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演变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演变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演变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至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

1. 先秦至汉: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审美观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在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人们注重表现自然形态的美,追求形式上的对称、平衡和协调。

同时,这个时期的审美观也强调“礼乐文化”,即通过艺术表达对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推崇。

2. 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审美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强调个性化和情感表达。

玄学的兴起也对艺术审美产生了影响,艺术家们开始追求简约、超脱和自然的风格。

同时,佛教文化的传入也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如壁画、石刻等。

3. 唐宋元明清: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审美观逐渐走向成熟和多元化。

唐代追求“雄浑壮丽”,宋代则注重“写实主义”,元代则以“文人画”为代表,强调笔墨情趣,明清时期则出现了“实学思潮”,强调艺术的实用价值和科学精神。

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化交流也带来了新的艺术风格和思潮,如佛教艺术的传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等。

4. 近现代: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审美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影响,人们开始追求“新文化”和“现代性”。

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各种新的艺术流派和风格,如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

同时,这个时期的审美观也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开始注重个性和创新。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受到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__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_中和与神妙案例

第六章__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_中和与神妙案例

古人对此颇多论述,兹举几例: 宋代的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诗者,述事以寄情。 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 人深也。如将盛气直述,更无余味,则感人也浅,乌能使 其不知手舞足蹈?”
明代钟惺在《文文瑞诗议序》中论道:“诗之为教, 和平冲淡,使人有一唱三叹,深永不尽之趣。”“哀乐含 情,妙在都不说破。” 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善言情者,吞吐 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 清代的叶燮在《原诗· 内篇》中写道:“诗之至处,妙 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
2、中和作为审美形态的核心内涵
中和作为审美形态的核心内涵,集中表现出 对审美对象、审美心态、审美主客体关系所应有 的审美尺度、审美理想的价值确认。中和是主体 在审美活动中所实现的和谐、顺遂的人生境界的 体现。 在中国古典美学历史上,中和的核心内涵具 有统摄其他审美范畴的总体意义。“情志”、 “文质”、“格调”、“虚静”、“比兴”、 “意境”、“含蓄”、“巧直”、“意采”等都 与“中和”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3、中和是一种整体效果,一种在整体上均衡、 和谐的状态。因此,在人生实践和审美活 动中的中和之美,就是要求注重整体,不 允许有某个局部过于突出,使得整体反而 为之黯淡,更不允许有某个部分与整体格 格不入,破坏整体的统一;如果出现这种 不和谐的情况,就会对它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之服从整体的中和之美的需要,或者为 了整体效果的需要而舍弃局部。
三、中和的审美特征
1、中和强调适度 2、中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3、中和的最根本、最高层次上的特征,就是天人 合一,这是中国审美文化之魂
1、中和强调适度
第一、 情感的适中。 第二、人格精神的和谐。 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一、 情感的适中。
人的本质表现—— 情感: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0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0

中和的审美形态,是中国古代文化形成 之初的必然产物。 道、性、情----中和 荀子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 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 则惑而不乐”。
2.是人格精神的和谐。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的人格精神,就是中 和的人格精神一一就是直道中行,刚柔 并济,外圆内方等等。
“中和之美”恰是“仁学”在审美上的 应用体现.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郑玄注:“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 用也。”“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
(二)中和作为审美形态的第二个主要特 征,是多样性的统一 《尚书 尧典》中说:“八音克谐,天相夺 伦,神人以和。” 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总称,指金、石、 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一、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与西方 的审美形态的差异
是双方不同的现实生活基础、审美实践 活动、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以及文化精 神所决定的
二、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特征:
1.综合性。 是生命状态、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等各个层 面的结合。 2.相互之间都具有渗透性 很难找出截然不同、毫无关联的两个概念; 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共同的现实土壤和文化资 源的产物,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都包 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核心。
最后.中和是一种整体效果,一种在整 体上均衡、和谐的状态。
因此,在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中的中和 之美,就是要求注重整体,不允许有某 个局部过于突出,使得整体反而为之黯 淡,更不允许有某个部分与整体格格不 入,破坏整体的统一;如果出现这种不 和谐的情况,就会对它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之服从整体的中和之美的需要,或者 为了整体效果的需要而舍弃局部。
一、“中和”的基本内涵
“中”的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对立的两个 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对于“中”的 重视反映出中国人最根本的思维模式, 也就是合二而一、对立中求统一的思想。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 以为和。”

