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隶书范本之《礼器碑》原石拓本林散之临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本]隶书范本之《礼器碑》原石、拓本、林散之临本
隶书范本之《礼器碑》
原石
明拓东汉礼器碑
本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明拓本。
“绝思”二字未损连。
黑墨精拓,碑阳、碑阴、碑侧俱全,有张伯英题签,并有“君言鑑赏”等藏印多
方。
此碑明都穆《金薤琳琅》,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王昶的《金石萃编》等书著录。
据说是宋拓《礼器碑》。
戚继光曾收藏,乾隆御览之宝,内务府之物。
比宋拓更完整的本子!惜不完整!
《礼器碑》简介及释文
中国东汉重要碑刻。
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等。
东汉永寿二年(156)立。
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
碑阳16行,满行36字,碑阴3列,列17行;左侧3列,列4行,右侧4列,列4行。
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
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评价甚高。
碑文字迹清劲秀雅,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
概述: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入《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
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
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
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
四面刻,均为隶书。
碑阳十六行,
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
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收于《金石萃编》卷9
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
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
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
艺术价值极高。
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经典之作。
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
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
”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又说,“唯《韩勑》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
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
清杨守敬也说:“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
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
”(《平碑记》)
此碑字口完整,碑侧之字锋鋩如新,尤其飘逸多姿,纵横跌宕,更为书家所激赏。
攻汉隶者,多以《礼器》为楷模。
《礼器碑》所传拓本甚多。
明拓断裂适当垂处,不遑写下一字,
而引上脚使长,又与是碑‘年’字不同。
”
现代书家费声骞评《礼器》:“碑阳的书法继承春秋以来齐国青铜器铭文的特色。
用笔以“方笔”为主,偶亦兼用“圆笔”。
故风格在劲挺中又兼遒美之姿。
行笔时的提按轻重反差强烈,笔画细的“一分笔”与笔画粗的“三分笔”交替并用,跌宕起伏的轻重变化以及结字的紧密,使字形犹如钢绳铁索,有一种细劲刚挺,纤而能厚,寓疏秀于严密,寓奇险于平正的风神。
阴侧的用笔比较随意不拘,更具奇逸飞动之趣。
初唐楷法多带隶意,无不与此碑有着深远密切的血缘关系。
因此说《礼器》开创了初唐楷法的规模,也不为过。
”
艺术风格:《礼器碑》书法瘦劲宽绰,笔画刚健,用笔力注笔端,如干将莫邪,锋利无比。
其结体寓欹侧于平正中,含疏秀二严密内,历来被奉为隶书极则。
《礼器碑》的笔画瘦硬刚健,收笔转折多处方折,笔画较细而刀法及捺粗壮,构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而且多少带有一些和居延汉简书法相似的地方。
但是它瘦不露骨,不伤于靡弱,显得很有力度。
尤其是碑阳书法,更是精美绝伦。
而碑侧和碑阴,因为记载捐助者的姓名和捐助钱数,显得要随意得多,大小疏密皆不经意,但反而有一种变化之美。
和其他著名汉碑相比,它不同于《乙瑛碑》的俊美、《史晨碑》的古朴、《孔庙碑》的纵逸、《华山碑》的奇古、《衡方碑》的灵秀、《张迁碑》的方正、《曹全碑》的秀丽。
《礼器
碑》自有自己的风格在,这也正是它的成功之处。
学习隶书,最宜以此碑入手。
[1]
清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评此碑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并说:“惟《韩敕》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
《礼器碑》的线条质感,与东汉时期的其他隶书砷刻如《张迁碑》、《曹全碑》等有着一定的差异。
它属于平正端庄、俊挺宽博一路。
碑文中有的字笔画细如发丝,铁画银钩,坚挺有力;有的粗如刷帚,却又韵格灵动,不显呆板。
尽管线条起伏变化,但通篇看来又不失和谐,在力量感的表现上非常成功。
因此,临习《礼器碑》可选择弹性较强的兼毫笔,着重练习笔力。
笔画要瘦劲而不纤弱,波磔则较其它笔画梢粗,至收笔前略有停顿,借笔毫弹性迅速挑起,使笔意飞动,清新劲健。
“燕尾”捺画大多呈方形,且比重较大,看上去气势沉雄。
另外.此碑分四面,有碑阳、碑阴之分。
碑阳部分结字端庄,章法排列也较为规律,堪为《礼器碑》风格的代表,故人手应从碑阳始。
但从艺术角度讲,碑阴亦有其独特的价值。
其用笔奔放飘逸,自然成趣,字的大小不甚统,横列的法则也被打破,抒情性极强,在整个书意上倾注了书家更多的主体
精神与气质,因而碑阴也是临习中不可忽视的。
章法与墨色:《礼器碑》的碑阳部分,章法处理是纵有序,横有列;字距宽,行距密。
这种章法充分展现了和谐、端庄、秀美的整体特征。
而碑阴部分往往是纵有序、横无列,行与行之间有一定间距,字距参差不齐,富于流动感,通篇自然灵动,富有生气。
临习《礼器碑》,在用墨的处理上可讲究一点儿变化。
一般在书写方笔时,墨色宜润泽,不宜枯燥。
要注意线条的相互关系:粗线条所占的地位较为重要,是整个字的主笔,力量也较为集中,用墨较重;而细线条处于辅助地位,用墨也轻。
如果我们临习时要写一根方笔入纸的线条,而恰在此时笔端乏墨,那么,不妨可改用圆笔入纸来临摹这一根线条。
虽然作为这一根线条的临摹,由于用笔变化而遗失了原貌,但从碑刻到墨书,因这一点形的失去而使整个字在力量上得到了补充,也不悖书法中所谓“遗形取神”这一原理。
临习《礼器碑》,应首先着眼于由粗细线条组成的有机整体,保持字的力度不散。
点画特点及其写法:《礼器碑》的用笔,以方笔为主,凝整沉着,要求每一点画要做到笔笔送到底,强调运腕力写,这样,才能做到笔势开张,万毫齐力。
