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实验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肝细胞内期:复发、潜伏期有关。 (6) 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内的发育是 复发的根源。 (7) 间日疟和卵形疟有复发,恶性疟和 三日疟无复发。 (8) 裂殖子经3-6代增殖后发育成雌雄配 子体时,具有传染性。 (9) 人为中间宿主,蚊为终宿主。
疟疾检测技术
疟疾常用诊断方法
病原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小滋养体
较大。核1个,较大,胞浆较 (环状体) 厚。常呈"!"或","状。
较小。核1~2个,较小,胞浆纤 细。常呈"!"、"飞鸟"、"V"和" 断环"状。
大滋养体
较大。呈阿米巴样,形状不规 则。核位于胞浆之中或外边, 较小。常呈圆形,色素细小或结 胞浆常缩成圆形或断裂成数块。成1~2个团块。 色素分布不匀。 较大。裂殖子较大,12~24个。较小;裂殖子较小,8~26个。 较大。圆形,色素粗大。雌配 子体较大,核小,胞浆深蓝色,雌配子体新月形,雄配子体腊肠 雄配子体较小,核大,胞浆浅 形。 蓝色。
裂殖体
配子体
色素 被寄生
黄褐色,颗粒细小,结成团块后, 黄褐色,细小。杆状,或结成 呈黑褐色。配子体色素粗大,分 粗大颗粒。分布不匀。 布于核周围。
PBS缓冲液的配制(0.01 mol/l PBS pH7.2) KH2PO4 0.38g
Na2HPO4
NaCl
1.02g
8.00g
(或Na2HPO4 · 12H2O 2.58g) 蒸馏水加至 1000ml
(三)染色方法
• • • 可用吉氏或瑞氏染色法染色。 国家推荐使用吉氏染色法。 根据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了方 便操作,推荐使用瑞氏-吉姆萨染液 (临床用于血常规推片染色)。
中间宿主(人) 终宿主(蚊)
在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肝细胞内的发育
四种疟疾均可
间日疟、卵型疟
红细胞内的发育
疟原虫完整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应明确以下几点:
(1) 当疟原虫在人体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增殖 时,临床上无明显表现。 (2) RBC内期:周期性发作有关。 (3) 周期性发作:一部分裂殖子再侵入红细 胞内增殖后再释放入血。 (4) 红细胞破坏,大量裂殖子、疟色素及代 谢产物释放入血,引起疟疾发作。
将瑞氏染剂粉置于研钵内,加入甘 油充分研磨后,倒入有塞玻璃瓶中, 再用甲醇洗出研钵中的甘油溶液,倒 入瓶中,摇匀后,置室温下,每天摇 动5min,3d后即可使用。
(二)染色用水
为使血膜着色较好,应用pH7 . 0 ~7 . 2 水效果最佳。常用的是中性的蒸馏 水或经煮沸过滤的冷开水。最好配制 缓冲液用于染液的稀释和染色后的冲 洗。常用磷酸盐缓冲液。
采血时间:间日疟发作后8-10小时, 恶 性疟发作2小时。
(三)涂制血膜
取玻片2 张,1 张作载片,1 张作 推片(具有光滑边缘)。
薄血膜 厚血膜
厚血膜: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持推片侧缘中部, 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血液4~5ul (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载玻片接触, 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2~4圈,涂成直径0.8~1 厘米大小圆形厚血膜(厚度以1 个油镜视野内可 见到5~10 个白细胞为宜)
大滋养体
较大;核多见 1 个;胞浆阿米巴样, 较小;核 1 或 2 个;胞浆圆形,空泡 含空泡;色素黄褐色,细小,杆状,不显著;色素黄褐色,细小,结成 散在分布多见。 团块后,呈黑褐色。
未成熟裂 较大;核;胞浆圆形或不规则,空 较小;核 2 个以上胞浆圆形,空泡消 殖体 泡消失;色素黄褐色,分布不匀。 失;色素黑褐色团块状。 成熟裂殖 大于正常红细胞 ;裂殖子较大, 小于正常红细胞;裂殖子较小, 8 ~ 体 2 ~ 24 个;排列不规则;色素黄褐 26 个,排列不规则;色素为黑褐色 色,常聚集一侧。 团块。 雌配子体 大于正常红细胞,圆形;核 1 个, 较大,新月形,两端尖锐;核 1 个, 较小,深红色,位于一侧;胞浆深 较小,深红色,位于中央;胞浆深 蓝色;色素黄褐色,均匀散在。 蓝色;色素黑褐色,紧密分布于核 周围。