宋代对女子审美标准

宋代对女子审美标准

宋代对女子审美标准
在宋代,女子的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面容、身形等方面,具体如下:
1. 面容:宋代女子的面容审美标准是“面似芙蓉”,即面容要白皙无瑕,红润有光。

同时,双唇也要红润有光泽,眼眸清澈明亮。

此外,眉毛弯弯如月,鼻梁挺直,额头宽广,唇红齿白,这些都是宋代女子面容美的标准。

2. 身形:宋代女子的身形审美标准是“腰如束素”,即腰部纤细柔软,如束起一束丝带。

同时,肩部要平直,双乳丰满,手臂纤长。

此外,腿要修长,皮肤白皙细腻,步态轻盈优雅。

总之,宋代女子身形美的标准是匀称、轻盈、柔美。

这些审美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阶层、地域和时代的女子审美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然而,这些标准在宋代社会中广泛流行,对于女子的外貌和形象有着一定的影响。

自考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自考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自考美学原理复习资料1. 美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750)年,其标志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

2.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

3.俄国的著名文学家、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是艺术观或艺术的一般规律,非常强调美学对现实、生活美的研究。

4.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

5.(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西方具有奠基作用。

6.构成审美现象的三个要素是(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关系)。

7.审美对象的结构层次有(形式层和意蕴层)。

8.审美关系的层次有(静观对话存在关系)9.审美关系只存在具体的(审美现象中)才能建立发展起来。

10.审美研究的核心方法应该是(哲学方法)。

11.中国当代美学的四大流派是(主观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统一论美学和实践美学)。

12.人生在世的三种构成要素是(世界、人、人和世界的关系)。

13.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

14.审美主体三个主要的存在环节是(惊异、体验和澄明)。

15.审美体验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

16.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指构成对象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和音响)等可以本人直接感受到的感性属性。

17.(多样统一)是审美对象最基本普遍的性质。

18.关于审美发生的理论主要有(游戏说生物本能说巫术说和劳动说)。

19.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有(悲剧喜剧优美崇高丑荒诞)。

20.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主有(中和、神妙、气韵和意境)。

21.构成审美经验的基本要素有(感知、想像、情感和理解)。

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有(雕刻、绘画和音乐舞蹈)。

23.审美主客体间的关系可分为(静观、对话和存在关系)。

24.移情说的主代表人物是(立普斯)。

25.想像的高级形式包括(再创造性想像和创造性想像)。

26.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

27.《判断力的批判》作者(康德)。

28.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席勒)。

美学

美学

美学1.审美现象是由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即:审美客体,以及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三个要素构成。

2.人类对审美现象的反思是源远流长的,这一源远流长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三者演变形态是:最先有审美意识的形成,其次是从审美意识发展的哦啊美学思想,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3.审美意识分为:初级审美意识(最典型体现在:原始初民的生存劳动中)、高级审美意识4.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时间是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一书的问世为标志的。

5.“美学之父”:鲍姆加登6.Aesthetica(拉丁文,此词的德文Asthetik,英文Aesthetic)“感性学”,也就是今天讲的“美学”7.美学研究方法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

从学科性质来看,最核心、最本质的方法:哲学方法(理由:P25)8.美学研究的各种哲学方法所体现的基本原则:①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9.西方美学史的基本特色:他它始终被当作哲学的一个分支或组成部分来看,并与哲学史一起经历了从“本体论阶段”到“认识论阶段”再到“语言学阶段”的转换10.11.悲剧理论:①亚里士多德:“过失说”“进化说”;②黑格尔:“矛盾冲突说”12.作家作品:宗炳《画山水序》;刘勰《文心雕龙》;司空图《诗品》13.朗吉弩斯《论崇高》: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来加以论述。

