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三章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 段
年龄段
0-1
婴儿期
幼儿期 游戏期 学校期
青少年 期 青年期
2-3 4-5 6-12 12-18 19-30 30-60 ≥60
人格特征 信任/不信任 自主/怀疑和羞怯 首创性/内疚感 勤奋与自卑 角色认同/混淆 亲密/孤独 贡献与呆滞 追忆、绝望
社会化机构 家庭 家庭 家庭、幼儿园 家庭、学校 同辈群体.学.家 伴侣.同学.工作 单位 工作单位、家庭
讨论与思考
1、美国心理学家J. B. Watson于1970年 曾说过一段话:“给我一打健康的孩子, 在我特殊的世界里养育他们,我可随意训 练他们,保证使他们变成你所期望的任何 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 甚至乞丐和小偷等。” 对此你的看法呢? 2、联系世界各国“兽孩”的案例,讨论 一下社会化的过程、内容及其重要性。
无理性:反社会、仇视社会 有理性:反对剥削统治阶级
反向社会化(方向上):逆向社会化
文化反哺: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传授知识、规
范的社会文化现象。 代沟(General Gap):两代人在思想、价值、 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文化上的差异
4、小结:如何划分社会化过程?
时间和年龄: 个性、心理发展特征: 社会化的目标与任务: 社会化的方法: 执行者: 正常与非正常:
2、理想社会化与再(重新)社会化
理:完全按照社会需要和遵循固定程序
再:改变个人原有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 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a、主动再社会化:宗教皈依、移民适应 b、被动(强制)再社会化:罪犯的改造
3、反向社会化与反社会化 反社会化(内容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 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
身份与角色的联系与区分
身份与角色都是分析社会结构的有力工具 一个人的身份就是社会对他所规定的位置。 角色表示身份的动态性质:指社会对某一 特定身份的行为期待和看法。 一个人可以拥有多种身份; 一个身份可以具有几个角色:教师、领导 一个新身份产生时,与之相配的角色有可 能尚未形成。 某一角色的含义往往会发生变化的。
哈威格斯特
社会化过程六阶段及其任务: 1953《人类发展》:把人的一生划分为6阶, 并指出了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P123
幼儿期: 儿童期: 青年期: 壮年初期: 中年期: 老年期:
第四节 社会化的机构
家庭:个人社会化起点,第一要素
学校: 朋辈(同龄)群体: 工作单位 社区
第三章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
目的和要求

掌握社会角色及其类型概念 理解社会化的含义、实质、内容、过程 熟悉社会化的基本制度及作用 初步了解西方的相关理论
重点和难点
角色理论 社会化的含义 西方关于社会化的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 系统讲授、讨论
第三章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化
五、皮亚杰:认识发生论
从“认识”的发展阶段来分析社会化过程,儿童是 如何认识\判断所生活的世界的? 认识发展规律:
适应机能:同化、顺应 建构机能:
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
第一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直接感觉世界,不会思考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还不能进行简单的脑力运算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具体的外部世界,非抽象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抽象的、形式思维活动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1、按角色获得方式分: 先赋角色: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理因素基 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角色。 2、按角色扮演时的心理意识状态分: 自觉角色:在扮演某一角色时,自己明确意识到的 不自觉角色:习惯使然,自己并没有明确意识到的, 如职业习惯、地位习惯 3、规范化程度: 规定性角色: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 开放性角色:没有严格和明确规定、扮演者可有自主 选择余地的角色。
1、人具有进行脑力劳动的条件 2、人具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3、人有较高的学习能力 4、人有语言的能力
世界各地的兽孩
四、社会化的内容
1、生活技能社会化
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2、价值观念社会化
3、行为社会化 4、角色社会化
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基 本 社 会 化 继 续 社 会 化
中壮年 期 老年期
埃里克森:《童年与社会》把个人心理成长历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说
儿童道德发展三阶段、六时期:

