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细菌耐药性检查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降低,则产生耐药,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中PBP转变 为PBP2a。大肠埃希菌中PBP3改变,引起对头孢氨苄 和其他头孢抗生素耐药 。 6.肠球菌van基因编码产生肽聚糖上一种前体蛋白,阻 碍万古霉素和肽链间相互作用而导致耐药。
21
细菌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22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 一、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 • 二、β-内酰胺酶检测
3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
• 经常更新和发布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药敏试 验的药物选择和报告指南,
• 可供我们参考。该指南将抗菌药物分成A、B、 C、U四组(表8-11、12):
diffusion method) • 3、E试验(Epsilometer test) • 4、最低杀菌浓度测定(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 5、联合药敏试验(test of antibiotic combination)
9
左起第四管为药物最低浓度而肉眼无细菌生长,即待测菌的 MIC 为 16mg/L
• (1)A组:为常规药敏试验的首选药物,其 结果也应常规报告。
4
• (2)B组:包含一些临床上重要的特别 针对医院感染的药物,亦可作为首选药 物,但只是选择性地报告给临床,当细 菌对A组同类药物耐药、特定的标本来 源、多种细菌感染、多部位感染等情况 也应报告B组药物的敏感结果。对A组药 过敏、耐受或无效的病例和以流行病学 调查为目的向感染控制部门报告。
– 碘淀粉测定法(iodometric test) – 头孢色原菌素纸片法(nitrocefin test)
细菌的外膜上特殊的药物泵出系统 使菌 体内的药物浓度不足导致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外 膜上有一种蛋白OprK,泵出多种抗生素 ,是产 生耐药的重要机制 。
19
细菌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通过靶位的改变使抗 生素不易结合,是耐药发生的重要机制。
1.核糖体靶位酶亲和力的改变导致对四环素、 红霉素、喹诺酮、氨基糖苷类、甲氧嘧啶、磺 胺类抗生素耐药 。
17
细菌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 灭活酶和钝化酶的产生 1.β-内酰胺酶 水解药物β-内酰胺环使酰胺
键断裂而失去抗菌活性 。 2.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有3类:乙酰转移酶
(AAC)、磷酸转移酶(APH)、核苷转移酶 (AAD),分别通过乙酰化作用、磷酸化作用、 核苷化作用灭活此类抗生素。 3.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4.红霉素酯酶和其他灭活酶
5
• (3)C组:为一些替代性或补充性的抗菌药 物,可在以下情况选择并进行试验:医院内 潜在有对数种基本药物耐药(特别是耐同一 类药物,如β-内酰胺类或氨基苷类)的菌株 的局部流行或广泛流行;治疗对基本药物过 敏的患者;治疗特定致病菌的感染(如选择 氯霉素用于肠道外分离的沙门菌属的感染和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的感染)和以流行病学 调查为目的向感染控制部门报告。
第七节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和细菌耐药性检查
1
•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t, AST) 是对敏感性不能预测的临床分离菌 株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选择治疗 药物和了解区域或医院内常见病原菌耐 药性变迁,有助于临床经验性治疗选药。
2
药敏试验用药的选择
• 药敏试验用药需综合考虑下列因素:①根据本 地致病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调查结果,分析 感染常见菌以及它们的耐药模式,选取对当地 流行株敏感的抗菌药物;②不选择细菌所具固 有耐药的抗菌药物如革兰阴性杆菌对万古霉素 固有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氨曲南固有耐药; ③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④选用价格 便宜、供应充足的抗菌药物。
• 2、血清抗菌活性测定(serum antimicrobial avtivity)
16
产生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对细菌产生巨大的 选择压力(selective pressure),使那 些原来只占极小比例的耐药菌(10-6~109,自发突变频率),迅速繁殖。
动物很可能是一个蓄积耐药细菌,并向 人体传递耐药细菌的储蓄库。
6
• (4)U组: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抗 菌药物(如呋喃妥因和某些喹诺酮类药 物)和针对一些特定的泌尿道致病菌 (如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
7
抗菌素抑菌杀菌作用
8
常用敏感性试验的方法
• 预测治疗效果的试验:
• 1、稀释法(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 2、K-B纸片琼脂扩散法(Kirby-Barer disc agar
18
细菌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 抗菌药物渗透障碍
对革兰阴性菌而言,外膜的通透性对药物进 出菌体至关重要。亲水性的药物通道蛋白为 OmpF 、OmpC 和PhoE。抗生素可以直接扩散进 入膜内并到达菌体内相应作用部位 。疏水性越强 的抗生素 、带负电荷越多的抗生素分子 、较大 的药物分子也不易通过 。外膜蛋白的缺失可导致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
2.核糖体位点的改变引起对大环内酯类和林可 霉素类抗生素耐药 。
3. DNA螺旋酶的改变是对喹喏酮类抗生素耐药 的重要机制 。
20
细菌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4.核酸合成途径中序列靶位酶的改变 对磺胺-甲氧嘧啶
耐药,二氢叶酸还原酶改变致甲氧嘧啶耐药。 5. PBP发生改变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能结合或亲和
10
11
• K-B法试验程序
挑取菌落 转种肉汤
比浊
涂布平板上 放置药敏纸片 量取抑菌圈大1小2
1、常见菌 2、苛氧菌 3、厌氧菌 4、酵母菌 5、真菌
• E试验法
13
•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意义 • 联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菌试验 • 最低杀菌浓度测定
14
15
常用敏感性试验的方法
• 监控治疗效果试验:
• 1、血清抗菌药物浓度测定(serum antimicrobial leve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