14.崇高的特点:(同“审美形态”)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优美的特点15.康德:①“数学的崇高”:体积大或数量大;②“力学的崇高”:力量的巨大和不可抗御16.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中和、神妙、气韵、意境17.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感性直观性、超个体眼前的功利性、感知与情感交相伴随、自由无限性、非理性的显性表征(不自觉性和突发性、非逻辑性、创造性)18.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19.艺术创造经历了触发、孕育、生产三个阶段20.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物质材料层、符号形式层、意象世界层、超验意境层、21.音乐艺术最鲜明地表现了时间艺术的根本特征22.德国美学家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发表于1795年,此书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而且对审美教育的性质、特征、作用也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古代审美标准

古代审美标准

古代审美标准古代审美标准是指古人对于美的认知和追求的规范和标准。

在古代,审美标准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呈现出多样化和特色鲜明的特点。

古代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服饰、建筑、文学艺术等方面,反映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在古代,服饰是人们展现审美情趣和品位的重要方式。

古代服饰的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色彩、图案和款式上。

在服饰的色彩方面,古代人们喜欢以鲜艳明丽的颜色来装饰服饰,如红色、翠绿色等,这些颜色被认为是富丽堂皇、吉祥喜庆的象征。

在图案和款式方面,古代服饰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图案的精致,常常运用龙、凤、麒麟等祥瑞图案,以及云纹、水波纹等自然图案,体现了古人对祥瑞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古代建筑也是古人审美追求的重要体现。

古代建筑注重在规划和设计上体现和谐、秩序和美感。

在古代,建筑的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和细节装饰上。

古代人们注重建筑的整体比例和对称美,常常采用“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以及斗拱、檐口等细节装饰,体现了古代建筑的庄重和华丽。

古代文学艺术是古人审美情趣和智慧的结晶。

古代文学艺术的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上。

古代文学作品注重对人情世故和生活百态的描绘,反映了古人对人性和情感的关怀和表达。

古代艺术作品则注重对自然和人物形象的写实和表现,追求形神兼备和意境深远的审美效果。

总的来说,古代审美标准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表达,反映了古代社会、文化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品位。

古代审美标准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古代文化艺术领域,也对当代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我们可以通过对古代审美标准的研究和理解,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美的本质和内涵,丰富和拓展当代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

古代文化的审美标准

古代文化的审美标准
融合意义:探讨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进步 与发展的影响和价值。
现代文化对古代审美观念的继承与创新
添加标题
继承:古代文化的审美标准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对现代文化产生了 深远影响,现代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古代文化的优秀 传统。
添加标题
融合: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审美观念上的融合,既体现了文化的 传承与发展,也反映了人类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演变和创新。
章节副标题
古代文化中的美学思想
追求自然之美:古代文化中,自达到与自然的和 谐统一。
强调内在美:古代文化中,人们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品德、智慧、修养等内在素质被认为是美的本质。
注重形式美:古代文化中,形式美也是审美的重要标准之一,人们通过对称、比例、节奏等形式因素来表现美的规 律。
古代艺术家通过创作艺 术作品来表达对美的追 求和感悟,这些作品体 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 念和价值取向。
古代艺术作品的审美标 准注重形神兼备、气韵 生动、意境深远等方面 ,这些标准在当今仍然 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不 仅在于作品本身的美, 更在于作品所传递的文 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03
古代文化中的审美体验
章节副标题
审美感知
古代文化中 的审美体验 注重自然美, 追求天人合 一的境界。
古代文化中 的审美体验 强调内在美, 注重人的精 神气质和道
德修养。
古代文化中 的审美体验 重视艺术美, 强调艺术的 意境和神韵。
古代文化中 的审美体验 关注和谐美, 追求事物的 协调与均衡。
审美情感
内容:古代文化中的审美体验主要表现在对自然、人物和事物的情感表达上, 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内在感受。
动物之美:动物在古代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审美地位,如龙、凤、麒麟等神 话动物,以及虎、鹿等野生动物,都是古代文化中常见的审美对象。