下面,以此碑字例分析点画的写法:
1.平画
如图一“元”、“天”、“王”、“造”上部的两横画,均为平画。
写平画时,落笔是藏锋逆入,然后把笔锋转向右行,笔心在笔画中行笔,收笔时提锋回收。
注意在《礼器碑》中,平画一般都写得很瘦劲挺直,纯用笔尖竖锋行笔,且落笔和收笔都很干净。
提笔右行时宜缓缓而行,要提中有按,把笔压住,使线条浑圆有力。
2.竖画
竖画写法与平画相同,只是方向由水平改为垂直。
如图二“中”、“陵”、“京”、“华”中的竖画,起笔藏锋逆入,落笔处不可有顿头,行笔中间笔势不可断,收笔时笔锋自然上提回收。
注意要用竖锋行笔,犹如锥画沙,十分劲挺。
3.折法
折画的写法是先作平画,到转折处提笔换锋再下按行笔。
在《礼器碑》中,折法有如下几种:
(1)如图三中的“恩”字,折画是用实势,横画到折画处微微提笔换向后再写竖画。
注意折的转角运笔一定要提起来,调锋后下行,不能直接转笔扭锋而下。
(2)如图三中“见”字,上半部的折画是在横画后,利用手腕内钩将笔势换向,与平画的上凸相协调,且折后下行的竖画与下部撇、捺相呼应,使整个字在乎正中富有变化。
(3)如图三中的“石”字下部“口”的折画,折法是提笔另写竖画,然仍有笔锋的牵丝相连。
(4)如图三中“言”字下部“口”的折画,在书写时已分成两画,但却形断而势连,极富韵味。
4.波画
《礼器碑》中,字的波画用笔起落十分明显。
如图四中“二”、“百”、“乐”、“世”字。
这些字中的波画,逆锋入笔,向左下方斜落,再提笔向右运行,即“逆人乎出”,过中段后,笔锋逐渐按下,到波尾处迅速向右上方提锋收笔,形成横波“蚕头燕尾”,笔势雄强而沉着。
5.撇法
《礼器碑》中撇画的变化比波画要多,人形有态上有长有短,从用笔上有的出锋,有的不出锋,但基本用笔方法并不复杂,落笔仍是藏锋逆入,但略取侧势,行笔取中锋逆势。
不出锋者,收笔时微微停顿后向上提笔回收;出锋的,在撇顿笔后向外转笔挑出。
图一中“大”字的撇,在竖画到弯处时笔锋转向逆行,收笔处是回锋实收。
收笔时毛笔在空中向外作顺时针方向运动,使撇端不露锋芒,与撇画起笔处相呼应。
“文”字的撇法是过程中笔锋逐渐转成逆势,到收笔处停顿向上方提笔。
“人”字的撇,收笔时中锋顺势出锋,向左下挑出。
“方”字的撇笔势趋平,收笔处与“大”字撇尾有相同之处。
6.捺法
捺的写法在《礼器碑》中一般都用笔较重,是字的主要笔画。
如图二“不”、“以”、“心”、“道”字的捺,均浑厚雄沉。
下笔时让笔锋吸饮墨汁,力贯笔尖,由轻至重。
当笔锋到位时,提出来笔上挑,顺势捺出。
《礼器碑》中,往往由于这一捺画的突出安排,使整个字平中寓奇,奇而稳健。
7.弯钩
弯钩的用笔方法与撇画的写法基本相同,应是一笔写成,如图三“污”、“孔”、“敬”、“抒”字。
竖画下行接近转角处渐渐下按,然后转笔挑出,保持中锋。
如遇不出锋者,要提笔回收,使钩的主体保持圆浑的状态。
8.转笔
转笔的写法与折笔写法相似。
如图一“孔”、“元”、“宅”、“纪”其转角的写法都是在竖画写到转角处笔锋换向,顺势连写,须保持笔画饱满自然。
9.点画
临习《礼器碑》时,要注意点的变化,虽然点在整个字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切不可轻率。
下笔时均须茂锋逆入,提笔逆锋上行,出锋方向根据各种点画的姿态而有所变化。
结字特征:《礼器碑》结体严谨,字法规范,笔画虽然以方为主,却又不是全为方笔,有时略带圆意。
它能将笔画的粗细、方圆,笔势的动静,向背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清超遒劲,庄重典雅,高古且充满逸趣,可谓集汉隶各老成持重之大成。
要掌握《礼器碑》的结字特征,首先要了解隶书的一般规律。
和其他多数汉隶碑刻一样,《礼器碑》结字上下紧凑,左右开张,犹如大鹏展翅,翩翩有凌云之势。
碑中几乎每一字都有一笔很夸张重按的笔画,古人俗称为“波磔”。
波磔的写法,都是逆入平出,呈“蚕头燕尾”状。
每一字中,波磔只出现一次,不得重复,所谓“蚕无二设”、“燕不双飞”是也。
