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的方言说唱艺术 “活化石”——答嘴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的方言说唱艺术
“活化石”——答嘴鼓
许隽姝
答嘴鼓,原先在民间被称为触嘴古,又名拍嘴鼓,答嘴歌,是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地区和台湾省的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
现今的“答嘴鼓”这个名称是由老艺术家蓝波里(原名宋集人)先生于1971年起的。
在港澳地区以及讲闽南方言的海外侨胞中也一直流传。
台湾人民至今还叫它“触嘴古”。
在闽南方言中,“触”(音dā),是抵触、顶撞的意思;“触嘴”,是斗嘴,或说舌战之意;古就是讲古、讲故事的意思。
可以这么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两人互相戏谑论争凑成的风趣故事就叫触嘴古。
有人根据上述情况推理认为答嘴鼓是触嘴古的变音,写成文字应该是:“答嘴古”而不是“答嘴鼓”,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因为答嘴鼓或拍嘴鼓的“鼓”改为“古”只能表达“讲古”即讲故事的意思;只有用“鼓”字才能表达它的真正含义。
理由有两个:其一,在闽南方言中,“嘴鼓”也作“腮”、“嘴巴”解。
答嘴鼓也可解释为专靠嘴巴对答,以语言风趣取胜,内容不一定都是“古”(故事)。
这充分表明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其二,它在历史上曾经用过鼓。
解放前的和尚、道士做法事穿插这种形式时,曾使用扁鼓、小钹、品箫、南嗳、大吹等乐器,作为段落间的间奏,并以扁鼓做指挥、打拍子,也有像天津快板那样作简单伴奏的。
这说明它同鼓是有关联的。
答嘴鼓的起源、沿革没有文字记载,但起源于宋、元时代的梨园戏及稍后的高甲戏丑角的插科打诨与答嘴鼓有密切的渊源。
不过老前辈比较一致地认为它是由市声发展而来的。
市声就是城市大街小巷、市场上做生意、叫卖声。
自古以来在闽南地区,民间卖艺的、卖药的、杂耍弄棒的“走江湖”人在招揽生意时,说的话都讲究押韵,即兴发挥,如同顺口溜一样,牵声拔调,琅琅上口,便于吸引行人的注意力。
例如卖艺的:“拳头卜会,在咱本地,功夫要好,在咱本岛。
小弟则(才)初学,基础淡薄薄(一点点),今日关帝爷面前舞关刀,提出来逐个作参考,有好列位汰阿佬(不用夸奖),有错就请在座父老多多指导。
”
又如小贩的叫卖声:“杨梅真便宜(ggi)啦,一斤五占(分)钱(zní)啦,要买紧来试(cì)啦,不买是无时(sí)啦。
”“高丽(卷心莱)较水旦(dnua)啦,要买着来看(knua)啦。
”等等。
后来,在市声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念四句”的韵语形式,也叫“四句念”,就是每项事情都要念上四句,民间操办红白喜事中也都要即兴“念四句”。
在闹洞房婚俗中,也常用“说四句”这一糅合答嘴鼓韵味的语言来贺喜逗趣。
例如新娘入洞房时的“念四句”是:“双脚踏入来,交椅两边排。
新娘是天使,女婿状元才。
”
由于“念四句”在民间广泛流传,逐渐被运用在人们日常谈天说地的戏谑论争。
有些词往往是由说者随机应变,即兴而编以抒其情、助其趣。
它要求双方反应灵敏,口舌流利,如一方接不下去,就会引起哄堂大笑,在闽南民间,也叫“练仙拍嘴鼓”。
因之,“练仙拍嘴鼓”
也就成为“聊天”、“闲谈”的代名词。
经过民间这样的长期流传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就有拍嘴鼓、触嘴古、答嘴歌等地方曲艺形式。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军进驻台湾,将士多为闽南人,“念四句”也传至台湾,当地称为“四句联仔”,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台湾当地的“触嘴古”,有这样一段台湾传统的答嘴鼓:
“小娘约在后壁沟,假意搬椅去梳头,搭心(贴心人)若来着咳嗽(做暗号),哥仔招手娘点头。
”由此可见它与闽南的“答嘴鼓”形式上是相同的。
答嘴鼓的艺术特点是用韵语对话为形式,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来引入发笑,在笑声中传达一定的主题。
它采用的是二人对口争辩的形式,近似北方的对口相声,但又不尽相同。
它的对白是严格押韵的韵语,语言节奏很强,有些象北方的数来宝,只是不用击节乐器,完全依靠表演者的嘴上功夫来完成。
也有单人摹拟双人对话的答嘴鼓,像是单口相声,实质上还是对口的内容。
答嘴鼓与相声的区别在于;相声除了对口,还有单口和多口相声,答嘴鼓只有对口;相声的文字体裁属于散文体,对于文字对白方面没有特别的要求,而答嘴鼓则突出了闽南方言韵脚比普通话丰富的特点,利用这个来凑韵,创作中要求—律是韵文,严格要求句句押韵;相声要靠语言构成“包袱”,引人发笑。
答嘴鼓则一般只凭语言的风趣、幽默来构成笑料,并主要依靠韵语的巧妙运用吸引听众。
答嘴鼓以笑作为艺术手段,以幽默、风趣为艺术手法,给人以美的感受,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因此很受群众的欢迎,男女老少都爱听,因而在闽南地方的不少戏曲中也就吸收了答嘴鼓作为其中的表演形式。
例如,梨园戏《桃花搭渡》中:
桃花:你耳朵塞土听不着?
渡伯:原来要问“洛阳桥”。
桃花:心急偏遇耳聋翁!