论中国古代“中性美”的审美形态

论中国古代“中性美”的审美形态

论中国古代“中性美”的审美形态作者简介:刘晓妮,女,汉族,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研究生。

摘要:近十年来,随着大众传媒影响,“中性美”这样一种审美形态开始兴起,并逐渐为国人接受。

本文认为“中性美”之所以能为大多数人认可,并非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在当今的显现,本文并探讨了其历史发展及形成原因。

关键词:中性美;阴柔美;致中和;个性解放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一、“中性美”在当今社会在世界范围内,中性审美时间活动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由服装界、演艺界的一些艺术家主导,使“中性”的概念从艺术审美迅速转入到生活审美。

当今中国人对“中性美”的态度,我们可以参考《中国青年报》的一段调查材料:对于男女两性的“中性化”,60.8%的人认为这是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正常表现,18.1%的人认为这是年轻人可以理解的另类行为,只有10.1%的人认为这是性别角色混乱,无法理解。

[1] “中性美”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其概念以“性”为基点,以“中”为目的。

“性”的原义是性别指向和取向,延伸义为存在的性质和内涵,“中”指对立的两个极端、两个部分或两个因素的中间,是一种形式与状态。

因此,所谓中性美就是不以单一性存在的、具有适中品质和状态的一种美,是美的多元化、多义性的体现。

[2]二、中国古代“中性美”的表现(一)先秦:“中性美”源头,处于边缘化,诸子对其存而不论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对于女性之美的是称赞是“窈窕淑女”,或如《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中对于女性的称赞是“姝”,诗中女子与情人约会,但情人来了,她却躲了起来,刻画了女子可爱、淘气、羞涩的一面。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对于男子与女子的赞颂方式,并没有因性别的界限而存在明显的不同,淡雅、柔美、高贵这种美丽,既可以赋予女子,也可以形容男子。

审美形态论之四:中和

审美形态论之四:中和

意境
意境是成熟得最晚、层次最高、 最有总结性质的审美形态,它实际上 蕴涵着一个较为完备的美学思想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标志着独立自足 的美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一、“中和”的基本内涵
“中”的基本内涵

“中”的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对立的两个 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
对“中”的重视反映出这个人最根本 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合二而一、对立 中求统一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基本 审美形态
中和 气韵 意境
中和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 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中 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也一直贯穿在 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
气韵
气韵是在中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并对中和有所超越的审美形态,它在 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绘画、舞蹈以 及陶瓷、建筑等各种艺术门类中,都 有充分的表现,与其他众多审美形态 和审美范畴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


《周易· 系辞》:“一阴一阳之谓 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 气以为和。” 《尚书· 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 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大都认为:
宇宙中充满了对立因素,理 想的状态乃是自觉认识和把握这 些对立因素的特点与变易,努力 寻求达到这些对立因素的统一。
“和”的基本内涵

“和”是“中”的衍生、发展。它是两个或 (主要是)两个以上对立的、有差异的因 素的融合,比“中”更抽象、更难以把握。
它不仅是一些互相外在的因素在力量和势 能上的均衡,更是这些因素互相渗透进入 对方内部,发生了内在的联系和融合。

“中和”的基本内涵

古代审美标准

古代审美标准

古代审美标准古代审美标准是指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和评判标准。

古代审美标准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宗教、哲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有着不同的表现。

然而,总体来说,古代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古代审美标准在形态美方面注重对称与均衡。

在古代中国,对称与均衡被视为美的重要标志,这一审美观念贯穿于古代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

例如,古代建筑中的对称构图、绘画中的构图平衡、雕塑中的比例协调等都是古代审美标准在形态美方面的体现。

其次,古代审美标准在色彩美方面注重色彩的和谐与鲜明。

古代人们对于色彩的运用非常讲究,他们追求色彩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注重色彩的鲜明艳丽。

在古代绘画中,常常能够看到对于色彩的精心运用,以及对于色彩搭配的巧妙处理,这些都是古代审美标准在色彩美方面的体现。

再次,古代审美标准在意境美方面注重意境的深远与内涵。

古代人们常常通过意境来表达美的情感,他们追求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和精神境界,注重作品所营造的氛围和情绪。