由于隶书的波磔是向左右分开的,所以粗看大部分字呈扁方形,如图一“立”、“之”、“君”、“迟”等字。
但是,隶书上承篆书,有些字横画较多,往往字形又写成竖长方形,如图二中“画”、“真”、“育”、“台”等字。
这就要求我们要因字立形,灵活处理。
对《礼器碑》中——些充满奇气、独具特色的字,要逐个仔细琢磨。
如图三中“氏”字,好像一人站立;“中”字,如同怀抱一柱;“阳”字,左右拉开距离,又互相牵引,“易”的下部几乎成横势,在险境中保持均衡;“粮”字,左右犹如一对运动的舞蹈演员,悉心相应。
再如图四中“君”字,第一笔横画和最末一笔横画用弧形构成,其间各横或收或放,都与这上下两笔相协调。
尤其是至碑阴部分,笔势变化更是飞扬激荡,临习者更应细心加以分辨比较。
另外,像图四中“君,、“曰”,图五中“百”、“孔”,图六“圣”字等相同的字,在同一碑中重复出现时,每字的结体却无一重复,字的点画形态各有变化,不能不让人叹服书写者的功
力。
无怪乎清代书法家王澍在评此碑时说:“书到熟来,自然生变。
此碑无字不变。
”
总之,《礼器碑》在结构处理上,无论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还是包围结构,都能取势颐盼,体态优美,形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毫无矫揉造作之嫌。
同时,线条的粗细及所分割出来的空间形成了黑与白、轻与重的强烈反差,从而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
作品鉴赏:此碑历宋认为是汉隶的极致,精妙峻逸。
其笔法大都承接青铜器之特色,有钢筋铁骨之称,为历来书家所陶醉,影响极大。
郭宗昌《金石史》称:“其字画之好,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神助,弗由人造。
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
汉诸碑结构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接也。
”
此碑的用笔最为瘦硬,纵横的笔画,意如刀刻,尖锋入笔,逆入平出,行笔如锋入骨肉之隙,锋正力强,入骨也深。
收笔茫提而复,骨峻气瘪。
方圆并用,变化妙在笔端。
有的笔画虽细如毫发,但筋骨具备,意如金针横纸,圆润之气,在于微妙之间。
波磔之笔,笔毫则尽力开展,先作重按,然从侧面腾跳而起,笔力劲险,其锋不可轻犯。
然后帽一千字的骨力全盘托出。
转折变化丰富,或提笔暗过,意如折叶,如“龙”字;或提笔反折而下,如“目”字;或用断笔,得凌空直落之势,如“复”字;或提笔向上,然后反折而下,如
“沼”字;或折后作向势,如“皇”字;或折后作背势。
如“霜”字等。
莫不合其惰性。
正如清人王朝《虚闻题跋》中说:“隶法双汉为极,每碑备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为奇绝。
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从碑的结体上看,以取横势为主,上下精而密,左石疏得垩灵,其中波磔之笔最有特色。
结体大都呈梯形状,有的结体甚正,时而峻其一角,平中求奇,纵横开展。
沉著明丽,从容正色。
其中碑阴碑侧更为疏放欹侧,修短大小,变化更为丰富,与碑阳的气息梢有不同。
天性真率.用笔极为放逸,字体时扁时长,情趣生动。
王澍《虚舟题跋》:“此碑书有五节,体凡八变,碑文矜练以全力赴之,故力出字外,无美不备。
铭文则矜意稍鲜,清超绝尘,几欲笔不著纸。
文后九人韩敕大书姓字,文如薤叶,独为矜重;后八人比于铭文,无复矜意,而清圆超妙,动手自然,碑阴与文后八人,风韵略似,而天机浮动。
一正一偏,往往于无意之中,触处生妙;至两侧而笔益纵绝矣,左侧逾时复作,别开一境,笔茧栅纵而清圆超妙,员纵不逾矩。
碑阳: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生皇雄,颜母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
