的病例),可考虑长期口服抗生素(如

TMP-SMX、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或克林霉素),联用或不联用利福平。由于细菌对氟喹诺酮类潜在的耐药性,应与利福平联用;特别是无法进行充分的外科清创手术时,更应与利福平联用(B-III)。

儿童患者

47.对于儿童急性出血性MRSA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推荐静脉给予万古霉素

(A-II)。如果患者病情稳定,没有菌血症或血管内感染迹象,若细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低(如<10%),建议经验性选择克林霉素静脉治疗,每剂10 ~ 13 mg/kg,每6 ~ 8小时1次(每日剂量40 mg/kg);若细菌敏感可考虑转为口服克林霉素(A-II)。确切的疗程应进行个体化调整,但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疗程至少为3 ~ 4周,骨髓炎至少4 ~ 6周。

48.万古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替代治疗为:12岁以上儿童,静脉用达托霉素,每天6 mg/kg,

每日1次(C-III),或者口服或静脉给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12岁以下儿童,口服/静脉给利奈唑胺每剂10 mg/kg,每8小时1次(C-III)。

VI.MRSA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何治疗?

脑膜炎

49.推荐万古霉素静脉给药2周(B-II);一些专家建议加用利福平,600 mg,每日1次,

或300 ~ 450 mg,每日2次(B-III)。

50.替代治疗包括:口服/静脉给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B-II);或者静脉给TMP-SMX,

每剂5 mg/kg,每8~12小时1次(C-III)。

51.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引流管感染,建议取出引流管,且直至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重复培养阴性后可再置引流管(A-II)。

脑脓肿、硬脑膜下积脓、脊髓硬膜外脓肿

52.推荐切开引流进行神经外科评估(A-II)。

53.推荐万古霉素静脉给药4 ~ 6周(B-II)。一些专家建议联用利福平,600 mg,每日1次,

或300 ~ 450 mg,每日2次(B-III)。

54.替代治疗包括:口服/静脉给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B-II);或者静脉给TMP-SMX,

每剂5 mg/kg,每8-12小时1次(C-III)。

海绵窦或硬脑膜静脉窦脓毒性栓塞

55.进行感染部位或脓肿外科清创术或引流术评估,只要可行就应实施(A-II)。抗凝治疗

具有争议性。

56.推荐万古霉素静脉给药4 ~ 6周(B-II)。一些专家建议联用利福平,600 mg,每日1次,

或300 ~ 450 mg,每日2次(B-III)。

57.替代治疗包括:口服/静脉给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B-II);或者静脉给TMP-SMX,

每剂5 mg/kg,每8 ~ 12小时1次(C-III)。

儿童患者

58.推荐万古霉素静脉给药(A-II)。

VII.MRSA感染辅助治疗效果如何?

59.蛋白合成抑制剂(如克林霉素和利奈唑胺)以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不推荐作为侵袭性MRSA感染的常规辅助治疗(A-III)。一些专家建议在出现特定病情时可考虑用这些药物(如坏死性肺炎或严重脓毒血症)(C-III)。

VIII.万古霉素剂量如何调整及监测?

该部分建议是依据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IDSA、感染病药师协会(Th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harmacists)关于万古霉素剂量调整的指南制定[3,4]。

成人

60.对于肾功能正常患者,推荐每8~12小时静注15 ~ 20 mg/kg/次(实际体重),单次剂量

不超过2 g(B-III)。

61.疑似MRSA感染的重症患者(如脓毒血症、脑膜炎、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可予

25 ~ 30 mg/kg(实际体重)负荷剂量。如果有因剂量过大而出现红人综合征的危险或可

能发生过敏反应,延长输注时间至2小时,或采用负荷剂量前予抗组胺药物(C-III)。

62.万古霉素谷浓度是指导剂量调整最精确和最实用的方法(B-II)。万古霉素应在第4次

或5次给药之前,测定血药浓度稳定状态下的血药谷浓度。不推荐监测血药峰浓度(B-II)。

63.对于MRSA严重感染,如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肺炎、严重SSTI

(如坏死性筋膜炎),推荐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维持在15 ~ 20 μg/mL(B-II)。64.对大多数SSTI患者,如果肾功能正常、无病理性肥胖,采用的常规剂量为1 g/12小时,

无需监测血药谷浓度(B-II)。

65.严重感染、伴有病理性肥胖、肾功能不全(包括接受透析的患者)或者分布容积有波动

的患者,推荐进行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监测(A-II)。

66.不推荐万古霉素持续输注方案(A-II)。

儿童

67.指导儿童万古霉素剂量调整的资料有限。对于严重或侵袭性感染患儿,推荐静脉给药剂

量为每剂15 mg/kg,每6小时1次(B-III)。

68.针对儿童万古霉素谷浓度(15 ~ 20 μg/m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仍需更多的研究,但

对于严重感染,如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肺炎、严重SSTI(如坏死性筋膜炎)患儿,可考虑采用该浓度(B-III)。

IX.万古霉素药敏试验结果如何指导治疗?

69.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

公布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折点,如果临床分离菌株的MIC ≤ 2 μg/mL,应根据患者对万古霉素的临床反应而非MIC值决定是否继续使用(A-III)。

i如果患者对万古霉素有临床与微生物应答,则继续使用并密切跟进监测。

ii即使进行了彻底清创术以及其他感染灶清创,如果患者对万古霉素无临床与微生物应答,不论MIC值为多少,均应采用替代治疗。

70.如果临床分离菌株的MIC >2μg/mL[如万古霉素中度敏感菌

(vancomycin-intermediate S. aureus,VISA)或耐药菌(vancomycin resistant S. aureus,RSA)],应采用替代治疗(A-III)。

X.MRSA持续性菌血症或万古霉素治疗失败患者如何治疗?

71.推荐搜寻并清除其它感染灶, 并行引流或清创术(A-III)。

72.如果分离菌株敏感,可考虑大剂量达托霉素(10 mg/kg/天)联合其他药物(如静脉注

射庆大霉素,1 mg/kg,每8小时1次;口服/静脉给利福平,600 mg,每日1次,或300 ~ 450 mg,每日2次;口服/静脉给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静脉给TMP-SMX,5 mg/kg,每日2次;或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B-III)。

73.如果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或达托霉素敏感性降低,可选用的治疗方法如下:静脉给奎奴

普丁/达福普汀(quinupristin / dalfopristin),每剂7.5 mg/kg,每8小时1次;静脉给TMP-SMX,每剂5 mg/kg,每日2次;口服/静脉给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静脉给特拉万星(telavancin) ,每剂10 mg/kg,每日1次(C-III)。以上药物可以单药治疗或与其他抗生素联用。

XI.新生儿MRSA感染如何治疗?