因此,在古代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常常能够感受到深远的意境美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最后,古代审美标准在审美对象方面注重对人、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古代人们热爱大自然,崇尚自然之美,同时也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

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对人性、自然、生活的赞美之情,这些都是古代审美标准在审美对象方面的体现。

总的来说,古代审美标准在形态美、色彩美、意境美和审美对象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这些审美标准不仅影响了古代艺术作品的创作,也对后世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了解古代审美标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古代艺术作品,也可以拓展我们的审美视野,丰富我们的审美体验。

因此,研究古代审美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审美形态

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审美形态

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审美形态2017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审美形态为帮助考生们梳理教材知识点,方便大家更好地进行备考,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自学考试《美学》重要知识点:审美形态,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重点解析名词解释审美形态指在审美活动中展现出来,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存在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是和谐化一的人生存在至境。

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

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

悲剧是在人的生存的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从而体现出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

喜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经历了从一种艺术类型到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喜剧以笑为载体,笑及其原因的探讨是戏剧理论的核心,其主要特点是形式与内容的悖离,它包含着快乐机制,同时又是一种挑衅性的发展,其中也存在着滑稽因素。

喜剧感的笑包含着人类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真与善的肯定,是一种严肃性的笑。

丑源于人类丑感的形成,是一种不和谐,以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非人性的一面,体现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在这种否定性的审美呈现中,肯定正面的生存价值和审美意义。

荒诞源于荒诞派戏剧,是指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其形式是怪诞、变形,其内容是荒谬不真,使人产生荒诞感,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简答题1.概述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内涵。

答: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和二重性是审美形态的特征。

第一,生成性。

古代审美标准

古代审美标准

古代审美标准古代审美标准是指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评价标准。

古代审美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总体来说,古代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艺术、建筑、服饰、美人等方面。

在古代,审美标准往往受到宗教、哲学、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

在古代中国,审美标准受到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影响,体现在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中。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标准中,崇尚清新、淡泊、含蓄、典雅的审美情趣,提倡“清风明月,雅致高洁”的审美理念。

在绘画艺术中,古代文人追求“意境超然,笔墨淡泊”的审美境界;在诗词创作中,注重“以典为雅,以雅致高远”的审美追求。

而在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中,审美标准体现在“山水相依、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中,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的审美标准则主要表现在雕塑、建筑和美学理论方面。

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审美标准强调对人体的完美比例和对自然的模仿,雕塑作品中体现了对人体美的追求,建筑作品中体现了对对称美的追求。

在美学理论方面,古希腊罗马文化强调艺术的模仿性和表现性,追求艺术作品的真实再现和情感表达。

古代日本的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茶道、花道、园林、和服等方面。

在茶道中,追求“宁静致远”的审美境界;在花道中,追求“静谧雅致”的审美情趣;在园林艺术中,强调“自然山水”的审美理念;在和服设计中,注重“淡雅、含蓄”的审美品味。

总的来说,古代审美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古代审美标准的形成受到了宗教、哲学、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审美标准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审美传统。

