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函数零点教学的一点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函数零点”教学的一点思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田载今

在课题的第五次研讨会上,有甲、乙两位老师上了“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研究课。

老师甲问:“函数的零点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这个函数的零点

是。”老师说:“请你再考虑一下你的回答是否准确。”这个学生有些茫然,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教科书中对函数的零点的叙述,即使0的实数叫做函数

的零点。这个学生似乎有所觉悟,他不大自信地说:“应该说是吧?”老师立即予以肯

定,他说:“对!是一个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数。请同学们注意:函数的零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数。”

老师乙也强调“函数的零点并不是点而是实数,它就是方程0的实数根,方程0有几个实数根,函数就有几个零点。反过来,函数有几个零点,方程0就有几个实数根。”

听课后,我发现两位老师都在刻意地强调函数的零点不是点而是数,其主要原因是受教材对零点的诠释的影响。教学中这样做是否妥当呢?为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1.从数学知识的角度来分析

数轴是“数形结合”的典型例子。实数集合与数轴上全部点的集合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个实数都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不同的实数对应不同的点,反之亦然。因此,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可以统一起来认识的,或者说它们是同一对象的两种表现形式。例如,“区

间中的一个点”与“一个大于且小于的实数()”是对同一对象的两种说法,两者并不矛盾。

再看函数的零点这个概念的产生背景。研究连续函数时,人们发现一个几何事实:如果一段连续曲线上的每个点都有不同的横坐标,曲线的两个端点的位置分别在轴的上、下(或下、上)两侧,那么这段曲线上一定有恰在轴上的点。根据函数与图象的关系可以看出:

由这段曲线上每个点都有不同的横坐标,即对同一只有唯一确定的与之对应,可知曲线是一个函数的图象;设其左右端点的横坐标分别为a和b,由这段曲线连续,可知函数在区间上连续;由两个端点分别在轴的两侧,可知和正

负相反;又由曲线是连续的,可知连接两个端点的曲线必然要经过轴,即曲线与轴一定有公共点,设这样的点的横坐标为。由于曲线是函数的图象,所以一定有()。于是人们得出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一个性质:如果函数在区间上连续,并且<0,则存在,使得。

虽然上述几何事实是直观易懂的,但是不直接利用几何直观而严格证明上述性质却不是简单的事,直到有了抽象的实数理论后,人们才使用区间套定理和函数连续的定义完成这个证明。如果认真地思考区间套定理和的连续定义,你会发现它们都具有明显的

几何背景,与数轴上的点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性质从发现到证明都与“形”密切相关。对于连续曲线与轴的公共点,因为,所以称这点为函数

的零点,这是零点概念的最初由来。上述性质被称为连续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以它为基础可以进一步证明连续函数的其他性质(介值定理等)。

从几何角度说,由于知道零点一定在轴上(纵坐标为0),只要再知道横坐标就可以确定它的位置,所以人们关注的只是零点的横坐标这个数。从方程角度说,由于函数

的零点的横坐标满足,即是方程的根,解方程就是求出的

值,所以人们关注的仍是零点的横坐标。因此,对于零点的另一种解释为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所说的那样,也即指函数图象与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这是零点概念的另一说法的由来。

按照函数的零点是实数的说法,的零点就是的实数根。于是当然有“方程0有几个实数根,函数就有几个零点,反过来也成立”的结论。可能有人会说:按照函数的零点是点的说法,就可能出现实数根与零点的个数不一致。例如,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二重根),而函数的图象(抛物线)与轴只有一个公共点(1,0)。

如果了解数学中对于零点的进一步规定,就会认识到上述问题并不难解决。对于零点也有类似重根进一步的定义:设是正整数,如果及它的1~()阶导数在处的值都等于0,而的阶导数在处的值不等于0,则点(也可以认为是实数)称为函数的重(次)零点。例如,函数及它的一阶导数

在时都等于0,而二阶导数,所以点(1,0)是函数的2重零点。

正如可以把重根看作个相等的根一样,也可以把重零点看作个相同的零点,于是无论把零点作为实数还是作为点,都可以把函数的零点和方程的实数根一一对应起来,而不会出现两者个数不一致的现象。

由上可知,从数学本质上看,因为数轴上的点与实数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而直角坐标系中轴就是一条数轴,所以“零点是点”和“零点是实数”并不矛盾,它们分别是从“形”和“数”两个角度对零点概念的刻画,两者是和谐的。

2.从高中数学教学的角度来分析

高中数学教材中,零点的概念出现在连续函数的性质——零点存在性命题之中,这个性质又是为后续内容“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服务的,而教材安排二分法这个内容是为反映方程与函数的联系,体现函数的应用。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函数,而零点只是内容中涉及的一个附属于函数的小概念,并不属于教学重点,所以不需加以细致的讨论。

教材中对上述零点存在性命题的讨论是以函数图象为基础的,这是因为此前还未出现连续函数的概念,不可能以有关连续的定义来进行推理,而只能以依靠直观图象来讲道理。因此,从学习这个命题的过程来说,零点的几何意义(即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在认识命题中的作用要远比零点是方程的实数根更重要。一般说,从“形”到“数”,即先认识零点的几何意义,后联系到实数根,是自然顺畅的认识过程。

实际教学中,很多同学对于“零点不是‘点’”感到很别扭,这不仅是因为“零点”一词中有“点”这个字,容易使他们把以往对“点”的几何意义的印象迁移到零点上,更重要的是认识零点这个概念时所经历的过程给他们以深刻印象。对于学生认为明明是“点”或者说与“点”有密切联系的数学对象,说到它时却偏偏要回避“点”,学生又怎能不感到别扭呢?然而教科书这样写,老师教师又格外这样强调,于是学生会在不明白道理的情形下只好别扭地就硬记住它吧。但是,随着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学生逐渐会认识到这样刻意的强调实际上是多余的。

3.几点看法

(1)函数的零点具有“形”与“数”两方面的含义,是个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的数学概念,应将两方面联系起来。

(2)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函数的零点的认识是一个先认“形”后认“数”的过程,几何直观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3)现行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的零点不是一个核心概念,学生只要能从形和数两方面对它有基本了解即可,其作用是服务于进一步认识函数与方程的联系。

(4)现行高中数学教学中,不需要强调“函数的零点不是点而是数”,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上,而不要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过分纠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