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集团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革新
一、改革背景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短短15年时间,海尔以"先难后易"的战略,坚持打海尔品牌出口,实现国际市场拓展。现在海尔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30000多个营销网点,产品批量出口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十大经济区域共87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海尔品牌出口创汇7665万美元。企业还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南斯拉夫等国家设厂,向国际化大企业的目标迈进。虽然集团在创立世界名牌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产品开发和客户服务,取得了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业绩,但正如集团总裁张瑞敏先生在'99财富上海论坛上的发言所说,海尔集团不仅仅是在考虑如何去做"大",而且考虑如何做"强",使海尔集团与世界着名大型跨国公司一样,让企业具备良好的素质,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海尔的世界名牌战略,奉行的是"有缺陷的的产品等于废品"的质量意识、"用户永远是对的"的用户至上意识、"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的品牌意识。纵观以上各个关键点,物流无不贯穿始终,海尔过去正是依靠向顾客提供星级服务和产品及时配送取得了巨大的市场业绩,海尔集团一旦将竞争优势建立在全过程中的企业综合物流能力上,就具有了别人难以复制再现的特色,使物流成为集团的核心战略能力。
放眼所有的世界500强企业,他们都是拥有世界一流物流能力的厂商,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竞争优势。而海尔正是希望通过物流重组,
像他们那样,实现物流管理的总目标,即以最低的的物流成本向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海尔"创立世界名牌"的国际化战略目标,要求海尔持续批量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保持大批量生产条件下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又要求必须从原来分散在各事业部的局限于国内的采购活动,改变为整个集团集中的国际化采购。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开拓,对生产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单纯是产品产量能否满足市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市场需要的时候,生产和递交顾客需要的产品及服务。这种迅速走向国际化的作业,提高了物流成本,也增加了物流复杂性。海尔面临全球物流壁垒的挑战,即4D
挑战(距离、需求、多样性、单证)。这种全球化的作业,使得海尔必须站在供应链管理的观点上去系统管理由大量不同国家的供应商及经销商所组成的复杂供应链。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尔过去的物流状况不尽人意,同国内的其他企业一样仅仅意味做纯粹功能基础上的仓储和运输工作,与集团走国际化的总体战略存在着一定差距。集团领导在总结世界制造业的先进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将物流重组提到日程上来,将物流重组定位在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高度,希望通过物流重组,有力推动海尔的发展。
二、改革进程
海尔集团自1998年开始进行流程再造,改原来对上级负责任的职能管理为对市场负责任的流程管理,成立了物流推进本部、商流推进本部与资金流推进本部,在各流程的内部实施了市场链咬合的管理模式,注重整个
流程最优与同步工程,消除企业内部与外部环节的重复、无效的劳动,让资源在每一个过程中流动时都实现增值。这种改革使海尔实现了快速获取定单与满足定单的目标。
海尔的流程再造是对事业部制的完善.坚持了事业部制的基本框架,同时,将各事业部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剥离出来,建立统一的跨事业部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平台,这样纵向的事业部是按产品大类进行的制造过程的专业化,横向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平台在整个企业是一体化的,同时,它们也是专业化的。因此,这种改良的事业部制能够很好地实现专业化和一体化的结合,在企业内部避免了事业部之间的“大而全、小而全”。
海尔物流重组是其流程再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集团从1998年开始,对内部的物流管理进行了回顾及检查,对照国际先进企业的物流管理找差距。为了保证物流改革者的科学性,海尔还邀请了专业的物流公司协助确定企业物流系统设计方案,并成立物流专家委员会作为海尔物流改革的智囊团,向海尔介绍世界最新物流理论和系统设计方法,使海尔的物流改革能紧紧把握住世界物流管理的最新成果及潮流。
在海尔集团总体物流战略的指引下,集团制定了物流改革的实施计划,该计划突出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突破的方针,即选择空调的部件库为点、建设现代化的立体高架库,以此推动向部件采购配送物流及车间的物料配送系统的物流改革,并以空调事业部为试点,向集团各事业部全面推进。
三、海尔“一流三网”的同步模式
海尔供应链与物流系统是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以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全球配送网络、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三网同步流动,为定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1.为定单而采购,消灭库存。
海尔物流每年的采购额达到数百亿元,所有的物资是按定单采购。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2.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海尔物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先后引进了GE、爱默生、BASF、DOW等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海尔的供应商,实施并行工程,使一批国际化大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加快开发速度。另外建成开发区和胶州国际化工业园,爱默生等国际化供应商在此投资建厂,不但将最先进的技术带给海尔,也加快了定单的响应速度。
海尔的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从三个方面提升了海尔的竞争优势:①通过整合内部的资源,提升优化外部的资源;②与供应商建立公平、互动、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③实施并行工程,加快开发的速度,获得最领先的技术
3.全球配送网络
海尔建立的全球配送资源网具备专业的配送能力。该网络以海尔现代化配送中心为依托,全面采用条形码识别、 RF 与 RFID 技术、激光导引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化、单元化、集装化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搬运技术、 GPS 卫星定位技术等。截止到 2002 年底,海尔全球配送资源网的基本情况是:
海尔在国内已建立了42个配送中心,每天可将5万多台定制产品配送到1550个海尔专卖店和9000多个营销点。通过实现分拨物流的JIT,可使海尔在中心城市实现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24小时配送到位,全国4天以内到位。这样,海尔现在完成客户订单只需10天时间,而一般企业至少需要36天。
在欧洲、美国,与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合作开展海外物流业务。
4.计算机连接新经济
海尔集团的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集成了企业 BBP 、 ERP 和CRM ,支持先进的电子商务下的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服务需求。
2000年10月份,海尔ERP上线,B2B电子采购平台投入使用,在该平台上,供应商能够接收定单、查询库存与配额、招标竞价、网上支付、信息交流,与供应商真正实现了公平、互动与双赢。
5. JIT速度实现同步流程。
海尔物流通过3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
四、改革后的物流组织架构及各中心业务
1.IPC采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