新生儿脓疱病

74.对于足月新生儿或婴幼儿,如病情轻而存在局部病灶,局部使用莫匹罗星(mupirocin)

即可(A-III)。

75.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新生儿的局部病灶,或者感染病灶广泛的足月儿,起始治疗即推荐

静脉给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直至菌血症被排除(A-II)。

新生儿MRSA脓毒血症

76.推荐静脉给万古霉素,剂量调整根据红皮书所列(A-II)[160]。

77.克林霉素和利奈唑胺可作为非血管内感染的替代用药(B-II)。

自1961年有临床报道首度宣称分离出MRSA以来,MRSA感染率在持续增长,至2005年在美国已注册登记的侵袭性MRSA感染病例约有94,360例[5]。开始主要为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至20世纪90年代中,在没有医院获得性危险因素的社区健康人中,出现了以MRSA而致感染的报告[6]。与HA-MRSA不同,这些所谓的CA-MRSA分离株对许多非β内酰胺类敏感。此外,CA-MRSA与HA-MRSA分离株在遗传学上也有所不同,CA-MRSA有一个新的基因盒元件——SCCmec IV,以及外毒素——PVL基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随着CA-MRSA与HA-MRSA菌株在社区与医疗机构的融合,MRSA的流行病学变得越来越复杂[7,8]。并非无法预料,MRSA感染已对临床与经济产生了诸多影响[9.10]。

MRSA所导致的疾病谱包括SSTI、菌血症与心内膜炎、肺炎、骨关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性休克、脓毒血症等。在美国,CA-MRSA是不同地域SSTI急诊最常见的病因[11]但在实施该指南时,还需考虑不同地区流行病学情况的差异。从简单的脓肿或蜂窝组织炎至深部软组织感染,如化脓性肌炎、坏死性筋膜炎、咽后脓肿并发纵隔感染,SSTI 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12-15]。绝大多数(75%)侵袭性MRSA感染伴有菌血症[5]。诸多临床表现已有描述,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肾周、肝、脾脓肿;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伴或不伴有肺栓塞[16],坏死性肺炎[17-21],骨髓炎伴骨膜下脓肿,静脉血栓形成及持续性菌血症[16,22,23],严重眼部感染包括眼内炎[24],败血症伴暴发性紫癜[25],Waterhouse-Friderichsen综合征等[26]。但临床表现并不仅限于此。

在2010年的指南中,专家组解释了如下临床问题:

I.CA-MRSA时期的SSTI如何治疗?

II.复发性MRSA SSTIs 如何治疗?

III.MRSA 菌血症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何治疗?

IV.MRSA 肺炎如何治疗?

V.MRSA 骨关节感染如何治疗?

VI.MRSA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何治疗?

VII.MRSA感染辅助治疗的作用如何?

VIII.万古霉素剂量如何调整及监测?

IX.万古霉素药敏试验结果如何指导治疗?

X.MRSA持续性菌血症或万古霉素治疗失败患者如何治疗?

XI.新生儿MRSA感染如何治疗?

致谢

(略)

参考文献

1.Calfee DP, Salgado CD, Classen D, et al. Strategies to prevent transmission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acute care hospitals.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8; 29(Suppl 1):S62–S80.

2.Anderson DJ, Kaye KS, Classen D, et al. Strategies to prevent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in acute care hospitals.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8; 29(Suppl 1):S51–S61.

3.Rybak M, Lomaestro B, Rotschafer JC, et al. Therapeutic monitoring of vancomycin in adult patients: a

consensus review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and th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harmacists. 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09; 66:82–98.

4.Rybak MJ, Lomaestro BM, Rotschafer JC, et al. Vancomycin therapeutic guidelines: a summary of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 and th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harmacists. Clin Infect Dis 2009;

49:325–7.

5.Klevens RM, Morrison MA, Nadle J, et al. Invasive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2007; 298:1763–71.

6.Herold BC, Immergluck LC, Maranan MC, et al.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children with no identified predisposing risk. JAMA 1998; 279:593–8.

7.Liu C, Graber CJ, Karr M, et al.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the incidence 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disease in San Francisco, 2004–2005. Clin Infect Dis 2008;

46:1637–46.

8.D’Agata EM, Webb GF, Horn MA, et al. Modeling the invasion of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to hospitals. Clin Infect Dis 2009; 48:274–84.

9.Purcell K, Fergie J, Peterson MD. Economic impact of the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epidemic on the Driscoll Children’s Health Plan.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6;

25:178–80.

10.Noskin GA, Rubin RJ, Schentag JJ, et al. The burde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 on hospit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analysis of the 2000 and 2001 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 Database. Arch Intern Med 2005; 165:1756–61.

11.Moran GJ, Krishnadasan A, Gorwitz RJ, et al.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infections among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 Engl J Med 2006; 355:666–74.

12.Lee TC, Carrick MM, Scott BG, et al. Incidenc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necrotizing fasciitis in a large urban hospital. Am J Surg 2007; 194:809–12;

discussion, 12–13.

13.Pannaraj PS, Hulten KG, Gonzalez BE, et al. Infective pyomyositis and myositis in children in the era of

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Clin Infect Dis 2006; 43:953–60.

https://www.360docs.net/doc/bc6919389.html,ler LG, Perdreau-Remington F, Rieg G, et al. Necrotizing fasciitis caused by community-associat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Los Angeles. N Engl J Med 2005; 352:1445–53.

15.Wright CT, Stocks RM, Armstrong DL, et al. Pediatric mediastinitis as a complication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retropharyngeal abscess.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8; 134:408–13.

16.Gonzalez BE, Teruya J, Mahoney DH Jr., et al. Venous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staphylococcal

osteomyelitis in children. Pediatrics 2006; 117:1673–9.

17.Francis JS, Doherty MC, Lopatin U, et al. Severe community-onset pneumonia in healthy adults caused by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rrying the 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 genes. Clin Infect Dis 2005; 40:100–7.

18.18. Hageman JC, Uyeki TM, Francis JS, et al.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due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2003-04 influenza season. Emerg Infect Dis 2006; 12:894–9.

19.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evere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influenza–Louisiana Georgia, December 2006-January 2007.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07; 56:325–9.