前规则阶段:
第一时期:服从权威、畏惧惩罚 第二时期:喜欢被赞赏

规则阶段:
第三时期:称赞、对错观念 第四时期:对规则进行思考

后规则阶段:
笑话:新警察吧?
上班刚一周,刚穿上警服的小五决定犒劳犒劳自己,到剧院看电影。买票的队伍排 得长长的,小五舒口气,排到最后。 “新警察吧?”旁边一个人问。 小五纳闷:“你咋知道? “咳,老警察哪有排队买票的。” “哦。”小五明白了,径直走到售票口前,递上钱说:“我买一张票。” “新警察吧?”窗口里的人笑了。 “你咋知道?” “老警察哪有掏钱买票的,你直接进吧,没人敢拦。” “哦。”小五又长了见识,一试,果然没人拦。 进了剧场,小五到楼下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下。屁股还没坐稳,旁边就有人问: “新警察吧?” 真是奇了怪了,小五心里疑惑,嘴上还硬:“谁说的!” “人家老警察都在楼上看电影,楼下的都是你这样的新警察。” 小五到楼上一看,可不是吗,这儿有不少警察呢。 小五挑了个位子坐下,没多久,电影就开了。旁边的一个警察扭头看了他一 眼,冷冷的说:“新警察吧?” “你咋能看出我是新警察?” “老警察哪有你那样规规矩矩坐着看电影的,得像我这样。” 小五学着老警察,把两只脚翘起来,架在前排人的脖子上,果然舒服了许多,
角色丛内的冲突;
单一角色因社会期望不同的冲突。
2、角色内冲突的原因
个人期望与社会期望不一致; 个人能力达不到角色要求; 角色期望不相容或不确定; 个人同时面临两个以上的角色扮演要求; 个人面临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要求。
3、角色内冲突的结果
违心应付、委曲求全;
角色崩溃、失败、中途退出; 创造新角色。
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 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5、自我和人格的形成 共性与个性: 人格:
第三节 社会化过程
1、基本(初级)社会化和继续(二级)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生理性成熟;社会性成熟 继续社会化:中年社会化;老年社会化
大众传媒
第五节 西方有关个人成长的理论
一、米德的概括化他人理论 主我(I):主动、自生、个别的自我 客我(Me):社会对“我”的期望与要求 嬉戏:假想的角色 游戏:真实的角色 “概括化他人”:自我的形成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危机理论
《儿童与社会》: 按心理、人格特征把人生发展划分为 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不同的危 机,并由不同的社会机构来得当社会 化任务
二、社会化的实质
1、满足人的需要: 社会化的动力、基础和前提。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生理、安全、归属感、自尊、自我实现 2、社会教化: 社会总是按自己的意志和品格来塑造个人,具有 强制性特征。 3、自我选择: 个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一定的自由度,不完全是 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塑造。
三、社会化的条件
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个人的生物基础条件:大脑思维、语言、学习能 力、生理依赖期; 外部的社会环境条件:家庭、朋友、学校、单位、 媒介(此部内容放在“社会化的机构”一节讨 论)
第五时期:认识、评判 第六时期:形成自己的规则
四、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泛性论:强调“性”的作用 人格三部分: 本我(id):本能需求、冲动,人格中的原始、隐秘部分, 处于潜意识层次, ;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现实原则 超我(super ego):完美原则 本我受自我与超我的压制与控制 人格发展五阶段: 口腔期(0~1) 肛门期(1~3) 性器期(3~6) 潜伏期(7~青春期) 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二)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实现角色,按角色的行 为规范去履行相应的权利与义务。
1、角色期望 2、角色领悟(角色认知)
角色知觉 角色操作
3、角色实践(角色行为)
4、角色建设
(三)角色冲突
1、涵义 指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 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 演的顺利进行。 角色间(外)冲突: 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角色紧张
4、按追求目标分:
功利性角色: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 表现性角色:非经济目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
抱负、人生价值
5、按表现形式分:
理想角色: 领悟角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实践角色:
6、按扮演时间分:
永久角色: 长期角色: 临时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及其冲突
(一)角色丛(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社会角色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的机构 西方有关个人成长的理论 讨 论
第一节 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及其冲突
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1、社会角色 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 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 这个定义包含了四层含义: A:角色是社会身份、地位的外在表现:领导 与下属;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等。
B:角色是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 式:护士、交警、国家干部、教师。 C:角色是人们对处于特定身份地位上的人的 行为期望。 D:角色是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 家庭中的角色体系: 学校中的角色体系: 医院中的角色体系: 权力、地位、职责分工等:
身份通常有几层含义:
①身份的本身意义指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是个体成员交往中识别个体差 异的标志和象征。它给予社会以秩序和结构。现代社会中是指社群中个 体成员的标识和称谓,分为两类。客观的,如原籍;年龄;辈分;性 别 ;职务;职业等。主观的,指内含身份认同:内部人和外人;熟人 与陌生人;君子与小人等 。 ②与他人的关系定位。与对方处于什么关系,如雇员和雇主的关系、父子 关系和同事关系 等。身份一经确定就相应地与他人存在了某种关系, 这种关系大体可分为两类,即纵向的关 系和横向的关系,前者是上下 关系,如亲子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后者是平行关系,如兄弟 姐妹关 系、朋友关系等。 ③相关观念、行为规则。如何与他人相处,是指所确定的身份 关系中相 应的行为准则。如君臣关系的行为规则、父子关系的行为规则等。还有 比如内部人与外人、熟人与陌生人、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的定位及 行 为规则。 ④阶序意识。 指资历、资格、等级级别等。“阶序”是一种比“身份、 地位”更细 致的区分,他不仅存在于不同地位的人之间,在相同身份、 地位的人之间,也依据一定标准形成精细 的等级阶序。
定义: 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多社会角色的有机 集合,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以错综复杂的方式 与他人相互联系的产物。 两种情况:
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一人对多个角色
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角色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个人与角色之间的关系:
角色规范人的行为;
个人是角色的扮演者:角色相对稳定,扮演者不固定
第二节 人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涵义
互动
自然人(individual)
文化
社会人(person)
1、定义: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 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狭义社会化:未成年人到成年人 广义社会化:生命的整个过程
2、社会化的重要性
对个人:日常生活、生存、发展 对社会: 秩序的整合; 世代继替与文化传承
4、角色间冲突的原因
角色间冲突: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冲突原因: 角色利益上的对立; 不同的人对某角色的期望存在差别; 某人没有按照公认的角色规范行事。
讨论与思考
1、你曾遇到过哪些角色冲突?你是怎样解 决的? 2、“女强人”在家庭与事业之间为什么会 有困扰? 3、如何看待“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角 色分工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