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促进我市临港经济可持续发展(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促进我市临港经济可持续发展(一)

摘要:根据近年水质监测结果,着重研究山美水库库区及进水水质分布特征,评价和预测库区富营养化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入库、库区至出库的表层水体,除pH之外,DO、CODMn和BOD5浓度呈递减趋势,入库前后浓度降低尤其显著;而TN、NO32--N和TP浓度除入库前后有所降低之外,其他呈递增趋势。现状水体富营养化水平为中营养;预测2010至2015年,水体富营养水平由中营养向中富营养状况过渡。关键词:长江岸线资源临港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长江西起南沙鸡婆湾,东止东沙芦福沙,境内全长71.8公里(2000年省测长度),位于长江河口段的上段,澄(江阴)通(南通)河段的中部,拥有深水岸线近33公里。

自宋朝以来,坍江是境内一大自然灾害,因其突发性强,又局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每当坍江发生时,灾情十分严重,历来苦无良策。由于得不到治理,使得长江深泓逼近,坍江岸线从点到面扩大延伸,到1970年整个坍江区长度已达24公里,并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内陆推进。累计坍失土地达12万亩,占我市当时耕地总面积的20%。

一、悠久的治江历史

长江治理的历史从清咸丰初年(1851年)起,民国年间由县政府建设局主管保坍工程,但大小官吏均把保坍工程视作畏途,而经费政府则分文未给,所需治坍费用全靠沙民自筹,但杯水车薪,坍江依旧,收效甚微。虽然做了丁坝、砧基(护坡)等多种工程,长度达38公里,

但因工程简单,在块崩区所做的工程,到1949年绝大部分已沉落江底。仅留洗坎地段的部分丁坝及护坎护坡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治坍工作。从1949年起即对老坍江区进行了治理。到1969年,政府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投入了大量的治理坍江经费,累计达540万元。虽然部分工程被1954年的大水冲垮。但这些工程对长江岸线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市后来的治理工作起了积极的影响。

1969年1月,当时的县委根据中央长江中下游五省防洪工程工作会议关于“要适当加强堤防,积极进行护岸保坍,重点治理港口”的精神,于当年11月份组建了沙洲县长江保坍工程处(1970年2月改名为保坍工程委员会,1971年更名为长江保坍防洪工程指挥部,1999年4月更名为长江治理工程管理处),从此翻开了我市治理长江新的一页。保坍工程指挥部成立后,立即着手治理老海坝坍江,第一期先建了老海坝突角处的1、2、3号丁坝和七圩港口(今天的一干河口)东突角处的4、5、6号丁坝,组成两组丁坝群。工程一建成,便立即生效,有效遏制了坍势。为了巩固已有的成果,指挥部决定在老海坝地段进行了第二期工程加建7、8、10号丁坝,在七圩港加建9、11、12号丁坝,在中兴猛将堂到德积拦门沙之间建西1、2、3号丁坝。并根据南京的治理经验,从1974年起,在窝崩区进行水下平顺抛石。到2001年共完成抛石365万多吨,沉柴排十万多平方米,兴建丁坝14条,平顺抛石护岸8公里多,共投资8000多万元(按现行价折1.8亿元),原来24公

里长的严重崩坍地段已初步治理了13.8公里。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保坍指挥部从1973年起,对沿江的坍江地段进行每年两次的水下地形测量,并绘制成图,发现变化及时上报,并提出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显著的保坍工程效益

经过多年治理,我市的长江水下地形日趋稳定,效益十分显著,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定了人心,促进了工、农、副业经济的发展。

未治理前坍江地段的群众人心惶惶,渴望搬家,难于安心生产。领导则忙于组织群众挑土方建退堤,还要围垦滩地,安置东迁户。治理后,人心安定,沿江工、农、副业得到全面发展,并建成了象沙钢这样的特大型企业。

2、稳定了长江岸线,巩固了一线堤防,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岸线的稳定,既保护了土地,又促进了堤防工程的建设,增强了防洪保安的能力。我市是全省有名的严重崩坍区,过去平均每年要坍入江中1100多亩农田,工程治理后,保护了沿江几十万亩粮棉等产田,避免了3万多亩良田坍入江中(按现行每亩土地10万元计,保坍工程已为沿江保留了30多亿元的土地财富);促进了我市江堤达标工程建设,提高了我市防洪保安的能力,为我市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3、控制了河势,为我市发展沿江经济带提供了天然的深水岸线资源。工程实施后,控制了河势,为稳定河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给沿江开发创造了条件。目前从西向东已陆续兴建和正在兴建几十个万吨级码头,为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澄通河段河势的控制,不仅使我市岸线稳定少变,而且对下游南通市的沿江开发也十分有利,它维护了南通沿岸的深水岸线,为南通地区几百万亩农田排灌,发展江海航运和南通港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我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968年因战备需要,交通部在福姜沙水道南岸,张家港河上游筹建张家港港作为上海港的战备港,到1969年10月共建成4个万吨级泊位,1982年11月1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为对外开放港口。目前已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千吨级以上泊位6个,江中万吨级浮筒12只。1986年撤县建市以后,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市的港口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货物码头建设蓬勃发展,1993年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首先在原严重崩坍地段的十字港下游兴建一座 3.5万吨级的码头。后来又陆续兴建了东华优尼科能源有限公司的3.5万吨级和陶氏化学工业公司的2.5万吨级等一批货主码头。具体码头建设占用情况如下:

(一)、西段岸线的开发利用

西段包括南沙、港区、德积三镇的沿江岸线。

1、西-1段

从江阴分界线至老套港(西五节桥港),岸线长5270米。该段巫山港以上1720米范围内,由于地处双山沙南汊进口处,为避免兴建伸入长江阻水建筑物而影响南汊的进口流量,不宜兴建码头;巫山港以下至老套港间的3550米岸线,主要是交通部张家港港务局的作业区,它们先后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千吨级以上泊位6个,江中还有12只可靠万吨级船舶的浮筒。总吨位30.1万吨。这其间还有张家港海事局、双山客运、张家港港务局搜救中心、海洋渔业公司几个小码头。该段岸线已全部开发利用。

2、西-2段

从老套港至东华优尼科码头区,岸线长5700米。其中老套港至十字港(长度1850米)已被下列单位占用:江海粮油储运部的3座万吨级以上码头;市港务局的万吨级和0.5万吨级化工码头各1座,另外统清食品公司、江苏华尔润集团等也占用了部分岸线。

十字港以下至优尼科公司:1993年东海粮油工业公司占用岸线350米,建有万吨以上级泊位1个,正在筹建5万吨泊位1个;陶氏化学工业公司占用岸线900米建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个;永旺钢铁公司占用岸线750米。东华优尼科能源有限公司占用岸线510米建有万吨级泊位1个。其间仅剩陶氏公司至永旺公司之间的880米岸线尚未利用,但由于该段地处弯道凹岸,多建伸入长江的阻水建筑物会减少南汊流量,造成淤积,危及整个福姜沙水道的安全,故该段的码头建设已受到严格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