20.Gonzalez BE, Hulten KG, Dishop MK, et al. Pulmonary manifestations in children with invasive

community-acquire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Clin Infect Dis 2005; 41:583–90.

21.Finelli L, Fiore A, Dhara R, et al. Influenza-associated pediatric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creas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infection. Pediatrics 2008; 122:805–11.

22.Arnold SR, Elias D, Buckingham SC, et al. Changing patterns of acute hematogenous osteomyelitis and

septic arthritis: emergence of community- associat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J Pediatr Orthop 2006; 26:703–8.

23.Crary SE, Buchanan GR, Drake CE, et al. Venous thrombosis and thromboembolism in children with

osteomyelitis. J Pediatr 2006; 149:537–41.

24.Rutar T, Chambers HF, Crawford JB, et al. Ophthalmic manifestations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the USA300

clone of community-associat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Ophthalmology 2006;

113:1455–62.

25.Kravitz GR, Dries DJ, Peterson ML, et al. Purpura fulminans due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Clin Infect Dis

2005; 40:941–7.

26.Adem PV, Montgomery CP, Husain AN, et al. Staphylococcus aureus sepsis and the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 in children. N Engl J Med 2005; 353:1245–51.

VancocinPro20110209

MRSA感染治疗指南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对一线抗生素普遍耐药的一类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近15年来,社区MRSA(CA-MRSA)感染逐渐增多,日益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侵入性感染危害严重。据统计,2005年,美国共发生94360例侵入性MRSA感染,超过18000例死亡,其中多数为院内感染,约1/7为社区MRSA感染。 2011年1月4日,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首次发布MRSA 感染患者的循证治疗指南,对多种MRSA感染相关临床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包括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STI)、菌血症和心内膜炎、肺炎、骨和关节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推荐内容涉及万古霉素剂量和监测、万古霉素低敏感性MRSA菌株感染的治疗及万古霉素治疗失败后的替代治疗等,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该指南的主要编写者之一,美国加州大学凯瑟琳·刘(Catherine Liu)说,MRSA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常遇到困难。本指南为皮肤和各种侵入性真菌感染治疗建立了框架,其内容包含了最新的治疗信息,且推荐使用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下面截取了部分推荐内容: 指南推荐

CA-MRSA SSTI ●对于化脓性蜂窝织炎门诊患者,在培养结果得出前,推荐针对CA-MRSA行经验性治疗5~10天(A-Ⅱ)。 ●对于非化脓性蜂窝织炎门诊患者,推荐针对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行经验性治疗(A-Ⅱ)。对于β-内酰胺类药物反应不佳及伴全身毒性反应患者,建议对CA-MRSA进行经验性覆盖。推荐治疗5~10天。 ●对于SSTI门诊患者的CA-MRSA经验性覆盖治疗,可选口服抗生素包括: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唑(TMP-SMX)、四环素类和利奈唑胺(A-Ⅱ)。在必要时,可同时覆盖B族溶血性链球菌和CA-MRSA,可选药物包括:克林霉素(单用)、TMP-SMX或四环素类药物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及利奈唑胺(A-Ⅱ)。 ●目前不推荐用利福平(单药或联合)治疗SSTI(A-Ⅲ)。 ●对于复杂性SSTI住院患者,除手术清创和应用广谱抗生素外,应在培养结果得出前进行MRSA经验性治疗7~14天。 ●上述治疗均应根据患者临床反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严选参考)

1《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提出的必要性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是以全身性感染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 其发病率和病死 率均很高。全世界每年大约1 000 人中就有3 人发生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 同时这一数字还呈现不断增长 的趋势, 在过去10 年中, 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了9113% , 以每年115%~810% 的速度上升。近年来, 抗感 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仍高达30%~70%。在美国, 严重感染 是第10 位的致死原因, 每小时有25 人死于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 其死亡人数超过乳腺癌、直肠癌、结肠 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致死人数的总和。心肌梗死是公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但实际上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 克与心肌梗死具有同样的发生率, 不同的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 而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因此, 高度重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严峻形势, 探索规范的诊断手段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建立规范的治疗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2拯救运动的阶段和目的 为了面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挑战, 2002 年10 月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 ICM )、美国危重病医学会 (SCCM ) 和国际感染论坛( ISF)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共同发起了拯救全身性感染的全球性行动倡议——拯救 全身性感染运动( su rviving sep sis campaign, SSC) , 同时发表了著名的巴塞罗那宣言。巴塞罗那宣言作为 SSC 第一阶段的标志, 呼吁全球的医务人员、卫生机构和政府组织高度重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 提出了 5 年内将全身性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降低25% 的行动目标。 为了实现巴塞罗那宣言所提出的目标, 代表11 个国际组织的各国危重病、呼吸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专家 组成委员会, 就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达成共识, 制订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指南。治疗指南的 提出是SSC 就严重感染进行的第二阶段工作, 旨在提高全球对严重感染的认识并努力改善预后。这11 个国 际组织包括SCCM、ES ICM、ISF、澳大利亚新西兰危重病医学会(AN ZICS)、美国危重病护理学会 (AACCN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美国急诊医师学会(ACEP)、美国胸腔学会(A TS)、欧洲呼吸学会 (ERS)、欧洲微生物与感染学会和外科感染学会(S IS)。危重病、呼吸、感染、外科和护理专家的共同参与, 充 分反映了指南的权威性和普遍性, 该指南将成为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国际纲领性文件。指南的制订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首先从M edline 检索过去10 年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范围包

