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飞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除此之外,由于弹丸绕极轴(即弹轴)和绕赤道轴(即过质心且垂直 于弹轴的某一轴)的转动等原因,又产生了极阻尼力矩Mxz、赤道 阻尼力矩Mzz、马格努斯力Rz和马格努斯力矩My等空气动力和力 矩。下面分别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及其表达式。
• 2.1.1 切向阻力Rx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式中,Cy称为升力系数,它主要是弹形、马赫数Ma和章动角δ的 函数,而C′y(Ma)则为升力系数导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2.1.3 翻转(或稳定)力矩Mz及阻力臂h
• 1.俯仰力矩Mz • 如图2-2所示,对旋转弹而言,R作用在质心与弹顶之间,力矩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式中,h0为头部底至质心的距离,如图2-7所示;hr为头部长 ,hr=xd,x为相对头部长。
• 实际上,弹丸的阻力作用中心(简称阻心)位置,不仅随Ma变化而 变化,而且也随攻角δ的不同而不同。图2-8是用相对头部长x= 2.5、圆弧部半径ρ=6.5d、圆柱部长为2.5d的旋转弹丸在风 洞中的试验结果。
• 图2-8(a)表示用同一个弹丸在v=1100m/s时做风洞试 验,当δ由0°变至10°时阻心的移动情况。当δ<4°时,阻心 位置变化很小;当δ>4°后,变化速增;至δ=10°时,阻心也 向弹底移约d/2。由图2-8(b)可知,当δ=0°时,v0由 400m/s变至1100m/s,阻力向弹底移动约d/2,即阻 心随Ma的增大而向弹底移动。
z的作用效果是使弹轴与弹速矢量的夹角δ增大,故称Mz为翻转力矩 ;对尾翼弹而言,R作用在质心与弹尾之间,力矩Mz的作用效果则 是使δ减小,故称Mz为稳定力矩。Mz又称为俯仰力矩。 • 当不考虑后面所述的马格努斯力时,由于R位于弹轴与弹速矢量组成 的平面,即阻力平面(或称攻角平面)内,故矢量Mz与该平面垂直 。
• 切向阻力Rx又称迎面阻力,它总是与速度矢量v反向,故其作用效 果总是使v减小。与前面一样,用量纲分析法,可以得出迎面阻力
• Rx=ρv2/2*SCx(Ma,δ)(2-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δ≠0°时的阻力系数Cx,不仅是马赫数Ma的函数,也是章动角δ 的函数。根据试验,可以相当准确地用互相独立的两个函数Cx0( Ma)和fx(δ)的乘积来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2.1.4 极阻尼力矩
• 弹丸绕弹轴(又称极轴)旋转时,由于空气的黏性,带动弹表面的边 界层一起旋转(图2-9),消耗弹丸的能量,使弹丸自转角速度逐 渐减缓。这个阻止弹丸绕其轴旋转的阻力矩叫作极阻尼力矩Mxz, 其表达式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2.1.5 赤道阻尼力矩
• 弹丸围绕其赤道轴(过质心并与弹轴垂直的轴)摆动时产生阻滞,其 摆动的力矩称为赤道阻尼力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摆动时,其迎向空气的一面压缩空气使压力增大, 另一面则空气稀疏,压力减小;另一方面是由于空气的黏性在弹丸表 面两侧产生阻止其摆动的摩擦力偶。阻滞弹丸摆动的压力偶和摩擦力 偶的合力矩就是赤道阻尼力矩Mzz,其表达式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2.1.6 马格努斯力及马格努斯力矩
• 马格努斯力和力矩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下面仅做传统的解释:由于 空气黏性,产生了随弹体自转的、包围弹体周围的一薄层空气(边界 层)的阻滞,如图2-10(a)所示。又由于有攻角δ存在,而在 与弹轴垂直方向上有气流分速v⊥=vsinδ向弹体吹来。
• Cx(Ma,δ)=Cx0(Ma)fx(δ)(2-2) • 由于阻力的指向与δ的正负无关,因而fxδ()是δ的偶函数。由空气动
力学的分析,当δ不大且不在跨声速时,有 • Cx=Cx0(1+Kδ2)(2-3) • 式中,δ的单位为弧度。根据试验,攻角系数K对于一般旋转弹来说
近似在15~30的范围内变化;对于尾翼弹,K值可达40左右。 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试验或有关资料确定。
第2章 弹丸飞行稳定性
•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动力和 力矩
• 2.2 旋转理论 • 2.3 膛线缠度公式及其应用 • 2.4 旋转弹围绕质心运动对质心运动的影响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当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即攻角δ≠0°)时,弹丸由于迎气流面 积变大,空气的阻滞作用加强,尤其在超声速时弹头波不对称,迎气 流面的激波较背气流面的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亚声速还是超 声速,总阻力均显著加大,空气对弹丸作用力的合力R也不再与弹轴 ξ及速度矢量v共线反向。对于旋转弹及尾翼弹,R的作用点即压力 中心(或称阻心P)则分别在弹顶与质心O′之间及弹尾与质心O′之 间。R的指向不与ξ和v平行,而是以速度矢量v为准向弹顶一方偏 离,如图2-2所示。这一方面使R在沿速度矢量v的方向及垂直于 v的方向分别产生了分量,即切向阻力Rx和升力Ry;另一方面, R对质心产生了力矩(称为静力矩)Mz。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2.阻力位置及其变化 • 阻力臂h的计算常常是用经验的高巴尔公式来估算。 • h=h0+0.57hr-0.16d(圆弧形头部) • h=h0+0.37hr-0.16d(锥形头部) • (2-2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弹轴与速度矢量不重合时的空气 动力和力矩
• 图2-3给出了某旋转弹(l=3.8d)由风洞试验测出的Cx0 (Ma)-Ma及Cx-δ曲线。其中K=16.4,显然,由公式( 2-3)知,当δ=14.3°时,Cx=2Cx0,迎面阻力增大一 倍。
• 2.1.2 升力Ry
• 升力Ry与弹丸速度矢量v垂直,它的作用效果是使v改变方向,其 表达式可写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