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

***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性认识,是关于自然系统的性质、构成、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根本看法。”①这种看法可以引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现在自然观由古代朴素自然观发展而来,而在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东西方由于各自的生存环境不同,使东西方人们对自然观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两种不同的自然观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影响。对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就需要对东西方不同自然观进行充分理解、比较与研究,同时研究古代朴素自然观到当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自然观;比较;天人合一;主客二分

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古代朴素自然观,是古代社会的人们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自然观,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现代自然观由古代自然观演变发展而来。而讨论古代朴素自然观,不得不提及古代的东西方自然观的差异。由于东西方不同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迥异的自然观,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学说,深埋在于东西方人的观念里。不同的自然观会对自然、社会和人文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比较古代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来透析古代朴素自然观。

一、东西方不同的古代自然观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的不同,自古以来,东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就有着很大的差异。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学说,毫无疑问,体现了东西方自然观不同的基础。(一)东方传统的自然观

“较早的中国古代自然观具有万物有灵的色彩,到了奴隶社会时期,万物有灵的观念已经让位于宇宙间一个至高无上的神。许多生产、战争活动,乃至生病都要占卜祈求“天帝”,并用甲骨占卜作为人和神之间的沟通工具,形成了一整套早期宗教的“天命观”体系。但是,正是在天命观笼罩下,阴阳说、五行说这样的朴素自然观开始酝酿了。到了战国时期,这种自然观已经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形态。”②

由于“天命观”的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自古以来对自然的态度就是崇尚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以道为主体,认为一切尽在道中,人类如果想要前进必须顺应这个主体,正如“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这个实存体,不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而且天地万物还是他所创生的。”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亦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讲求“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把人与自然看做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认为人应该服从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则,以达到最终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西方传统的自然观

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相对独立,“被称为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最早的“科学家”泰勒斯指出:万物的始基是水。”④阿那克西美尼则将万物看做由基质“气”构成,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而古希腊物质观的集大成者是德谟克利特,他的原子论自然观主张“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其余一切都只是

①张功耀.科学技术学导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②许为民.自然科技社会辩证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③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页.

意见。”①值得我们忠实的还有毕达哥拉斯等人试图用“数”解释物质结构和宇宙结构的努力,“这种努力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世界统一、精确规律的追求,以及他们对科学解释中数量的重要性的认识。”②

西方的自然观习惯于把人与自然分隔开来,注重人对大自然的探索,认为人可以通过斗争与努力改造自然甚至是征服自然。自文艺复兴起,思想家赞扬人的价值与尊严,人类在不断通过对上帝的否定解放着人类自身,认为只有人类才是主体,非人类的一切皆没有主体性,都只是供人类利用的客体,自然只是实现人类需要的手段和工具。其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如下特征:第一,主客体二分。认为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根本不同的两个领域,由此引发出主体如何认识客体,人类如何征服异在于自己的自然的问题。第二,宣扬人类理性至上论或自然科学万能论。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自然只不过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虽然具体的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力量却是无限的,人在改变自然的进程中,今天克服不了的困难将来必能克服。

二、东西方古代朴素自然观不同的原因和影响

东西方在相异的背景下,形成了不同自然观,在发展过程中指引着东西方人走向各个方向,且对东西方的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等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从自然科学看社会文明的更替

中国和欧洲都曾建立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如果拿两者相比较的话,从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到公元1500年的明朝,在这一段时期中国人不论在生活水平上还是科技教育、政治等方面都一路领先于欧洲,而欧洲在这一时期则远远落后于中国。之所以会这样,其原因之一就是两地不同的自然观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再加上顺应自然变化,中华文明一直发展顺利。在欧洲,最初人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力量薄弱处于劣势,再加上受宗教的控制,欧洲才会一直落后于东方社会。

虽然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西方,但中国的自然观还是存在不足的。人们由于长期的自然崇拜,忽视了人们自身的力量,高估了自然的力量,低估了人的力量,自然也忽视了对人自身的培养,造成了人们安土重迁、不求进取的思想观念。另外,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对自然的过度崇拜也导致了中国人性格上的一些缺憾。与欧洲人相比,中国人容易满足、缺乏主动性、缺少野心、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对大自然的探索及钻研精神,缺乏科学精神,喜欢说似是而非的话,做事差不多就可以了,在之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内,导致中华文明逐渐落后于西方。

(二)从人文科学看传统自然观的劣弊

从人文科学来看也受到了自然观的影响。在东方,一直都是以统治者的思想意志为主,即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也不例外。由于长时期的服从自然缺少斗争性,人们也就容易屈服于“权威”、“王权”,很少有人为平等而斗争。人们无论是做事或是写文章都习惯于喜欢拿古人的言行作依据,这种安于现状屈服于“权威”的心态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早已根深蒂固,因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都未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根深蒂固、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有时并不具有科学性,我们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思想也不一定正确,正如我们喜欢将做人和做事混为一谈,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联系的。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更喜欢用道德的准则来作为标杆,而不是科学评价。我们以“道”来约束每个人的言行,以“道”为最高标准,但我们无法得知我们想要的“道”,更多的是被得“道”的人的意志所束缚,即使意识到了这种束缚,有时也无法挣脱,必须顺应其“道”。正如中国的一副对联,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①许为民.自然科技社会辩证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