(Word版)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

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900万,其中有600万患者死亡,病死率超过1/4,存活的患者中约有300万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识别与恰当处理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国内外对脓毒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实践及证据不断增加,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3.定义及诊断标准,新定义的出现及临床证据的积累都会对临床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急诊与危重症医学工作者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了《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以下简称为“本指南”)。 1检索策略(略) 2推荐等级(略) 3投票过程(略) 4定义 脓毒症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定义为脓毒症合并严重的循环、细胞和代谢紊乱,其死亡风险较单纯脓毒症更高。 本指南虽然更新了脓毒症的定义,但是在制定时选用的临床证据还是沿用了之前定义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5诊断标准 对于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当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较基线(t)上升≥2分可诊断为脓毒症,见表6。由于SOFA 评分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临床上也可以使用床旁快速SOFA (quick SOFA)标准识别重症患者,见表7,如果符合qSOFA标准中的至少2项时,应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脏器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为在脓毒症的基础上,出现持续性低血压,在充分容量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P)≥65mmHg(1mmHg=0.133 kPa)以及血乳酸浓度>2mmol/L。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流程见图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指南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治疗指南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对一线抗生素普遍耐药的一类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近15年来,社区MRSA(CA-MRSA)感染逐渐增多,日益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侵入性感染危害严重。据统计,2005年,美国共发生 94360例侵入性MRSA感染,超过18000例死亡,其中多数为院内感染,约1/7为社区MRSA感染。 2011年1月4日,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首次发布MRSA 感染患者的循证治疗指南,对多种MRSA感染相关临床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包括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STI)、菌血症和心内膜炎、肺炎、骨和关节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推荐内容涉及万古霉素剂量和监测、万古霉素低敏感性 MRSA菌株感染的治疗及万古霉素治疗失败后的替代治疗等,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该指南的主要编写者之一,美国加州大学凯瑟琳〃刘(Catherine Liu)说,MRSA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常遇到困难。本指南为皮肤和各种侵入性真菌感染治疗建立了框架,其内容包含了最新的治疗信息,且推荐使用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在此,本报选取部分内容进行介绍,并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肖永红教授进行要点分析及评论。 指南推荐 CA-MRSA SSTI ●对于化脓性蜂窝织炎门诊患者,在培养结果得出前,推荐针对CA-MRSA行经验性治疗5~10天(A-Ⅱ)。 ●对于非化脓性蜂窝织炎门诊患者,推荐针对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行经验性治疗(A-Ⅱ)。对于β-内酰胺类药物反应不佳及伴全身毒性反应患者,建议对CA-MRSA进行经验性覆盖。推荐治疗5~10天。 ●对于SSTI门诊患者的CA-MRSA经验性覆盖治疗,可选口服抗生素包括: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唑(TMP-SMX)、四环素类和利奈唑胺(A-Ⅱ)。在必要时,可同时覆盖B族溶血性链球菌和CA-MRSA,可选药物包括:克林霉素(单用)、TMP-SMX或四环素类药物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及利奈唑胺(A-Ⅱ)。 ●目前不推荐用利福平(单药或联合)治疗SSTI(A-Ⅲ)。 ●对于复杂性SSTI住院患者,除手术清创和应用广谱抗生素外,应在培养结果得出前进行MRSA经验性治疗7~14天。 ●上述治疗均应根据患者临床反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仅供参考)IDSA MRSA指南解读

IDSA MRSA指南解读 仅限内部培训使用1

前言 ?医学时讯中“备注”部分为医学顾问对指南内容的进一步解读 ?指南中包含斯沃产品说明书以外的信息。切勿作为推广材料使用。 仅限内部培训使用2

背景介绍 ?是IDSA制定的第一个关于MRSA感染治疗的指南?所有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指南草案的准备和审核,并获得了外界同行的反馈意见。 ?指南得到了儿童感染病学会、美国急救医师学会和美国儿科学会的审核和认可,并在公布前经IDSA SPGC和IDSA主任委员会审核和批准。 仅限内部培训使用3

方法学 ?回顾和分析自1961年以来发表的数据。利用计算机对PUBMED数据库中1961~2010年的英文文献进行检索 ?重点关注人类研究,但也包括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和体外研究。一些国际会议摘要也包括在内 ?由于随机临床试验极少,很多治疗推荐根据观察性研究或小规模病例分析结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而制定。 仅限内部培训使用4

仅限内部培训使用5证据质量和推荐级别 证据来自以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为依据的权威 专家观点 III 证据来自≥1项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化临床试验;来自队列或病例对 照分析研究(最好来自1个以上中心);来自多时间序列分析; 或来自非对照性实验引人瞩目的结果 II 证据来自≥1项设计适当的随机对照试验I 证据质量 推荐使用的证据不足C 有中等证据支持推荐使用或反对使用的建议B 有充足证据支持推荐使用或反对使用的建议A 推荐级别 定义类别/分级

指南正文 ?药物评述 ?MRSA感染患者的治疗推荐 I. 在CA-MRSA时代,SSTIs的治疗 II. 复发性MRSA SSTIs的处理 III. MRSA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IV. MRSA肺炎的治疗 V. MRSA引起的骨和关节感染的治疗 VI. CNS MRSA感染的治疗 VII. 辅助疗法在MRSA感染治疗中的地位 VIII. 万古霉素剂量和监测的推荐 IX. 万古霉素药敏结果如何来指导临床治疗 X. 持续性MRSA菌血症及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处理 XI. 新生儿MRSA感染的处理 仅限内部培训使用6

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

危通社中文翻译版《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2016》 A. 早期复苏 1.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是医疗急症,建议立即开始治疗与复苏(BPS*)。 2.对脓毒症诱导的低灌注状态,建议在开始的3h内给予至少30ml/Kg的晶体液(强推 荐,低证据质量)。 3.完成初始液体复苏后,建议通过频繁地血流动力学评估以指导是否还需要输液 (BPS)。注:评估应包括彻底的体格检查、生理指标的评价(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体温、尿量和其他)及可获得的有创或无创监测参数 4.如果临床检查无法确诊,建议对血流动力学进一步评估(例如心功能评价)以判断 休克的类型(BPS)。 5.若预测液体反应性方面建议应用可获得的动态指标,其优于静态指标(弱推荐,低 证据质量)。 6.对于感染性休克需血管加压药物的患者,推荐初始平均动脉压(MAP)目标为65mmHg (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7.作为组织低灌注的标志,乳酸升高的患者建议利用乳酸指导复苏,使之正常化(弱 推荐,低证据质量)。 B. 脓毒症筛查以及质量提高 1.建议医院和卫生系统制定脓毒症的质量提高计划,包括在急重症患者、高危患者中 进行脓毒症筛查(BPS)。 C. 诊断 1.在不显著延迟抗菌药物启动的前提下,对疑似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建议使用抗 菌药物之前常规进行合理的微生物培养(包括血培养BPS)。注:合理的常规微生物培养应至少包括两种类型的血培养(需氧和厌氧)