审美标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丰富我们的审美体验,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神妙简析课件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神妙简析课件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神妙
神妙的内涵
• 神妙是“神”和“妙”的近代组合。 在清代画家黄钺的《二十四画品》 中作为一种绘画审美形态出现。但 将神妙一起连用,更是因为神与妙 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神”一 般是与“形”相对的审美形态。 概言之, “形”指外在的形貌、体态, “神”指内在的精神、心灵。
• 中国古代品评书画总是以神品为第一, 妙品居第二,显示出对神妙的高度重 视。宋徽宗论画, 以法度为主, 分 神、逸、妙、能为四品, 把“逸品” 提高一级,在“神品”之下,“妙品” 之上。黄休复在《益州名画记》内列 “逸品”为第一,神、妙、能三品均 在“逸品”之后,从而使神、妙的地 位有所降低。
• 神妙至今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活 力,作为审美形态已经成为当代国人 生活审美和艺术审美的基本形态之一。 • 总之,神和妙是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审美形态。
另外,在“形”、“神”关系中对 “神”的强调也为它后来成为中国 古典美学中的基本审美形态奠定了 基础。而且,在重要性上,“神” 超过“形”,这也使“神”这一审 美形态已经具有了对于有限之“形” 的超越性含义。
在美学史上,“神”具有多 种复杂的含义,文论界一般认为, 主要有: 神明、神灵,多用以说明文 艺创作中灵感勃发,宛若有超自 然的力量相助。
• 作为审美形态的“妙”往往是指一 种同“神”相联系的美。 • “妙”作为一个脱离了哲学的审美 概念,在先秦时代也已出现。 • 汉代以后,以妙为美,其应用范围 就极为广泛了,技艺之美,声乐之 美,女色之美,器物之美,书画之 美,文学作品之美,自然之美,乃 至思维之精,等等,皆以“妙”字 相称。到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则指艺术构思了。
• 在文论中,和形相对的“神”这 一形态的内涵与画论大致相同。 在小说戏曲理论批评中常以“神 形俱现”、“传神写照”来称道 人物描写,也是这一理论在小说 戏曲理论中的表现。

大学美学考试重点复习整理资料

大学美学考试重点复习整理资料

美学复习资料选填:1、审美现象就是由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即审美客体、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三个要素构成。

2、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行程应当是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一书的问世。

3、把美学的对象看作艺术,这种看法最早为普洛丁所持有。

4、人类的知识大体可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5、“本体论阶段”指的是以“本体”或者“存在”为思考中心的思想发展阶段,起止时间大约从古希腊早期到16世纪。

这一阶段,西方思想的焦点是探索超越于人与万物、给人与万物以存在根据的本体,解答世界是什么的根本问题。

6、毕格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

他们从数学入手。

7、亚里士多德把美的形式归结为“秩序、匀称与明确”,指出:“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他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当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美就是从这种体积和安排中体现出来的整一性。

8、古罗马晚期的普洛丁继承了柏拉图的理念说和亚里士多德的整一观,进一步推出了神性的太一,并把这种神性的太一设定为世界的最高本原,认为世界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太一流溢出心智,心智流溢出灵魂,灵魂与物相结合而形成现象界的过程。

9、法国启蒙主义美学以狄德罗为思想代表,他的美学思想集中地体现于“美在关系”说。

10、中国古典美学的总体特征,在于它始终坚持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一体圆融关系着眼,探求审美现象的根源、实质、含义。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精神和主导思想线索。

11、道家跟儒家充分肯定善与美的统一不同,它的美学思想奠基于“道”。

12、美学史家们有一种共识:中国美学到魏晋才真正起步。

13、“美学”一词较早见于1875年德国传教士花子安的著作,他1873年出版的《大德国学校论略》中谈到了西方美学课程的设置,1875年又著《教化议》一书,谈到“丹青、音乐”“皆美学,故相属”。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老子》一章:“道可 道,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 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谓之玄。玄之又玄,众 妙之门。”
《老子》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 迷,是谓要妙。”此“要妙”即指玄妙的不可言说。 范应元《老子直解》:“善人之道如阳和陶物,公而无 私,薰然融怡,使人自得之也。一旦洞悟,则默契玄同之 真,了无贵爱之迹,自上而下至今,不传之传也。是道也, 及其至也,虽智者亦有所不晓。此乃谓道之要妙也。”
由于中国古代对物之神与己 之神往往混而不分,所以在 使用“神”这一审美形态时, 其指向往往不仅仅指主体、 客体或主客体结合即审美这 三者之中的一种,而且要兼 有其中的两者或三者均兼。 所以作为中国古典审美形态 的“神”的含义就更加丰富 复杂,因而也更加有包容性。
“妙”这一审 美形态是由先 秦道家美学的 奠基者老子率 先从哲学层面 提出来的。