渡伯:要到洛阳找阿公。
桃花:年高耳聋难参详!
渡伯:年糕倒落伶仃洋?可惜,可惜。
桃花:越讲越错气煞人!
渡伯:要酱要醋求四邻?你没钱买吗?
特别是在高甲戏及提线木偶戏等剧种的丑角表演中,通过进一步强化答嘴鼓的运用,充分发挥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以夸张的方式来插科打诨,来取得更好的演出效果。
例如形容女子美貌时的对答:
乙:你这狗奴才,本公子差你去探听看睐,看那小娘囝生成啥么体态,姿色好抑坏。
阿你全无讲我知(zai),直透咧拖物代!
甲:公子阿,慢吞会食无份,若论这小娘囝是二八正青春,面似桃花免抹粉,眉如新月初出云,脚穿弓鞋缚三寸,双手白白真幼润,特别是见人的时阵,目尾一拖嘴一吻,哎哟,伛偻看着不会含唇,艄公看着不会驶船,西公看着不会引魂,箍桶的看着煞不会箍屎尿盆。
公子你若看着呀,规股人(整个人)会煞蛲蛲颤哦!
又如高甲戏《连升三级》中的:
秋红:……像你这般“才子”啊,狗看见退三步,人看见大呕吐,鬼魂看见惊得逃入墓!
这样一种被引用到戏文里的答嘴鼓对白,采用了十分夸张的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地描
绘了被形容的人物形象。
这一类“笑料”组织的喜剧性艺术手法称之为“郑笑科”,穿插于节目中,使观众不断发笑,调节了情绪,提高了演出的效果,成为这些地方戏曲的十分显著的特点。
在戏曲中运用的答嘴鼓除高度夸张外,还普遍运用谐音如“过渡”、“过路”(《桃花搭渡》)“白灯”、“白丁”(《连升三级》):正话反说(如说:“通人拢〈都〉惊某〈老婆〉,只有阮某无惊我”);虚张声势(如:“你咯勿从我就无客气,今仔日猫食盐存死,我就是敢共你……共你,跪落去!”)等等一些艺术的手法,突破了以往的“念四句”的局限,使得表现的人物更加形象化,更为丰满。
民间有句俗话叫:“嘉礼讲撖古,老戏设查某。
”嘉礼就是提线木偶戏(傀儡戏),老戏指的是梨园戏。
讲撖古(ham goo)意思是讲虚构的夸张的故事,设查某(siāt za bboǒ)就是形容编出来的笑料竟能使妇女信以为真。
这充分说明了答嘴鼓在闽南地方戏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由于答嘴鼓的创作通常都源于生活,反映社会现实,有很多的创作往往是由说者随机应变,即兴而编所形成的,因此在戏曲表演中的形式比较自由,表演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即兴创作,以达到所需的效果。
有个民间故事说:古时候有个员外,很吝啬,做生日演木偶戏,既舍不得让艺人吃饱,又要求演很长时间。
艺人演不下去了,员外才勉强叫家丁用盘子装了几块粿给艺人吃,但一人拿一块就完了。
艺人还想再要,员外不给,艺人很气愤,于是在接下来的演出当中便出现了以下场景:只见台上两个木偶对阵,甲把大刀劈过去,乙只避开但不招架,答嘴鼓也就开始了:
甲:呔!你这死番就大“番汰”(huan tai不懂规矩),我劈去你怎样无架来?
乙:咳!你都勿知(zai),我家王爷真kiap赛(吝啬),否油兼厚滓(gao dai),勿互(让)人吃又勿互人歇,垃圾饭配垃圾菜(饭菜太差),食未饱就将我推出来,这阵我妖尬(饿得)连人都倚勿在(站不稳),哪有力通你相抬(撕杀)?
甲:既是如此,准你挂免战牌,就叫番王亲自出来,我要将伊拍(打)死倒头埋!
通过这种戏谑的方式、辛辣的语言,将吝啬的员外给骂了一通。
传统的答嘴鼓节目有《乌猫乌狗》、《鸦片歌》、《瞎子哑吧打架》等,抗战前曾被录制成唱片。
在海峡两岸的曲艺工作者的努力下,答嘴鼓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但是由于两岸长时间的隔绝,因此闽台两地的艺术风格便有了些许的不同。
台湾的“触嘴古”保留了一贯的戏谑论争的特色,着重于镖笑,讲花(搞笑)的方面,而且很多是为商业服务的,用于商业的广告宣传,因此虽然很注意语言的运用,注意押韵,注意挖掘民间传统的谚语、俚语以及“装笑科。
的表现,也借鉴了相声的说、学、逗、唱等技巧,出现了《夫妻相骂》、《世俗人生》等比较有影响的现代作品,但总体来说内涵缺乏深度,在故事情节,人物刻划方面依旧有所欠缺。
而厦门的答嘴鼓在以蓝波里、林鹏翔先生为首的老一辈曲艺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早在50年代就出现了《鳖追飞机》、《笑什么》《女队长》等一批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70年代以后,又借鉴相声艺术的利用语言来构成“包袱”的手法,创作出了《庆新春》、《中秋月圆》《唐山过台湾》以及《台北飞来的新娘》《吴真人》等新颖成熟、烩炙人口的作品。
台湾民俗曲艺专家陈建铭教授也认为厦门的答嘴鼓比台湾的“拍嘴古”、“触嘴古”不管在形式或内容上都有独特的风格。
如今,答嘴鼓这一艺术形式已经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局面,不仅拥有自己的创作队伍、评
论队伍和演出队伍,而且拥有了更加广大的观众,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作为一种完整的曲艺形式定型收进了《中国曲艺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中国艺坛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作者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