D. 抗微生物治疗 1.在确认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后建议1h内尽快启动静脉抗菌药物治疗(强推荐,中 等证据质量)。 2.对于表现为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推荐经验性使用一种或者几种抗菌药物 进行广谱治疗,以期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体(包括细菌以及潜在的真菌或者病毒强 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3.一旦微生物学确认,药敏结果明确和/或临床症状体征充分改善,建议经验性抗菌药 物治疗转为窄谱药物(BPS)。 4.对于无感染源的严重炎症状态,不推荐持续全身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例如严 重胰腺炎,烧伤BPS)。 5.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应该基于目前公认的药效学/药代 动力学原则以及每种药物的特性进行优化(BPS)。 6.感染性休克的初始治疗建议经验性联合用药(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以针 对最可能的细菌病原体(弱推荐,低证据质量)。注:指南中对经验性、靶向\限定、广谱、联合、多药治疗均有明确定义(因篇幅原因,未做翻译)。 7.多数其他类型的严重感染,包括菌血症及未合并休克的脓毒症不建议常规联合用药 (弱推荐,低证据质量)。注:此处不排除多药治疗以增加抗微生物活性。 8.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脓毒症/菌血症,不推荐常规进行联合治疗(强推荐,中等证 据质量)。注:此处不排除多药治疗以增加抗微生物活性。 9.对于初始启动了联合治疗的感染性休克,建议在临床症状好转/感染缓解的数天内停 止联合治疗,进行降阶梯。这一条对靶向(培养阳性的感染)以及经验性(培养阴 性的感染)联合治疗均适用(BPS)。 10.对于大多数严重感染相关脓毒症以及感染性休克,7-10天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是足 够的(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11.以下情况建议长时程治疗:临床改善缓慢,无法引流的感染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相 关菌血症,部分真菌及病毒感染,或者免疫缺陷,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12.以下情况建议短时程治疗:有效感染源控制后,腹腔或者尿路感染相关脓毒症以及 非解剖复杂性肾盂肾炎的临床快速缓解(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13.对于脓毒症以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建议每日评估抗菌药物的降阶梯可能(BPS)。 14.建议监测PCT水平以缩短脓毒症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15.对最初疑似脓毒症,但随后感染证据不足的患者,PCT有助于支持停用经验性抗菌

MRSA感染治疗指南

指南精粹及解析之 MRSA 感染治疗指南 编辑:李妍 电话:(010)64036988-219 E-mail :liy@https://www.360docs.net/doc/bc6919389.html, 美编:王竞 此次IDSA 发布的MRSA 感染治疗指南具如下特点:①指南内容集中于MRSA 感染的抗 菌药物治疗,对于其临床表现、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等介绍较少;②以问答形式对临床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性强,便于参考查阅;③内容包括常见感染治疗与万古霉素应用两部分,未涉及其他可能存在MRSA 感染的情况(如发热伴粒细胞减少);④指南推荐了常见MRSA 感染治疗的首选与备选药物及其用法、用量和疗程,肯定了万古霉素主要治疗药物的地位,充分讨论了药物治疗问题,澄清了一些模糊概念,尤其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用法、剂量、疗效观察、药物浓度监测等做了充分说明,也对一些缺乏证据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如心内膜炎、骨髓炎治疗的最佳药物选择、疗程及是否须联合用药等。 该指南主要基于欧美国家的研究结果制定,我国医师在应用时,须注意以下问题:①我国分离的MRSA 以SCCmec Ⅲ型为主,耐药谱更广,对指南推荐的克林霉素、TMP-SMX 、庆大霉素及利福平等耐药率均较高,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敏感,应用时须参考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②指南制定者虽考虑了社区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差异,药物推荐也有一定指向,但未对二者作明确区分,而我国缺乏较大系列CA-MRSA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因此,社区感染 治疗须参考当地耐药监测与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③指南推荐的某些药物在我国尚无供应,如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特拉万星及替加环素等,其临床价值有待评估,而对我国临床常用的替考拉宁和去甲万古霉素等未作介绍;④指南中的药物推荐有些超越了药物适应证,如在化脓性骨髓 炎和关节炎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将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作为备选药物、在推荐达托霉素治疗心内膜炎时未区分病变部位左右侧定位等,须进行关注。[3810801] ●骨髓炎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清创和引流。抗生素最佳给药途径及治 疗时间尚不明确(≥8周,A-Ⅱ)。对于并发菌血症者,清除菌血症后应加用利福平。 ●化脓性关节炎应行关节腔引流清创,治疗3~4周(A-Ⅲ)。对于症状持续时 间较短(≤3周)且植入物稳定的早发(术后2个月内)或急性出血性人工关节感染,推荐初始行万古霉素或达托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其后予利福平联合氟喹酮、TMP-SMX 、四环素类或克林霉素治疗。若植入物不稳定、出现迟发感染或症状持续较久,应即刻清创并取出植入物(A-Ⅱ)。 ●当脊柱植入物早发感染(术后30天内)或位于活动性感染区域时,推荐初 始行万古霉素或达托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其后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对于迟发感染,在任何适宜的情况下均推荐取出植入物(B-Ⅱ)。 (下转A9版) ●对于化脓性蜂窝织炎门诊患者,在培养结果得出前,推荐针对CA-MRSA 行经验性治疗5~10天(A-Ⅱ)。 ●对于非化脓性蜂窝织炎门诊患者,推荐针对B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行经 验性治疗(A-Ⅱ)。对于β-内酰胺类药物反应不佳及伴全身毒性反应患者,建议对CA-MRSA 进行经验性覆盖。推荐治疗5~10天。 ●对于SSTI 门诊患者的CA-MRSA 经验性覆盖治疗,可选口服抗生素包 括: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唑(TMP-SMX )、四环素类和利奈唑胺(A-Ⅱ)。在必要时,可同时覆盖B 族溶血性链球菌和CA-MRSA ,可选药物包括:克林霉素(单用)、TMP-SMX 或四环素类药物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及利奈唑胺(A-Ⅱ)。 ●目前不推荐用利福平(单药或联合)治疗SSTI (A-Ⅲ)。 ●对于复杂性SSTI 住院患者,除手术清创和应用广谱抗生素外,应在培养 结果得出前进行MRSA 经验性治疗7~14天。 ●上述治疗均应根据患者临床反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对于接受抗生素治疗、伴严重局部或全身感染征象、对初始治疗反应不佳 者及出现暴发感染时,推荐行脓肿或其他化脓性SSTI 培养(A-Ⅲ)。 ●口服抗生素仅推荐治疗活动性感染,不推荐常规去定植(A-Ⅲ)。若应用 预防措施后感染仍复发,可联用利福平去定植(C-Ⅲ)。 ●若既往出现过1次以上MRSA 感染,不推荐在去定植前常规筛查培养,亦 不推荐在无活动性感染时行去定植后常规监测培养(B-Ⅲ)。 ●非复杂性菌血症成年患者应至少接受2周万古霉素(A-Ⅱ)或达托霉素静 注治疗(A-Ⅰ)。对于复杂性菌血症,据感染程度治疗4~6周。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成年患者,推荐6周万古霉素(A-Ⅱ)或达托霉素(A- Ⅰ)静注治疗。 ●对于菌血症或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不推荐在万古霉素治疗基础上 添加庆大霉素(A-Ⅱ)或利福平(A-Ⅰ)。 ●应进行临床评估明确感染源和感染程度,并清除其他部位感染(A-Ⅱ)。●推荐在初始培养阳性后2~4天再次进行血培养,其后根据需要进行,以明 确菌血症清除情况(A-Ⅱ)。 ●推荐对全部菌血症成人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优于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A-Ⅱ)。 ●若出现大型赘生物、治疗2周内发生1次以上栓子事件、严重瓣膜关闭不 全、瓣膜穿孔或破裂、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瓣周或心肌脓肿、新发传导阻滞及持续发热或菌血症等情况,推荐评估瓣膜置换术(A-Ⅱ)。 ●对于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推荐万古霉素和利福平联用≥6周,继以 庆大霉素治疗2周(B-Ⅲ)。推荐早期评估瓣膜置换术(A-Ⅱ)。 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对于住院治疗的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推荐在痰和(或)血培养结果 得出前行MRSA 经验性治疗(A-Ⅲ)。 ●对于医院获得性MRSA (HA-MRSA )或CA-MRSA 肺炎,若为敏感菌株,可 根据感染程度,行7~21天的万古霉素、利奈唑胺(A-Ⅱ)或克林霉素(B-Ⅲ)治疗。 ●对于伴脓胸者,应联用抗MRSA 治疗和引流(A-Ⅲ)。 骨和关节感染 重点推荐抗菌药物应用 我国不能直接照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肖永红 MRSA 感染 治疗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是对一线抗生素普遍耐药的一类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近15年来,社 区MRSA (CA-MRSA )感染逐渐增多,日益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侵入性感染危害严重。据统计,2005年,美国共发生94360例侵入性MRSA 感染,超过18000例死亡,其中多数为院内感染,约1/7为社区MRSA感染。 2011年1月4日,美国 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 )首次发布MRSA 感染患者的循证治疗指南,对多种MRSA 感染相关临床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包括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STI )、菌血症和心内膜炎、肺炎、骨和关节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推荐内容涉及万古霉素剂量和监测、万古霉素低敏感性MRSA 菌株感染的治疗及万古霉素治疗失败后的替代治疗等,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该指南的主要编写者之一,美国加州大学凯瑟琳·刘(Catherine Liu )说,MRSA 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常遇到困难。本指南为皮肤和各种侵入性真菌感染治疗建立了框架,其内容包含了最新的治疗信息,且推荐使用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在此,本报选取部分指南推荐内容进行介绍,并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肖永红教授进行要点分析及评论。