“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 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 《老子· 第二十五章》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见;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 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 大宗师》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里仁》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 尽心下》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 系辞上传》
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格理解中和的几个层次?政治道德?美学标准?民族性格?人生境界?天地大道天地大道人生境界民族性格美学标准政治道德二中和的文化渊源与思想基础?一中和的文化渊源?华夏文化是由各种相异文化之间相互交往斗争和融合而成的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
“气韵”中旳“气”,主要就是指生命旳原初动力, 而且主要指旳是本身旳生命原初动力;其次,是用“气” 来泛指称体现出人旳生命状态和生命活动旳性格、情感以 及气质、风度等。
2、韵旳概念界定
韵旳本意,《说文》释:“和也。” 《玉篇》曰:“声音和曰韵。”《文心雕 龙·声律》:“同声相应谓之韵。”“气 韵”中旳“韵”,并不但仅是要求审美对 象旳意象或形式有气,同步还要具有使人 感受得到因开与合、放与敛、张与弛、疏 与密、虚与实、动与静等而产生旳生命旳 律动。
气韵作为审美形态,首次以复合词旳形式出现旳,是 在南朝画家谢赫旳绘画六法之中。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 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 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气韵一般“是指作品和意象拥有旳综合旳、整体旳神 气和韵味,与其生命精神和灵妙旳动态有关,虽然是以凝 固旳艺术形式体现出来,也能予以观照者生机流荡、含蓄 隽永旳感受。”(《原创在气》涂光社)
(二)汉代是气韵旳胎动阶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气韵这一审美形态正 式形成,并在理论上到达较为成熟旳地步。
1、气韵与风骨、文气
2、气韵与老庄、自然、人物
3、气韵在绘画理论中正式确立为成熟旳审美 形态
(四)气韵在唐诗中到达了不可逾越旳高峰
(五)气韵旳消解
第二节 意境
一、意境内涵旳历史生成 二、意境旳审美内涵 三、意境旳审美特征
一、意境内涵旳历史生成
1、“意”旳概念内涵 2、“象”旳概念内涵 3、“境”、“境界”旳概念内涵
一、意境内涵旳历史生成
“意境”旳基本内涵是伴随中国古代有 关“意”和“象”,以及“境”与“境界” 旳内涵旳不断深化和发展而最终形成旳。

“气韵”与唐诗

“气韵”与唐诗

“气韵”与唐诗作者:孙好鹏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4期摘要:“气韵”作为中国古代基本的审美形态之一,其发展与中国的历史密切相关,经历了从幼稚走向成熟,又历经巅峰而逐渐衰微的过程。

这其中,唐朝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史的一个高峰,其标志性产物唐诗更是成为了“气韵”这一审美形态的最高体现,无论是山水田园诗派还是边塞大漠诗派,无论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还是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气韵”的审美特征都在其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关键词:气韵;审美特征;发展历程;唐诗1 “气韵”的内涵“气韵”之“气”,其含义有宇宙之气、云气、山川之气,进而泛指一切自然生命之气;又特指人的生命之气、元气,体现着内在生命的精神之气,比如“神气”、“气质”、“气色”、“正气”等等;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的生气,叫“文气”。

韵的意思本来是指和谐的声音、韵脚、韵母等,“气韵”中的“韵”则更主要是指审美对象在成为被塑造的主体形象和形式时,使人感受到的类似于音乐旋律和节奏所生成的不可捉摸的心灵脉动和情调气质。

作为一种基本的审美形态,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

所谓“气韵”,是指在审美过程中,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活力,源源不断地流淌和表现出来,而且这种生命的波动又有一定的节奏性和规律性,形成美的意象和美的感受,并且在轮廓、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形式之外,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2 “气韵”的审美特征“气韵”是人的精神气质在艺术中的显现,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任何人须先修身养性,然后才有艺术中“气韵”的生成。

气韵在人,是一种性格或者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韵”表达,气有清浊之分,文有高下等级,气韵同时还受审美主体和创作主体的水平影响。