血膜的染色
(一)染色液的种类及配制
• 吉氏染液
保存时间长,染色时间长 • 瑞氏染液
保存时间短,染色时间短
吉氏(Giemsa’s)染液配制
吉氏粉 5.0 g 甲醇 250ml 甘油 250ml 将吉氏粉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充分研磨, 然后边加边磨,至甘油加完为止,倒入500ml有塞 玻璃瓶中。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甲醇,洗掉剩余部 分,倒入瓶内,再次加甲醇,洗后再倒入瓶中, 至甲醇洗清研钵中甘油为止。塞紧瓶塞,充分摇 匀,置室温内,每天用力摇动溶液5min,3d后即 可使用。
被疟原虫寄生的RBC变化
虫种 间日疟 恶性疟 RBC大小 胀大 正常或缩小 RBC颜色 变淡 正常
间日疟环状体形态
• 约占寄生红细胞的1/3,很少见到一个红 细胞寄生2个环状体和一个环状体有2个核。
间日疟大滋养体形态
• 虫体增大,胞质增多,伸出伪足。 • 出现黄褐色的疟色素。 • 红细胞胀大,变形,颜色变淡,并出现数量 较多,淡红色的小点,称薛氏小点
恶性疟配子体形态
雄(小)配子体:腊肠形, 两端钝圆。胞浆浅蓝色或 淡紫红色。核较大,疏松, 位于中央,浅红色,核周 可见不染色带。疟色素松 散分布于核周围。
雌(大)配子体:新月形,两 端稍尖。胞浆深蓝色。核较小 ,致密,深红色,位于中央, 核周可见透明不染色带。疟色 素密布于核的周围。
间日疟、恶性疟厚血膜中形态特点
推荐染色方法
• 由于瑞氏-吉姆萨染液中含有甲醇,因 此在操作时,与瑞氏染液染色方法相 同。 • 应该在厚血膜完全干燥后,用蒸馏水 或清水溶血,然后再进行染色。 • 染色方法可参照产品说明书。
四、影响血膜染色质量的因素
血片染色好坏,除与玻片的清洁程度、 血膜制作的质量和染色技术等有关外, 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 染剂和溶剂的质量(分析纯、容器无水、 试染) • 染液的新旧 (染色前1~2周配制,越久越 好) • 染液的稀释浓度
浓 ——着色快,各种细胞着色深,薛氏 点、 茂氏点等粗大显著 。
稀 ——染液浓度低,着色慢,但各种细 胞内部结构着色均匀、清晰,但薛氏点、
• 稀释和冲洗用水(pH7.0~7.2 ) 太蓝——水pH值偏碱,用pH较低的缓冲水冲 洗; 太红——水pH值偏酸,用pH较高的缓冲液冲 洗; 偏酸 太深——建议延长冲洗时间。
28
也可在带有紧口瓶塞的硬质玻璃 瓶中放入约50个玻璃珠(直径3 ~5mm),用玻璃漏斗把甘油灌入瓶 中,再把吉氏粉放入漏斗中,用甲醇 缓慢地把所有染料粉冲入瓶内,塞紧 瓶塞,置于室温内,每天用力摇动 5min,3d后即可使用。
瑞氏(Wright’s)染液
瑞氏染剂粉 1.0 g 甘油 15ml 甲醇 500ml
疟疾检测技术及进展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
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以寒战、高 热、大汗为特点。
病 原
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 人体疟原虫有4种: 恶性疟原虫 (临床表现重) 间日疟原虫 (可复发) 三日疟原虫 (可复发) 卵形疟原虫
人体寄生的四种疟原虫
生活史
• 两阶段 有性生殖(蚊体内) 无性生殖(人体内) • 两宿主
(四)厚、薄血膜的位置
标签
疟疾临床 病人血膜 厚血膜血量适宜, 不宜过多或过少。 薄血膜平整,无皱 折和空泡,红细胞 单层排列。
(五)制作血片的注意事项
• 血片放置待干时不可倾斜,否则厚血膜中血细胞 沉在一边,可使厚薄不匀。 • 制成的血膜须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固定及染色。 否则薄血膜中的红细胞边缘皱缩,厚血膜容易在 染色时脱落,而常现网状的背景; • 血膜放置时间,夏天不宜超过48 小时,冬天不宜 超过72 小时,否则厚血膜会自然固定而不能溶血, 影响镜检。
间日疟成熟裂殖体形态
红细胞: 胀大,褪色, 可见薛氏小点。 大 小: 个体较大。 胞浆和核:裂殖子 12~24个平均16个, 排列不规则,核红色, 胞浆浅兰色。 色 素: 黄褐色常集 于疟原虫的一边。
间日疟配子体形态
雌配子体:虫体较大,占满胀 大的红细胞。胞质致密,色深 蓝核,小致密,深红色,多位 于虫体一侧,疟色素分散 雄配子体:虫体较小,占满胀 大的红细胞。胞质浅蓝;核大 疏松,淡红色,多位于虫体的 中央。疟色素分散