MRSA感染的治疗指南1

MRSA感染的治疗指南——IDSA2011指南简介 张士计 2013年整理 由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HICPAC)等联合制定了《IDSA2011指南》,该指南的目的是为成人及儿科医生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提供以证据为基础的指导建议,讨论MRSA导致的不同临床感染情况的处理方案。该指南未涉及以下内容:健康护理实践中,MRSA感染的预防策略(如主动监测、围手术期预 防等),社区暴发流行的处理。 MRSA感染的治疗指南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STI)、复发性SSTI、MRSA菌血症与心内膜炎、MRSA肺炎、MRSA骨关节感染、MRSA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联合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作用、万古霉素剂量调整与监测、万古霉素药敏试验、持续菌血症以及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处理、MRSA新生儿感染。 在美国侵袭性细菌感染中,MRSA感染的发生率占31.8%,远超其他 细菌感染的发生率。 MRSA肺炎 MRSA肺炎治疗中,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孰优孰劣呢?万古霉素难以穿透进入肺上皮细胞内液及肺组织,利奈唑胺在肺上皮细胞内液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就院内肺炎的临床治愈率而言,有研究显示两者无显著差异,两者的微生物清除率无差异,MRSA清除率也无差异。MRSA事后比较亚组分析显示,两者的临床治愈率和存活率有显著差异,但事后比较分析的局限性妨碍得出明确的结论。 此外,达托霉素不能应用于治疗肺炎,因其可被肺表面活性物质灭活,但可用于血行感染性肺栓塞。氟喹诺酮类对某些CA-MRSA有抗菌活性,但因潜在的耐药风险而不推荐使用。对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如需ICU治疗,有坏死或空洞性浸润,脓胸等情况,推荐针对MRSA经验性治疗,如果培养无MRSA生长,则停止经验性治疗,疗程一般为7-21天。 MRSA菌血症和心内膜炎 治疗MRSA菌血症和心内膜炎,可用静脉万古霉素(AII类证据)或静脉达托霉素6 mg/kg ,每天1次(AI类证据)。一些专家建议静脉达托霉素8-10 mg/kg。有人质疑庆大霉素或利福平作为辅助治疗的作用。一般不建议万古霉素加用庆大霉素(AII)或利福平(AI),因无有利的明确证据。万古霉素加用庆大霉素或利福平可增加毒性,庆大霉素增加肾毒素风险,利福平增加转氨酶升高的风险。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doc

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 推荐意见1:感染性休克以血流分布异常为主要血流动力学特点,应注意在整体氧输送不减少情况下的组织缺氧。(E级) 推荐意见2:应重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是一个进行性发展的临床过程,对这个过程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E级) 推荐意见3: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应尽早收入ICU并进行严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E级) 推荐意见4:早期合理地选择监测指标并正确解读有助于指导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E级) 推荐意见5:对于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密切观察组织器官低灌注的临床表现。(E级) 推荐意见6: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尽早放置动脉导管。(E级) 推荐意见7: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尽早放置中心静脉导管。(E级) 推荐意见8:CVP8-12mmHg、PAWP12-15mmHg可作为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目标,但应连续、动态观察。(E级) 推荐意见9:SvO2的变化趋势可反映组织灌注状态,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级) 推荐意见10: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时应该监测动态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C级) 推荐意见11:对于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病人,需动态观察与分析容量与心脏、血管的功能状态是否适应机体氧代谢的需要。(E级) 推荐意见12:对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积极实施早期液体复苏。(B级) 推荐意见13: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应达到:中心静脉压8-12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尿量≥0.5ml/kg/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70%。(B级) 推荐意见14:在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过程中,当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达标,而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仍低于70%,可考虑输入红细胞悬液使红细胞压积≥30%和/或多巴酚丁胺。(B级) 推荐意见15:复苏液体包括天然胶体、人造胶体和晶体,没有证据支持哪一种液体复苏效果更好。(C级)