作者通过艺术形象来把握生命的形态,表达固有的精神实质,气韵依托物象并高于物象而存在,自由自在地表现各种审美范畴。

另外,气韵是人性被关注的产物,生命主体的天然因素和外在影响力是气韵之源,是其根本所在,是主体无法摆布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叉势远竹此 取。。掩图 势山整映表 变石个山现 化林画外游 多木面江春 姿以山天情 。曲势空景 折起阔近 的伏 景 细 烟山 笔江水岭 勾天浩间 勒辽淼有 阔意 画很境长 树有深松 交气 桃 , , , , ,


江 帆 楼 阁 图
,
,
潇湘图
洛神赋
《周易· 系辞》:“一阴一阳之谓
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 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中气以为和。”
《尚书· 大禹谟》:“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大都认为:
宇宙中充满了对立因素,理 Fra bibliotek的状态乃是自觉认识和把握这 些对立因素的特点与变易,努力 寻求达到这些对立因素的统一。
中国音乐的“中和”之美

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审美 原则和美善统一的音乐美学观,,及其追 求“中和”、“淡和”,以平和恬淡为美 的思想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影 响。
广陵散、高山流水、 平沙落雁 、夕阳萧鼓 、 阳春白雪

中国绘画的“中和”之美

中和是一种整体效果,在整体上均衡、和 谐的状态。因此,在绘画和审美活动中的 中和之美,就是要求注重整体,不允许某 个局部过于突出,使得整体反而为之黯淡, 更不允许有某个部分与整体格格不入,破 坏整体的统一
3、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和的审美特征之二:多样性的统一
《礼记· 乐记》

“大乐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和故百物皆化,节故祀天祭地。”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 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 别。”

中和的最根本、最高层次的特征:
天人合一——中国审美文化之魂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认为人在天地之间
的生老病死、福祸凶吉,与宇宙的运行、 季节的轮换、万物的消长乃是息息相通的; 人与天地、万物有着感应关系,能够互相 影响。人可以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把握 “天”的种种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来进行 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艺术活动,但是不 能过度,以免遭受“天”的惩罚。
四、中和之美在人生与美学上 的 双重意义
“和”的基本内涵

“和”是“中”的衍生、发展。它是两个或 (主要是)两个以上对立的、有差异的因 素的融合,比“中”更抽象、更难以把握。
它不仅是一些互相外在的因素在力量和势 能上的均衡,更是这些因素互相渗透进入 对方内部,发生了内在的联系和融合。

“中和”的基本内涵
“中和”既有量的折中、平衡,又 有至的交汇、融合;也就是说,中和 就是一种尺度,一种标准,它强调对 立的、有差异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 的求同存异、平等共生、相互渗透、 融会贯通。

2.人格精神的和谐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雍也》)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已!” (《雍也》)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
中国古代的基本 审美形态
中和
中和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 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中 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也一直贯穿在 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
一、“中和”的基本内 涵
“中”的基本内涵
“中”的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对立
的两个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
对“中”的重视反映出这个人
最根本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合 二而一、对立中求统一的思想。
二、中和的文化渊源和思想基础

文化渊源:春秋时期起的重和平、守 信义趋势;孔子的总结与提升。 思想基础:阴阳、五行观念。

三、中和的审美特征
中和的审美特征之一:强调一种合适的
尺度,一种恰当的分寸
1.情感的适中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评 《诗经· 周南· 关雎》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礼记· 中庸》
3、中和是一种整体效果, 一种整体上均衡、和谐的状态。 因此,在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 中的中和之美,就是要求注重 整体与局部的协调。
五.中和之美在艺术上的体现
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

作为整个中国美学系统要素之一的古代书 法美学,也必定与这种时代精神相一致, 以中和之美为最高理想,所谓“极者,中 之至也”。
1、中和之美不仅是中国 古代审美活动中的理想和基本 标准,而且也是伦理实践中的 理想和基本标准;换句话说, 中和之“美”,同时也就是中 和之“善”。
2、中和之美在认识和美学 上的意义表现为在这两方面的活 动领域,都善于容纳、吸收新出 现的、外来的对立因素和有差异 的因素,不断进行调整,达到新 的中和状态,使之焕发出新的生 命之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