一、病原学诊断—血膜镜检法 (金标准) 血片的制作
血膜染色 血片镜检
血片的制作
(一)所需设备
1.载玻片:玻片使用前应清洗。 新玻片应先浸入有液态洗涤剂的 清水中10~20 分钟,然后用干净棉巾 逐个擦拭,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最后用干净柔软的棉巾将玻片擦亮。 也可以用95%乙醇浸泡。
吉氏染色(主要成分:水)
• 吉氏染液要现用现配,配制好的染液保存
不超过24小时。染液工作浓度为 2%( 2ml吉氏原 液+98ml蒸馏水缓冲液混匀)。 • 先用甲醇固定薄血膜。 • 厚血膜如果放置时间超过48小时,需要用 蒸馏水或清水溶血。
•
取吉氏染液工作液滴在厚、薄血 膜上,20~30min后,水洗、晾干。
间日疟大滋养体与配子体的区别
虫体 胞浆 核 色素
大滋养体 较小 边缘不规则可见空泡
较小、不规则 较少、分布不匀
配子体 较大 边缘规则无空 泡 较大有不染色 带 色素分布均匀
恶性疟环状体形态
• 虫体:约占RBC的1/5-1/6,环状。常见几 个虫同时寄生在同一细胞 • 核: 小致密规则、常见2个核 • 胞浆:纤细完整
2.采血针:使用一次性采血针。 3.玻片盒:为防止污染和苍蝇吸食血膜,新制作
的血膜应放在玻片盒中,厚血膜放置时要保持水平,
直到充分干燥。
4.75 %乙醇棉球:用于采血前后的消毒。
5.记号笔:用于玻片上书写号码。
(二)采血部位及取血方法
采血部位:末梢血(耳垂、指端) 也可使用血常规抗凝静脉血,但制作 的血片厚血膜容易脱落。
瑞氏染色(主要成分:甲醇)
• 厚血膜需要用蒸馏水或清水溶血。(用蜡笔在厚、 薄血膜间划一界限)
• 在薄血膜上滴加6~7滴瑞氏染液,轻轻摇动玻片, 使染液在血膜上展开30秒钟,加蒸馏水或缓冲液 10~12滴,摇动玻片,使染液与水充分混合,并将 染液引到厚血膜上,使厚薄血膜同时染色5分钟, 然后用蒸馏水或缓冲液将血膜冲洗干净,晾干后 检查。
血细胞形态 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人 体 四 种 疟 原 虫 红 内 期 各 期 形 态
环状体
大滋养体
裂殖前期
成熟裂殖体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wenku.baidu.com
间日疟、恶性疟薄血膜中形态特点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被寄生红 胀大;颜色褪色;出现薛氏点,红 大小正常,颜色正常或稍紫;茂氏 细胞 色,细小数多。 点红色,粗大数少。 小滋养体 (环状体) 较大,约占红细胞直径的 1/3;核1 小环状体较小,约占红细胞直径 1/6, 个;胞浆较薄;无色素。 大环状体与间日疟原虫相似;核 1 或 2 个;胞浆小环状体纤细,大环状体 与间日疟原虫相似;无色素。
• 间日疟镜下可见:环状体、滋养体、 裂殖 体、配子体 • 恶性疟镜下可见:环状体、配子体
厚、薄血膜镜检示意图
123
XX
• 着色较好的血膜,红细胞呈淡红色, 嗜酸性粒细胞颗粒呈鲜红色,嗜中性 粒细胞核呈紫蓝色,淋巴细胞及疟原 虫胞浆呈蓝色或淡蓝色,疟原虫核呈 红色。除环状体外,其他各期均可查 见疟色素。以查完整个厚血膜,未查 见疟原虫者判为阴性。根据疟原虫形 态确定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卵 形疟或混合感染。
标准
偏碱
• 染色时间及温度 染色时间长,效果好 ;温度高,着色快 。 • 冲洗方法 染色后不要直接将染液倒掉,应沿玻片 及染色缸边缘加水使染液表层溢出,并轻 轻冲洗,以免染液色素颗粒沾污血膜。
血涂片检查
在染色后的血膜上加一滴香柏油, 用光学显微镜油镜检查。以检查厚血 膜为主,薄血膜主要用于虫种鉴别。
薄血膜:用推片一端中部刮取血液 1~1.5ul,将血置于载玻片离厚血膜 适当远的地方,推片下缘平抵载玻 片的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 之间向两侧扩展至约2cm 宽时,使 两玻片保持25°~35°角,从右向左 迅速向前推成舌状薄血膜。
推片技巧: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 涂片的厚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 快、大(厚) 慢、小(薄)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头、体、尾鲜明 尾 体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