感染性休克

近期,《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发表「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一文,现整理如下,供各位医生朋友参考。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是指严重感染导致的低血压持续存在,经充分的液体复苏难以纠正的急性循环衰竭,可迅速导致严重组织器官功能损伤,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与临床结果密切相关。为了进 一步提高我国急诊医师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特组织专家编写本指南。专家组参考了国内外感染性休克相 关指南的建议,并依托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以病理生理学发生发展为基础,制定规范化诊治方案的指导意见,为急诊科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指导。在指南内容编写过程中,当专家们意见不一致时,指南内容将优先 参考目前可获得的病理生理学相关证据。此外,由于不同地域和层级医院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指南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1. 概述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急诊患者中,% 在入住?4 h 内发生严重感染(severe ?sepsis),12% 的严重感染患者在入住 48 h 内发展为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平均高达 42. 9%,早期识别并启动 治疗可降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感染性休克是微生物与机 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变化的过程,从病原微生物感染、到早期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 response syndrome,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CARS),具有高度的异质性,需要在不同阶段个体化、同一个体阶段化调整和干预。因此,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干预应该是一个「边诊

英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指南

英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指南 经广泛查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相关文献综述,并进一步参考英国MRSA抗生素敏感性资料而制定本指南。对由MRSA引起的普通感染的治疗,携带点(carriage sites)MRSA的根除,外科病房感染的预防提出了一些建议。处理此类问题适用的现有几种抗生素以及将来可能适用的新情况。 内容: 1、基本情况介绍 2、英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生素耐药性的普遍性 3、糖肽类的使用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4.1 脓包和疖 4.2 溃疡和肿痛(sores) 4.3 蜂窝织炎和外科病房感染 4.4 静脉灌注点 5、尿道感染 6、骨骼和关节感染 7、菌血症和心内膜炎 8、呼吸道感染 9、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0、携带菌的根除 11、外科手术感染的预防 12、总结 注意:所述药物剂量均为成人剂量而非儿童剂量 1、基本情况介绍 英国MRSA感染控制指南曾经由英国抗菌化疗学会和医院感染学会在1986年和1990年联合出版,并在1998年联合感染控制护理协会出版一次。随着更新的抗生素,例如新糖肽类抗耐药菌抗生素替考拉宁(teicoplanin)、奎宁环基硫甲基普那霉素/二乙氨乙基-磺酰基普那霉素IA(quinupristin/dalfopristin)和利奈唑胺(linezolid)等授权使用,抗生素耐药性健康特别顾问委员会(Health’s Speci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SACAR)要求三家专业机构修订该指南。工作组尽可能地对三期临床试验中的非授权化学物纳入考虑范围。SACAR要求指南不能像以前的指南那样只专注于MRSA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而应扩大范围涵盖MRSA的实验室诊断和易感性试验。英国并不缺乏治疗MRSA的有效抗生素。本指南着眼于解决医院和社区内成年人和儿童MRSA感染的预防和治疗(MRSA的实验室诊断和易感性试验发表在December 2005 issue of JAC and guidelines for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MRSA in hospitals are due to be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文献检索从1998年到2003年,使用MEDLINE和EMBASE在线检索,设限范围人类研究和英文出版。 本指南的建议附有分类分级以标定支持该建议证据的水平和力度。分类采用SACAR和CDC的证据评级。每一建议根据现有的科学资料、理论原理、适用性和经济影响来分类,分类如下:IA. 强烈建议执行,有设计良好的试验、临床或者流行病学研究强烈支持; IB. 强烈建议执行,有一定的试验、临床或者流行病学研究支持,并有坚实的理论原理支持; IC. 应邀执行,只有在联邦或州的规则或标准授权下执行,或者代表制定的协会标准; II. 建议执行,有建议性的(非权威性的)临床或流行病学研究支持,或有某理论原理支持;未解决问题,没有可供建议,没有一致意见或功效没有足够证据。

IDSA MRSA指南

辉瑞抗感染领域医学时讯 2011年第2期大区医生专刊 编译:斯沃大区医生 审校:董荔

IDSA MRSA 指南导读: I.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 II.复发性MRSA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III.MRSA菌血症与感染性心内膜炎 IV.MRSA肺炎 V.MRSA引起的骨和关节感染 VI.中枢神经系统MRSA感染 VII.治疗MRSA感染时,辅助疗法的地位 VIII.万古霉素剂量和监测的推荐 IX.万古霉素药敏结果如何来指导临床治疗 X. 成人持续性MRSA菌血症及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处理XI. MRSA新生儿患者的处理 注意:本指南中涉及斯沃超适应症使用,仅供内部学习参考,切勿作为推广资料。