孔子近圣,为汉定道。
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冀思,叹仰师镜。
颜氏圣舅,家居鲁亲里,并官圣妃,在安乐里。
圣族之亲,礼所宜异。
复颜氏并官氏邑中
繇发,以尊孔心。
念圣歴世,礼乐陵迟,秦项作乱,不尊图书,倍道畔德,离败圣舆食粮,亡于沙丘。
君于是造立礼器,乐之音符,锺磬瑟鼓,雷洗觞觚,爵鹿柤梪,笾柉禁壶,修饰宅庙,更作二舆,朝车威熹。
宣抒玄污,以注水流。
法旧不烦,备而不奢。
上合紫台,稽之中和;下合圣制,事得礼仪。
于是四方士仁,闻君风耀,敬咏其德,尊琦大人之意,卓尔之思,乃共立表石,纪传亿载。
其文曰:皇戏统华胥,承天画卦。
颜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宫,大一所授。
前闿九头,以什言教,后制百王,获麟来吐。
制不空作,承天之语。
乾元以来,三九之载,八皇三代,至孔乃备。
圣人不世,期五百载。
三阳吐图,二阴出谶,制作之义,以俟知奥。
于穆韩君,独见天意,复圣二族,卓越绝思。
修造礼乐,胡辇器用,存古旧宇,殷勤宅庙,朝车威熹,出诚造更,漆不水解,工不争贾。
深除玄污,水通四注。
礼器升堂,天雨降澍。
百姓欣和,举国蒙庆。
神灵佑诚,谒敬之报。
天与厥福,永享牟寿。
上极华紫,旁伎皇代。
刊石表铭,与乾运耀。
长期荡荡,于盛复授。
赫赫罔穷,声垂亿载。
韩明府名敕字叔节。
颍川长社王玄君真二百。
河东大阳西门俭元节二百。
故琢郡大守鲁麃次公五千。
故会稽大守鲁傅世起千。
故乐安相鲁麃季公千。
故从事鲁张嵩眇高五百。
相主簿鲁薛陶元方三百。
相史鲁周干伯德三百。
碑阴:
曲成侯王暠二百。
辽西阳乐张普仲坚二百。
河南成皋苏汉明二百,其人处士。
河南雒阳种亮奉高五百。
故兖州从事任城吕育季华三千。
故下邳令东平陆王褒文博千。
故颖阳令文阳鲍宫元威千。
河南雒阳李申伯百。
赵国邯郸宋元世二百。
彭城广戚姜寻子长二百。
平原乐陵朱恭敬公二百。
平原湿阴马瑶元冀二百。
彭城龚治世平二百。
泰山鲍丹汉公二百。
京兆刘安初二百。
故薛令河内温朱熊伯珍五百。
下邳周宣光二百。
故豫州从事蕃加进子高千。
河间束州齐伯宣二百。
陈国苦虞崇伯宗二百。
颍川长社王季孟三百。
汝南宋公国陈汉方二百。
山阳南平阳陈汉甫二百。
任城番君举二百。
任城王子松二百。
任城谢伯威二百。
任城高伯世二百。
相主簿薛曹访济兴三百。
相中贼史薛虞韶兴公二百。
薛弓奉高二百。
相史卞吕松□远百。
驺韦伯卿二百。
处士鲁刘静子着千。
故从事鲁王陵少初二百。
故督邮鲁开辉景高二百。
鲁曹悝初孙二百。
鲁刘元达二百。
故督邮鲁赵辉彦台二百。
郎中鲁孔宙季将千。
御史鲁孔翊元世千。
大尉掾鲁孔凯仲弟千。
鲁孔曜仲雅二百。
鲁孔仪甫二百。
处士鲁孔方广率千。
鲁孔巡伯男二百。
文阳蒋元道二百。
鲁孔宪仲则百。
文阳王逸文豫二百。
尚书侍郎鲁孔彪元上三千。
鲁孔汛汉光二百。
南阳宛张光仲孝二百。
守庙百石鲁孔恢圣文千。
褒成侯鲁孔建寿千。
河南雒阳王敬子慎二百。
故从事鲁孔树君德千。
鲁孔朝升高二百。
鲁石子重二
百。
行义掾鲁弓如叔都二百。
鲁刘仲俊二百。
北海剧袁隆展世百。
鲁夏侯庐头二百。
鲁周房伯台百。
[译文]:为鲁相韩敕制造孔庙祭祀使用的礼器所立之碑。
时在(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太岁星在申(丙申),阴历七月初五,正是大吉之日。
鲁郡之相、河南京城人韩君(敕),追述了太古情况:昔时华胥生下了伏牺(皇雄)、颜母养育了孔丘。
他们都首先制定了最初的法统,后来的百王遵循不改。
孔夫子是近代的圣人,他为汉朝定制了发展道路和制度规则。
上自天王皇帝,下至初学的士人,没有不企望、思念(孔子)者,都以他为景仰和学习的模范。
(孔子之母)颜氏的兄弟,(圣舅)其家住在鲁亲里。
孔子夫人并官氏住在安乐里。
孔子的这些亲戚,在礼数上应有些照顾:颜氏和并官氏在乡里应免除其工役和兵役,以此来尊重孔夫子之心。