I. 在CA-MRSA时代,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的治疗 成人SSTIs患者 1. 对于皮肤脓肿,切开引流是首要的治疗(A-II)。对于单纯的脓肿或脓疮,仅切开引流 可能即已足够,在此组患者中,需要更多的数据进一步界定抗生素的作用。 2. 抗生素治疗,则推荐用于以下情况的脓肿:严重或广泛性的疾病(如涉及多个部位的感 染),或相关的蜂窝组织炎、体征和全身性疾病的症状快速进展,或相关合并症或免疫抑制,高龄,难以引流部位的脓肿(如脸、手和外阴部),伴发感染性静脉炎,单纯切开引流效果不佳者(A-III)。 3. 对于化脓性蜂窝织炎的门诊患者(如伴有脓性引流液或渗出液的蜂窝组织炎),等待培 养结果时,建议给予CA-MRSA的经验性治疗。对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可能是不必要的(A-II)。疗程建议5~10天,但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个体化。 4. 对于非化脓性蜂窝组织炎的门诊患者(如无脓性引流液或渗出和无伴发的脓肿),建议 经验性抗β-溶血性链球菌治疗(A -II)。CA-MRSA的地位尚不清楚。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和可能考虑全身毒性症状的患者,建议经验性覆盖CA–MRSA。疗程建议5~10天治疗,但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个体化。 5. 对于需经验性覆盖CA-MRSA的SSTI门诊患者,可选择的口服抗生素:克林霉素(A-II), 增效磺胺甲基异噁唑(TMP-SMX)(A-II),四环素类(强力霉素或美满霉素)(A-II)和利奈唑胺(A-II)。如需同时覆盖β-溶血性链球菌和CA-MRSA,则有以下选择:克林霉素单用(A-II)或TMP-SMX或四环素类联合β-内酰胺类(如阿莫西林)(A-II)或单独使用利奈唑胺(A-II)。 6. 利福平作为SSTI的单药或者是辅助性治疗均不推荐(A-III)。 7. 对于复杂性SSTI的住院患者(cSSTI定义为有深部的软组织感染,外科/创伤伤口感染, 大脓肿,蜂窝组织炎,感染性溃疡和烧伤感染),除了外科清创和广谱抗生素治疗之外,在未获得培养结果之前,应考虑经验性治疗MRSA,药物选择如下:静脉注射(IV)万古霉素(A-I),口服(PO)或IV利奈唑胺600mg,每天两次(A-I),达托霉素4mg/kg/次IV,每日一次(A-I),telavancin 10mg/kg/次,每日一次(A-I)和克林霉素600mg IV或PO每日3次(A-III)。对于非化脓性蜂窝织炎的住院患者,可考虑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唑啉),如无临床反应,则调整为对MRSA有活性的抗生素(A-II)。 疗程建议为7~14天,但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8. 在以下患者中建议进行脓肿部位和其他化脓性SSTIs分泌物培养:对于接受抗生素治疗 的患者,有严重的局部感染或系统疾病症状的,对于初始治疗无明显反应,和顾虑到菌株爆发(A-III)。 儿童SSTIs患者 9. 对于轻微的皮肤感染(如脓疱疮),及继发性感染性皮肤损伤(如湿疹,溃疡,或割伤), 可以使用2%莫匹罗星软膏外用(A-III)。 10. 四环素类药物不宜用于<8岁的儿童(A-II)。 11. 对于cSSTI的住院儿童患者,推荐万古霉素(A-II)。如果患者病情稳定,且没有伴发 的菌血症或血管内感染,若克林霉素耐药率较低(如<10%),可经验性使用克林霉素10-13mg/kg/次,IV q6-8h(40mg/kg/日),如是克林霉素敏感株则可调整为口服治疗(A-II)。也可选用利奈唑胺,≥12岁,600mg PO/IV q12h;<12岁,10mg/kg/次PO/IV

成人与儿童MRSA感染治疗指南2011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成人及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执行摘要 Catherine Liu,1Arnold Bayer,3,5Sara E. Cosgrove,6Robert S. Daum,7Scott K. Fridkin,8 Rachel J. Gorwitz,9 Sheldon L. Kaplan,10 Adolf W. Karchmer,11 Donald P. Levine,12 Barbara E. Murray,14 Michael J. Rybak,12,13 David A. Talan,4,5 and Henry F. Chambers1,2 1Department of Medicine,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2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an Francisco General Hospital, San Francisco, CA, 3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Harbor-UCLA Medical Center, Torrance, CA, 4Divisions of Emergency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Olive View-UCLA Medical Center, Sylmar, CA; 5Department of Medicine,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6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Johns Hopkins Medical Institutions, Baltimore, Maryland; 7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linois; 8,9Division of Healthcare Quality Promotion, Center for Emerging and Zoonotic Infectious Diseas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tlanta, Georgia; 10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Texas; 11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ine Center,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oston, Massachusetts; 12Department of Medicine,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ayne State University, Detroit Receiving Hospital and University Health Center, Detroit, Michigan; 13Deparment of Pharmacy Practice,Wayne State University, Detroit Michigan; and 14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Pathogens,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School, Houston, Texas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专家组发布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的循证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着眼于成人及儿童MRSA感染,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治疗建议。指南对MRSA感染相关的多种临床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包括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STI)、菌血症和心内膜炎、肺炎、骨关节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感染等。推荐内容涉及万古霉素剂量和监测、万古霉素低敏感性MRSA菌株感染的治疗及万古霉素治疗失败后的替代治疗。 执行摘要 MRSA是引起医院获得性与社区相关感染的重要原因。本文献是IDSA首次发布关于MRSA感染的治疗指南,其主要目的是,针对临床实践中某些在成人及儿童患者中最常见的MRSA感染相关的临床综合征,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建议。指南也发布了MRSA感染中

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完整版

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 疗指南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A.早期复苏 1.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是医疗急症,建议立即开始治疗与复苏(BPS*)。 2.对脓毒症诱导的低灌注状态,建议在开始的3h内给予至少30ml/Kg的晶体液(强推荐,低证据质 量)。 3.完成初始液体复苏后,建议通过频繁地血流动力学评估以指导是否还需要输液(BPS)。注:评估应包 括彻底的体格检查、生理指标的评价(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体温、尿量和其他)及可获得的有创或无创监测参数 4.如果临床检查无法确诊,建议对血流动力学进一步评估(例如心功能评价)以判断休克的类型 (BPS)。 5.若预测液体反应性方面建议应用可获得的动态指标,其优于静态指标(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6.对于感染性休克需血管加压药物的患者,推荐初始平均动脉压(MAP)目标为65mmHg(强推荐,中等证 据质量)。 7.作为组织低灌注的标志,乳酸升高的患者建议利用乳酸指导复苏,使之正常化(弱推荐,低证据质 量)。 B.脓毒症筛查以及质量提高 1.建议医院和卫生系统制定脓毒症的质量提高计划,包括在急重症患者、高危患者中进行脓毒症筛查 (BPS)。 C.诊断 1.在不显着延迟抗菌药物启动的前提下,对疑似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建议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常规进行 合理的微生物培养(包括血培养BPS)。注:合理的常规微生物培养应至少包括两种类型的血培养(需氧和厌氧) D.抗微生物治疗 1.在确认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后建议1h内尽快启动静脉抗菌药物治疗(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2.对于表现为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推荐经验性使用一种或者几种抗菌药物进行广谱治疗,以期 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体(包括细菌以及潜在的真菌或者病毒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3.一旦微生物学确认,药敏结果明确和/或临床症状体征充分改善,建议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转为窄谱药 物(BPS)。 4.对于无感染源的严重炎症状态,不推荐持续全身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例如严重胰腺炎,烧伤 B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