回想孔子所经历的世道,那时已是礼崩东坏,又遇到秦始皇、项羽作乱,不尊重图书,背弃正路挑衅道德,败坏了(孔子的)车舆抢掠了他的粮食,终于在沙丘遭到灭亡。
韩敕(君)于是制造了许多祭祀用的礼器。
例如奏乐用的音响器具,如钟、磬、瑟鼓之类。
还有盛酒用的罍、觞、觚、爵、角、壶。
切肉用的俎,盛肉用的豆,盛水用的笾,以及承放礼器的棜禁,盛水用的壶等。
又修饰了宅院、庙堂。
还制造了二辆车。
朝客用的车威严而又温雅。
还疏通了河道、清除了黑红色的淤泥,并注入了新鲜的水流。
依照旧的格式,简而不繁,各
种设施完备,而又不失于奢侈,上面合乎天地中和的原则,下面又不违背朝廷礼仪周全的要求。
于是四方的仁人士夫,听到韩君光辉的风范,都很尊敬、赞美其德行、尊重大人(韩敕)卓越深远的思虑和业绩。
大家愿意共同立石表功。
记载其事迹并传于亿年万载。
其文曰:
伏羲(皇戏)治理华胥,承天命而画出《八卦》:颜氏生育孔子于空桑,而著有《孝经》。
他们都是以天帝所居之紫宫为祖本,是最尊贵的天神大一所授予。
人皇兄弟九人,开辟了以十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消、息)为教的先例。
后来百王遵循,至有所获麒麟从口中吐出。
他们的制度,都并非没有来源,都是由上天所授予,自开天辟地以来,经过270万年,又经历三皇五帝(八皇)和夏、商、周三代,直到孔子才到达完备地步。
圣人不常有,要等五百年才出一个(指孔子)河图来自阳天,纬书出于阴地。
其制作的意义不易了解,只有等待知其奥妙者。
而可尊敬的韩敕君,独晓此天意,而对颜氏、并官氏二圣族特加关注,想出了此等卓绝的办法。
修造了祭祀用的礼乐设施,如瑚琏等器具。
维修了旧有的屋宇。
对宅庙也殷勤照料。
朝拜用的车舆庄重而和雅。
他真诚敬业,故漆器优良不被水溶,工匠实在不与人争价。
彻底清除了水道的清污泥,使水流通达无阻。
礼器摆进了厅堂,天雨亦及时润育着万物。
百姓都对欢欣鼓舞,举国都同声庆贺。
神灵也保佑其诚心,也是对其竭力敬
业的回报。
其福齐天,永享大寿。
上可达于紫宫,下则及于本朝。
现在树石刻铭。
当于乾天一样辉煌,长久而又广远,这是上天盛大的授予,其显赫宏大没有尽,其声名将传于千年亿载。
以下是主事人韩敕名、字,以及捐款造碑人的官职、籍贯、姓名及所捐钱数
韩明府名曰敕,字叔节。
故涿郡大守鲁人姓麃,字次公,捐款五千。
故从事,鲁人张嵩,字眇高,捐款五百。
颍川长社人王玄,字君真,捐款二百。
故会稽大守鲁人傅世起,捐一千。
鲁相主簿鲁人薛陶,字元方,捐三百。
河东郡大阳人西门俭,字元节,捐二百。
故乐安相鲁人麃季公,捐一千。
鲁相史,鲁人周乾,字伯德捐三百。
《礼器碑》是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鲁相韩勅所立(在山东曲阜孔庙),又称《韩勅碑》或《汉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碑高227.2cm,宽102.4cm,四面环刻,隶书,无碑额。
碑阳16行,满行36字,刻序、铭及韩勅等9人的题名;碑阴分为3列,各17行;左侧3列,各4行,右侧4列,各4行,均为题名。
碑的内容记录了韩勅修饰孔庙和制作礼器之事宜。
此碑在唐代不显于世,宋稍显。
被王澍、翁方纲、郭尚先等推为汉碑隶书极则。
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中称:“汉
人书以《韩勅造礼器碑》为第一,超迈雍雅,若卿云在空,万象仰曜,意境当在《史晨》、《乙瑛》、《孔庙》、《曹全》诸石之上,无论他石也。
”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认为,该碑字口完整,碑侧之字锋芒如新,尤其飘逸多姿,纵横迭宕,更为书家所激赏。
攻汉书者,多以《礼器碑》为范本。
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清书法理论家翁方纲认为此碑奇绝多变是由于7人所书。
林散之临《礼器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